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能通过接合导入外源质粒的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菌株的获得及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吴神怡 刘书言 +2 位作者 刘君梁 段承杰 冯家勋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9期873-876,共4页
从2008年10月在广西防城港市不同稻区采集的表现水稻白叶枯病症状的叶片中分离、纯化,得到22株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疑似菌株。在水稻品种日本晴、9311和特优63上剪叶接种,22个菌株都可在这3个... 从2008年10月在广西防城港市不同稻区采集的表现水稻白叶枯病症状的叶片中分离、纯化,得到22株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疑似菌株。在水稻品种日本晴、9311和特优63上剪叶接种,22个菌株都可在这3个水稻品种上引起典型的水稻白叶枯病症状,证实他们是Xoo菌株。以2007年从该地区采集的患病水稻叶片中分离得到的11个Xoo菌株和该22个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分离、纯化得到每个菌株的链霉素抗性突变体。通过三亲本接合检测向该33个链霉素抗性突变体导入广谱克隆载体pLAFR6的效率,结果得到2株可导入pLAFR6的突变体K74和K31,K74和K31的导入pLAFR6效率分别为2.9×10-2、9.0×10-6。经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证明K74属于Xoo,即菌株K74可作为研究Xoo与水稻相互作用机理的一个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枯病 水稻单胞菌 Xoo菌株 K74 外源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黄单胞菌噬菌体vB_XaS_HDB2的全基因组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陈惠莹 何嘉欣 +4 位作者 朱斌 黄士轩 周星佑 伍君权 杨美艳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87-2099,共13页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可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防治白叶枯病的化学药剂种类少,效果欠佳且对环境危害大,亟需开发安全高效的新型抗菌剂。噬菌体因...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可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防治白叶枯病的化学药剂种类少,效果欠佳且对环境危害大,亟需开发安全高效的新型抗菌剂。噬菌体因其裂解细菌的高度特异性而备受关注。本研究从稻虾田水中分离获得一株水稻黄单胞菌噬菌体,命名为vB_XaS_HDB2(HDB2)。电镜观察显示,噬菌体HDB2为长尾噬菌体,头部直径和尾部长度分别为(48±3)nm、(166±8)nm。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HDB2序列长43,697 bp,GC含量为54.31%,含有52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30个为已知功能蛋白,按照不同功能分为DNA代谢、裂解、包装、结构4个模块;该噬菌体含有1个tRNA,不含毒力基因和抗生素耐药基因。ANI、蛋白网络图与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HDB2属于Septimatrevirus属成员,与噬菌体vB_Xar_IVIA-DoCa8相似度最高(97.74%)。HDB2能够裂解52.9%(9/17)的受测黄单胞菌菌株;一步生长曲线显示,HDB2的潜伏期为3 h,裂解期为5 h,裂解量为44 pfu cell^(-1);HDB2具有较好的温度(4~60℃)和pH(4~11)耐受性。体外抑菌结果显示,感染复数大于0.1时,噬菌体HDB2能有效抑制黄单胞菌Xoo 2086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分离纯化并鉴定了一株水稻黄单胞菌噬菌体,为噬菌体技术应用于作物细菌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单胞菌 水稻白叶枯病 噬菌体 全基因组分析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内生曲霉HU0206的甲基环己酮代谢成分具有抗水稻黄单胞菌活性
3
作者 任琴琴 陈少微 +3 位作者 郑佳华 王瑞 徐良雄 陶均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254-259,共6页
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内生曲霉Aspergillus sp.HU0206的玉米发酵物具有良好的细菌拮抗活性,为进一步阐明其抗细菌活性物质基础,采用硅胶柱和凝胶柱层析及高效液相制备等色谱技术从该发酵物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等方法... 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内生曲霉Aspergillus sp.HU0206的玉米发酵物具有良好的细菌拮抗活性,为进一步阐明其抗细菌活性物质基础,采用硅胶柱和凝胶柱层析及高效液相制备等色谱技术从该发酵物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等方法分别鉴定为4个甲基环己酮化合物:ampelomin A(1)、7-hydroxyampelomin A(2)、7-O-ethylampelomin A(3)、2,3-dihydroxyl-7-O-ethylampelomin A(4)和2个甲基苯酚类化合物:2-(methoxymethyl)-1,4-benzenediol(5)和3-chlorogentisyl alcohol(6),其中化合物2~4为新化合物。载样量为50μg时,化合物1、2、6对水稻黄单胞菌具有较明显的拮抗活性,抑菌圈半径为4.0 mm,化合物6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黑胫病菌、青枯病菌也有较明显的抑制活性,而化合物3~5对水稻黄单胞菌,以及化合物1~5对上述其他4株测试菌均无抑制活性。本文还初步讨论了该真菌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 甲基环己酮 抗细菌活性 水稻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tL调控水稻黄单胞菌的致病力
4
作者 米多 陈雨 +3 位作者 邢芸 陈银华 陶均 李春霞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2期234-239,共6页
为了了解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的MutL/MutS系统是否参与DNA修复以及是否调控病原菌的致病力,构建了mutL突变体,比较了野生型与mutL突变体的突变率差异,野生型、mutL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侵染水稻的能力。... 为了了解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的MutL/MutS系统是否参与DNA修复以及是否调控病原菌的致病力,构建了mutL突变体,比较了野生型与mutL突变体的突变率差异,野生型、mutL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侵染水稻的能力。结果显示,mutL突变导致Xoo在H_(2)O_(2)胁迫下的突变率显著升高,mutL突变导致Xoo致病力下降,表明DNA错配修复蛋白MutL参与Xoo的DNA修复并正调控Xoo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单胞菌 MUTL 致病 突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稻黄单胞菌Harpin蛋白的纯化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陆徐忠 王金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5-879,共5页
报道水稻黄单胞(Xanthom onas oryzae)的两个致病变种(pv.oryzae和pv.oryzicola)所产生的Harp in蛋白.结果表明,表达菌株HRF1和HRF2分别携带两个致病变种编码Harp in的hrf1和hrf2基因.在IPTG诱导下,两个表达菌株的无细胞破碎液均具有激... 报道水稻黄单胞(Xanthom onas oryzae)的两个致病变种(pv.oryzae和pv.oryzicola)所产生的Harp in蛋白.结果表明,表达菌株HRF1和HRF2分别携带两个致病变种编码Harp in的hrf1和hrf2基因.在IPTG诱导下,两个表达菌株的无细胞破碎液均具有激发烟草叶片过敏反应(HR)的活性.采用(NH4)2SO4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Native-PAGE微量制备等方法,分别纯化出分子量为15 600和15 300,pI皆为4.5左右的单一条带;这两个单一组分符合典型Harp in蛋白的特征:可激发烟草HR,诱导烟草抗TMV,对蛋白酶K敏感、对热稳定;放线菌素D、环己酰亚胺和氯化镧等真核生物代谢抑制剂可消除它们的生物活性;琼脂双扩散试验(ODD)血清反应表明,两个Harp in蛋白有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PIN蛋白 水稻单胞 致病变种 纯化 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一个新的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光涛 唐纪良 +2 位作者 何勇强 陈保善 危广宁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1-598,共8页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cc)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病原菌,能引起十字花科作物发生黑腐病。本课题组采用转座子Tn5gusA5对Xcc野生型菌株8004诱变,获得17280株Tn5gusA5突变体,并从中筛选到一批致病缺陷突变体,采用TAIL-PCR对致病...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cc)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病原菌,能引起十字花科作物发生黑腐病。本课题组采用转座子Tn5gusA5对Xcc野生型菌株8004诱变,获得17280株Tn5gusA5突变体,并从中筛选到一批致病缺陷突变体,采用TAIL-PCR对致病缺陷突变体的Tn5gusA5插入位点进行定位,发现5株突变体的Tn5gusA5插在8004菌株的基因组ORF1857内(未发表资料),该ORF功能尚未见报道。序列分析表明,ORF1857演绎的编码产物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eaeruginosa)的wbpL基因演绎的编码产物具有33%的一致性和45%的相似性,并具有第4家族的糖基转移酶功能域,因此本文暂将ORF1857命名为wbxL基因。对wbxL基因进行缺失,获得的缺失突变体用剪叶法接种到寄主萝卜叶片时,缺失突变体完全丧失致病性,一段PCR合成的包含wbxL基因的DNA片段能互补缺失突变体,恢复缺失突变体的致病性。这证实wbxL基因是Xcc的一个新的致病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 wbxL基因 致病相关基因 缺失突变体 致病 克隆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水稻黄单胞菌CSE抑制剂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学贵 何文飞 +2 位作者 高品一 李丹琦 刘长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由水稻黄单胞菌(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通常会给水稻带来严重危害;由于抗生素类药物的广泛使用,Xoo出现了耐药性.细菌通过体内的胱硫醚-γ-裂解酶(CSE)产生内源性硫化氢(H2S)是其增强耐药性的重要方式.为降低Xoo的耐药性,基于分子对接... 由水稻黄单胞菌(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通常会给水稻带来严重危害;由于抗生素类药物的广泛使用,Xoo出现了耐药性.细菌通过体内的胱硫醚-γ-裂解酶(CSE)产生内源性硫化氢(H2S)是其增强耐药性的重要方式.为降低Xoo的耐药性,基于分子对接技术,以Xoo体内的CSE为靶标,从68个吲哚类生物碱中虚拟筛选CSE抑制剂.结果显示,化合物1-hydroxyrutaecarpine、indican和strictosamide对靶蛋白的亲和力分别为-36.40、-35.15和-34.30 kJ·mol^(-1),均低于参考化合物NL3(-33.89 kJ·mol^(-1)).上述化合物的部分结构均能嵌入蛋白活性空腔并与周围氨基酸产生较为稳定的相互作用.由此推测化合物1-hydroxyrutaecarpine、indican和strictosamide可能会对Xoo体内的CSE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单胞菌 胱硫醚-Γ-裂解酶 吲哚类生物碱 分子对接 耐药性 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致病性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文平 吴宪 +1 位作者 郭东梅 王继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140-144,共5页
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可引起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与水稻互作是基因对基因的关系。Xoo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推动了对Xoo基因功能的研究。为此,该文对近几年来Xoo致病性... 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可引起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与水稻互作是基因对基因的关系。Xoo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推动了对Xoo基因功能的研究。为此,该文对近几年来Xoo致病性基因的鉴定情况进行统计,并就致病性基因的突变菌株对水稻接种情况和菌株自身变化进行了归纳,较为详细阐述了当前对Xoo无毒基因的鉴定研究状况,为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以及研究致病基因和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水稻白叶枯病 致病 无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9
作者 张荣胜 陈志谊 刘永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1-908,共8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BLS)是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水稻产区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每年在局部稻区流行致灾。本文对该病害在中国的发生和危害情况、病原细菌的分类、侵染特性、致病因子、致病性和抗性育种等相关研究进...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BLS)是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水稻产区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每年在局部稻区流行致灾。本文对该病害在中国的发生和危害情况、病原细菌的分类、侵染特性、致病因子、致病性和抗性育种等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病害发生与防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病害未来的研究方向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单胞菌 发生和危害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单胞菌引致红掌疫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荣意 谭志琼 +1 位作者 刘爱荣 文衍堂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一些红掌栽培地发生的另一种细菌性疫病的危害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M...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一些红掌栽培地发生的另一种细菌性疫病的危害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McClloch&Pirone1939)Vauterin,Hoste,Kersters&Swings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疫病 病原菌 症状 形态 染色反应 培养性状 生理生化特性 寄主范围 地毯草单胞菌万青致病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菌FabG同源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建荣 余永红 +2 位作者 宋卉 刘戈飞 沈晓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7-1127,共11页
【目的】拟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目标基因进行预测分析,为后续展开水稻白叶枯病菌FabG及脂肪酸代谢途径的实验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FabG(EcFabG)序列,在Xoo PXO99^(A)菌株基因组中经同源性比对发现... 【目的】拟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目标基因进行预测分析,为后续展开水稻白叶枯病菌FabG及脂肪酸代谢途径的实验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FabG(EcFabG)序列,在Xoo PXO99^(A)菌株基因组中经同源性比对发现,PXO_03085、PXO_00989、PXO_03629、PXO_02411、PXO_02878、PXO_02709所编码蛋白与大肠杆菌FabG具有同源性,将该6个基因分别命名为XoofabG1~XoofabG6,并将其编码蛋白命名为XooFabG1~XooFabG6。进一步运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对这6个蛋白与EcFabG进行了理化性质、蛋白结构、亲水性、跨膜结构、信号肽、磷酸化位点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方面进行预测分析。【结果】6个蛋白(XooFabG1~XooFabG6)在理化性质、亲水性和信号肽方面区别较大,其中XooFabG1是一个不稳定蛋白,属于短链脱氢酶家族,具有酮脂酰ACP还原酶活性,但蛋白稳定性差,很可能与细菌应激状态下的反应有关。XooFabG3被标注为3-酮脂酰ACP还原酶,与EcFabG相比,功能相差较大,推测与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相关。XooFabG5具有酮脂酰ACP还原酶结构域(KR domain),但该结构域在蛋白质序列中所处位置与EcFabG相比差异较大,推测其催化底物可能与EcFabG不同。XooFabG6在各方面的性质与EcFabG最接近,推测XooFabG6为3-酮脂酰ACP还原酶并参与脂肪酸合成代谢。但XooFabG2和XooFabG4的功能还不明确。【结论】本文通过预测分析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中6个同源蛋白的特性,推测了其中4个蛋白可能具有的功能,对研究Xoo的脂肪酸合成途径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生物信息学 3-酮脂酰ACP还原酶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1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路梅 凌丹燕 +1 位作者 张发成 辛德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3-18,共6页
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随着气候的变暖,某些水稻品种有逐年发生加重的趋势,对产量影响较大。2013年浙江省金华市部分水稻种植区域发生细条病,发病严重的田块减产30%以上。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水稻叶片分离获得... 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随着气候的变暖,某些水稻品种有逐年发生加重的趋势,对产量影响较大。2013年浙江省金华市部分水稻种植区域发生细条病,发病严重的田块减产30%以上。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病水稻叶片分离获得6株细菌菌株,选择典型菌株JH01回接水稻幼苗,进行柯赫法则验证。接种后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并重新分离得到此菌株,证明菌株JH01为水稻细条病的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常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 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JH01为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条病 分离 鉴定 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种杀菌剂对3种水稻病原细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雨萱 于林 +1 位作者 李阳 谌江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2,共5页
近年来,稻黄单胞杆菌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为致病菌的水稻白叶枯病“老病新发”,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引起的水稻叶部病害突现流行,迫切需要筛选高效药剂精准防控。本研究... 近年来,稻黄单胞杆菌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为致病菌的水稻白叶枯病“老病新发”,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引起的水稻叶部病害突现流行,迫切需要筛选高效药剂精准防控。本研究采用平板抑菌圈法测定了16种杀菌剂对3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0%链霉素、80%乙蒜素、3%中生菌素、35%喹啉铜四霉素和6%春雷霉素这5种抗生素类杀菌剂同时对上述3种病原细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其中,80%乙蒜素(10000 mg/L)对黄单胞致病变种FY517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为22.2 mm;而40%链霉素(10000 mg/L)对菠萝泛菌SX1和阿氏肠杆菌HZ27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分别为27.8 mm和24.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胞杆菌致病变种 菠萝泛菌 阿氏肠杆菌 杀菌剂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纪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6-58,共3页
以水稻 病原菌之间相互作用的两大方面 :寄主的侵染和宿主的防御作为文章线索 。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野油菜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生理生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数字PCR检测鉴定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健男 王依名 +5 位作者 张洁净 陈磊 罗金燕 易建平 李斌 安千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4,共10页
白叶枯病和条斑病是水稻重要的细菌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属于同种下的2个致病变种。鉴别Xoo和Xoc对检疫和防控这2种病害至关重要。Xoo... 白叶枯病和条斑病是水稻重要的细菌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属于同种下的2个致病变种。鉴别Xoo和Xoc对检疫和防控这2种病害至关重要。Xoo和Xoc中的铁-红酵母酸/铁-粪生素受体基因fhuE在进化过程中因不同程度地缺失而成为假基因。针对Xoc中有而Xoo中缺失的fhuE部分序列设计引物,筛选出Xoc特异引物XocFhuE-F(5’-ATCGAACGATGTCACCAGGG-3’)和XocFhuE-R(5’-AGAAACGTGCGGCCAGATAA-3’)。用XocFhuE-F/XocFhuE-R能只从Xoc菌株中仅扩增出159 bp片段,并结合荧光染料建立了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EvaGreen微滴数字PCR(digital PCR,dPCR)方法来检测鉴定Xoc。在20μL反应体系中加1μL模板,qPCR检测菌悬液中Xoc的下限是1.6×10^(4)CFU/mL,检测带菌种子中Xoc的下限是1.2×10^(3)CFU/粒;d PCR检测菌悬液中Xoc的下限是1.6×10^(3)CFU/mL,检测带菌种子中Xoc的下限是1.2×10^(2)CFU/粒。综上所述,基于Xoc特异引物XocFhuE-F/XocFhuE-R建立的SYBR Green qPCR和EvaGreen dPCR为检疫Xoc和监测预警水稻条斑病提供了高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斑病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单胞菌 保守标志蛋白 铁-粪生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编辑水稻DNA防御病原体
16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4期39-39,共1页
外媒称,细菌性枯萎病袭击着东南亚和西非的稻田。这是一种被研究得非常透彻的作物疾病,它常常被用作研究微生物与其寄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模型系统。这种病原体被称为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简称Xoo,它通过劫持一些外排糖的水稻... 外媒称,细菌性枯萎病袭击着东南亚和西非的稻田。这是一种被研究得非常透彻的作物疾病,它常常被用作研究微生物与其寄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模型系统。这种病原体被称为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简称Xoo,它通过劫持一些外排糖的水稻基因来维持生存。研究人员已研究出如何编辑水稻的基因组以阻止这种劫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枯萎病 寄主植物 水稻基因 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病原体 模型系统 劫持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福芽孢杆菌GX-H6的分离鉴定及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病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沛东 彭健玲 +4 位作者 刘圣航 姚姿婷 朱桂宁 陆光涛 李瑞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253,共11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BLS)由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侵染引起,已成为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一个重要病害。为了筛选防治BLS的生防菌,以Xoc野生型菌株GX01为指示菌,采用含菌平...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BLS)由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侵染引起,已成为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一个重要病害。为了筛选防治BLS的生防菌,以Xoc野生型菌株GX01为指示菌,采用含菌平板稀释法和牛津杯法,从花生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对Xoc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编号为GX-H6。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和进化树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拮抗实验表明,B.safensis GX-H6菌株能够对多种黄单胞菌以及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尤其对引起水稻发生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BB)的稻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的拮抗效果最显著。温室和田间水稻植株试验表明,GX-H6菌株能较好地防治BLS和BB。对GX-H6菌株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该菌株的基因组中拥有与抗真菌、环境竞争相关的基因,同时也拥有地衣杆菌素(lichenysin)、植物阿唑霉素(plantazolicin)和溶杆菌素(bacilysin)合成相关基因。这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新的微生物资源,以及为后续的抑菌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斑病菌 单胞菌 沙福芽孢杆菌 拮抗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发生与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夏萌 沈丽丽 +3 位作者 闫佳丽 王勇 徐正银 陈功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49,共7页
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和研发新型绿色杀菌剂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的有效措施。最近几年有关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致病效应蛋白调控水稻抗(感)病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水稻抗性品种培育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本文对稻... 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和研发新型绿色杀菌剂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的有效措施。最近几年有关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致病效应蛋白调控水稻抗(感)病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水稻抗性品种培育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本文对稻黄单胞菌水稻互作系统中已知的TALE效应蛋白与水稻抗(感)病基因(R或S)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归纳,就tal基因与水稻R或S基因的协同进化进行了分析,结合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杀菌剂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我国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条斑病绿色防控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胞菌 白叶枯病 条斑病 TALE蛋白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际清 纪谷芳 《江西植保》 2005年第2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性基腐病 水稻 20世纪90年代 细菌性病害 致病变种 欧文氏菌 南方稻区 技术要点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危害特点 新病害 三明市 蔓延 玉米 大田 继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菌毒力基因tal17.5病理学功能的研究
20
作者 孙荣华 李融梅 +1 位作者 何翔 宋从凤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7-1013,共7页
[目的]类转录激活蛋白(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s,TALE)是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的一类重要致病因子。挖掘新的毒力tal基因,对揭示水稻白叶枯病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类转录激活蛋白(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s,TALE)是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中的一类重要致病因子。挖掘新的毒力tal基因,对揭示水稻白叶枯病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水稻白叶枯病菌JXOV菌株中克隆了1个中间串联重复区含17.5个重复单元的tal基因,命名为tal17.5。将tal17.5转入Xoo菌株PXO99A中,在寄主水稻上研究了其致病力作用,将tal17.5转入ME2中研究了其诱导相关Os SWEET基因的表达情况;在非寄主烟草上研究了其对烟草防卫反应功能的影响。[结果]tal17.5导入PXO99A之后增强了PXO99A在所测试的22个水稻品种中的11个品种上的致病力,并减弱了PXO99A在烟草上的防卫反应,能够一定程度地诱导Os SWEET11和其他5个Os SWEET基因的表达。[结论]TAL17.5通过抑制植物的防卫反应发挥一定的毒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 JXOV菌株 tal17.5基因 PX099^A菌株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