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芽胞杆菌浸种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沙月霞 沈瑞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442-8451,共10页
水稻内生细菌群落是反映植株内环境是否健康稳定的重要生物学指标,芽胞杆菌是防治水稻病害的重要生防微生物。为揭示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的方法对水稻内生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 水稻内生细菌群落是反映植株内环境是否健康稳定的重要生物学指标,芽胞杆菌是防治水稻病害的重要生防微生物。为揭示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的方法对水稻内生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剖析了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对不同水稻组织内生细菌的微生态调控作用。结果表明,3种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可以提高水稻根和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降低叶部内生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显著增加根部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水稻根部和茎部共有优势菌门,厚壁菌门和芽胞杆菌属(Bacillus)是叶部共有优势菌门和属。芽胞杆菌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叶部内生厚壁菌门和芽胞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根系和茎部组织内生细菌的分类单元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数量,对叶部组织影响不明显;降低了茎部和叶部中参与各种代谢通路的内生细菌丰度,显著增加了根部参与代谢通路的内生细菌丰度。因此,3种芽胞杆菌浸种处理可以显著改变水稻根部、茎部和叶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改善水稻生长的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浸种 多样性 水稻内生细菌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胁迫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博闻 崔凯 +1 位作者 余向阳 葛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0-1377,共8页
为揭示噻虫嗪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室内盆栽的水稻根、茎、叶内生细菌进行16S rRNA测序。获得用于分析的686889条优质序列和265个操作分类单元(OTU)。通过α多样性分析发现,土壤噻虫嗪处理对根... 为揭示噻虫嗪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室内盆栽的水稻根、茎、叶内生细菌进行16S rRNA测序。获得用于分析的686889条优质序列和265个操作分类单元(OTU)。通过α多样性分析发现,土壤噻虫嗪处理对根中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显著,对茎、叶影响不明显。在属水平上对代表性OTU进行注释,发现水稻各器官中内生细菌组成受噻虫嗪的影响明显,表明噻虫嗪对水稻内生细菌组成结构影响显著。水稻各器官中内生细菌群落组成与噻虫嗪残留浓度有一定相关性,在水稻茎、叶中,相比于低施用量噻虫嗪处理,内生菌群落在高施用量噻虫嗪处理下改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杀虫剂 噻虫嗪胁迫 水稻内生细菌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对水稻种子内生细菌的影响及促生功能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赵霞 张子强 +5 位作者 夏振远 Kyu Kyu Thin 郭鹤宝 何山文 高菊生 张晓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8-215,共8页
种子被视为有益微生物的储存库和载体。与根际和叶际相比,种子相关细菌的研究还十分落后。本研究以长期绿肥植物与水稻轮作(稻-稻-紫云英,R-R-MV)和冬闲(稻-稻-冬闲,R-R-WF)两种种植模式的水稻种子为材料,分离种子内生细菌;在对菌株进行... 种子被视为有益微生物的储存库和载体。与根际和叶际相比,种子相关细菌的研究还十分落后。本研究以长期绿肥植物与水稻轮作(稻-稻-紫云英,R-R-MV)和冬闲(稻-稻-冬闲,R-R-WF)两种种植模式的水稻种子为材料,分离种子内生细菌;在对菌株进行16S r 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基础上,依据分离来源和分类地位选择代表菌株,进行溶磷、产IAA和铁载体等植物促生功能的检测。结果显示,绿肥轮作后水稻种子内生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冬闲,群落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属水平上,Pseudomonas和Xanthomonas是R-R-WF中的优势属,分别占28.57%和26.19%,而R-R-MV中Pantoea是优势属,占27.94%,其次是Pseudomonas(14.71%)和Paenibacillus(13.24%)。进行功能检测的31个菌株中,大多数分离株具有有益于植物的特性,表明种子内生细菌与植物的生长及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不仅揭示了长期轮作条件可以改变种子的微生物组成,还获得了有益的微生物资源,将有助于种子内生菌作为生物接种剂在可持续农业中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轮作 水稻种子内生细菌 植物促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