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怀雁 徐丽慧 +1 位作者 余山红 谢关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Burkholderia glumae于2007年被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内急需建立针对该菌切实可行的检测技术,以有效控制它在我国的传播。采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和经典PCR技术进行水稻细菌性谷...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Burkholderia glumae于2007年被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内急需建立针对该菌切实可行的检测技术,以有效控制它在我国的传播。采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和经典PCR技术进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所有谷枯病菌都能产生139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非谷枯菌株均无特异性片段产生。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发现,常规PCR技术在病菌浓度为104CFU/mL时即可检测到,实时荧光PCR技术在病菌浓度为102CFU/mL时即可检测到,后者比前者的灵敏度高100倍。将模拟带菌种子与灭菌种子按1:100混合,实时荧光PCR技术可以检测到该菌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 检测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7
2
作者 罗金燕 徐福寿 +2 位作者 王平 徐丽慧 谢关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6,共5页
经多年的病原菌分离监测,于2006年从2份浙江省稻种(来自海南的健康籼稻)上分离到6株病原细菌,经25项主要生理生化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和RAPD-PCR鉴定,发现这种病原细菌为Burkholderia glumae,是引起水稻细菌性... 经多年的病原菌分离监测,于2006年从2份浙江省稻种(来自海南的健康籼稻)上分离到6株病原细菌,经25项主要生理生化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和RAPD-PCR鉴定,发现这种病原细菌为Burkholderia glumae,是引起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病原菌。此外,实验证明"健康稻种"也可能存在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 表型鉴定 分子鉴定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