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隆昌县灰棕紫泥田水稻“3414”试验结果与应用建议
1
作者 陈才洪 王佐华 刘力铭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第7期20-23,共4页
"3414"试验是确定水稻科学施肥的重要方法。灰棕紫泥田土种是川南丘陵区水稻种植的重要土种,通过"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该土壤上水稻施用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函数进行了拟合分析,通过对回归方程分析得出推... "3414"试验是确定水稻科学施肥的重要方法。灰棕紫泥田土种是川南丘陵区水稻种植的重要土种,通过"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该土壤上水稻施用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函数进行了拟合分析,通过对回归方程分析得出推荐施肥量。从分析结果看,氮肥的增产效果好于钾肥、磷肥;氮钾配合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氮磷配合。缺氮的相对产量为74.63%,缺磷的相对产量为87.15%,缺钾的相对产量为86.04%,土壤中氮素供应低,磷、钾素供应中等。水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最高产量为632.4kg/667m^2,施氮、磷、钾(纯)量分别为13.8kg/667m^2、5.8kg/667m^2、9.7kg/667m^2。氮磷钾配合最大施肥利润为344.9元/667m^2,施氮、磷、钾(纯)量分别为11.6kg/667m^2、5.3kg/667m^2、7.2kg/667m^2。推荐隆昌县水稻灰棕紫泥田施肥量:N 9~12kg/667m^2、P_2O_5 5~5.5kg/667m^2和K_2O 6~7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3414”试验 灰棕紫泥田 施肥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乌市水稻“3414”试验的中区验证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敏 周维明 +4 位作者 骆江英 蒋文卫 唐旭 吴春艳 陈义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823-826,共4页
在浙江省义乌市的代表性地点开展了中区验证试验,以检验"3414"小区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平均值以处理1("3414"小区试验的2施肥水平)和处理2(2施肥水平中氮施肥量增加10%,磷钾不变)为最高,处理3和处理... 在浙江省义乌市的代表性地点开展了中区验证试验,以检验"3414"小区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平均值以处理1("3414"小区试验的2施肥水平)和处理2(2施肥水平中氮施肥量增加10%,磷钾不变)为最高,处理3和处理4产量接近,处理5的产量最低;经济效益,单季晚稻以处理1为最佳,双季晚稻则以处理2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3414”施肥试验 中区试验 效应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宁市水稻“3414”试验初报 被引量:1
3
作者 叶良 曾志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1期134-134,236,共2页
兴宁市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以三元二次函数方程拟合的氮磷钾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及相应产量分别为:N最大=13.82kg/667m2、P最大=2.15kg/667m2、K最大=6.73kg/667m2时,Y最大=589.20kg/667m2;N最佳=10.36kg/667m2、... 兴宁市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以三元二次函数方程拟合的氮磷钾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及相应产量分别为:N最大=13.82kg/667m2、P最大=2.15kg/667m2、K最大=6.73kg/667m2时,Y最大=589.20kg/667m2;N最佳=10.36kg/667m2、P最佳=1.75kg/667m2、K最佳=5.34kg/667m2时,Y最佳=581.11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3414”肥效试验 最佳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3414”试验设计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立舟 《新疆农垦科技》 2011年第1期61-62,共2页
“3414”设计可以确定试验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各个施肥单位及主推品种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配比,为不同作物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十六团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因此,钾不作为研究因子,采取“3414”不完全试验设计以确定水稻合理的施... “3414”设计可以确定试验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各个施肥单位及主推品种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配比,为不同作物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十六团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因此,钾不作为研究因子,采取“3414”不完全试验设计以确定水稻合理的施肥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设计 水稻 速效钾含量 施肥配比 土壤类型 配方施肥 试验 不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3414”试验肥料效应分析
5
作者 依德萍 桑红翠 +2 位作者 魏静涛 李福群 李再臣 《河北农机》 2023年第16期114-116,共3页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推荐施肥量的合理性,本研究以水稻品种通稻3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以期为水稻精准施肥构建模型及优化肥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根据施肥卡设定的施肥量为N-P_(2)O_(5)-K...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推荐施肥量的合理性,本研究以水稻品种通稻3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以期为水稻精准施肥构建模型及优化肥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根据施肥卡设定的施肥量为N-P_(2)O_(5)-K_(2)O:180kg/hm^(2)-75kg/hm^(2)-75kg/hm^(2),基本能满足当地的水稻生长需求,通过试验可知,在最佳施肥量N-P_(2)O_(5)-K_(2)O为181kg/hm^(2)-76kg/hm^(2)-99kg/hm^(2),可以取得9570kg/hm^(2)的产量,效益达到2871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3414试验 肥料效应 生物学性状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林县乐里镇水稻“3414”试验效果探析
6
作者 李林书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3期30-31,共2页
通过开展水稻"3414"肥效田间试验,摸清土壤供肥量与农作物需肥规律的关系,确定水稻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水稻生产的配方设计、施肥指导和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稻 氮磷钾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软盘毯状苗分离机性能试验
7
作者 毛欣 赵语轩 +2 位作者 衣淑娟 陶桂香 田永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7-224,共8页
目前,我国水稻生产种植过程中水稻毯状苗与塑料软盘的分离仍需大量人工。为实现机械化,并解决分离环节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分离机械、育秧机械的分析,并结合相关农艺要求,研制了一款水稻毯状苗与塑料软盘分离机... 目前,我国水稻生产种植过程中水稻毯状苗与塑料软盘的分离仍需大量人工。为实现机械化,并解决分离环节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分离机械、育秧机械的分析,并结合相关农艺要求,研制了一款水稻毯状苗与塑料软盘分离机。同时,设计水稻软盘毯状苗分离机性能试验,以分离速度、扶苗机构扶苗手夹持间隙和分离机构分离爪初始位置与输送机构的夹角为试验因素,以水稻软盘毯状苗分离率、毯状苗茎叶损伤率和毯状苗基质损伤率为评价指标,对水稻软盘毯状苗分离机进行单因素试验与多因素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组合为分离速度500 mm/s、扶苗机构扶苗手夹持间隙2.00 mm、分离机构分离爪初始位置与输送机构的夹角0°,满足农业机械作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毯状苗 塑料软盘 分离机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字纹斜槽式水稻育秧播种排种器优化设计与试验
8
作者 刘大为 秦锋 +3 位作者 王志鹏 谢方平 李旭 龚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9,共11页
[目的]针对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排种器作业效率较低、高速作业时存在播种均匀性差导致播种合格指数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南方地区早稻毯状苗常规稻育秧播种的农艺要求,为改善传统机械直槽式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时用种量较大、排种器的脉动... [目的]针对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排种器作业效率较低、高速作业时存在播种均匀性差导致播种合格指数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南方地区早稻毯状苗常规稻育秧播种的农艺要求,为改善传统机械直槽式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时用种量较大、排种器的脉动效应导致秧盘内稻种分布不均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人字纹斜槽式水稻育秧播种排种器。[方法]使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该播种装置关键结构进行设计,采用力学分析法对排种器充种充种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计算了人字纹斜槽倾角的最优数值。以常规稻湘早籼32为试验材料,确定以播种装置的排种轮转速、秧盘输送速度、种箱开度为试验因素,以播种合格率及空格率为性能评价指标,开展单因素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结果]各因素对评价指标播种合格率与空格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排种轮转速、种箱开度和秧盘输送速度,获得各因素最优参数组合为:排种轮转速为22.3r∙min^(-1),秧盘输送速度0.37m∙s^(-1),种箱开度29.9mm,该条件下排种器播种合格率94.36%,播种空格率为1.67%。[结论]以湘早籼32、中早35和黄华占3种常规稻作为试验品种,对比改进前后排种器的播种性能,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人字纹斜槽式排种器满足常规稻毯状苗撒播的技术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水稻机械化育秧播种排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水稻育秧播种 人字纹斜槽式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t|里程碑式突破!水稻“种出”人血清白蛋白临床试验成功
9
作者 牛俊奇 高沿航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5-1015,共1页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关键蛋白,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依赖人类血浆提取。然而,血浆来源的HSA(pHSA)始终面临供应短缺、潜在病原体污染风险以及分配不均等问题。禾元生物致力于利用水稻胚乳细胞基因特异性高效表达平台...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关键蛋白,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依赖人类血浆提取。然而,血浆来源的HSA(pHSA)始终面临供应短缺、潜在病原体污染风险以及分配不均等问题。禾元生物致力于利用水稻胚乳细胞基因特异性高效表达平台进行系列产品的研发,已建立我国植物源生物药(PMP)的完整产业化体系和水稻胚乳细胞蛋白质表达平台(OryzHiExp)、蛋白质纯化平台(OryzPur),形成专注于植物体系的药物研发、产品开发的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供应短缺 人血清白蛋白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可调式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仿真与试验
10
作者 张芹 朱景建 +1 位作者 潘金龙 孙伊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2,共9页
针对水稻精量穴播存在穴合格率低、种子破损率高、成穴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可调式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种群振送分离箱对稻种进行振送分离,利用柔性可调组穴模块进行稻种的组穴与排种,在种群分离与组穴衔接段设置导流... 针对水稻精量穴播存在穴合格率低、种子破损率高、成穴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可调式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种群振送分离箱对稻种进行振送分离,利用柔性可调组穴模块进行稻种的组穴与排种,在种群分离与组穴衔接段设置导流口,引导稻种流向和辅助充种。通过调整柔性可调组穴模块的工作面倾角,保证稻种的充种组穴效果。运用EDEM对稻种组穴排种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排种器组穴工作面倾角对稻种的运移规律的影响。为验证排种器的播种性能,搭建了4行样机,以穴合格率、空穴率、漏播率、重播率、破损率、成穴性为评价指标,以稻种黄华占为试验对象,以播种带带速、工作面倾角为影响因素,进行模拟走播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播种带轮的带速为0.16 m/s、工作面倾角为45°时,排种器的播种性能相对较优,穴合格率为96.66%、漏播率为0.83%、重播率为1.6%,空穴率为0.83%,穴径平均值为0.029 08 m,稻种实际破损率为0.086%。该排种器能满足播种农艺要求,为优化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的性能结构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精量穴播 柔性可调 组穴排种 EDEM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的水稻区域试验综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智琳然 孙菊英 +6 位作者 柯瑷 王雪刚 王小虎 马刚 唐乐尧 陈天晔 黄天琪 《中国种业》 2025年第2期89-94,共6页
为合理评价水稻区域试验中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区域适应性,为后续新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在参照生育期及其他农艺性状表现的前提下,重点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23年浙江大学科企水稻联合体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水稻区域... 为合理评价水稻区域试验中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区域适应性,为后续新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在参照生育期及其他农艺性状表现的前提下,重点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23年浙江大学科企水稻联合体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水稻区域试验中的10个品种在10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和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对参试品种产量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方面,高产的品种有嘉科优207、常优20-16、华糯优205、浙大粳优6号、嘉两优8538,稳产性好的品种有常优20-16、嘉两优8538和华糯优205;品种广适性方面,常优20-16和华糯优205适宜种植的地点相对较多,广适性更好。以上结果可为后续新审定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域试验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产性 广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浦区水稻三种机械化种植方式比较试验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嘉秋 徐新春 +3 位作者 金燕 彭静 杨芳凤 汤继菁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9-70,共2页
为探明适用于上海市青浦区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方式,特采用无人机飞播、机穴播、机插秧3种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开展了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期、产量性状、作业效果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飞播种植... 为探明适用于上海市青浦区水稻的机械化种植方式,特采用无人机飞播、机穴播、机插秧3种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开展了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期、产量性状、作业效果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飞播种植的水稻全生育期较短,产量较高,且无人机飞播的作业效率高、人工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种植 比较试验 产量 无人机飞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不同试验渠道审定的水稻品种性状分析
13
作者 范德佳 陈士强 +4 位作者 何震天 张容 王汝琴 程梦豪 王建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19-825,共7页
近年来全国水稻审定品种数量爆发式增长,江苏省审定的水稻品种数也急剧增加。本研究收集了2020—2024年江苏省审定的所有水稻品种农艺性状数据,按照籼粳亚种和试验渠道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了不同试验渠道的水稻审定品种农艺性状差异和... 近年来全国水稻审定品种数量爆发式增长,江苏省审定的水稻品种数也急剧增加。本研究收集了2020—2024年江苏省审定的所有水稻品种农艺性状数据,按照籼粳亚种和试验渠道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了不同试验渠道的水稻审定品种农艺性状差异和年度变化趋势。2020—2024年江苏省审定的水稻品种达到400个,其中籼稻73个,粳稻327个;参加省区试的品种109个,联合体试验228个,自主试验60个,绿色通道3个,不同试验渠道审定的水稻品种部分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将有助于育种家优化育种策略,使选育的品种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水稻 审定品种 试验渠道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水稻产量测定试验研究
14
作者 郑博文 王书萍 +3 位作者 万霖 车刚 张立国 王鑫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6期71-77,共7页
为了提高水稻的真实产量,本文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水稻品种龙粳31进行了产量测定的试验研究。为实现水稻测产的实验完整性,确定数据的收集方法及样本选取处理。本研究对水稻平方米穴数、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 为了提高水稻的真实产量,本文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水稻品种龙粳31进行了产量测定的试验研究。为实现水稻测产的实验完整性,确定数据的收集方法及样本选取处理。本研究对水稻平方米穴数、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含水率、重量、杂质量、杂质率等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对用理论测产法和实收测产法测量的结果进行讨论,旨在通过此结果得出二道河农场水稻产量对比情况,明确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优化种植方案、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奠定基础,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水稻 产量测量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吹集排式水稻分种器均匀性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亿政 程文彬 +3 位作者 王俊钧 张飞斌 熊惠兰 陈化寨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明晰影响分种器分种均匀性的因素及程度,基于气吹集排式直播生产技术,设计等密度流场分种器,自制QLBZ-1电控分种均匀性试验台。以分种器均匀性功能试验为基础,采用四元二次正交试验分析均匀性影响因素,并在正交试验结果基础上进行单... 为明晰影响分种器分种均匀性的因素及程度,基于气吹集排式直播生产技术,设计等密度流场分种器,自制QLBZ-1电控分种均匀性试验台。以分种器均匀性功能试验为基础,采用四元二次正交试验分析均匀性影响因素,并在正交试验结果基础上进行单因素对比试验应用。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分种器分种均匀性的因素有输入气压和输送管波纹厚度,与排种轴转速和排种量无关;并且输入气压和波纹厚度相互作用对均匀性起作用,气压大小对变异系数大小有二次关系,分种器工作时气压应保持大于临界气压,适当增加波纹厚度有利于提高分种均匀性。分种器行间、行内分种变异系数均可达5%以内,为后期相关零件结构台架对比试验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水稻 气吹集排式 分种器 均匀性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性信息素干扰法防治水稻害虫试验效果分析
16
作者 颜健红 彭成 +2 位作者 刘宁 张第旭 谭显胜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娄底市从1965年开始示范推广农药。化学农药长期广泛应用,昆虫对多种化学杀虫剂耐受力明显增强,抗药性现象日趋突出。昆虫性信息素具有专一性强、使用简单、生物活性高等特点,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农作物害虫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 娄底市从1965年开始示范推广农药。化学农药长期广泛应用,昆虫对多种化学杀虫剂耐受力明显增强,抗药性现象日趋突出。昆虫性信息素具有专一性强、使用简单、生物活性高等特点,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农作物害虫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通过验证昆虫性信息素干扰法防治水稻害虫的效果,达到有效地防控水稻害虫,并保护天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害虫 昆虫性信息素 应用技术 试验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插秧机电驱动系统设计与试验
17
作者 马悦琦 王琳 +3 位作者 赵彦涛 迟瑞娟 郭延超 陈松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4期61-68,共8页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对我国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稻插秧机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日益普遍。目前,水稻插秧机主要由内燃机驱动,而电驱动技术尚未被应用。电动插秧机具有节能环保,便于自动化等优点,具有显...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对我国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稻插秧机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日益普遍。目前,水稻插秧机主要由内燃机驱动,而电驱动技术尚未被应用。电动插秧机具有节能环保,便于自动化等优点,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因此,本文以洋马VP6E型水稻插秧机为平台,进行水稻插秧机电驱动系统的设计与试验。首先,在分析插秧机驱动系统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集中式的电驱动系统布置方案和总体结构方案。其次,对系统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和设计。选用8 kW交流感应电机作为动力源,48 V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设计了驱动电机支架和用于驱动电机与变速箱间动力传递的带传动相关零件。然后,根据所设计的插秧机电驱动系统,设计插秧机电驱动控制系统,包括常规行驶模式和定速作业模式,实现插秧机的行驶控制。其中,常规行驶模式应用于驾驶员驾驶场景;定速作业模式应用于水田定速作业场景。常规行驶模式时,控制系统通过电子加速踏板获取驾驶员的速度控制指令,对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矩进行控制,进而调整插秧机速度,以适应不同的路面和工况;定速作业模式时,控制系统获取驾驶员输入的固定期望速度后,通过组合导航获取插秧机实际速度,基于PI控制算法计算驱动电机的期望输出转矩,实现插秧机速度的闭环控制。最后,分别在水泥路面和水田对电动插秧机的电驱动控制系统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行驶模式时,在水泥路面和水田中,电动插秧机均可以根据电子加速踏板开度实现平稳的速度调整;定速作业模式时,速度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10.4%。本文设计的水稻插秧机电驱动系统能够满足插秧机的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机 电驱动系统 控制策略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414”试验的谷子氮磷钾施肥量研究
18
作者 王湛 李凯 +6 位作者 王勇 罗世武 杨军学 王斐 杨娇 雷晓萍 安必宁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3,共8页
针对西北旱区谷子[Setaria italica(L.)P.Beauv.]生产中肥料用量和最佳施肥比例不明确导致施肥不合理的问题,采用“3414”施肥方案,通过氮、磷、钾肥的不同配比组合,探讨西北旱区氮、磷、钾用量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 针对西北旱区谷子[Setaria italica(L.)P.Beauv.]生产中肥料用量和最佳施肥比例不明确导致施肥不合理的问题,采用“3414”施肥方案,通过氮、磷、钾肥的不同配比组合,探讨西北旱区氮、磷、钾用量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西北旱区黄绵土条件下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结果表明,施肥可促进谷子生长,以适量施加效果最佳,其中不施肥处理(N0P0K0)两年谷子的平均次生根数、株高和茎粗分别为44.1条/株、113.9 cm/株和8.75 mm/株,施肥处理均比其高,增幅分别达4.1%~73.0%、8.0%~19.1%和3.2%~17.8%(P<0.05);从单一肥料来看,随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谷子的农艺性状并不逐渐升高,低量氮(N_(1)P_(2)K_(2))、磷(N_(2)P_(1)K_(2))、钾(N_(2)P_(2)K_(1))水平施肥谷子的生物量分别比不施氮(N_(0)P_(2)K_(2))、磷(N_(2)P_(0)K_(2))、钾(N_(2)P_(2)K_(0))提高23.4%、21.4%和19.4%(P<0.05),但更高的氮、磷、钾处理(N_(2)P_(2)K_(2))反而分别比N_(1)P_(2)K_(2)、N_(2)P_(1)K_(2)、N_(2)P_(2)K_(1)降低5.5%、4.1%和4.0%(P<0.05),说明适量的氮、磷、钾对促进谷子生长更有利。谷子生长过程中,其对氮的依赖性最强,高达14.9%,磷的依赖性最弱,仅为1.6%。然而,当氮、磷、钾配合施用时能发挥出最佳的肥效,这种配合施用效果在两年内的平均表现中甚至超过单独施用氮肥57.0%(P<0.05)。氮、磷、钾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低磷(45 kg/hm^(2))、中钾(30 kg/hm^(2))有利于氮肥肥效发挥,低氮(75 kg/hm^(2))、中钾有利于磷肥肥效发挥,低氮、中磷(90 kg/hm^(2))有利于钾肥肥效发挥。根据谷子产量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最大产量的谷子施肥量为N 103.7 kg/hm^(2)、P_(2)O_(5)96.4 kg/hm^(2)、K_(2)O 20.6 kg/hm^(2),氮、钾肥的用量低于常规施肥水平(N 150 kg/hm^(2),K_(2)O 30 kg/hm^(2))。这表明,西北旱区种植谷子时适当降低氮、钾肥用量更有利于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3414”肥效试验 互作效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德宏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水稻生产试验
19
作者 肖光秀 陈志雄 +1 位作者 董诗龙 杨玲聪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2期30-32,42,共4页
为鉴定评价国稻科企水稻联合体成员单位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在南方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国家水稻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2024年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长江上游中籼迟... 为鉴定评价国稻科企水稻联合体成员单位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在南方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国家水稻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2024年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水稻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慧两优210表现最佳,1241优1466、1379优1466、旱优536、中两优381次之,总体表现为耐寒性强、整齐、无杂株、熟期转色好、抗倒伏性强、落粒性中、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等,具有作为德宏杂交稻优先选用品种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产试验 中籼迟熟组 长江上游 云南德宏 2024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414试验的关岭县玉米氮磷钾肥效应分析
20
作者 王小仲 马艳 +1 位作者 文凭 卢荣蓉 《农技服务》 2025年第6期16-20,共5页
为贵州关岭县玉米种植提供科学施肥依据,采用3414试验设计,设置14个不同氮(N)磷(P)钾(K)玉米施肥处理,考察各处理玉米的生物学性状与产量、肥料利用率与最佳施肥量及其最大施肥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及土壤肥力条件下,玉米产量... 为贵州关岭县玉米种植提供科学施肥依据,采用3414试验设计,设置14个不同氮(N)磷(P)钾(K)玉米施肥处理,考察各处理玉米的生物学性状与产量、肥料利用率与最佳施肥量及其最大施肥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及土壤肥力条件下,玉米产量以处理6(N2P2K2,NPK施肥量分别为10.0 kg/667m^(2)、3.0 kg/667m^(2)、6.0 kg/667m^(2))最高,达597.6 kg/667m^(2);最佳施肥量(NPK施肥量分别为13.56 kg/667m^(2)、2.65 kg/667m^(2)和8.54 kg/667m^(2))条件下,玉米产量为597.09 kg/667m^(2);最大施肥量(NPK施肥量分别为16.54 kg/667m^(2)、2.96 kg/667m^(2)、11.11 kg/667m^(2))条件下,玉米产量为601.29 kg/667m^(2);N(x1)P(x2)K(x3)施肥量与产量(y)的回归方程为y=465.27+9.3138x1-0.69x1~2+35.292x2-9.578x2~2+1.217x3-1.201x3~2+0.0423x1x2+1.2054x1x3+1.8664x2x3;NPK肥最高吸收利用率分别为51.19%、7.94%、59.05%,K肥料利用率高于N肥,P肥料利用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3414试验 NPK肥效试验 关岭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