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稻秆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守礼
王剑龙
+2 位作者
姚宏牧
陈传梅
姜文年
《现代化农业》
2000年第9期7-9,共3页
关键词
水稻秆腐病
发生规律
防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志恒
田玲
+3 位作者
杨红
刘雯雯
黄欣阳
苗淑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常规方法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菌核萌发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30℃、pH值5.5、黑暗条件下生长最佳,3d时菌落直径可达80mm,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以半乳糖为碳源、NH4H2PO4或NH4Cl为氮源、2...
采用常规方法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菌核萌发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30℃、pH值5.5、黑暗条件下生长最佳,3d时菌落直径可达80mm,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以半乳糖为碳源、NH4H2PO4或NH4Cl为氮源、25℃、pH值5.5、黑暗条件下菌核萌发率最高,达85%;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菌核致死温度为61℃、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菌核
秆
腐
病
双曲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秆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守礼
王剑龙
姚宏牧
陈传梅
姜文年
机构
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00年第9期7-9,共3页
关键词
水稻秆腐病
发生规律
防治
影响因素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志恒
田玲
杨红
刘雯雯
黄欣阳
苗淑梅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盘锦市大洼县植保站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基金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1-02A)
文摘
采用常规方法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菌核萌发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30℃、pH值5.5、黑暗条件下生长最佳,3d时菌落直径可达80mm,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以半乳糖为碳源、NH4H2PO4或NH4Cl为氮源、25℃、pH值5.5、黑暗条件下菌核萌发率最高,达85%;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菌核致死温度为61℃、10min。
关键词
水稻
菌核
秆
腐
病
双曲孢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rice stalk rot sclerotia
Nakataea sigmoide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5.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稻秆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姚守礼
王剑龙
姚宏牧
陈传梅
姜文年
《现代化农业》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志恒
田玲
杨红
刘雯雯
黄欣阳
苗淑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