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SAT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对江西双季稻生长期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方亮 刘文英 +5 位作者 田俊 汪建军 刘丹 杨军 李迎春 章毅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14-2624,共11页
江西是中国双季稻的主要种植地区。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了双季稻生产。基于江西省1981—2022年逐日气象资料和双季稻作物资料,对DSSAT模型进行调参验证;利用验证后的DSSAT模型,分析江西省双季稻生长期和产量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趋势;采用t... 江西是中国双季稻的主要种植地区。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了双季稻生产。基于江西省1981—2022年逐日气象资料和双季稻作物资料,对DSSAT模型进行调参验证;利用验证后的DSSAT模型,分析江西省双季稻生长期和产量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趋势;采用t检验方法,明确气候变化对江西早稻和晚稻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江西早稻(晚稻)播种期至开花期天数、播种期至成熟期天数和产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87%(1.86%)、2.05%(2.36%)和6.05%(7.30%),D指标分别为0.97(0.98)、0.96(0.96)和0.95(0.94);(2)固定播期和品种条件下,1981—2022年江西早稻和晚稻生长期均呈显著缩短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减少2.22 d和1.61 d;研究期间江西早稻和晚稻潜在产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减少181.30 kg hm^(-2)和276.16 kg hm^(-2);(3)t检验表明,江西早稻生长期气候倾向率极显著地小于晚稻,而江西早稻潜在产量气候倾向率极显著地大于晚稻。DSSAT模型可较好的模拟江西双季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气候变化对江西早稻生长期和晚稻潜在产量影响更加明显。本研究为江西双季稻作物模型研究、产量预报和气候变化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AT 早稻 晚稻 生长期 水稻潜在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