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肚菌-水稻轮作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安中 黄鑫 +3 位作者 林晓倩 郑凌燕 曹佳镭 竺子渲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1期72-74,共3页
羊肚菌-水稻轮作技术是在羊肚菌收获完成后,在该地块上种植水稻,这种轮作栽培模式不仅解决了土地农田利用率低的问题,还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了农民增收,体现出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促进乡村产... 羊肚菌-水稻轮作技术是在羊肚菌收获完成后,在该地块上种植水稻,这种轮作栽培模式不仅解决了土地农田利用率低的问题,还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了农民增收,体现出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对羊肚菌-水稻轮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水稻 轮作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简易平棚羊肚菌+水稻轻简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俞爱英 蒋芯 +4 位作者 吴玉勇 顾天飞 王林洋 朱丽娟 董荷玲 《食用菌》 2025年第2期43-45,共3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标准大棚或智能大棚栽培羊肚菌成本过高,普通农户难以承受其高投入,栽培风险较高等问题。调查总结连续4年对小规模简易平棚羊肚菌+杂交水稻轻简栽培关键技术,分析其经济效益。该技术搭棚成本低,羊肚菌生长良好,... 针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标准大棚或智能大棚栽培羊肚菌成本过高,普通农户难以承受其高投入,栽培风险较高等问题。调查总结连续4年对小规模简易平棚羊肚菌+杂交水稻轻简栽培关键技术,分析其经济效益。该技术搭棚成本低,羊肚菌生长良好,经济效益较高,同时有效解决羊肚菌的连作障碍,实现羊肚菌在同一地块多年连续栽培,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简易平棚 水稻 轮作 轻简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地区水稻与羊肚菌轮作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3
作者 肖艳 索昊 +7 位作者 李世华 杨晓星 王璐 罗义 李军 蔡婧 李扬 刘杰 《食药用菌》 202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利用冬闲稻田发展羊肚菌栽培,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及农户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在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及减轻土传病虫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轮作要点、水稻栽培管理、羊肚菌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 利用冬闲稻田发展羊肚菌栽培,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及农户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在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及减轻土传病虫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轮作要点、水稻栽培管理、羊肚菌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总结鄂西地区水稻―羊肚菌轮作栽培技术,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助力该模式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羊肚轮作 冬闲稻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羊肚菌轮作生态效益研究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金梅娟 王海侯 +2 位作者 吕志伟 张燕辉 董明辉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2期29-33,共5页
水稻-羊肚菌轮作是一种新兴的高效生态种植模式,该模式不仅有助于经济增长,还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本文系统探讨了水稻-羊肚菌轮作在土壤改良、污染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病虫害控制等方面的生态效益,并剖析了土... 水稻-羊肚菌轮作是一种新兴的高效生态种植模式,该模式不仅有助于经济增长,还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本文系统探讨了水稻-羊肚菌轮作在土壤改良、污染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病虫害控制等方面的生态效益,并剖析了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栽培技术和菌株选择等因素对该模式的影响。最后,建议未来在推广可持续农业、秸秆利用和农业碳减排等方面展开研究,进一步扩展水稻-羊肚菌轮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水稻 轮作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藕-稻轮作对土壤肥力及后茬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王志刚 周佳燕 +7 位作者 周建霞 陈惠哲 张玉屏 向境 张义凯 徐逸文 黄颂迪 王亚梁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2,107,共4页
浙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200 m2左右,粮食自给率不高。为稳定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并提高农民收入,开展了藕-稻轮作模式和麦-稻轮作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前,藕-稻轮作模式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 浙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200 m2左右,粮食自给率不高。为稳定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并提高农民收入,开展了藕-稻轮作模式和麦-稻轮作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前,藕-稻轮作模式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麦-稻模式,分别高21.52%、45.28%、274.57%和56.50%,而有机质含量和pH值与麦-稻模式相近;水稻收获后,藕-稻轮作模式下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较麦-稻模式显著降低,分别低13.90%和33.47%,而pH值、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麦-稻模式,分别高9.23%、333.78%和58.13%;藕-稻轮作模式水稻产量低于麦-稻模式,其中,每穗实粒数显著高于麦-稻模式,而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麦-稻模式;藕-稻轮作模式稻米品质总体上优于麦-稻模式,其中,糙米率和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麦-稻模式。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协调穗粒结构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建议在藕-稻轮作模式下采取适当增加水稻种植密度、后期少量施用穗肥或者喷施叶面肥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模式 -轮作 -模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轮作技术概述
6
作者 王安龙 韦玉珊 +5 位作者 熊永琴 陆胜波 杨玉婷 刘顺才 龙仙河 李洋 《食用菌》 2025年第3期5-7,共3页
羊肚菌作为名贵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是轮作接茬的首选。羊肚菌与蔬果、稻谷等短期农作物轮作的研究较多,但具体的高效栽培模式因不同地理位置、气候、轮作模式而异,其产业收益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研究总结国内几... 羊肚菌作为名贵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是轮作接茬的首选。羊肚菌与蔬果、稻谷等短期农作物轮作的研究较多,但具体的高效栽培模式因不同地理位置、气候、轮作模式而异,其产业收益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研究总结国内几种羊肚菌轮作技术,为羊肚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轮作模式 人工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大别山地区水稻-羊肚菌轮作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杨俊 吴凡 +6 位作者 蔡正军 罗喜秀 段小丽 金红梅 夏贤格 陈展鹏 李成芳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5期19-22,共4页
针对湖北大别山地区冬季闲田面积大、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特点,选择通风、利水的水稻田开展了水稻和羊肚菌轮作的小拱棚栽培技术研究,对其周年栽培效益进行分析,并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
关键词 大别山 水稻-羊肚轮作 冬季闲田 小拱棚 栽培技术 周年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羊肚菌轮作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珊 曹米娜 赵永良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2期89-90,共2页
水稻-羊肚菌轮作技术是在当年水稻种植结束后,利用冬季空闲田种植羊肚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的一种生态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是东阳市发展循环农业、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文中对水稻-羊肚菌... 水稻-羊肚菌轮作技术是在当年水稻种植结束后,利用冬季空闲田种植羊肚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的一种生态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是东阳市发展循环农业、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文中对水稻-羊肚菌轮作模式的种植技术要点和生产效益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助力该模式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羊肚 轮作 栽培技术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岗区“稻+羊肚菌”水旱轮作模式羊肚菌栽培要点 被引量:10
9
作者 鲁洪旗 黎丹 《农技服务》 2021年第2期70-71,共2页
为遵义市红花岗区“稻+羊肚菌”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介绍了稻田种植羊肚菌对菌种和土壤要求、土壤处理、大棚搭建、播种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
关键词 稻田 种植模式 水旱轮作 羊肚 红花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羊肚菌轮作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李冬梅 金梅娟 +3 位作者 王海候 吕志伟 陆长婴 董明辉 《中国稻米》 2025年第5期112-116,共5页
选取苏香粳100为供试水稻品种,以常规稻-麦模式为对照,探讨不同轮作年限下水稻-羊肚菌模式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稻-麦模式相比,轮作3年和轮作1年的水稻-羊肚菌模式在水稻产量上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稻米加工品质(糙米... 选取苏香粳100为供试水稻品种,以常规稻-麦模式为对照,探讨不同轮作年限下水稻-羊肚菌模式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稻-麦模式相比,轮作3年和轮作1年的水稻-羊肚菌模式在水稻产量上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稻米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食味品质(胶稠度、食味值)显著提高,蒸煮特性(米饭吸水率、体积膨胀率、米汤干物质、碘蓝值)显著降低。结果表明,与稻-麦模式相比,水稻-羊肚菌模式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可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羊肚菌轮作模式 -模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平原稻-蔬-菌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慧 董绍斌 +5 位作者 王波 刘勇强 黄强 吴孝波 刘育生 杨成明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8期17-19,共3页
本文介绍了水稻-鲜食玉米-羊肚菌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的选择、茬口安排、栽培技术等内容,以期为稻-蔬-菌高产高效轮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应用水稻-鲜食玉米-羊肚菌这种粮食与经济作物轮作的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 本文介绍了水稻-鲜食玉米-羊肚菌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的选择、茬口安排、栽培技术等内容,以期为稻-蔬-菌高产高效轮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应用水稻-鲜食玉米-羊肚菌这种粮食与经济作物轮作的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水稻 鲜食玉米 羊肚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水稻轮作和水稻连作土壤根际和非根际氮含量及酶活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杨潇影 姜振辉 +2 位作者 杨京平 林景东 刘益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5-543,共9页
【目的】以水稻连作为对照,研究玉米-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对稻田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氮素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为稻田系统玉米-水稻轮作对土壤氮素转化与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根际袋盆栽试验进行水稻连作与玉米-... 【目的】以水稻连作为对照,研究玉米-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对稻田作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氮素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为稻田系统玉米-水稻轮作对土壤氮素转化与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根际袋盆栽试验进行水稻连作与玉米-水稻轮作,在玉米喇叭口期、抽穗期及成熟期,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及成熟期分别采取根际与非根际土样,测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含量与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结果】两种种植模式及作物生育期对土壤氮素含量和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水稻连作相比,玉米-水稻轮作土壤铵态氮减少了24.7%;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了153.4%,主要表现在第一季。与水稻连作相比,玉米-水稻轮作条件下两季作物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降低,土壤脲酶活性整体提高24.3%,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整体降低34.6%。水旱轮作对各个指标的影响可持续到第二季。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及脲酶活性整体低于非根际土壤,玉米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非根际,水稻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结论】在本试验中,轮作在第一季对土壤氮素及酶活性的影响可持续至第二季。与水稻连作相比,玉米-水稻轮作可以提高作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脲酶活性及硝态氮含量,有利于氮素有效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玉米-水稻轮作 水稻连作 根际 非根际 氮素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稻田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明亮 《江西农业》 2019年第24期22-22,共1页
根据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适合的栽培方法,以获得优质高产为目的,通过精耕细作,从土壤选择处理、播种、覆土、覆膜、添加营养袋、管控土壤含水量、相对湿度、出菇管理等大田栽培环节进行精准管理,连续3 a在同一地块与水稻轮作,水稻... 根据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适合的栽培方法,以获得优质高产为目的,通过精耕细作,从土壤选择处理、播种、覆土、覆膜、添加营养袋、管控土壤含水量、相对湿度、出菇管理等大田栽培环节进行精准管理,连续3 a在同一地块与水稻轮作,水稻与羊肚菌双丰收,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水稻 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稻麦两熟地区稻—菜—菜多元高效种植模式主要特点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振荣 《北方水稻》 CAS 2017年第6期31-32,50,共3页
稻—菜—菜多元高效种植模式由传统的稻麦两熟种植模式改造而来,变一年两熟为一年多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总结了稻—菜—菜多元高效种植模式中的几种主要种植模式及其关键技术、... 稻—菜—菜多元高效种植模式由传统的稻麦两熟种植模式改造而来,变一年两熟为一年多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总结了稻—菜—菜多元高效种植模式中的几种主要种植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产量收益,以期为稻麦两熟地区发展高效农业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轮作 --菜高效种植模式 特点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轮作栽培关键技术解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晓霞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期167-167,共1页
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模式,适合用于生产双季稻的地区。运用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每公顷耕地的粮食产量与水稻-水稻-蔬菜模式基本持平,总产值每公顷土地增加了63510.5元,纯收益增加了485... 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模式,适合用于生产双季稻的地区。运用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每公顷耕地的粮食产量与水稻-水稻-蔬菜模式基本持平,总产值每公顷土地增加了63510.5元,纯收益增加了48505.8元。因此,要把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应用在双季稻的地区,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及其优势,探讨了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