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Horton水系分维值估算——以韩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楠炯 周买春 刘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1-85,89,共6页
利用Arcgis平台及其Model Builder基于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系列阈值下的韩江流域及9个子流域水系,从低级到高级逐次移除低级河道,再统计各级河道信息,计算基于Horton定律的水系分维值。结果表明:韩江流域系... 利用Arcgis平台及其Model Builder基于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系列阈值下的韩江流域及9个子流域水系,从低级到高级逐次移除低级河道,再统计各级河道信息,计算基于Horton定律的水系分维值。结果表明:韩江流域系列阈值下的分枝比稳定,长度比上下波动,分维值变化幅度大,平均分维值为2.21。当不统计最高级河道信息时,分枝比均值与整个河网的分枝比均值相同,长度比均值则变大,平均分维值为1.53。结合韩江9个子流域的河网结构、河道特征,观音桥、溪口、上杭、杨家坊、潮安子流域采用完整河网的统计方法,宝坑、河口、水口、横山子流域采用不统计最高级河道的方法,计算的分枝比平均值4.51,长度比平均值2.66,平均分维值1.54,与韩江整个流域不统计最高级河道时的河道特征和分维值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ton定律 水系分维值 DEM 韩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2
作者 曲峰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5期23-25,共3页
采用水系分维值和SWAT模型计算分析爱河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及其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将爱河流域划分成46个子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400 hm^(2);SWAT模型验证期和率定期的氮磷、径流模拟值Nash系数均高于0.61,决定系... 采用水系分维值和SWAT模型计算分析爱河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及其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将爱河流域划分成46个子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400 hm^(2);SWAT模型验证期和率定期的氮磷、径流模拟值Nash系数均高于0.61,决定系数R 2高于0.84,说明SWAT模型的适用性较好;爱河年径流量与总磷、总氮年污染负荷的正相关系数高达0.92、0.88;总磷、总氮年内丰水期污染负荷占比分别为72.86%、68.70%,非点源污染主要集中于丰水期;耕地单位面积总磷、总氮污染负荷分别为0.70×10^(3)kg/(km^(2)·a)和24.16×10^(3)kg/(km^(2)·a),明显高于其它用地类型,说明爱河流域总磷、总氮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河流域 SWAT模型 非点源污染 水系分维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模拟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向鑫 敖天其 肖钦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44,共4页
为了解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现状,拟采用水系分维值确定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在清溪河流域建立SWAT模型,研究该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清溪河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为400 ha,划分为37个子流域;模型径流和氮磷模拟的决定... 为了解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现状,拟采用水系分维值确定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在清溪河流域建立SWAT模型,研究该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清溪河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为400 ha,划分为37个子流域;模型径流和氮磷模拟的决定系数R^(2)大于0.83,Nash效率系数大于0.58,表明SWAT模型在清溪河流域具有适用性;总氮、总磷年污染负荷与清溪河年径流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87、0.91,正相关关系明显;年内丰水期总氮、总磷的污染负荷占比分别高达69.90%、73.33%,说明丰水期是产生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时期;来自耕地的总氮、总磷污染负荷分别为3712.62×10^(3)、102.97×10^(3)kg,单位面积负荷分别为25.72×10^(3)、0.71×10^(3)kg/(a·km^(2)),远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表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是清溪河流域产生总氮、总磷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清溪河流域 水系分维值 SWAT模型 时空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