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天门冬氨酸钙盐对水稻田面水中三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董世杰 鲁屹 +5 位作者 唐婉莹 刘琪 程梦笛 张庆国 杨书运 马友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8-213,221,共7页
利用桶栽试验探究不同浓度水平的聚天门冬氨酸钙盐(PASP-Ca)对水稻田面水中铵态氮(NH_4^+)、硝态氮(NO_3^-)和总氮(TN)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后,田面水中TN、NH_4^+和NO_3^-分别于第1,3,9天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NO_3^-... 利用桶栽试验探究不同浓度水平的聚天门冬氨酸钙盐(PASP-Ca)对水稻田面水中铵态氮(NH_4^+)、硝态氮(NO_3^-)和总氮(TN)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后,田面水中TN、NH_4^+和NO_3^-分别于第1,3,9天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NO_3^-/TN多在0.1以下,(NH_4^++NO_3^-)/TN多在0.5以上。因此,可以将NH_4^+和TN作为农田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监测指标,NO_3^-作为辅助指标。添加一定浓度的PASP—Ca能对田面水中氮素浓度的变化起到缓释作用,其中0.3%浓度水平的PASP—Ca效果相对较好,田面水中NH_4^+和TN的下降速率分别为3.452,4.806mg/(L·d),与单施氮肥(CK)相比,分别降低了11.68%和16.25%;同时,NH_4^+的平均浓度为6.999mg/L,较CK低了3.88%;NO_3^-的平均浓度为0.396mg/L,较CK低了24.83%;TN的平均浓度为20.077mg/L,较CK提升了3.10%。施氮后田面水中TN浓度随时间呈对数递减,而NH_4^+浓度在施氮后3天内随时间呈对数增加,之后随时间呈对数递减趋势。施氮后的9天内是防止稻田田面水中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门冬氨酸钙盐 水稻田面水 三氮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