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作条件下属间转育的水稻材料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永群 李经勇 +1 位作者 张现伟 姚雄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在旱作条件下,与不同的受体亲本水稻属间转育材料后代单株稻谷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单株有效穗数、穗长、二次枝梗数、每穗着粒数,这一结果为田间直接鉴定选择抗旱材料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旱作条件 属间转育的水稻材料 农艺性状 单株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农学院育成新型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材料
2
作者 盛孝邦 《作物研究》 1989年第4期31-31,共1页
1986年6月,从湖北引进原始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种子20颗,经几年的杂交选育,1989年观察到893035和893088两个小区,其花药细小,花药不开裂,呈乳白色,镜检发现花粉以典败为主,园败与染败率在2%以下。经套袋自交,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 1986年6月,从湖北引进原始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种子20颗,经几年的杂交选育,1989年观察到893035和893088两个小区,其花药细小,花药不开裂,呈乳白色,镜检发现花粉以典败为主,园败与染败率在2%以下。经套袋自交,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与此同时,以3035和3088两小区部分植株为母本,以籼、粳品种的花粉授粉测交,结实饱满,证明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外来花粉。8月15日至8月20日割蔸移植再生,9月2日后陆续抽穗。花粉经I—KI处理,均深染色,结实饱满、正常(自然结实率在50—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材料 核不育 外来花粉 不育度 不育株率 育性转换 晚籼 杂交稻制种 两系法 分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安全水稻材料根系细胞壁果胶对镉的响应特征
3
作者 杨釜 余海英 +2 位作者 黄化刚 李芹 李廷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4-711,共8页
【目的】研究镉(Cd)处理下水稻根系细胞壁果胶对Cd胁迫的响应,进一步深化Cd安全水稻材料根系细胞壁Cd的固持机制。【方法】以Cd安全水稻材料D62B为研究对象,普通材料Luhui17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设4个Cd质量浓度处理:0 mg/L(CK)、0.5 mg... 【目的】研究镉(Cd)处理下水稻根系细胞壁果胶对Cd胁迫的响应,进一步深化Cd安全水稻材料根系细胞壁Cd的固持机制。【方法】以Cd安全水稻材料D62B为研究对象,普通材料Luhui17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设4个Cd质量浓度处理:0 mg/L(CK)、0.5 mg/L(Cd0.5)、1.0 mg/L(Cd1)、2.0 mg/L(Cd2)。在水稻分蘖期采集根系样品,分析细胞壁多糖中果胶、半纤维1、半纤维2以及残渣部分的Cd含量,测定果胶糖醛酸含量、果胶酯化度、果胶甲酯酶(PME)活性、根系过氧化氢(H_(2)O_(2))含量以及细胞壁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而分析根系细胞壁果胶对Cd的响应特征。【结果】1)Cd胁迫下,D62B和Luhui17根系细胞壁果胶合成增加,根系细胞壁低酯化和高酯化果胶糖醛酸含量均表现为D62B高于Luhui17。Cd处理下D62B根系细胞壁低酯化和高酯化果胶糖醛酸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21%~71.82%和22.10%~64.27%,Luhui17分别增加了24.14%~137.86%和13.12%~41.26%。2)Cd1、Cd2处理下D62B和Luhui17根系细胞壁果胶酯化度和PME活性较CK处理均升高;相同Cd处理下D62B根系细胞壁PME活性显著高于Luhui17。3)Cd诱导两类水稻材料根系H_(2)O_(2)积累、影响细胞壁POD活性;Cd胁迫下,D62B根系H_(2)O_(2)含量和细胞壁POD活性较Luhui17更低,PME对果胶去甲酯化作用更强。【结论】Cd胁迫下,Cd安全水稻材料D62B根系细胞壁中低酯化和高酯化果胶合成能力均强于普通材料,且具有更高的PME活性,进而可提供更多的Cd结合位点,表现出较强的Cd结合能力,有利于D62B根系滞留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安全水稻材料 细胞壁 果胶 去甲酯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选育抗倒伏、高食味水稻新品种松粳212
4
作者 高洪儒 肖明纲 +4 位作者 刘宝海 孙中义 张擘 郑福余 赵北平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6期40-42,共3页
松粳21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五优稻4号为母本、松粳12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利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选育出的抗倒伏、高食味粳稻新品种。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 松粳21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五优稻4号为母本、松粳12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利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选育出的抗倒伏、高食味粳稻新品种。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区域种植。倒伏会给水稻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及品质下降,水稻品种自身的抗倒伏能力是其维持正常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利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可在高肥力压力下有效筛选出抗倒伏能力强的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松粳212 抗倒伏 选育 “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分析水稻抗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邱琳 李俊刚 +1 位作者 陈英 涂升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25,共6页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与抗稻瘟病基因紧密连锁的86对SSR引物,对30份稻瘟病抗性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对引物在30份材料间表现出多态性。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可分为6类,反映出供试材料抗性遗传相似度...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与抗稻瘟病基因紧密连锁的86对SSR引物,对30份稻瘟病抗性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对引物在30份材料间表现出多态性。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可分为6类,反映出供试材料抗性遗传相似度低,遗传背景差异较大。聚类结果与材料的田间抗性表现基本一致,遗传亲缘关系基本吻合,说明利用SSR标记分析水稻品种资源遗传基础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试验为供试材料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利用和抗瘟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抗瘟材料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材料的抗虫性鉴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青 罗善昱 +4 位作者 韦素美 黄辉晔 师翱翔 黄凤宽 黄润清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2年第6期268-271,共4页
引进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的材料进行抗虫性鉴定,分别筛选出一批抗褐稻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瘿蚊,部分兼抗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的水稻材料,可供抗虫抗病育种选用。有些抗虫抗病材料具有较优良的农艺性状,可供生产上直接应用。
关键词 国际水稻材料 品种 抗虫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粳型水稻不同时期抗瘟性及抗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华 顾才东 殷延勃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利用宁夏筛选的17个小种生理的稻瘟病菌混和菌对即将走向生产的11份材料分别在苗期、成株期接种,鉴定其在不同生育期的抗瘟性,并用筛选出的5个宁夏稻瘟病菌代表菌系进行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强、抗谱宽的材料有3份:玉优1号、2000-6、... 利用宁夏筛选的17个小种生理的稻瘟病菌混和菌对即将走向生产的11份材料分别在苗期、成株期接种,鉴定其在不同生育期的抗瘟性,并用筛选出的5个宁夏稻瘟病菌代表菌系进行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强、抗谱宽的材料有3份:玉优1号、2000-6、2002 XW-913;抗性较强、抗谱较宽的材料有2份:优育7号、农院238,可作抗病亲本和抗源材料应用于育种;抗谱中抗型的材料有4份:花87、吉特605、吉特624、吉生286;抗性较弱、抗谱较窄的材料有2份:G 45、吉2002 L 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材料 稻瘟病 抗性及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稻科学》2004年第18卷总目录
8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i001-i007,共7页
关键词 水稻材料 研究简报 同源四倍体水稻 稻褐飞虱 褐飞虱 遗传分析 叶色标记 白叶枯病抗性 核心种质 杂交粳稻 稻瘟病菌 水稻科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水稻所水稻新株系的抗性评价
9
作者 蒋胜理 张其蓉 +1 位作者 田进山 牟同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20-1125,共6页
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国稻种资源,丰富水稻育种材料,引进了165份国际水稻研究所在非洲进行穿梭育种的水稻新株系,于2011年和2012年在湖北生态条件下进行稻瘟病抗性、白叶枯病抗性和褐飞虱抗性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165份新株系中有14份株... 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国稻种资源,丰富水稻育种材料,引进了165份国际水稻研究所在非洲进行穿梭育种的水稻新株系,于2011年和2012年在湖北生态条件下进行稻瘟病抗性、白叶枯病抗性和褐飞虱抗性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165份新株系中有14份株系在宜昌和恩施2个稻瘟病病圃鉴定均表现抗或中抗稻瘟病,有40份株系同时高抗或抗白叶枯病菌株ZHE173和GD1358,有19份株系抗或中抗褐飞虱,有7份株系同时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有8份株系同时抗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有1份株系同时中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部分材料正在作为中间材料用于水稻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株系材料 稻瘟病 白叶枯病 褐飞虱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育种材料产量预测研究
10
作者 吉文翰 郑恒彪 +8 位作者 王迪 唐伟杰 张小虎 郭彩丽 姚霞 江冲亚 朱艳 曹卫星 程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5期1001-1012,共12页
[目的]收获前获取水稻育种小区的产量信息是高通量表型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稻高产育种的迫切需求。当前,水稻产量预测方法大多基于少数品种,且由线性回归、机器学习等方法建模,因此估产模型一般都存在迁移性较差、精度不高等问题... [目的]收获前获取水稻育种小区的产量信息是高通量表型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稻高产育种的迫切需求。当前,水稻产量预测方法大多基于少数品种,且由线性回归、机器学习等方法建模,因此估产模型一般都存在迁移性较差、精度不高等问题。本研究旨在利用无人机影像和深度学习网络构建适用于多水稻品种的产量预测模型。[方法]利用无人机获取水稻育种试验的多时相RGB和多光谱影像,系统比较了线性回归、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在产量预测上的表现;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产量预测方法,并对比分析了ResNet50、MobileNetV3、ShuffleNetV2三种网络的表现。[结果]线性回归和机器学习算法在水稻育种小区产量预测上表现较差(R^(2)<0.3)。MobileNet模型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是最高的,测试结果的R^(2)、RMSE、RRMSE分别为0.55、1.06 t·hm^(-2)、12.62%。引入注意力机制的MobileNet模型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测试结果的R^(2)、RMSE、RRMSE分别为0.58、1.03 t·hm^(-2)、12.26%。利用时域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构建的时间序列模型对水稻产量预测精度有一定提升,R^(2)、RMSE、RRMSE分别达到0.64、0.96 t·hm^(-2)、11.4%。[结论]卷积神经网络为水稻育种材料产量预测提供了可靠方法,为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水稻高通量表型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影像 卷积神经网络 产量预测 水稻育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