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20
1
作者 潘凤英 廖咏梅 +1 位作者 海博 周瑞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评价水稻雄性不育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为选配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杂交稻组合提供材料。【方法】以19份水稻雄性不育系为材料,采用田间调查自然发病率结合分子检测的方法,评价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结... 【目的】评价水稻雄性不育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为选配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杂交稻组合提供材料。【方法】以19份水稻雄性不育系为材料,采用田间调查自然发病率结合分子检测的方法,评价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结果】鉴定出高抗不育系1份,为13s;中抗不育系3份,为分别1s、8s、14s;中感不育系4份,分别为17s、19s、15s、6s;感病不育系10份,分别为18s、3s、9s、12s、11s、4s、16s、5s、7s、2s;高感不育系1份,为10s;未发现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免疫的材料。【结论】供试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普遍表现为抗病性不强,但品种间差异显著,其中13s、1s、14s、8s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是抗病育种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光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米娜 姚克敏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根据 10个水稻雄性不育系的生育期及期间的温度和日长资料,研究了它们的光、温生态特性。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决定各不育系生育期变化的决策变量。结果表明:晚籼及晚粳类型不育系的感光性强,中籼类型不育系的感光性弱到中等,早籼类型... 根据 10个水稻雄性不育系的生育期及期间的温度和日长资料,研究了它们的光、温生态特性。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决定各不育系生育期变化的决策变量。结果表明:晚籼及晚粳类型不育系的感光性强,中籼类型不育系的感光性弱到中等,早籼类型不育系的感光性一般都弱。10个雄性不育系中感温性弱的只占少数,感温性属弱到中强的品种占多数。除HS 3和SE21S的生育期决策变量为日长外,其他各不育系的决策变量均为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系 光温特性 感光性 感温性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水稻雄性不育系的熟期气候适应性分析
3
作者 关宏强 姚克敏 +1 位作者 刘江 米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根据我国南方稻区24地区1970-2001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在预测各不育系抽穗期的基础上,以育性敏感期安全和扬花期安全为指标,分析了各不育系在我国南方稻区不同熟制下的熟期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所有水稻雄性不育系均随播期的推迟生育期缩... 根据我国南方稻区24地区1970-2001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在预测各不育系抽穗期的基础上,以育性敏感期安全和扬花期安全为指标,分析了各不育系在我国南方稻区不同熟制下的熟期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所有水稻雄性不育系均随播期的推迟生育期缩短,熟期适应性因品种的光温特性及所处的环境条件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系 熟期性模型 熟期气候适应性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籼型水稻雄性不育系春季在海南岛开花动态的研究
4
作者 李亦军 杨桂甲 +1 位作者 徐春山 洪德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31,34,共4页
1996年3月在海南岛研究了4个籼型水稻雄性不育系各5个主茎穗和其5个单株全部穗子逐日开花动态及1天中各时段开花动态。研究表明:四个籼型不育系主茎穗始花1~2天后进入盛花,盛花持续2~3天,单株全部穗子开花2~3天后进入当日开花率... 1996年3月在海南岛研究了4个籼型水稻雄性不育系各5个主茎穗和其5个单株全部穗子逐日开花动态及1天中各时段开花动态。研究表明:四个籼型不育系主茎穗始花1~2天后进入盛花,盛花持续2~3天,单株全部穗子开花2~3天后进入当日开花率达10%以上的时期,该时期持续4~5天;在每天开花中,无论主茎穗还是单株全部穗子,四个籼型不育系午后花率占多数,始花到终花历时6~8小时,每日盛花高峰在12:00~14:00时,盛花时段即盛花开始到盛花结束为11:00~16:00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 水稻雄性不育系 开花动态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水稻雄性不育系问世
5
《农村新技术》 2012年第3期55-55,共1页
近日,湖北省科技厅组织武汉大学等单位专家,对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靳德明教授主持选育的非洲栽培稻细胞质源雄性不育系非金A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在田间现场对不育系群体实地考察和随机取样,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系 细胞质源 华中农业大学 技术鉴定 非洲栽培稻 武汉大学 随机取样 科技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所不育系创源A、启源A通过成果评审
6
作者 胡荣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4期66-66,共1页
近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同行专家对院水稻所承担的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优质抗病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与利用”(项目编号:2018R 102卜2)中的“抗稻瘟病水稻雄性不育系创源A”和“优质、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种质创新与利用”... 近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同行专家对院水稻所承担的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优质抗病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与利用”(项目编号:2018R 102卜2)中的“抗稻瘟病水稻雄性不育系创源A”和“优质、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种质创新与利用”(项目编号为2017R 1021-2)中的“优质、抗稻瘟病水稻雄性不育系启源A”两项成果进行评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系 不育 种质创新 抗稻瘟病 选育与利用 成果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化转斑叶籼型水稻不育系高光A的创制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红林 程建峰 +4 位作者 刘跃清 钟晓英 张瑞祥 刘海平 张璞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7-594,共8页
以籼型保持系D57B为起始材料,利用300Gy的60Co-γ射线辐照干种子诱发突变,获得6叶前整株叶片全白而后叶脉白化其他部分转绿的突变体,经1次杂交和6次回交选育出一个携带白化转斑型叶色标记的籼型三系不育系高光A。该不育系白化转斑型叶... 以籼型保持系D57B为起始材料,利用300Gy的60Co-γ射线辐照干种子诱发突变,获得6叶前整株叶片全白而后叶脉白化其他部分转绿的突变体,经1次杂交和6次回交选育出一个携带白化转斑型叶色标记的籼型三系不育系高光A。该不育系白化转斑型叶色突变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1~6叶白化,6叶后呈白化斑叶,幼穗白化带绿;播始历期65d左右,属早籼早熟类型。与D57B相比,高光A植株稍矮且剑叶变长,有利于授粉(受精),提高杂种结实率和获得饱满的杂交种子,但种子萌发稍慢,其他农艺性状与D57B相仿。高光A具有高柱头外露率、强柱头生活力、长花时、小颖花张角、低闭颖率、对赤霉素敏感和强配合力等优良异交特性,杂种优势明显。高光A与杂交稻混播时,其幼苗竞争力弱。最后对高光A在三系杂交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 白化转斑型叶色标记 杂种纯度 生物学特性 农艺性状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质源不育系——印武A的选育利用初报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盛财 黄贤格 吴少贤 《福建稻麦科技》 1990年第2期55-58,共4页
野败型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成以来,杂交水稻在各地被广泛应用,比常规稻普遍增产二成以上。近年来,由于不育系细胞质源单一,加上有的杂交组合使用多年,出现了抗性衰退和产量降低的现象。开发新的不育系种质资源,丰富杂交组合类型,是杂交水... 野败型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成以来,杂交水稻在各地被广泛应用,比常规稻普遍增产二成以上。近年来,由于不育系细胞质源单一,加上有的杂交组合使用多年,出现了抗性衰退和产量降低的现象。开发新的不育系种质资源,丰富杂交组合类型,是杂交水稻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资料表明,能导致水稻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有多种类型,且不同类型野生稻的细胞质特性存在差异。我们选用印度野生稻为母本;与新的保持系材料杂交、回交,选育印野细胞质型雄性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系 新质 野败型 常规稻 印武 杂交组合 柱头外露率 胞质型 主茎叶片数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辐照花粉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摘要)
9
作者 王侯聪 邱思密 +2 位作者 杨觉民 陈如铭 杨惠杰 《福建稻麦科技》 1991年第1期34-35,共2页
我们自1986年以来,开展了水稻花粉的辐照生物学效应研究,初步获得如下结果: 1.用60~Co r-射线处理水稻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V20B的成熟花粉,用高达1.023KGy的剂量处理花粉,授粉后仍可在水稻柱头上萌发,并刺激子房的膨大,说明花粉管的萌发... 我们自1986年以来,开展了水稻花粉的辐照生物学效应研究,初步获得如下结果: 1.用60~Co r-射线处理水稻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V20B的成熟花粉,用高达1.023KGy的剂量处理花粉,授粉后仍可在水稻柱头上萌发,并刺激子房的膨大,说明花粉管的萌发系统具有高的耐辐照效应。辐照花粉授粉后,子房的膨大率、籽粒的伸长速率和结实率均随剂量的增大而减少。 2.用0.279 KGy以上剂量的r-射线处理花粉,授粉后均不能获得可以传代的种子。显微观察也显示出:用0.093 KGy的照的花粉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系 成熟花粉 胚胎发育 显微观察 子房培养 染色体片段 核酸合成 受精过程 耐辐照 成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辐照花粉双受精行为的观察
10
作者 王候聪 陈正明 +2 位作者 陈如铭 扬觉民 扬惠杰 《福建稻麦科技》 1992年第2期7-9,共3页
近年来,人们利用辐照花粉转导外源基因的研究,已在烟草、小麦、豌豆上作出了有成效的结果。我们也在水稻上作了一些探索工作,并已探索了辐照花粉授粉后对籽粒发育的形态及生物大分子含量动态的剂量效应。水稻双受精行为已做了较为详细... 近年来,人们利用辐照花粉转导外源基因的研究,已在烟草、小麦、豌豆上作出了有成效的结果。我们也在水稻上作了一些探索工作,并已探索了辐照花粉授粉后对籽粒发育的形态及生物大分子含量动态的剂量效应。水稻双受精行为已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但至今仍未见辐照花粉受精行为的研究报导。为此,我们对花粉辐照后受精行为的剂量效应作了一些初步观察,为今后进一步探明利用辐照花粉转移外源基因的机理提供一些有用的基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受精 水稻雄性不育系 剂量效应 籽粒发育 万伦 生物大分子 外源基因 初生胚乳核 花时 受精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育种新技术:察“叶”观色鉴定种子纯度
11
作者 东方 《种子科技》 2013年第11期39-39,共1页
通过分子标记手段,肉眼观察水稻幼苗叶片的颜色就能鉴定种子纯度;发现光敏型水稻雄性不育系,通过分期播种实现稳定、高效的制种和繁种……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出多项水稻育种新技术和水稻新船种、新组合,为我国水稻持续增产和... 通过分子标记手段,肉眼观察水稻幼苗叶片的颜色就能鉴定种子纯度;发现光敏型水稻雄性不育系,通过分期播种实现稳定、高效的制种和繁种……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出多项水稻育种新技术和水稻新船种、新组合,为我国水稻持续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系 育种新技术 种子纯度 鉴定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粮食安全 分子标记 幼苗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华优638”的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李晓河 徐斗 麦树涛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5期40-40,42,共2页
“华优638”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Y华农A与R638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感温型组合,于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饶平县于2005年早造开始引进试验,2006年扩大示范面积近666.7hm^2,平均每667m^2产量512.5kg,显示其... “华优638”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Y华农A与R638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感温型组合,于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饶平县于2005年早造开始引进试验,2006年扩大示范面积近666.7hm^2,平均每667m^2产量512.5kg,显示其优质高产性能。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新组合 水稻雄性不育系 Y华农A 引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