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发展需求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
29
1
作者
冯金富
胡俊华
齐铎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3,共6页
针对未来军事竞争与对抗呈现多介质空间的体系对抗,而现有航行器平台仍大多局限于单一介质空间运行环境的现状,突破传统航行器定式,提出具有多介质航行能力的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概念,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发展此类航行器的必要性,分析了规划...
针对未来军事竞争与对抗呈现多介质空间的体系对抗,而现有航行器平台仍大多局限于单一介质空间运行环境的现状,突破传统航行器定式,提出具有多介质航行能力的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概念,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发展此类航行器的必要性,分析了规划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空跨介质
航行器
变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仿翠鸟水空跨介质航行器设计与入水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云忠
温猛
+1 位作者
罗自荣
陈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7-415,共9页
为了满足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推进需求,精简其动力系统,仿翠鸟设计由单一动力源驱动的水空跨介质航行器.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仿真分析入水高度、入水角度和航行器密度等关键影响因素对航行器入水速度、深度和冲击加速度等动力学性...
为了满足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推进需求,精简其动力系统,仿翠鸟设计由单一动力源驱动的水空跨介质航行器.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仿真分析入水高度、入水角度和航行器密度等关键影响因素对航行器入水速度、深度和冲击加速度等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自然界翠鸟的入水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入水角度一定时,增加入水高度将导致航行器所受的冲击加速度增量与入水深度增量的比值增大,从而提高相同条件下对结构强度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航行器密度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对结构强度的要求;当入水角度约为45°~60°时,所需结构强度最低.在入水深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大航行器的密度、减小入水高度,且航行器的最佳入水角度为4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翠鸟
水空跨介质
航行器
动力系统
入
水
性能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斜出水过程数值仿真
被引量:
7
3
作者
谭骏怡
胡俊华
+2 位作者
陈国明
杨健
葛阳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121,共18页
[目的]水空跨介质航行器(TMAUV)的斜出水过程是一个强非线性、非定常、流场变化剧烈的过程。基于一种可变体的TMAUV的水下构型,利用CFD流体仿真软件,对该构型在典型工况下的出水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航行器在此过程中不同阶段...
[目的]水空跨介质航行器(TMAUV)的斜出水过程是一个强非线性、非定常、流场变化剧烈的过程。基于一种可变体的TMAUV的水下构型,利用CFD流体仿真软件,对该构型在典型工况下的出水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航行器在此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流场变化特性及其载荷的分布,比较航行器以不同的俯仰角和攻角出水时,在2个典型位置的流体速度场分布和航行器所受流体作用力的特性。[结果]结果表明,航行器倾斜跨越水空界面时两侧的流场和载荷会出现不对称的剧烈变化,俯仰角越大,在水下部分流场受动范围越小,跨越出水部分受影响越大;与零攻角出水相比,航行器带攻角倾斜出水会导致表面所受流体作用力出现高频率、大幅度的反向震荡,影响出水的稳定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潜射导弹出水、船舶航行、潜艇跨介质等问题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空跨介质
航行器
斜出
水
过程
流体仿真
流场分布
载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介质水空无人航行器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汶烨
张华
+1 位作者
缪泉明
吴加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共7页
水下无人航行器、水面无人船艇等成为海洋探测和开发的主要装备之一,但它们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随着科技的发展,具有独特优势的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将成为海洋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之一。本文通过分别研究飞行器、水下航行器在外...
水下无人航行器、水面无人船艇等成为海洋探测和开发的主要装备之一,但它们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随着科技的发展,具有独特优势的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将成为海洋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之一。本文通过分别研究飞行器、水下航行器在外形设计、材料以及动力推进方面的现状,总结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为跨介质航行器动力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且针对跨介质水空无人航行器研制过程中的变体技术,介质跨越过程以及动力推进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可为水空无人航行器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
介质
水
空
无人航行器
变体技术
介质
跨
越
动力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仿生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宏源
邹勇
+2 位作者
邹宇城
吕鹏宇
段慧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9-82,共4页
随着海洋技术与装备的快速发展,对海上无人装备的作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有效提高无人系统的跨域作战能力,亟需突破多模态跨域控制技术,实现多系统间的协同配合。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跨介质航行器的跨域控制技术进行梳理...
随着海洋技术与装备的快速发展,对海上无人装备的作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有效提高无人系统的跨域作战能力,亟需突破多模态跨域控制技术,实现多系统间的协同配合。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跨介质航行器的跨域控制技术进行梳理,并提出适用于仿生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两栖多模态切换控制技术和复杂海洋环境下的自抗扰控制技术。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航行器跨域控制的鲁棒性与自抗扰能力。其次,初步设计与跨域控制技术相匹配的仿生水-空跨介质航行器软硬件系统,并论证航行器跨域控制系统的可行性。最后,对本文提出的控制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新型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跨域控制技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水
-
空
跨
介质
航行器
两栖多模态
跨
域运动控制
自抗扰控制
软硬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跨水空介质通信的雷达水表面声波提取
被引量:
1
6
作者
符晓磊
夏伟杰
董诗琦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2-461,共10页
由于水空介质的非连续性,空中电磁波和水下声波都无法跨越该介质边界,所以无中继器跨水空介质通信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水下声波会引起水空边界的微小振动即水表面声波(Water Surface Acoustic Wave,WSAW),而毫米波雷达能够实现对微动...
由于水空介质的非连续性,空中电磁波和水下声波都无法跨越该介质边界,所以无中继器跨水空介质通信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水下声波会引起水空边界的微小振动即水表面声波(Water Surface Acoustic Wave,WSAW),而毫米波雷达能够实现对微动信号的高精度探测,因此文章提出了基于级联成像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雷达提取WSAW信号的方法。首先研究了WSAW的基本特征及FMCW雷达微动信号的提取原理;其次采用线性调频的水下声信号并结合匹配滤波技术来提高输出信噪比,针对大幅度自然扰动,提出了一种多角度积累结合阈值相位补偿的信号增强算法;最后在不同波高的扰动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1.5 cm的自然波动干扰下仍能提取WSAW信号,成像FMCW雷达偏过一定角度也能有效地进行通信,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
水
空
介质
通信
级联成像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
水
表面声波(WSAW)
匹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水空跨域机器人水面起飞运动控制
被引量:
4
7
作者
霍雨佳
李一平
封锡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9-150,共12页
水空跨域机器人由水到空的跨域过程(水面起飞)由于受到近水面环境下螺旋桨动力衰减、机器人浮力变化和水面介质引起流体力变化的影响,对其水面运动控制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倾转螺旋桨推进的跨域机器人的水面起飞问题,提出了机器人近水面...
水空跨域机器人由水到空的跨域过程(水面起飞)由于受到近水面环境下螺旋桨动力衰减、机器人浮力变化和水面介质引起流体力变化的影响,对其水面运动控制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倾转螺旋桨推进的跨域机器人的水面起飞问题,提出了机器人近水面环境下的浮力估算模型,螺旋桨推力模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机器人水面起飞控制,在此基础上,为解决机器人螺旋桨在近水面动力衰减而影响水面起飞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跨域机器人分阶段水面起飞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阶段水面起飞的有效性,并在实际实验中证明了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的无螺旋桨衰减下直接水面起飞和有螺旋桨衰减下分步水面起飞的有效性,分别实现水面起飞至2 m,横滚角和俯仰角小于5°(无螺旋桨衰减)和横滚角小于5°、以65°俯仰角的水面起飞(螺旋桨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空
跨
域机器人
倾转四旋翼机器人
水空跨介质
深度强化学习
高斯过程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空两栖多旋翼飞行器出水控制及参数整定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良博
杨宇
+3 位作者
梁爽
郭明明
李忠广
李泽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92,共8页
介质跨越是水空多旋翼飞行器的关键运动之一,针对水空多旋翼飞行器的出水问题开展相关研究。首先,建立水空多旋翼飞行器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重点探究其在水下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借助Fluent软件对水空多旋翼飞行器在水下受到的粘性水动...
介质跨越是水空多旋翼飞行器的关键运动之一,针对水空多旋翼飞行器的出水问题开展相关研究。首先,建立水空多旋翼飞行器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重点探究其在水下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借助Fluent软件对水空多旋翼飞行器在水下受到的粘性水动力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用多项式拟合粘性水动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分段变参数PID跨介质控制方法,在Matlab中开展控制仿真实验。最后,引入遗传算法整定PID控制器,并将结果与前者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水、空环境突变对PID控制算法影响巨大,分段变参数PID控制方法更加贴合实际跨介质过程;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能有效提高水空多旋翼飞行器跨介质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潜器跨介质、导弹出水、水空多旋翼飞行器的出入水控制等问题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空
多旋翼
跨
介质
飞行器
出
水
控制
PID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发展需求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
29
1
作者
冯金富
胡俊华
齐铎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
出处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9263)
文摘
针对未来军事竞争与对抗呈现多介质空间的体系对抗,而现有航行器平台仍大多局限于单一介质空间运行环境的现状,突破传统航行器定式,提出具有多介质航行能力的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概念,介绍了研究背景和发展此类航行器的必要性,分析了规划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空跨介质
航行器
变体技术
Keywords
air-water trans-media
vehicle
morphing technologies
分类号
V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TJ76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仿翠鸟水空跨介质航行器设计与入水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云忠
温猛
罗自荣
陈龙
机构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7-41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546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JJ2471).
文摘
为了满足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推进需求,精简其动力系统,仿翠鸟设计由单一动力源驱动的水空跨介质航行器.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仿真分析入水高度、入水角度和航行器密度等关键影响因素对航行器入水速度、深度和冲击加速度等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自然界翠鸟的入水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入水角度一定时,增加入水高度将导致航行器所受的冲击加速度增量与入水深度增量的比值增大,从而提高相同条件下对结构强度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航行器密度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对结构强度的要求;当入水角度约为45°~60°时,所需结构强度最低.在入水深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大航行器的密度、减小入水高度,且航行器的最佳入水角度为45°~60°.
关键词
仿生翠鸟
水空跨介质
航行器
动力系统
入
水
性能
数值仿真
Keywords
bionic kingfisher
underwater-aerial transmedia vehicle
power system
water-inlet performa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U6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V27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斜出水过程数值仿真
被引量:
7
3
作者
谭骏怡
胡俊华
陈国明
杨健
葛阳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121,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上项目(51779263)
文摘
[目的]水空跨介质航行器(TMAUV)的斜出水过程是一个强非线性、非定常、流场变化剧烈的过程。基于一种可变体的TMAUV的水下构型,利用CFD流体仿真软件,对该构型在典型工况下的出水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航行器在此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流场变化特性及其载荷的分布,比较航行器以不同的俯仰角和攻角出水时,在2个典型位置的流体速度场分布和航行器所受流体作用力的特性。[结果]结果表明,航行器倾斜跨越水空界面时两侧的流场和载荷会出现不对称的剧烈变化,俯仰角越大,在水下部分流场受动范围越小,跨越出水部分受影响越大;与零攻角出水相比,航行器带攻角倾斜出水会导致表面所受流体作用力出现高频率、大幅度的反向震荡,影响出水的稳定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潜射导弹出水、船舶航行、潜艇跨介质等问题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水空跨介质
航行器
斜出
水
过程
流体仿真
流场分布
载荷特性
Keywords
Trans-Media Aerial Underwater Vehicle(TMAUV)
oblique water-exit process
fluid simu lation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load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U661.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介质水空无人航行器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汶烨
张华
缪泉明
吴加虎
机构
江苏海洋大学马卡洛夫海洋工程学院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学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共7页
基金
江苏海洋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023-64)。
文摘
水下无人航行器、水面无人船艇等成为海洋探测和开发的主要装备之一,但它们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随着科技的发展,具有独特优势的水空两栖无人航行器将成为海洋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之一。本文通过分别研究飞行器、水下航行器在外形设计、材料以及动力推进方面的现状,总结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为跨介质航行器动力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且针对跨介质水空无人航行器研制过程中的变体技术,介质跨越过程以及动力推进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可为水空无人航行器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跨
介质
水
空
无人航行器
变体技术
介质
跨
越
动力推进
Keywords
cross-medium water-ai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variant technology
medium crossing
power propulsion
分类号
U674.94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V27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仿生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宏源
邹勇
邹宇城
吕鹏宇
段慧玲
机构
北京大学工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9-8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202010,U2141251,11988102,11872004,9184820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省专项经费‘问海计划’项目(No.2021WHZZB2000)。
文摘
随着海洋技术与装备的快速发展,对海上无人装备的作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有效提高无人系统的跨域作战能力,亟需突破多模态跨域控制技术,实现多系统间的协同配合。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跨介质航行器的跨域控制技术进行梳理,并提出适用于仿生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两栖多模态切换控制技术和复杂海洋环境下的自抗扰控制技术。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航行器跨域控制的鲁棒性与自抗扰能力。其次,初步设计与跨域控制技术相匹配的仿生水-空跨介质航行器软硬件系统,并论证航行器跨域控制系统的可行性。最后,对本文提出的控制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新型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跨域控制技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仿生
水
-
空
跨
介质
航行器
两栖多模态
跨
域运动控制
自抗扰控制
软硬件系统
Keywords
bionic water-air cross-domain vehicle
amphibious multimode cross-domain motion control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分类号
U67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跨水空介质通信的雷达水表面声波提取
被引量:
1
6
作者
符晓磊
夏伟杰
董诗琦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2-461,共10页
文摘
由于水空介质的非连续性,空中电磁波和水下声波都无法跨越该介质边界,所以无中继器跨水空介质通信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水下声波会引起水空边界的微小振动即水表面声波(Water Surface Acoustic Wave,WSAW),而毫米波雷达能够实现对微动信号的高精度探测,因此文章提出了基于级联成像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雷达提取WSAW信号的方法。首先研究了WSAW的基本特征及FMCW雷达微动信号的提取原理;其次采用线性调频的水下声信号并结合匹配滤波技术来提高输出信噪比,针对大幅度自然扰动,提出了一种多角度积累结合阈值相位补偿的信号增强算法;最后在不同波高的扰动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1.5 cm的自然波动干扰下仍能提取WSAW信号,成像FMCW雷达偏过一定角度也能有效地进行通信,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跨
水
空
介质
通信
级联成像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
水
表面声波(WSAW)
匹配滤波
Keywords
underwater-to-air communications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radar
water surface acoustic wave(WSAW)
matched filter
分类号
TN911.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水空跨域机器人水面起飞运动控制
被引量:
4
7
作者
霍雨佳
李一平
封锡盛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
辽宁省水下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9-150,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305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648204)。
文摘
水空跨域机器人由水到空的跨域过程(水面起飞)由于受到近水面环境下螺旋桨动力衰减、机器人浮力变化和水面介质引起流体力变化的影响,对其水面运动控制提出新的挑战。针对倾转螺旋桨推进的跨域机器人的水面起飞问题,提出了机器人近水面环境下的浮力估算模型,螺旋桨推力模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机器人水面起飞控制,在此基础上,为解决机器人螺旋桨在近水面动力衰减而影响水面起飞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跨域机器人分阶段水面起飞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阶段水面起飞的有效性,并在实际实验中证明了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的无螺旋桨衰减下直接水面起飞和有螺旋桨衰减下分步水面起飞的有效性,分别实现水面起飞至2 m,横滚角和俯仰角小于5°(无螺旋桨衰减)和横滚角小于5°、以65°俯仰角的水面起飞(螺旋桨衰减)。
关键词
水
空
跨
域机器人
倾转四旋翼机器人
水空跨介质
深度强化学习
高斯过程
运动控制
Keywords
aquatic-aerial trans-domain robot
quad tiltrotor robot
aquatic-aerial trans-domain transiti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Gaussian Process
motion control
分类号
TP8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空两栖多旋翼飞行器出水控制及参数整定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良博
杨宇
梁爽
郭明明
李忠广
李泽斌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92,共8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21JDRC0092)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202210619125)。
文摘
介质跨越是水空多旋翼飞行器的关键运动之一,针对水空多旋翼飞行器的出水问题开展相关研究。首先,建立水空多旋翼飞行器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重点探究其在水下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借助Fluent软件对水空多旋翼飞行器在水下受到的粘性水动力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用多项式拟合粘性水动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分段变参数PID跨介质控制方法,在Matlab中开展控制仿真实验。最后,引入遗传算法整定PID控制器,并将结果与前者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水、空环境突变对PID控制算法影响巨大,分段变参数PID控制方法更加贴合实际跨介质过程;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能有效提高水空多旋翼飞行器跨介质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潜器跨介质、导弹出水、水空多旋翼飞行器的出入水控制等问题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水
空
多旋翼
跨
介质
飞行器
出
水
控制
PID
遗传算法
Keywords
the cross-media aircraft
water exit control
PID
genetic algorithm
分类号
U661.7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发展需求及其关键技术
冯金富
胡俊华
齐铎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仿翠鸟水空跨介质航行器设计与入水分析
云忠
温猛
罗自荣
陈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斜出水过程数值仿真
谭骏怡
胡俊华
陈国明
杨健
葛阳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跨介质水空无人航行器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李汶烨
张华
缪泉明
吴加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仿生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控制系统研究
李宏源
邹勇
邹宇城
吕鹏宇
段慧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面向跨水空介质通信的雷达水表面声波提取
符晓磊
夏伟杰
董诗琦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水空跨域机器人水面起飞运动控制
霍雨佳
李一平
封锡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水空两栖多旋翼飞行器出水控制及参数整定
李良博
杨宇
梁爽
郭明明
李忠广
李泽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