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信两优1319的选育及应用
1
作者 李堂慧 李宁 +1 位作者 范家慧 杨庆红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8期22-24,共3页
信两优1319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水稻两系不育系信1313S作母本、信丰19做父本测交组配而成。该组合株形松散适中,植株较矮、粗壮,叶片挺直、叶色浓绿,穗层整齐、穗大粒多等特点,于202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自光敏核不... 信两优1319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水稻两系不育系信1313S作母本、信丰19做父本测交组配而成。该组合株形松散适中,植株较矮、粗壮,叶片挺直、叶色浓绿,穗层整齐、穗大粒多等特点,于202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自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发现以来,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中不育系可“一系两用”,种子繁殖程序更加简便,配组时不受恢保关系制约,更易选出适合育种目标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新组合 育种目标 种子繁殖 两系不育系 农业科学院 恢保关系 农作物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昌优10号、昌优11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小荣 石庆华 +2 位作者 潘晓华 贺浩华 邓柏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5-96,共2页
昌优10号、昌优11号是江西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教研室选育的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两组合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分项———“江西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示范区江西都昌县作双季晚稻试种,平均单产分别达571.50、721.60 ... 昌优10号、昌优11号是江西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教研室选育的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两组合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分项———“江西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示范区江西都昌县作双季晚稻试种,平均单产分别达571.50、721.60 kg/667 m2。本文从播种育秧、移栽、肥水管理到病虫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两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新组合 昌优10号 昌优11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49
3
作者 陆贤军 陈开煜 +1 位作者 任光俊 曾宪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3-,共1页
汕优149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自育的抗病、优质、高配合力的新恢复系成恢149与珍汕97A配制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杂交稻新组合,汕优149于1993年和1994年参加四川省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区试、产量分别为8550kg/hm^2和8600kg/hm^2,比对照汕... 汕优149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自育的抗病、优质、高配合力的新恢复系成恢149与珍汕97A配制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杂交稻新组合,汕优149于1993年和1994年参加四川省杂交稻中籼迟熟组区试、产量分别为8550kg/hm^2和860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4%和2.40%。1994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在成都、什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新组合 中籼迟熟 高配合力 优质杂交稻 成恢 四川省农科院 恢复系 胶稠度 精米率 整精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D两优71及盘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刘立新 谭旭生 +4 位作者 管恩相 曾跃华 李智谋 姚仁祥 伍振平 《中国种业》 2015年第10期85-86,共2页
D两优71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利用自选恢复系R71与湖北大学选育的HD9802S杂交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中熟新组合,作双季晚稻栽培生长势强,穗粒结构协调,生育期适宜,高产潜力大。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 D两优71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利用自选恢复系R71与湖北大学选育的HD9802S杂交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中熟新组合,作双季晚稻栽培生长势强,穗粒结构协调,生育期适宜,高产潜力大。201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15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新组合 高产潜力 杂交配组 晚籼 两系杂交 高产栽培 穗粒结构 稃尖 恢复系 农作物品种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907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王平 张志雄 +1 位作者 向跃武 张志勇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11期21-,共1页
一、组合来源宜香907是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和宜宾市农科院合作,用宜香1A作母本,用经核辐射诱变和花药培养相结合选育的高配合力恢复系川恢907作父本培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
关键词 杂交水稻新组合 高产栽培 香型 高配合力 恢复系 四川省农科院 花药培养 生核 辐射诱变 中籼迟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区试结果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5-8,共4页
于2006年,收集多家种子公司计划推广的21个后备水稻新组合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组合均表现较好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丰产性表现突出、产量超过对照汕优63的组合有K优818、D奇宝优527、特优175、粤泰优527、D优6号、T优300、... 于2006年,收集多家种子公司计划推广的21个后备水稻新组合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组合均表现较好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丰产性表现突出、产量超过对照汕优63的组合有K优818、D奇宝优527、特优175、粤泰优527、D优6号、T优300、科力2号、协优527、冈优3551、T优8086等,适合在南平市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组合 区试 丰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荣优淦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7
作者 陈新云 贺浩华 +5 位作者 傅军如 彭炳生 李土明 余厚理 田发春 徐小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9期144-146,共3页
荣优淦3号是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合作选育的杂交晚籼新组合。母本为荣丰A,父本为淦恢3号。该组合2008-2009年参加了湖北省一季晚稻区试。并于2011年3月通过湖北省审定。
关键词 超高产 杂交水稻新组合 荣优淦3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组合Y两优911在玉林地区的引种表现
8
作者 陈丽丽 李海坚 +2 位作者 李丹丹 韦家书 覃雨露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期126-128,共3页
Y两优911是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1年引入玉林市试种。试种结果表明,Y两优911熟期适宜,矮秆,穗长粒多,丰产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适宜在玉林种植。
关键词 水稻新组合 Y两优911 品比试验 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博Ⅱ优901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唐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44-44,46,共2页
介绍杂交稻新组合博Ⅱ优901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直播栽培、化学除草、间苗和补苗、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为博Ⅱ优901的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 杂交水稻新组合 博域优901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组合全优1093在邵武市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毛和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6期46-46,共1页
杂交早稻新组合全优1093,分蘖力强,作晚稻栽培比一般晚稻组合早熟3-5 d,2014年在邵武市作烟后稻栽培,能避免该市9月下旬(一般在9月25日)寒流影响,且各种经济性状比作早稻栽培更佳,适合特殊年份作烟后稻栽培。该文介绍全优1093在邵武... 杂交早稻新组合全优1093,分蘖力强,作晚稻栽培比一般晚稻组合早熟3-5 d,2014年在邵武市作烟后稻栽培,能避免该市9月下旬(一般在9月25日)寒流影响,且各种经济性状比作早稻栽培更佳,适合特殊年份作烟后稻栽培。该文介绍全优1093在邵武市作烟后稻种植的表现,并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组合 全优1093 烟后稻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福建邵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再生力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映霞 方光杜 刘大榕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3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杂交组合 水稻新组合 再生稻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162”
12
作者 曾维忠 《农家科技》 1996年第12期8-8,共1页
(一)品种来源“Ⅲ优162”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Ⅲ-32A”作母本,与自育的多用途恢复系“蜀恢162”配组而成,即Ⅲ-32A×蜀恢162,定名为Ⅲ优162。(二)品种特征特性1.主要农艺、经济性状Ⅲ优162株高120.0厘米左右,生长整齐,株... (一)品种来源“Ⅲ优162”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Ⅲ-32A”作母本,与自育的多用途恢复系“蜀恢162”配组而成,即Ⅲ-32A×蜀恢162,定名为Ⅲ优162。(二)品种特征特性1.主要农艺、经济性状Ⅲ优162株高120.0厘米左右,生长整齐,株型紧凑,植株繁茂,叶色深绿,叶片直立,分蘖力较强,成穆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性状 品种特征特性 恢复系 高产稳产 杂交水稻新组合 平均亩产 多用途 四川省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5138高产示范试验
13
作者 莫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63-63,共1页
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5138高产示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谷优5138组合在定安县示范种植表现良好,推荐在该县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水稻新组合 谷优5138 高产示范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组合甬优1540的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4
作者 吕义妹 《种子科技》 2019年第9期68-69,共2页
水稻新组合甬优1540是由宁波市农业科学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研发,对籼粳杂交水稻育种进行了创新,作为一个适应性广泛的品种,具有优良的综合特性。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号:2014017);2015年通过了国家农作... 水稻新组合甬优1540是由宁波市农业科学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研发,对籼粳杂交水稻育种进行了创新,作为一个适应性广泛的品种,具有优良的综合特性。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号:2014017);2015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委员会的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15040);2017年被福建省引种(引种号:2017002)。2017―2018年在松溪县进行了水稻新组合甬优1540的大面积种植,农户普遍反映良好,值得在福建省西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1540 水稻新组合 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源杂交水稻新组合——武优63
15
作者 黄贤格 罗盛财 吴少贤 《福建稻麦科技》 1993年第3期36-38,共3页
一、组合来源 1974年以海南引进的印度野生稻为母本,经过15年杂交、回交转育于1988年育成育性稳定的印野细胞质型不育系印武A和保持系武夷134(见图)。1988年秋用印武A与恢复系明恢63配组育成武优63,该组合至1992年全市已示范推广万余亩... 一、组合来源 1974年以海南引进的印度野生稻为母本,经过15年杂交、回交转育于1988年育成育性稳定的印野细胞质型不育系印武A和保持系武夷134(见图)。1988年秋用印武A与恢复系明恢63配组育成武优63,该组合至1992年全市已示范推广万余亩,并于1990年秋通过市科委主持由省、市有关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领导组成的验收组的鉴定。二、产量表现 (一)区试结果 1990年参加南平地区双晚杂优区试,组合有特优63、武优63、汕优制西、汕优72、汕优78、Ⅱ优2号等共10个,对照汕优桂32。武优63全生育期130.2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新组合 回交转育 恢复系 印武 胞质型 成武 万丛 壮秧 稀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旗Ⅰ优26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颜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9期32-32,34,共2页
介绍了杂交水稻新组合旗Ⅰ优266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适量播种、间苗和补苗、合理施肥管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农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新组合 旗Ⅰ优266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组合广粮香2号在兴业县的引种表现
17
作者 梁祥连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3期161-163,共3页
通过引进水稻新组合广粮香2号在兴业县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广粮香2号株型适中,矮秆抗倒,早熟,穗长粒多,熟期转色好;与对照品种相比,2个试验点平均产量早造增产17.7%、晚造增产8.0%,丰产性好;广粮香2号米质指标达部标二等,优于对照百... 通过引进水稻新组合广粮香2号在兴业县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广粮香2号株型适中,矮秆抗倒,早熟,穗长粒多,熟期转色好;与对照品种相比,2个试验点平均产量早造增产17.7%、晚造增产8.0%,丰产性好;广粮香2号米质指标达部标二等,优于对照百香139的三等。因此,广粮香2号适宜在兴业县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组合 广粮香2号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在中稻地区种植的稳产性与适应性的初步分析
18
作者 黄华康 《福建稻麦科技》 1989年第2期29-34,共6页
我区中稻面积110多万亩,占全区水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为全省中稻总面积的26.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汕优63组合推广年限的延长,中稻区杂交稻推广组合的后继问题日趋突出。为此,我们今年从省内外引进10个具... 我区中稻面积110多万亩,占全区水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为全省中稻总面积的26.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汕优63组合推广年限的延长,中稻区杂交稻推广组合的后继问题日趋突出。为此,我们今年从省内外引进10个具有苗头的新组合,在五个中稻区进行了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病性的系统鉴定,经筛选获等了几个能适应我区中稻生态条件的杂交稻新组合。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参加试验鉴定的有特优63等10个组合(见表1),并以本地当家组合汕优63为对照。试验点五个,试验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法设三个重复,小区实插面积为0.02亩,四周设置保护行。栽培管理及农事操作均按当地习惯,试点内各组合基本一致,试验田治虫未治病。在试验汇总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新组合 稳产性 水稻播种面积 随机区组法 试验鉴定 产量构成因素 生态条件 粮食生产 栽培水平 单季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个粳稻新组合在天津市稻区的表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鹏 刘晓宇 +3 位作者 朱崴 杨勇 冯瑞光 王庆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1-5,共5页
为天津市适宜种植水稻新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以引进的17个粳稻杂交新组合为材料,采用田间大区试验研究其在天津市稻区作为春播稻和麦茬稻种植的生育期、产量及农艺性状等综合表现。结果表明:粳优1317作为春播稻种植的生育期适宜、结实... 为天津市适宜种植水稻新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以引进的17个粳稻杂交新组合为材料,采用田间大区试验研究其在天津市稻区作为春播稻和麦茬稻种植的生育期、产量及农艺性状等综合表现。结果表明:粳优1317作为春播稻种植的生育期适宜、结实率较高、产量优势明显,建议在该稻区作为春稻进一步进行示范种植观察其稳产性和抗逆性;粳优619和粳稻59作为麦茬稻种植的生育期适宜,并具有一定产量优势、结实率较高,建议在该稻区将这2个杂交新组合作为麦茬稻进一步进行示范种植,以观察其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组合 生态适应性 水稻产量 天津市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晚籼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扬籼优713的选育
20
作者 唐景艳 李爱宏 胡如洲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1-3,共3页
为满足市场对中熟晚籼优质杂交稻组合的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扬籼7A与扬恢713配组,育成中熟晚籼优质杂交稻组合扬籼优713。该组合于2017年、2018年参加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晚稻中迟熟组区... 为满足市场对中熟晚籼优质杂交稻组合的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扬籼7A与扬恢713配组,育成中熟晚籼优质杂交稻组合扬籼优713。该组合于2017年、2018年参加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晚稻中迟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7.85 t/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29%。2018年分别参加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的早稻及晚稻生产试验,以及桂南稻作区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07 t/hm^2、8.33 t/hm^2和8.34 t/hm^2,分别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3.40%、6.61%和4.01%。该组合稻米品质达农业农村部部颁三等米标准,于2019年6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9082号),可在桂北、桂中和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籼优713 杂交水稻新组合 中熟晚籼 优质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