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819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王珍珍 向关伦 +8 位作者 甘雨 郝留根 郭慧 张宏伟 易崇粉 杨春苗 姜敬伟 杨占烈 李双琴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满足贵州省中、低海拔区域水稻种植需求。【方法】以自育优质籼型常规稻筑香19为父本,以自育优质两系不育系886S为母本,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并以F优498为参试对照(CK)品种,明确水稻新...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满足贵州省中、低海拔区域水稻种植需求。【方法】以自育优质籼型常规稻筑香19为父本,以自育优质两系不育系886S为母本,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并以F优498为参试对照(CK)品种,明确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与栽培、制种技术要点。【结果】筑香19与886S杂交组配育成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两优819,202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230014)。两优819株高112.8 cm,有效穗231.0万穗/hm2,总粒数191.0粒/穗,结实率80.7%,千粒重28.4 g,全生育期145.9 d,较F优498早熟4.0 d。在贵州省2021—2022年迟熟组区域试验中,两优819两年平均产量9869.2 kg/hm2,较F优498减产0.1%。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301.0 kg/hm2,较F优498增产2.8%。两优819出糙率80.4%,精米率70.6%,整精米率63.9%,垩白粒率6.0%,垩白度1.8%,粒长6.9mm,粒型长宽比3.1,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15.4%,碱消值6.5,透明度1级,米质达部标2级,优于F优498(米质为普通)。两优819中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F优498中感稻瘟病,耐冷性弱。【结论】两优819优质、稳产、抗逆性好,宜在贵州中、低海拔区域作一季中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819 品种选育 籼型 不育 杂交水稻 稻瘟病 耐冷性 综合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的云南省水稻主要育成品种(系)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徐福荣 董超 +6 位作者 杨文毅 张恩来 汤翠凤 阿新祥 杨雅云 张斐斐 戴陆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0-708,共9页
利用株高等17个表型性状和48个SSR标记,对云南省18个育种部门(或课题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选育的40个品种(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基于17个表型性状,40个品种(系)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值平均为0.244,籼型品种间为0.289,粳型为0... 利用株高等17个表型性状和48个SSR标记,对云南省18个育种部门(或课题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选育的40个品种(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基于17个表型性状,40个品种(系)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值平均为0.244,籼型品种间为0.289,粳型为0.309,籼粳亚种间为0.162;基于48个SSR分子标记,40个品种(系)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值平均为0.383,籼型为0.318,粳型为0.478,籼粳亚种间为0.267;表明表型遗传相似性低于DNA水平。48个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214个等位基因(Na),每个标记平均为4.458个,变幅为2~8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值为2.8336,变幅为1.1515~5.2981;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6058,变幅为0.2118~0.8816;基因型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1.1328,变幅为0.3768~1.8087;其中RM84、RM249、RM152、RM222和RM528是评价云南省水稻选育品种(系)遗传相似性比较理想的SSR标记。聚类分析显示,云南省水稻主要选育品种(系)表现为亚种间遗传差异明显,亚种内遗传差异较小,粳型品种间遗传相似性高于籼型,表明云南省选育的粳型品种(系)遗传多样性低,尤其是同一育种部门(或课题组)选育的品种间遗传相似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主要选育品种() 表型性状 微卫星标记 遗传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通系933选育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于亚彬 赵磊 +3 位作者 侯文平 韩霖 赵秀哲 高良文 《北方水稻》 CAS 2021年第3期47-48,共2页
通系933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吉林省审定。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194.3 kg/hm^(2),比对照品种秋田小町增产6.8%。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适合在... 通系933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吉林省审定。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194.3 kg/hm^(2),比对照品种秋田小町增产6.8%。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适合在吉林省通化、四平、吉林、长春、松原、辽源等晚熟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优良食味 933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通系925选育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磊 王成瑷 +3 位作者 侯文平 赵秀哲 于亚彬 高良文 《北方水稻》 CAS 2013年第4期56-56,61,共2页
通系925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997年以通粳288为母本、通系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性。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313.4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4.7%,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642.9 kg/... 通系925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997年以通粳288为母本、通系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性。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313.4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4.7%,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642.9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5.8%。对苗瘟、叶瘟和穗瘟表现中抗,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适于在吉林省通化、吉林、长春、辽源、四平、松原、延边等中熟稻作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925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隆晶优8129的选育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振 彭勇 +5 位作者 杨定照 陈勇 胡圣国 白珍安 秦鹏 杨远柱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5-18,共4页
隆晶优8129是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优质香稻不育系隆晶4302A与自育的恢复系华恢8129配组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广适性好、农艺性状好、米质优而且中抗稻瘟病,2018至2021年相继参加了国家华南稻区、长江上游、... 隆晶优8129是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优质香稻不育系隆晶4302A与自育的恢复系华恢8129配组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广适性好、农艺性状好、米质优而且中抗稻瘟病,2018至2021年相继参加了国家华南稻区、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稻区及湖南省和广西等地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通过国家和地方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86003、国审稻20216037、桂审稻2019042号和湘审稻20190075),应用前景比较广阔。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和主要特征特性,并展望了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隆晶优8129 杂交水稻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恩禾优291的选育
6
作者 饶孝武 温权州 +2 位作者 尹鑫 胡质文 谷勇 《中国种业》 2012年第9期62-63,共2页
恩施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万hm^2以上。由于山区独特的气候特征,日照少、气温低、雨水多、风灾多,导致水稻产量低,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是全国有名的水稻稻瘟病重发区。针对这些自然灾害,选育... 恩施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万hm^2以上。由于山区独特的气候特征,日照少、气温低、雨水多、风灾多,导致水稻产量低,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是全国有名的水稻稻瘟病重发区。针对这些自然灾害,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是确保山区水稻增产增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杂交 选育 武陵山区 水稻种植面积 恩施自治州 病虫害发生 水稻稻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选育攻关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发松 李西明 《中国稻米》 1994年第1期6-8,共3页
1991-1993年,全国20个单位已育成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水稻新品种31个,通过省级以上区试新品种(系)29个。本文列表介绍了这些品种(系),重点介绍了表现突出的7个品种。
关键词 水稻品种 多抗 高产 选育 优质 区试 品种() 省级 中国 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型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11A的选育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8
作者 石帮志 陈文强 孙灿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8-10,共3页
通过对新选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 A的各个性状分析 ,结果显示 :该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率为99.9%左右 ,株高 6 0 cm左右 ,分蘖力强 ,千粒重 2 8g左右 ;柱头外露率为 85 .1% ,高于各对照不育系。其组配的杂交 F1的结实率 (% )和单株产量都分别... 通过对新选三系雄性不育系黔丰 A的各个性状分析 ,结果显示 :该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率为99.9%左右 ,株高 6 0 cm左右 ,分蘖力强 ,千粒重 2 8g左右 ;柱头外露率为 85 .1% ,高于各对照不育系。其组配的杂交 F1的结实率 (% )和单株产量都分别比对照种汕优 6 3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应用 水稻 雄性不育 杂交育种 黔丰11A品种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系)简介
9
作者 严光彬 李彦利 +1 位作者 孟令君 贾玉敏 《农村科学实验》 2005年第9期28-29,共2页
通禾820 品种来源:通化市农科院选育而成。
关键词 品种() 简介 水稻 品种来源 农科院 通化市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盐粳34选育技术报告
10
作者 张福涛 刘福才 +3 位作者 路洪彪 倪善君 张战 赵一洲 《垦殖与稻作》 2005年第1期12-13,共2页
盐粳34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常规育种室最新育成的水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果为国内领先。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抗性、米质及栽培技术要点等,为在适宜地区推广提供... 盐粳34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常规育种室最新育成的水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果为国内领先。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抗性、米质及栽培技术要点等,为在适宜地区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盐粳34 选育经过 主要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会粳2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1
作者 张本岚 谢荣芳 钟文翠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20-21,共2页
会粳26号是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7年用丽粳05-1落与合系34杂交,经多年多代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21年通过审定。1选育过程会粳26号(原组合编号“会07-02”)是2007年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双亲配合力高,育种目标性状优良并... 会粳26号是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7年用丽粳05-1落与合系34杂交,经多年多代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21年通过审定。1选育过程会粳26号(原组合编号“会07-02”)是2007年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双亲配合力高,育种目标性状优良并能互补,双亲自身产量高”的原则,以丽粳05-1落为母本,合系34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0代杂交种子9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种子 水稻品种 选育过程 育种目标性状 会泽县 选育及栽培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育系正A的选育
12
作者 后明志 苏道志 赵华龙 《中国种业》 2009年第9期60-60,共1页
正A是利用外引材料博B、博ⅡB、博ⅢB及博A、博ⅡA、博ⅢA等,经有性杂交制保、转育、筛选育成的新不育系。目的是改良目前感光杂交水稻的米质及产量关系.育成一批高产、优质的感光杂交水稻新组合,满足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感... 正A是利用外引材料博B、博ⅡB、博ⅢB及博A、博ⅡA、博ⅢA等,经有性杂交制保、转育、筛选育成的新不育系。目的是改良目前感光杂交水稻的米质及产量关系.育成一批高产、优质的感光杂交水稻新组合,满足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感光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需求.为该地区的水稻生产提供良种基础。2008年8月通过广东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不育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 杂交水稻 有性杂交 产量关 水稻生产 新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稻Y两优919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祥华 任代胜 +2 位作者 丁卫东 翁同相 汤修竹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2期14-17,共4页
Y两优919是以Y58S为母本,R919为父本选育出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本文介绍了其亲本特性以及高产制种技术。Y58S是配合力优良、制繁种产量高的广适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R919是抗倒、抗病且配合力强的优势恢复系。Y两优919可在闽西北海拔... Y两优919是以Y58S为母本,R919为父本选育出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本文介绍了其亲本特性以及高产制种技术。Y58S是配合力优良、制繁种产量高的广适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R919是抗倒、抗病且配合力强的优势恢复系。Y两优919可在闽西北海拔300~500 m的地区进行烟后制种。高产制种技术包括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以父本5月中旬、母本6月中旬播种为宜;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且肥力水平中上的田块作秧田,采用适宜的播种量,药剂浸种消毒,同时施足基肥,适时适量追肥,科学管水和适时防治病虫草害,以培育壮秧;烟叶采收后及时打田除草移栽,设置父母本行比1∶8;大田全生育期做到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晒田、寸水孕穗以及干湿壮籽;施足基肥,视秧苗长势适当追肥;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和当地病虫害测报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穗颈瘟等病虫害;该品种制种的理想花期相遇标准以父本始穗期较母本迟2 d为佳,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花期;见穗25%~30%时,喷施“九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确保齐穗和授粉,提高结实率;及时除杂保纯,去除早熟和异形株;拉花结束后及时割除父本,田间90%籽粒黄熟时收割。本文为相关杂交水稻高产制种及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组合 Y两优919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文帮 李凡 +3 位作者 张桂莲 邓化冰 王峰 明兴权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9-528,共10页
针对当前杂交水稻形势,介绍了水稻不育系的选育历史,总结了当前我国水稻不育系选育的困难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新育成的卓201S、卓234S、展998S、南3502S等8个适合机械化制种的水稻小粒型两系不育系,选育的系列小粒... 针对当前杂交水稻形势,介绍了水稻不育系的选育历史,总结了当前我国水稻不育系选育的困难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新育成的卓201S、卓234S、展998S、南3502S等8个适合机械化制种的水稻小粒型两系不育系,选育的系列小粒不育系突出的特点是收获指数高;株型矮壮,叶片夹角小,生物产量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茎秆坚韧,抗倒性好;异交特性好,结实率高。选配的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卓两优0985、卓两优141、南两优1998等组合表现高收获指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合轻简栽培,且杂交制种产量高、种子质量好。通过系列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实践,以展998S为例总结了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生物学特征,并对今后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 收获指数 杂交制种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中9优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勇 张文华 +5 位作者 田红 张明 刘先友 李庆宏 黄朝兵 孙光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117,共2页
中9优2号系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中国水稻所育成的优质三系不育系中9A与外引恢复系ZHR 1(HR 2)组配,于2006年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三系杂交籼稻新品种.2009~2011年参加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年平均单产587.60 kg/... 中9优2号系贵州筑农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中国水稻所育成的优质三系不育系中9A与外引恢复系ZHR 1(HR 2)组配,于2006年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三系杂交籼稻新品种.2009~2011年参加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年平均单产587.60 kg/667m2,比对照增产3.96%.2年累计16个点14增2减,增产点率达87.75%.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29.78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26%,4个点全部增产,增产点率达100%,201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黔审稻2012005号).该品种性状稳定,食味品质好,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是一个综合性状突出的杂交籼稻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水稻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优质 技术 栽培 选育 生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特优20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青林 马汉云 +2 位作者 刘新宇 张庆琛 霍二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水稻品种 高产优质多抗 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农业科学研究所 2003年4月 杂交选育 8250 稻谷产量 品质优良 抗稻瘟病 白叶枯病 主要品种 农业生产 河南省 信阳市 适应性 稳产性 生育期 纹枯病 优质米 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法杂交水稻品种Y两优66及高产制种栽培技术
17
作者 马铮 李彬青 +3 位作者 霍二伟 徐士库 李国顺 包世立 《中国种业》 2015年第12期79-80,共2页
Y两优66系信阳市农科院与信阳华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两用不育系Y58S与恢复系信R66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5年正规试验均比对照增产,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优势强、抗倒抗病性强、稻米品质好等特点。
关键词 法杂交水稻 高产制种 配组选育 丰产稳产性 杂交 农作物品种审定 栽培技术 豫南 始穗 白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优良品种──合系39号
18
作者 张雷 《农村实用技术》 1998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39号 优良品种 水稻 云南省 稻瘟病抗性 蛋白质含量 食味品质 栽培要点 营养生长期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水稻“三系”提纯延长品种使用年限
19
作者 涂志业 姜守全 +2 位作者 郭君 管恩相 刘洪 《种子科技》 2007年第4期31-32,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种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各科研院所、种子公司为了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了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新品种层出不穷。然而,适应性强、推广面积较大、深受农民喜欢的品种却并...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种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各科研院所、种子公司为了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了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新品种层出不穷。然而,适应性强、推广面积较大、深受农民喜欢的品种却并不多,有的新品种只是昙花一现,审定后使用不到3年便销声匿迹,更有甚者.有的还造成了严重的种子纠纷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使用年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提纯 科研院所 选育工作 种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光温敏核不育系玉兔S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60
20
作者 赵海军 吴殿星 +2 位作者 舒庆尧 沈圣泉 马传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521,共7页
以我国主栽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起始材料 ,利用 30 0Gy的6 0 Co γ射线辐照干种子 ,经多代选择选育了一个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新型不育系玉兔S。该不育系苗期性状明显比原亲本培矮 6 4S差 ,但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 以我国主栽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起始材料 ,利用 30 0Gy的6 0 Co γ射线辐照干种子 ,经多代选择选育了一个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新型不育系玉兔S。该不育系苗期性状明显比原亲本培矮 6 4S差 ,但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育性特征、配合力、抗病性及稻米品质均与培矮 6 4S相仿。补偿性生理机制研究表明 ,在分蘖、拔节和开花阶段玉兔S叶绿体内腺苷酸激酶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要比培矮 6 4S高。遗传研究表明 ,白化转绿型突变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 ,并在幼苗阶段特异性表达。对不育系玉兔S在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 光温敏核不育 水稻 玉兔S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