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稻、鸭、鱼共生模式对土壤质量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琴 孟祥杰 +1 位作者 陈灿 黄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8-67,共10页
稻-鸭-鱼共生模式是我国独特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为探究不同稻、鸭、鱼共生模式对土壤质量、水稻生物量积累、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设计稻田-绿头鸭(R-WD)、稻田-番鸭(R-MD)、稻田-丁■鱼-番鸭(R-MDT)、稻田-丁■鱼(R-T)模式... 稻-鸭-鱼共生模式是我国独特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为探究不同稻、鸭、鱼共生模式对土壤质量、水稻生物量积累、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设计稻田-绿头鸭(R-WD)、稻田-番鸭(R-MD)、稻田-丁■鱼-番鸭(R-MDT)、稻田-丁■鱼(R-T)模式与水稻单作(CK)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R-WD、R-MD、R-MDT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土壤pH值均降低,R-WD、R-MD处理的水稻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含量均有所提高。与CK处理相比,R-WD、R-MD、R-MDT、R-T处理在孕穗期至成熟期水稻的叶面积指数提高了14.68%~39.79%、5.11%~26.23%、7.75%~64.60%、8.84%~31.29%;在成熟期的SPAD值分别提高28.55%、11.88%、22.94%、17.79%;从分蘖期到成熟期的光合势提高了1.53%~22.67%、9.36%~27.57%、11.84%~40.61%、11.79%~50.24%;收获指数提高了8.53%、23.30%、11.05%、15.49%;水稻产量提高了5.24%、8.74%、12.61%、11.99%。综上所述,稻田-绿头鸭、稻田-番鸭、稻田-丁■鱼-番鸭、稻田-丁■鱼模式均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延缓水稻叶片衰老,促进水稻生物量的积累,提高水稻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光合势,并表现出较高的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鱼共生模式 土壤质量 水稻生长特性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品种展示示范试验
2
作者 丁少庆 张俊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4期13-17,共5页
为了解各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本文以镇糯20、武育糯180等4个水稻示范品种,凯粳糯88、徽粳糯125和当禾糯908等12个水稻展示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稻品种示范展示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参... 为了解各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本文以镇糯20、武育糯180等4个水稻示范品种,凯粳糯88、徽粳糯125和当禾糯908等12个水稻展示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稻品种示范展示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种植表现和产量水平。结果表明,各参试水稻品种在试验田当年气候条件下,抽穗时间8月26—28日,均在9月5日前安全齐穗,各品种种植表现良好,抗倒伏和抗病性较好;示范品种镇糯762和荃香糯3号产量较高,展示品种武香糯7368、凯粳糯88产量较高。综合各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结果,品种镇糯762、荃香糯3号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水稻生长特性 种植表现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