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2012年三种水稻矮缩病在我国的分布及发生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饶黎霞 王震成 +1 位作者 吴建祥 周雪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156,共6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水稻锯齿矮缩病毒均可以引起水稻矮缩病。于2011-2012年,利用dot-ELISA和RT-PCR方法对江苏、浙江、江西、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等省的水稻矮缩病进行调查。检测结果表明,2...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水稻锯齿矮缩病毒均可以引起水稻矮缩病。于2011-2012年,利用dot-ELISA和RT-PCR方法对江苏、浙江、江西、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等省的水稻矮缩病进行调查。检测结果表明,2011年水稻中3种矮缩病的病毒感染率分别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10.9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30.67%,水稻齿叶矮缩病毒4.62%。2012年水稻中3种矮缩病的病毒感染率分别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0.40%,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48.38%,水稻齿叶矮缩病毒26.32%。检测结果说明2012年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害、水稻齿叶矮缩病害重于2011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害轻于2011年。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发生于江苏、浙江等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在广西、海南、云南、贵州、重庆、浙江等省区流行;水稻齿叶矮缩病在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均有发生,且往往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复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病毒 南方水稻黑条病毒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 DOT-ELISA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来源的转基因水稻对靶病毒的抗性评价
2
作者 雷娟利 金登迪 +3 位作者 吕永平 Narayana Upadhyaya 龚祖埙 陈声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15-218,共4页
通过连续3年对236个病毒来源的转基因水稻系(包括T1,T2和T3代)对靶病毒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的抗性进行评价,发现抗性与所转RRSV基因片段有相关性,且随着繁殖世代的增加,转基因水稻的抗性逐渐减弱。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 抗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