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肥施用对汉中盆地水稻生长、肥料利用率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简红忠 杨小敏 +4 位作者 王琳 高鹏 姚远 张蕊 贾永进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62-65,共4页
为研究汉中盆地不同磷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肥料利用率、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两种磷肥施用方式(B:全作底肥;T:全作追肥、分蘖期50%、孕穗期50%)和4个磷肥施用梯度(P0:0 kg·hm-2,P1:45 kg·hm-2... 为研究汉中盆地不同磷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肥料利用率、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两种磷肥施用方式(B:全作底肥;T:全作追肥、分蘖期50%、孕穗期50%)和4个磷肥施用梯度(P0:0 kg·hm-2,P1:45 kg·hm-2,P2:90 kg·hm-2,P3:135 kg·hm-2,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磷肥肥料效应以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施磷量在0~45 kg·hm-2范围内,产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TP1处理(45 kg·hm-2 P2O5全部追施),实际产量增幅最大,为19.0%,该处理磷肥贡献率、磷肥农学利用率、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吸收利用率四个指标也表现为最高;施用45 kg·hm-2 P2O5,水稻收获后土壤含磷量略有下降,但土壤磷素平衡值表现为盈余,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收获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上升,土壤磷素平衡值随之增加,导致环境污染风险增加。综合考虑水稻产量、磷肥肥料效应及土壤磷素平衡等方面的因素,在土壤背景值>20 mg·kg-1时,磷肥施用量减少至常规施肥量的50%,并全部追施,为该区域最适宜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磷量 水稻磷肥效应 土壤磷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