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红壤绿肥季施用磷矿粉的磷素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帅磊 常单娜 +5 位作者 周国朋 刘蕊 赵鑫 刘佳 徐昌旭 曹卫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160,共12页
绿肥-水稻轮作是我国南方稻田常见的生产模式,研究绿肥活化磷矿粉的效果及对后茬水稻产量、磷素吸收的影响,可为江西红壤利用磷矿粉替代部分磷肥提供理论支撑。在江西南昌开展盆栽试验,设置绿肥种类和磷矿粉用量双因素,绿肥种类为紫云英... 绿肥-水稻轮作是我国南方稻田常见的生产模式,研究绿肥活化磷矿粉的效果及对后茬水稻产量、磷素吸收的影响,可为江西红壤利用磷矿粉替代部分磷肥提供理论支撑。在江西南昌开展盆栽试验,设置绿肥种类和磷矿粉用量双因素,绿肥种类为紫云英(MV)、油菜(RA)、黑麦草(RY)及冬闲(WF)对照;磷矿粉用量为0(P0)、0.74(P_(1))和1.48 g·kg^(-1)(P_(2)),共12个处理。测定绿肥盛花期干物重、磷素吸收量、土壤磷库和磷酸酶活性,早稻、晚稻产量及磷素吸收量。结果显示,MVP_(2)、RAP_(2)和RYP_(2)处理的地上部干物重分别为18.31、18.07和25.33 g·pot^(-1),较P0处理分别增加42.0%、42.7%和38.6%;磷素吸收量分别为49.10、60.83和36.13mg·pot^(-1),较P0处理分别提高40.5%、86.7%和45.5%。与P0处理相比,施用磷矿粉增加了不同处理土壤总磷、微生物量磷含量和稳定性磷库占比,增幅分别为13.4%~34.2%、23.0%~93.2%和4.0%~10.6%。与WF处理相比,绿肥处理活性磷库占比提高0.4%~1.0%,中等活性磷库占比降低0.6%~2.9%。各处理早稻和晚稻籽粒产量分别为26.33~45.87 g·pot^(-1)和39.17~49.04 g·pot^(-1)。与P0处理相比,MVP_(1)和MVP_(2)处理晚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8.5%和11.8%,早稻籽粒磷素吸收量分别提高34.4%和23.3%,MVP_(1)处理晚稻籽粒磷素吸收量提高30.3%;RAP_(1)处理晚稻籽粒产量增加9.1%;RYP_(1)处理早稻籽粒磷素吸收量提高20.0%。与WF处理相比,MVP_(1)、RAP_(1)和RYP_(1)处理早稻季磷矿粉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2%、1.5%和2.3%,MVP_(2)处理提高了1.9%,MVP_(1)处理晚稻季磷矿粉利用率提高了2.6%。综上,施用磷矿粉提高了绿肥生物量及磷素吸收量,紫云英和油菜活化磷矿粉效果优于黑麦草,紫云英处理后茬水稻的产量及磷素吸收量、磷矿粉利用率高于油菜和黑麦草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磷矿粉 水稻产量 水稻磷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