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叶面积指数与 MODIS植被指数、红边位置之间的相关分析(英文) 被引量:19
1
作者 程乾 黄敬峰 +1 位作者 王人潮 唐延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4-108,共5页
对模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MODIS)两个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 (N DV I)、增强植被指数 (EV I)以及红边位置(REP)与水稻叶面积指数 (L AI)进行了相关研究。利用光谱分辨率为 3nm的 ASD F ield Spec U V/VNIR光谱仪获得了2 0 0 2年两个... 对模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MODIS)两个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 (N DV I)、增强植被指数 (EV I)以及红边位置(REP)与水稻叶面积指数 (L AI)进行了相关研究。利用光谱分辨率为 3nm的 ASD F ield Spec U V/VNIR光谱仪获得了2 0 0 2年两个不同水稻品种——杂交稻和常规稻整个生长期的高光谱数据 ,同时对水稻 L AI进行了测定。利用一阶微分计算红边位移。模拟了 MODIS 3个波段 ,波段 1(6 2 0 -6 70 nm ,红波段 ) ,波段 2 (841~ 876 nm ,近红外 )和波段 3(45 9~ 479nm ,蓝波段 ) ,并用这些波段计算了 MODIS-NDVI和 EVI。结果表明 :对于常规稻 ,MODIS-NDVI、EVI和 REP与水稻 L AI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 ;而对于杂交稻 ,与水稻 L AI相关性来说 ,MODIS-EV I和 REP要比 MODIS-NDVI更敏感。分析原因 ,主要是因为杂交稻同常规稻相比在生长的中后期 L A I比较大 ,MODIS-N DVI容易饱和 ;而 MODIS-EVI和 REP由于可以消除背景影响 ,增强对 L AI的敏感性。因此 MODIS-EV I和 REP可以更有效地监测水稻叶面积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分析 水稻叶面积指数 MODIS植被指数 红边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稻田长期施钾肥及有机肥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叶会财 黄庆海 +3 位作者 余喜初 徐小林 廖作敏 陈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6-9,共4页
在实施了29年定位施肥试验的红壤稻田,进行了水稻叶面积的测量分析和水稻产量构成分析。结果表明: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增施钾肥提高13.0%,增施有机肥提高47.0%。钾效应系数为13.0%,有机肥效应系数为14.3%。产量构成方面,增施钾肥有效穗数提... 在实施了29年定位施肥试验的红壤稻田,进行了水稻叶面积的测量分析和水稻产量构成分析。结果表明: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增施钾肥提高13.0%,增施有机肥提高47.0%。钾效应系数为13.0%,有机肥效应系数为14.3%。产量构成方面,增施钾肥有效穗数提高5.1%,每穗总粒数提高15.3%,结实率提高0.8%,千粒重提高5.5%;增施有机肥有效穗数降低1.3%,每穗总粒数增加11.8%,结实率降低2.0%,千粒重降低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稻田 增施钾肥 增施有机肥 水稻叶面积指数 产量构成 PADDY Field Red Soil Rice Yield Leaf Area Index Organic Fertilizer Potassium 有效穗数 效应系数 千粒重 结实率 水稻产量 施肥试验 粒数 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桃 曾家骏 +3 位作者 尹选春 兰玉彬 文晟 林耿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6-995,共10页
接触角是衡量液滴在水稻叶片上润湿展布效果和滞留能力的主要指标,为了准确测量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上接触角(θ)大小,研究了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通过试验测量不同液滴体积下的水稻叶面接触角、液滴高度(h)和液滴接触面直径... 接触角是衡量液滴在水稻叶片上润湿展布效果和滞留能力的主要指标,为了准确测量液滴在水稻叶片表面上接触角(θ)大小,研究了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的影响。通过试验测量不同液滴体积下的水稻叶面接触角、液滴高度(h)和液滴接触面直径(d),分析接触角随液滴体积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液滴体积对4种被测水稻叶面接触角均有显著性影响。在液滴体积上升的初期(1.0~7.5μL),液滴高度随液滴体积变化的速率(h′v)与液滴接触面直径随液滴体积变化的速率(d′v)的比值h′v/d′v>h/d,水稻叶面接触角增大;在液滴体积继续上升的后期(7.5~20.0μL),当h′v/d′v≈h/d时,水稻叶面接触角基本不变,当h′v/d′v<h/d时,水稻叶面接触角略微减小,最后接触角趋于稳定。由此得出,液滴体积对水稻叶面接触角有显著影响,且接触角的变化趋势与液滴高度和接触面直径及二者的增长速率密切相关。最后还提出了水稻叶面接触角试验统一使用的液滴体积应大于水稻叶面最大接触角所对应的体积,且最好控制在7.5~20.0μL,水稻叶面最大接触角在液滴体积7.5~10.0μL、首次h′v/d′v≈h/d时近似测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 水稻叶面 液滴体积 液滴高度 接触面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吡虫啉悬浮剂在水稻叶面持留量润湿剂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忠利 侯娅南 +1 位作者 张春华 张宗俭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5年第12期26-29,共4页
通过测试4种润湿剂水溶液在水稻叶面的初始接触角和最大稳定持有量,筛选出GY-S903和GY-W07作为提高吡虫啉600g/L悬浮剂持留量的喷雾助剂使用。结果表明,GYS903和GY-W07都不同程度的提高吡虫啉600g/L悬浮剂在水稻叶面的持有量,但GY-S903... 通过测试4种润湿剂水溶液在水稻叶面的初始接触角和最大稳定持有量,筛选出GY-S903和GY-W07作为提高吡虫啉600g/L悬浮剂持留量的喷雾助剂使用。结果表明,GYS903和GY-W07都不同程度的提高吡虫啉600g/L悬浮剂在水稻叶面的持有量,但GY-S903会对水分蒸发后的吡虫啉晶型和粒径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接触角 最大稳定持留量 吡虫啉600g/L悬浮剂 水稻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面施肥“抗逆、增产”效果分析
5
作者 罗党根 郑宗保 +1 位作者 杨检仔 鄢发平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0期103-103,共1页
众所皆知,"水稻叶面施肥"是早前科技工作者研发并得到广泛认同的科技成果。但迄今为止应用率仍然很低。因此,重温"叶面施肥"目的在于唤醒广大农民朋友尽快将这项"事半功倍"的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众所皆知,"水稻叶面施肥"是早前科技工作者研发并得到广泛认同的科技成果。但迄今为止应用率仍然很低。因此,重温"叶面施肥"目的在于唤醒广大农民朋友尽快将这项"事半功倍"的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利用抗逆增产剂"吨田宝"、"喷施宝"与喷清水功效对比,针对水稻不同期、不同量对比,得出了以秧苗期、破口抽穗前为显著增产效果,为全面推广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面施肥 抗逆增产剂 吨田宝 喷施宝 功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和方法对半旱水稻的影响
6
作者 江梅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4年第12期15-15,共1页
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和方法对半旱水稻的影响印度安得拉邦1986—1987年进行了一项田间试验,研究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及方法对半旱水稻的影响。试验田水稻先为雨育栽培,而后转为低地灌溉。早期雨育栽培水稻田的主要杂草为香附子,但... 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和方法对半旱水稻的影响印度安得拉邦1986—1987年进行了一项田间试验,研究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及方法对半旱水稻的影响。试验田水稻先为雨育栽培,而后转为低地灌溉。早期雨育栽培水稻田的主要杂草为香附子,但播种后40天内主要是种草。在杂草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除草剂 施用时间 水稻 去草胺 有效成分 水稻叶面积指数 谷物产量 干物质 撒施处理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空间光学仪器
7
《中国光学》 EI CAS 2001年第4期105-107,共3页
TP722.4 2001042969高光谱数据与水稻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密度的相关分析=Relationship between rice LAI,CH.D and hyperspectradata[刊,中]/刘伟东,郑兰芬,童庆禧,吴长山(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信息科学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01)),... TP722.4 2001042969高光谱数据与水稻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密度的相关分析=Relationship between rice LAI,CH.D and hyperspectradata[刊,中]/刘伟东,郑兰芬,童庆禧,吴长山(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信息科学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01)),项月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遥感学报.-2000,4(4).-279-283分析了北京大屯科技站水稻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密度(CH.D)与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密度 高光谱数据 遥感应用 遥感学 中科院 地理研究 水稻叶面积指数 三维遥感 开放实验室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