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
1
作者
申广荣
王人潮
+2 位作者
李云梅
王秀珍
沈掌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6-149,共4页
在作物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的基础上 ,基于辐射传输原理和水稻群丛结构特征 ,特别是考虑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 ,建立了水稻的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模拟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表明 :模型基本上能反映水稻多组分反射光谱的角度分布特征 ,特别...
在作物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的基础上 ,基于辐射传输原理和水稻群丛结构特征 ,特别是考虑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 ,建立了水稻的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模拟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表明 :模型基本上能反映水稻多组分反射光谱的角度分布特征 ,特别是较准确地模拟水稻不同生长期 ,不同太阳天顶角下 ,“热点”的右移和乳熟期前向反射中的反射高峰点。分蘖期和抽穗期 ,水稻冠层“热点”效应在水稻各组分的平均倾角约 37°左右时达到最大 ,然后随平均倾角的增大 ,“热点”效应明显减弱。从数学的角度 ,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通过了 t-检验 ,证明模拟值是可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
水稻群丛结构
反射光谱
辐射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
1
作者
申广荣
王人潮
李云梅
王秀珍
沈掌泉
机构
浙江大学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6-14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97710 5 6 )
文摘
在作物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的基础上 ,基于辐射传输原理和水稻群丛结构特征 ,特别是考虑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 ,建立了水稻的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模拟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表明 :模型基本上能反映水稻多组分反射光谱的角度分布特征 ,特别是较准确地模拟水稻不同生长期 ,不同太阳天顶角下 ,“热点”的右移和乳熟期前向反射中的反射高峰点。分蘖期和抽穗期 ,水稻冠层“热点”效应在水稻各组分的平均倾角约 37°左右时达到最大 ,然后随平均倾角的增大 ,“热点”效应明显减弱。从数学的角度 ,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通过了 t-检验 ,证明模拟值是可接受的。
关键词
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
水稻群丛结构
反射光谱
辐射传输
Keywords
multicomponent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model
rice cluster architecture
reflectance spectrum
radiative transfer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TP75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的建立
申广荣
王人潮
李云梅
王秀珍
沈掌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