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rpfA基因与毒性相关
1
作者 武波 唐纪良 马庆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水稻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产生两种顺乌头酸酶 (XooAcanA和XooAcanB)。编码其中的XooAcanA的rpfA基因已被克隆在重组质粒 pGXN30 0 0中。本研究通过转座子诱变 pGXN30 0 0及标记置换方法 ,构建了rpfA突变体T3A0 1。虽然T3A0 1丧失了合成... 水稻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产生两种顺乌头酸酶 (XooAcanA和XooAcanB)。编码其中的XooAcanA的rpfA基因已被克隆在重组质粒 pGXN30 0 0中。本研究通过转座子诱变 pGXN30 0 0及标记置换方法 ,构建了rpfA突变体T3A0 1。虽然T3A0 1丧失了合成顺乌头酸梅XooAcanA的能力 ,但仍然能够合成顺乌头酸酶XooAcanB。植株实验结果表明 ,该突变体的生长速率与野生型相似 ,但是引起的症状与野生型相比明显减弱 ,说明水稻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的rpfA基因与毒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 顺乌头酸酶 rpfA基因 毒性 水稻 白叶枯病 标记置换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胞杆菌新菌株X-11及其对番茄和水稻的促生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文志 贺丹 +4 位作者 李鹏 傅应林 张译心 温华杰 于文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9-259,共11页
【目的】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际筛选到了一株细菌菌株(编号X-11),为该菌株在植物促生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及基因组测序对其进行了鉴定,并测定其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目的】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际筛选到了一株细菌菌株(编号X-11),为该菌株在植物促生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及基因组测序对其进行了鉴定,并测定其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水稻(Oryza sativa)的促生效应。【结果】该菌株菌落圆形、半透明、凸起、黏稠;菌体杆状,形成芽胞,革兰氏阴性;具有固氮,还原硝酸盐,产吲哚、分泌铁载体及分解有机磷的功能。基于16S rDNA序列比对将X-11菌株归类为多粘类芽胞杆菌种群,基于非冗余蛋白数据库的基因比对表明其与最近缘菌株基因相似率55.7%,证明其为一个新菌株。X-11菌液浸种显著增加了番茄发芽率和胚根伸长度,灌根(R)及灌根结合叶面喷施(R+L)显著提高了番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R+L处理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了34.58%。水稻1叶1心期施用X-11菌液,根长增加了6.8%;立针期或1叶1心期施用X-11菌液,使秧苗SOD活性分别提高了90.4%和51.8%。【结论】X-11被鉴定为多粘类芽胞杆菌新菌株,是多种功能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在植物促生方面具有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杆菌 植物根际促生菌 番茄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唑锌对水稻黄单胞杆菌生物学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烨琳 梁晓宇 +3 位作者 徐曙 候毅平 王建新 周明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初步研究了噻唑锌在离体条件下对水稻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在水稻上防治白叶枯病的生物活性及抗性风险。结果表明,噻唑锌在离体条件下抑制Xoo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90.17±4.66)μg/mL,... 初步研究了噻唑锌在离体条件下对水稻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在水稻上防治白叶枯病的生物活性及抗性风险。结果表明,噻唑锌在离体条件下抑制Xoo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90.17±4.66)μg/mL,且通过紫外光诱导难以获得生长不受影响的抗药性菌株。温室盆栽试验表明,活体条件下噻唑锌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治疗和保护作用EC50值分别为22.90和52.38μg/mL,其治疗作用显著优于保护作用。从药剂处理稻苗后接种Xoo所形成的病斑上,能够筛选到致病力不受影响的Xoo抗药性突变体,其突变频率为13.3%。交互抗性研究表明,噻唑锌与噻枯唑之间存在交互抗性,但抗药性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内吸传导性研究表明,噻唑锌能被水稻根部和叶片吸收,且表现为向上传导性。噻唑锌对Xoo的活体抑制活性高于其离体活性,且抗性风险低,适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锌 水稻黄单杆菌 生物学活性 抗药性 传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黄单胞细菌的无毒基因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平 龙菊英 +2 位作者 张燕 高学文 王金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水稻黄单胞细菌白叶枯致病变种与水稻品种的互作关系符合基因 基因假说。病菌无毒基因 (A)与寄主抗病基因(R)显性互作表现抗性反应。许多黄单胞细菌的无毒基因属于avrBs3/ pth家族。已报道的avrxa5、avrXa7、avrXa10以及本实验室从水... 水稻黄单胞细菌白叶枯致病变种与水稻品种的互作关系符合基因 基因假说。病菌无毒基因 (A)与寄主抗病基因(R)显性互作表现抗性反应。许多黄单胞细菌的无毒基因属于avrBs3/ pth家族。已报道的avrxa5、avrXa7、avrXa10以及本实验室从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JXOⅢ克隆的avrXa3均属于avrBs3/ pth家族。最近的研究还发现 ,PR6菌株中有2个硫同化基因簇成员raxP和raxQ对决定avrXa2 1活性是必需的。笔者在研究无毒基因avrXa3时 ,从JXOⅢ的基因组文库克隆中发现一个与甘蓝黑腐黄单胞菌烯醇化酶 磷酸酶基因的同源序列也具有无毒基因活性。在介绍黄单胞细菌无毒基因类群和avrBs3/ pth家族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单细菌 植物病原细菌 水稻白叶枯病菌 无毒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胞杆菌DN-1防治水稻纹枯病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胡飞 李昌春 +3 位作者 周子燕 胡本进 徐丽娜 郑进国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4-528,共5页
多粘类芽胞杆菌是一种能防治多种病原真菌病害的生防细菌.本文通过抑菌率测定、盆栽试验、田间防效试验首次研究不同浓度多粘类芽胞杆菌DN-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终浓度在5~120亿芽孢/L(667 m^2用水量50 L)时,对水... 多粘类芽胞杆菌是一种能防治多种病原真菌病害的生防细菌.本文通过抑菌率测定、盆栽试验、田间防效试验首次研究不同浓度多粘类芽胞杆菌DN-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终浓度在5~120亿芽孢/L(667 m^2用水量50 L)时,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抑菌率达62.21%~90.54%;盆栽试验防效达46.19%~77.11%;药后12、24 d,2013年田间防效分别达43.43%~75.70%、59.01%~79.64%;2014年田间防效均分别达50.72%~77.26%、53.65%~77.29%;DN-1终浓度在120亿芽孢/L时两年间田间防治效果与井冈霉素A 60 g.a.i/hm^2处理相当,低于噻呋酰胺60 g.a.i/hm^2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杆菌 水稻纹枯病 终浓度 抑菌率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胞杆菌Jt84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荣胜 于俊杰 +9 位作者 齐中强 张浩 杜艳 俞咪娜 宋天巧 曹慧娟 潘夏艳 雍明丽 陈志谊 刘永锋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530,共6页
为了明确解淀粉芽胞杆菌Jt84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应用技术,本文初步研究生防菌Jt84定殖规律以及不同喷施时期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结果显示:生防菌Jt84在水稻叶表能够有效定殖,7~16d时,叶表定殖菌量维持在10^(4) cfu/cm^(2),30 d仍可在... 为了明确解淀粉芽胞杆菌Jt84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应用技术,本文初步研究生防菌Jt84定殖规律以及不同喷施时期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结果显示:生防菌Jt84在水稻叶表能够有效定殖,7~16d时,叶表定殖菌量维持在10^(4) cfu/cm^(2),30 d仍可在水稻叶表检测到生防菌Jt84;生防菌Jt84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为水稻叶枕平时期(旗叶与倒二叶的叶枕在同一处),田间试验表明在此时期防治,当解淀粉芽胞杆菌Jt84使用量为200~400 mL/667 m^(2)时,对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为77.8%~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杆菌 水稻稻曲病 防治时期 生物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荣胜 陈思宇 +3 位作者 王晓宇 罗楚平 刘永锋 陈志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5-600,共6页
解淀粉芽胞杆菌Lx 11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研究生防菌Lx 11田间高效使用技术对保证生防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生防菌Lx 11初步研究了其最适使用时期、使用浓度及使用次数,结果表明,生防菌Lx 11最适喷施时期为水稻细菌条斑病... 解淀粉芽胞杆菌Lx 11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研究生防菌Lx 11田间高效使用技术对保证生防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生防菌Lx 11初步研究了其最适使用时期、使用浓度及使用次数,结果表明,生防菌Lx 11最适喷施时期为水稻细菌条斑病初发病期,喷施生防菌Lx 11的浓度(菌含量)不低于1×107cfu·mL 1,防治间隔期为10 d。按照此使用技术,生防菌Lx 11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大于60%,显著高于化学药剂叶枯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杆菌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生物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稻黄单胞菌Harpin蛋白的纯化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陆徐忠 王金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5-879,共5页
报道水稻黄单胞(Xanthom onas oryzae)的两个致病变种(pv.oryzae和pv.oryzicola)所产生的Harp in蛋白.结果表明,表达菌株HRF1和HRF2分别携带两个致病变种编码Harp in的hrf1和hrf2基因.在IPTG诱导下,两个表达菌株的无细胞破碎液均具有激... 报道水稻黄单胞(Xanthom onas oryzae)的两个致病变种(pv.oryzae和pv.oryzicola)所产生的Harp in蛋白.结果表明,表达菌株HRF1和HRF2分别携带两个致病变种编码Harp in的hrf1和hrf2基因.在IPTG诱导下,两个表达菌株的无细胞破碎液均具有激发烟草叶片过敏反应(HR)的活性.采用(NH4)2SO4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Native-PAGE微量制备等方法,分别纯化出分子量为15 600和15 300,pI皆为4.5左右的单一条带;这两个单一组分符合典型Harp in蛋白的特征:可激发烟草HR,诱导烟草抗TMV,对蛋白酶K敏感、对热稳定;放线菌素D、环己酰亚胺和氯化镧等真核生物代谢抑制剂可消除它们的生物活性;琼脂双扩散试验(ODD)血清反应表明,两个Harp in蛋白有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PIN蛋白 水稻黄单 致病变种 纯化 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高效砷氧化侧胞短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稻砷毒害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孝军 黄怡 +5 位作者 邱宗清 白云凤 郭玉清 林志华 何海斌 杨桂娣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采用梯度富集、硝酸银试验、砷形态转化测定、16S rDNA,T-RFLP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出具有高效氧化三价砷[As(Ⅲ)]功能的砷氧化细菌,优化了砷氧化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并以"汕优63"水稻为研究材料,水培种植,探讨As(Ⅲ)胁迫下... 采用梯度富集、硝酸银试验、砷形态转化测定、16S rDNA,T-RFLP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出具有高效氧化三价砷[As(Ⅲ)]功能的砷氧化细菌,优化了砷氧化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并以"汕优63"水稻为研究材料,水培种植,探讨As(Ⅲ)胁迫下该菌株对苗期水稻生长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福州农田水稻土中分离出的高效砷氧化菌为侧胞短芽胞杆菌,最佳培养条件为:4-羟基苯甲酸作碳源、蛋白胨作氮源、pH 8.0、培养温度25℃.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株在10h内能将200mg·L^(-1)的As(Ⅲ)氧化为五价砷[As(V)].As(Ⅲ)胁迫下,水培液0.25%(体积分数)接种该菌株并调控7d后,苗期水稻根长恢复率为(99.06±0.05)%,株高恢复率为(97.72±0.05)%,明显高于未接种该菌株的根长恢复率(71.73±0.06)%和株高恢复率(88.06±0.03)%,对苗期水稻As(Ⅲ)毒害具有显著修复效果。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0.25%接种侧胞短芽胞杆菌后,苗期水稻水培液的As(Ⅲ)完全转化为As(V),但是,未接种侧胞短芽胞杆菌水培液的As(Ⅲ)只有74%转化为A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Ⅲ)毒害 水稻 短芽杆菌 16S RDNA T-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胞杆菌浸种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沙月霞 沈瑞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442-8451,共10页
水稻内生细菌群落是反映植株内环境是否健康稳定的重要生物学指标,芽胞杆菌是防治水稻病害的重要生防微生物。为揭示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的方法对水稻内生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 水稻内生细菌群落是反映植株内环境是否健康稳定的重要生物学指标,芽胞杆菌是防治水稻病害的重要生防微生物。为揭示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的方法对水稻内生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剖析了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对不同水稻组织内生细菌的微生态调控作用。结果表明,3种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可以提高水稻根和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降低叶部内生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显著增加根部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水稻根部和茎部共有优势菌门,厚壁菌门和芽胞杆菌属(Bacillus)是叶部共有优势菌门和属。芽胞杆菌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叶部内生厚壁菌门和芽胞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根系和茎部组织内生细菌的分类单元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数量,对叶部组织影响不明显;降低了茎部和叶部中参与各种代谢通路的内生细菌丰度,显著增加了根部参与代谢通路的内生细菌丰度。因此,3种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可以显著改变水稻根部、茎部和叶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改善水稻生长的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浸种 多样性 水稻内生细菌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胞杆菌YU-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少兵 孙正祥 徐梦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5-281,共7页
本文旨在筛选对水稻纹枯病有生防作用的菌株,并初步探索其生防作用机理。收集水稻、甘蓝、黄瓜等不同植物根际土壤,采用稀释分离和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有抑菌作用的菌株;通过离体接种防效、盆栽... 本文旨在筛选对水稻纹枯病有生防作用的菌株,并初步探索其生防作用机理。收集水稻、甘蓝、黄瓜等不同植物根际土壤,采用稀释分离和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有抑菌作用的菌株;通过离体接种防效、盆栽防效、抑菌谱、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萌发及形成的抑制作用等方面评价其生防潜力,并对生防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37份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细菌297株,其中4株对纹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菌株YU-1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89.8%;对西瓜枯萎病菌、草莓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85%以上;对水稻纹枯病的离体和盆栽防效分别为73.1%和66.3%;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萌发的抑菌率在92%以上;经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由此可看出,菌株YU-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具有进一步开发成生物农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根际 生防作用 解淀粉芽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胞杆菌HR-2的分离鉴定及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拮抗效果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瑾 彭可为 +2 位作者 潘求一 朱哲远 彭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4,共8页
稻瘟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的水稻真菌病害。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湖南岳阳地区筛选出1株对水稻稻瘟病菌具有高效拮抗活性的菌株HR-2。通过形态特征验证、16S rRNA、gyrA和tuf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 稻瘟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的水稻真菌病害。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湖南岳阳地区筛选出1株对水稻稻瘟病菌具有高效拮抗活性的菌株HR-2。通过形态特征验证、16S rRNA、gyrA和tuf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抑菌广谱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HR-2对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均有较强的拮抗效果,抑制率分别为82.34%、72.32%和72.64%。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HR-210倍稀释液和100倍稀释液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3.81%和40.77%,其中HR-210倍稀释液的防效与50 mg/L嘧菌酯的防效相当。试验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HR-2抑菌谱广,尤其对水稻稻瘟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可为抗稻瘟病生物防治药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 解淀粉芽杆菌 分离鉴定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水稻互作的枯草芽孢杆菌OKB105菌株胞内全蛋白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
13
作者 陈丽娜 伍辉军 +1 位作者 周晓辉 高学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70,共6页
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OKB105菌株菌悬液处理水稻种子及幼苗,发现OKB105菌株能够显著促进水稻生长。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的促生机制,建立了水稻与OKB105菌株的互作体系,并对互作后的OKB105菌株胞内全蛋白的双向电泳条件进... 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OKB105菌株菌悬液处理水稻种子及幼苗,发现OKB105菌株能够显著促进水稻生长。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的促生机制,建立了水稻与OKB105菌株的互作体系,并对互作后的OKB105菌株胞内全蛋白的双向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分离胶浓度为10%,等电聚焦(IEF)程序中最高电压8 000 V,聚焦60 000 Vh且增加低电压慢速除盐步骤能够提高双向电泳图谱质量,为蛋白质组学水平上研究水稻与枯草芽孢杆菌的互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OKB105菌株 水稻 内全蛋白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多种胞壁降解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水稻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梅 孙宗修 徐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6-602,共7页
为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利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zianum)P1菌株的3个胞壁降解酶基因ech42、nag70与gluc78构建了7个植物表达载体,每个基因受独立的Act1启动子调控.构建的7个载体不仅包含3个外源基因的所有组合(A,B,C,A+B,A+C,B+C,A+B+C)... 为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利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zianum)P1菌株的3个胞壁降解酶基因ech42、nag70与gluc78构建了7个植物表达载体,每个基因受独立的Act1启动子调控.构建的7个载体不仅包含3个外源基因的所有组合(A,B,C,A+B,A+C,B+C,A+B+C),而且具有双元载体本身携带的HPT基因与Gus基因,为研究不同T-DNA长度、不同基因组合与不同基因排列方向对植物遗传转化效率以及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的影响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材料.利用本实验室的农杆菌高效转化体系,将所有组合的7个载体分别转入粳稻品种石狩白毛(OryzasativaLssp.Japonicacv.Ishikari-shiroge)中,共获得再生植株1800余株.对部分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证明96%的植株至少携带有外源基因中的一个,80%以上的植株整合有完整的外源基因片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壁降解酶 植物表达栽体 杆菌介导法转化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杆菌在水稻苗床应用效果
15
作者 唐伯宇 李雪娇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6期30-31,共2页
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水稻品种为龙粳31,当地主推品种,11叶品种,生育日数13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试验在庆丰科技园区水田区进行,土壤为草甸白浆土,其中有机质含量5.8%,碱解氮172.6mg/kg,速效磷42.9mg/kg,速效钾178mg/kg,p... 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水稻品种为龙粳31,当地主推品种,11叶品种,生育日数13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试验在庆丰科技园区水田区进行,土壤为草甸白浆土,其中有机质含量5.8%,碱解氮172.6mg/kg,速效磷42.9mg/kg,速效钾178mg/kg,pH值6.1。供试药剂荧光假单胞杆菌粉剂(有效成分:3000亿个/g)由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杆菌 供试水稻品种 草甸白浆土 有机质含量 主推品种 庆丰 碱解氮 科技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水稻秸秆还田的抗稻纹枯病拮抗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仅星 于士军 +2 位作者 蒋岚 樊美珍 朱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筛选适应水稻秸秆还田的抗水稻纹枯病的拮抗菌株。[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4株芽胞杆菌和9株木霉,测定其对水稻秸秆的降解能力,对具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和对水稻秸秆的适应性。[结果]芽胞杆菌B4菌株... [目的]筛选适应水稻秸秆还田的抗水稻纹枯病的拮抗菌株。[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4株芽胞杆菌和9株木霉,测定其对水稻秸秆的降解能力,对具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和对水稻秸秆的适应性。[结果]芽胞杆菌B4菌株和木霉T3、T5、T6和T9菌株对水稻秸秆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木霉T5和T9的降解效果最好;芽胞杆菌B4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达40.48%,而且抑菌带能持久地保持,木霉T3、T5、T6和T9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较高,抑制率分别为46.48%、45.63%、50.99%和53.38%,这5种拮抗菌的代谢物都能抑制菌丝的生长和完全阻止菌核的形成,而且这5株菌株对水稻秸秆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结论]木霉T5和T9具有较好的秸秆降解和抑制稻纹枯病菌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还田 水稻纹枯病 木霉 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吕宋岛和中国浙江省的稻种非致病假单胞杆菌及相关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关林 吴芝仙 +1 位作者 余雪芳 苗东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3-238,共6页
在1993~1998年间对采自中国浙江省的116批及菲律宾自宋岛的129批稻种进行了假单胞杆菌及相关细菌多样性研究。分别从浙江省和吕宋岛分离出1200多个和2300多个有关菌株,并对它们进行了细菌学、致病性和数值分类... 在1993~1998年间对采自中国浙江省的116批及菲律宾自宋岛的129批稻种进行了假单胞杆菌及相关细菌多样性研究。分别从浙江省和吕宋岛分离出1200多个和2300多个有关菌株,并对它们进行了细菌学、致病性和数值分类(Biolog)法测定。结果显示,吕宋岛稻种上的荧光细菌数明显高于浙江省。鉴定出16个假单胞杆菌种或型及2个相关种,其中约一半的细菌种尚未有从稻种上分离出来的记录。503个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叶鞘腐败病菌及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的桔抗性测定表明,在浙江省约占稻种细菌总数12%的菌对一个或多个水稻病原菌具拮抗性,而在吕宋岛约占1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样性 假单杆菌 水稻 细菌群体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GB519抗菌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生防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峰 王继春 +4 位作者 田成丽 祁山颜 王东元 任金平 王义山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785,共8页
枯草芽胞杆菌GB519是从土壤中分离对稻瘟病菌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菌株。为了明确菌株GB519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了光照、紫外线、温度、pH和酶(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蛋白对光照、紫外线和3... 枯草芽胞杆菌GB519是从土壤中分离对稻瘟病菌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菌株。为了明确菌株GB519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了光照、紫外线、温度、pH和酶(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蛋白对光照、紫外线和3种酶作用稳定;40℃~100℃处理1 h抑菌活性稳定,121℃处理30 min活性仅降低了7.4%,具有较好的耐高温特性;在pH 2.0~10.0活性稳定,但pH 11.0~12.0活性有所下降,分别降低了14.9%和18.1%。抗菌蛋白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其中对茄子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为72.7%。在温室条件下对水稻叶瘟的防效达到80.1%。因此,菌株GB519可作为防控稻瘟病生防潜力菌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杆菌GB519 抑菌蛋白 理化性质 水稻稻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枝芽胞杆菌A493产生的新活性物质Z11的抗菌机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典 陈莉 +6 位作者 邵宗泽 孙风琴 张少博 林达 张鼎楠 喻子牛 张吉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20-23,共4页
以一株抗菌谱窄的深海枝芽胞杆菌(Virgibacillus dokdonensis)A493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的新的氨基糖苷类抗菌活性物质Z11抑制水稻黄单胞菌的浓度范围和抗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11抑制水稻黄单胞菌的浓度范围为14~56μg·... 以一株抗菌谱窄的深海枝芽胞杆菌(Virgibacillus dokdonensis)A493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的新的氨基糖苷类抗菌活性物质Z11抑制水稻黄单胞菌的浓度范围和抗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11抑制水稻黄单胞菌的浓度范围为14~56μg·mL-1;机理研究显示Z11不改变水稻黄单胞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但能影响其蛋白质的合成及细胞壁合成关键酶N-乙酰葡糖胺-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GlmU)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枝芽杆菌A493 水稻黄单 活性物质 抗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鞭毛蛋白基因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宇 陈志谊 +3 位作者 刘文真 罗楚平 张荣胜 周华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34-1539,共6页
该研究从生防菌枯草芽胞杆菌Bs-916中克隆了鞭毛蛋白基因,利用转基因载体pCAMBIA1300转入水稻,筛选得到98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有12个转基因株系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随后抗病性鉴定表明,有3个转基因株系对水稻细菌... 该研究从生防菌枯草芽胞杆菌Bs-916中克隆了鞭毛蛋白基因,利用转基因载体pCAMBIA1300转入水稻,筛选得到98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有12个转基因株系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随后抗病性鉴定表明,有3个转基因株系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较高的抗性。该研究为目前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转基因研究拓宽了可应用基因资源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毛蛋白基因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 枯草芽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