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怀雁
徐丽慧
余山红
谢关林
-
机构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397)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nyhyzx07-056)
-
文摘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Burkholderia glumae于2007年被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内急需建立针对该菌切实可行的检测技术,以有效控制它在我国的传播。采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和经典PCR技术进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所有谷枯病菌都能产生139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非谷枯菌株均无特异性片段产生。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发现,常规PCR技术在病菌浓度为104CFU/mL时即可检测到,实时荧光PCR技术在病菌浓度为102CFU/mL时即可检测到,后者比前者的灵敏度高100倍。将模拟带菌种子与灭菌种子按1:100混合,实时荧光PCR技术可以检测到该菌的存在。
-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
检测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
Keywords
Burkholderia glumae
detection
real-time fluoresce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罗金燕
徐福寿
王平
徐丽慧
谢关林
-
机构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杭州市植物保护土肥总站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397)
-
文摘
经多年的病原菌分离监测,于2006年从2份浙江省稻种(来自海南的健康籼稻)上分离到6株病原细菌,经25项主要生理生化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和RAPD-PCR鉴定,发现这种病原细菌为Burkholderia glumae,是引起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病原菌。此外,实验证明"健康稻种"也可能存在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
-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
表型鉴定
分子鉴定
致病性
-
Keywords
Burkholderia glumae
phenotypical identification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pathogenicity
-
分类号
S435.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