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pH对土壤和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丹琪 刘敏 +1 位作者 曹凑贵 江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2,共7页
为探究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湘晚籼12号、黄华占、玉针香为试验材料,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在不同土壤背景条件下(试验地点分别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和黄冈市浠水县)开展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弱碱性土壤... 为探究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湘晚籼12号、黄华占、玉针香为试验材料,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在不同土壤背景条件下(试验地点分别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和黄冈市浠水县)开展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弱碱性土壤背景下,稻虾共作模式中稻田土壤中Cr、As、Cd、Pb和Hg的含量降低,水稻根、茎、穗以及糙米中Cd、Pb含量降低;在弱酸性土壤背景下,稻虾共作模式中稻田土壤中Cr、As、Cd、Pb和Hg的含量升高,水稻根中Cd、Pb含量升高,水稻茎叶穗中Cd含量升高,Pb含量降低,水稻糙米中Cd、Pb含量均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H土壤背景下稻虾模式对土壤和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表现不一致,但稻虾模式均可明显降低稻米中Cd和Pb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稻田综合种养 土壤pH 稻田重金属 水稻品种 水稻重金属 绿色稻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铜铅锌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水稻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杰 董静 +5 位作者 宋洲 杨成梅 刘田 周顺超 胡核 黄聪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7-879,共13页
农田土壤污染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客观评价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污染状况对后期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鄂西某铜铅锌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水稻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风险,本文同步采集50个点位农田... 农田土壤污染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客观评价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污染状况对后期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鄂西某铜铅锌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水稻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风险,本文同步采集50个点位农田土壤及水稻稻穗样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方法测定As、Cd、Cu、Pb、Zn、Hg、Ni和Cr八种重金属含量及土壤pH值,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价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As、Cd、Cu、Pb、Zn存在超标,Cd超标率20%最大。水稻仅Cd超标,超标率14%。②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重金属有相同的污染源,渗滤液泄漏是可能的污染源;水稻重金属与土壤具有正相关性,Cd元素相关性最强,可能由于水稻对土壤Cd吸收能力强。③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Cd、Pb、Zn、Cu显著富集,Cd富集系数达4.41,研究区处于中度风险,6%点位具有极强风险。④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几乎全部点位土壤总致癌风险和总非致癌风险大于可接受水平,存在重金属致癌风险,As和Cd致癌风险较大。水稻总致癌风险全部大于可接受水平,最大贡献者为Cd;总非致癌风险全部在可接受水平内。综上,该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和水稻已受到重金属污染,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对当地居民健康造成的风险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土壤重金属 水稻重金属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 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州地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墨 唐志敏 +2 位作者 张明 梁晓红 湛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49-2158,共10页
为研究江西省赣州市主要耕作区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的含量及人体健康风险,系统采集了赣州市主要耕作区水稻及根系土样品954组,分析了水稻籽实和根系土中Cd、Cr、Hg和Pb的含量及根系土pH值,利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 为研究江西省赣州市主要耕作区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的含量及人体健康风险,系统采集了赣州市主要耕作区水稻及根系土样品954组,分析了水稻籽实和根系土中Cd、Cr、Hg和Pb的含量及根系土pH值,利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表明:随着土壤pH值升高,水稻籽实中各重金属元素超标率逐渐降低,其中Cd是土壤和水稻中最主要的污染元素;在土壤-水稻系统中,Cd的迁移能力和土壤pH值是决定水稻籽实重金属是否超标的主要因素。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总非致癌风险指数HI<1,说明几乎不存在由食用水稻得慢性疾病的风险。致癌健康风险值为7.10×10^(-3),Cd是最主要的致癌风险因子,Cr和Pb致癌风险属于可接受范围。基于行政单元的人体健康风险区划表明,上犹县、兴国县和南康区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重金属没有出现显著超标,但是有关部门应对水稻及根系土中Cd元素含量予以重视,将Cd元素作为赣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中优先控制的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水稻重金属 富集系数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调理剂降低水稻镉、铅、砷、汞含量的研究
4
作者 叶邦兴 侯海军 +5 位作者 陈安磊 唐海明 赵月娅 龙永和 文承志 张佳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2期185-187,共3页
通过对比试验研制出新型调理剂NC,研究新型调理剂NC的使用浓度和在水稻上的使用时期对降低水稻谷粒中重金属含量的效果。研究获得的新型调理剂NC及使用方法为降低稻米中的重金属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 新型调理剂 水稻重金属 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灌溉模式对稻田土壤-植物系统镉和铬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彭世彰 乔振芳 徐俊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99,共6页
为了揭示不同灌溉模式Cd、Cr灌溉输入量差异及对Cd、Cr在稻田土植系统总累积的影响,基于田间试验开展了不同灌溉模式稻田土-植系统Cd、Cr含量观测。结果表明,控制灌溉与淹水灌溉相比在水稻全生育期可分别减少Cd、Cr灌溉输入量60.8%和59... 为了揭示不同灌溉模式Cd、Cr灌溉输入量差异及对Cd、Cr在稻田土植系统总累积的影响,基于田间试验开展了不同灌溉模式稻田土-植系统Cd、Cr含量观测。结果表明,控制灌溉与淹水灌溉相比在水稻全生育期可分别减少Cd、Cr灌溉输入量60.8%和59.8%。灌溉模式的改变显著影响了重金属Cd、Cr在植株地上部分的累积。与淹水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植株地上部分Cd、Cr累积量分别增加了29.5%和5.4%。植株吸收的Cd、Cr大部分储存在根部,只有少量向地上部分迁移,控灌植株根部Cd、Cr吸收富集系数大于淹灌处理。控制灌溉增强了Cd、Cr向水稻植株的迁移能力,以及Cd、Cr向地上部分迁移。因此控制灌溉减少了稻田重金属Cd、Cr的输入风险和土壤累积风险,但会导致水稻植株吸收Cd的增加,需要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开展相关修复和防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重金属 吸收 富集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