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CrMnSi钢在不同水砂比砂浆中的三体磨料磨损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景浩 崔博 吕振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92-94,共3页
利用自制的三体腐蚀磨损试验机研究了25CrMnSi钢在不同水砂比和砂种类下的三体磨料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砂比例增大,在砂土混合磨料中25CrMnSi钢的耐磨性先降低后升高,当水砂比例为1∶10时耐磨性降到最低。而在纯石英砂磨料中则耐... 利用自制的三体腐蚀磨损试验机研究了25CrMnSi钢在不同水砂比和砂种类下的三体磨料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砂比例增大,在砂土混合磨料中25CrMnSi钢的耐磨性先降低后升高,当水砂比例为1∶10时耐磨性降到最低。而在纯石英砂磨料中则耐磨性逐渐增大,且在石英砂中的耐磨性高于砂土混合磨料。磨损机理表现为显微切削和塑变疲劳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CrMnSi 三体磨料磨损 水砂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活化断层内水砂突涌规律及灾变机制
2
作者 张士川 黄普 +2 位作者 李杨杨 王成功 吴振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140,共13页
【背景】在煤炭地下开采过程中,断层内水砂混合物可能突涌至矿井底板,尤其在断层富水性强、充填物结构松散条件下,突涌灾害更为显著,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因素对突涌灾害的影响,因此系统研究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断... 【背景】在煤炭地下开采过程中,断层内水砂混合物可能突涌至矿井底板,尤其在断层富水性强、充填物结构松散条件下,突涌灾害更为显著,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因素对突涌灾害的影响,因此系统研究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断层内水砂混合物突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流体力学与颗粒力学理论推导水砂混合物的失稳条件和流量公式,并通过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利用破碎岩石变形-渗流试验系统,研究黏土质量分数、砂石粒径和初始水压对突涌行为的影响。【结果和结论】黏土对突涌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黏土质量分数达到40%时,突涌现象表现为极低的流量和负荷;初始水压为突涌主要驱动力,其增大会导致突涌强度显著增加;砂石粒径对突涌现象有着非线性调节作用,较小粒径与较大粒径均易使系统失稳,适中的砂石粒径可在渗透性和系统稳定性之间达到平衡;通过多因素统计分析,明确各因素对突涌现象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黏土含量(即黏土质量分数)、初始水压、砂石粒径,预测使流量、负荷和孔隙水压分别达到最小的最优试验条件组合为:黏土质量分数30%、初始水压0.3MPa、砂石粒径分别为[0.3,0.5]、[1,2)和[0.5,1.0)mm。研究成果可为采动活化断层导致的水砂突涌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断层活化 水砂混合物 突水灾变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 失稳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胶结顶板水砂突涌启动主控因素研究
3
作者 杜明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137,共8页
针对西部深埋侏罗纪煤田弱胶结地层工作面开采引发的间歇式离层型水砂突涌问题,以新上海一号煤矿水砂突涌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砂突涌启动试验装置,设计25组静动水压条件下的水砂突涌启动试验。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研究黏土层厚度、水头... 针对西部深埋侏罗纪煤田弱胶结地层工作面开采引发的间歇式离层型水砂突涌问题,以新上海一号煤矿水砂突涌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砂突涌启动试验装置,设计25组静动水压条件下的水砂突涌启动试验。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研究黏土层厚度、水头高度、裂隙宽度、裂隙角度及颗粒级配对水砂突涌启动的影响;结合极差分析,量化各主控因素的作用强度。在此基础上,通过隶属度对比及水砂突涌灾变时间,分析动水压力对水砂突涌启动的影响,揭示离层汇水过程中的水砂突涌灾变机制。结果表明:初始水头高度、裂隙宽度与水砂突涌启动呈正相关,黏土层厚度与水砂突涌启动呈负相关;各因素对水砂突涌启动的影响占比依次为黏土层厚度39.4%、水头高度27.3%、裂隙宽度12.1%、颗粒级配12.1%、裂隙角度9.1%;静、动水压力对水砂突涌影响程度的排序为持续注气补压>间歇注气补压>静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 水砂突涌 正交试验 离层汇水 动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水砂充填能力的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树元 许迪微 +2 位作者 张振军 张振宇 宋宇兵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6期677-682,共6页
阜新局五龙矿用水砂充填采煤法已有几十年历史,先后开采了两个水平,十多个采区,矿井有60%的产量是用这种采煤法开采出来的.在生产实践中,该矿为提高充填能力,对充填系统进行了反复研究和不断地改进,保证了回采工作面正常推进,提高了矿... 阜新局五龙矿用水砂充填采煤法已有几十年历史,先后开采了两个水平,十多个采区,矿井有60%的产量是用这种采煤法开采出来的.在生产实践中,该矿为提高充填能力,对充填系统进行了反复研究和不断地改进,保证了回采工作面正常推进,提高了矿井回采率、维护了海州露天矿边坡,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砂充填采煤法 水砂充填能力 水砂比 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砂土渗透破坏过程试验分析
5
作者 樊赟赟 吴秀杰 张放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9-397,共9页
【目的】渗透破坏严重威胁工程安全,研究多层砂土渗透破坏过程对于灾害预测与优化防治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目前对多层砂土渗透破坏过程的研究仍不够深入,拟采用试验方法对多层砂土渗透破坏过程开展研究,旨在得到砂土层排布顺... 【目的】渗透破坏严重威胁工程安全,研究多层砂土渗透破坏过程对于灾害预测与优化防治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目前对多层砂土渗透破坏过程的研究仍不够深入,拟采用试验方法对多层砂土渗透破坏过程开展研究,旨在得到砂土层排布顺序对渗透破坏形成条件、破坏形式及水砂运移过程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多层砂土渗透破坏的形成机理以及水砂两相的运移特征。【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水砂两相高速渗流试验设备对多层砂土渗透破坏过程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并提出了水砂分离的渗透破坏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砂层排列下的试样进行渗透破坏试验,测定了多层砂土渗透破坏的发生条件和破坏形式,并在水砂两相流过程中揭示水砂运移特征。【结果】多层砂土的砂层分布会对渗透破坏的形式和条件产生影响。粒径较小的砂层承受较大的局部水力梯度,当其与下游砂层粒径差别较大时,临界水力梯度较小。当各砂层按粒径由细到粗顺序排列时,试样具有反滤特性,此时临界水力梯度较大。多层砂土的砂层分布会对渗透破坏的水砂运移流量产生影响。缺乏下游砂层保护的细砂层可能会发生流土破坏,在渗流发展过程中迅速形成较大的涌砂量。在细砂层下游设有保护砂层时,涌砂量则会明显减少。多层砂土的砂层分布会对水砂运移流量过程产生影响。在多层砂土管涌过程中,砂土结构逐渐被破坏,流量随之增加。水砂流量过程曲线因砂层的压缩和膨胀交替而呈现规律性的波动变化。【结论】在合理反滤设置下的多层砂土能承受较大水力梯度。细砂层相比其他砂层承担更大的水力梯度,在缺乏下游砂层保护时易发生流土破坏,在下游保护砂层粒径较大时易发生管涌破坏。流土发生时会迅速产生较大的涌砂量,管涌发生时水砂两相流过程呈现规律性波动变化,所得到的渗透破坏临界条件及水砂运移过程数据可作为进一步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正确性验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砂土 渗透破坏 水砂两相流 水力梯度 流土破坏 管涌破坏 水砂运移特征 涌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复合控水砂表面结构及疏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宋金波 郑铎 +2 位作者 梅明霞 许霞 杨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2-405,共4页
将石英砂与表面修饰改性的纳米氧化锌微粒及氟硅树脂混合经高温处理制备了具有"荷叶效应"的超疏水控水砂,通过显微镜、红外光谱、接触角、耐温性测试及岩心流动驱替实验评价了该超疏水控水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超疏水控... 将石英砂与表面修饰改性的纳米氧化锌微粒及氟硅树脂混合经高温处理制备了具有"荷叶效应"的超疏水控水砂,通过显微镜、红外光谱、接触角、耐温性测试及岩心流动驱替实验评价了该超疏水控水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超疏水控水砂表面具有荔枝皮状粗糙结构,水在复合粒子构成的非均相界面上的接触角符合Cassie模型;水在超疏水复合砂表面的静态接触角达158°,滚动角约为5°,达到超疏水要求;80℃条件下,岩心流动驱替NFRR值为5.3,表明该超疏水控水砂具有优良的控水性能;耐温达到120℃。合成的控水砂在胜利油田高含水区块进行了4井次的现场先导试验,现场应用效果明显,初期平均降水率达16.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防砂 水砂 堵水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M模型的隧道水砂突涌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宝俊 刘敦文 褚夫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23-129,共7页
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隧道水砂混合物突涌的预测防控是隧道安全建设的基础,准确预测水砂混合物突涌量,为工程提供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为提高预测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PSO-SVM)的隧道水砂突涌量预测模型。综合... 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隧道水砂混合物突涌的预测防控是隧道安全建设的基础,准确预测水砂混合物突涌量,为工程提供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为提高预测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PSO-SVM)的隧道水砂突涌量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地质构造、气象条件、施工影响三类因素,选取七个因子,结合某公路隧道,利用PSO-SVM建立隧道水砂突涌量预测模型,并对该隧道水砂突涌量进行预测,结果与实际突涌量一致。证实综合粒子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优势的PSO-SVM方法预测精度高,且易于实现,为类似隧道工程突涌预测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水砂突涌 PSO—SVM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锈钢在含硫酸的水砂介质中的耐腐蚀磨损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贤忠 蔡启舟 +1 位作者 魏伯康 李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共3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腐蚀磨损试验装置研究了三种不锈钢在不同固液比、硫酸浓度和线速度的条件下的耐腐蚀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低硫酸浓度、高固液比和高线速度的条件下,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磨损性能;而在腐蚀性较强、线速... 利用自行设计的腐蚀磨损试验装置研究了三种不锈钢在不同固液比、硫酸浓度和线速度的条件下的耐腐蚀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低硫酸浓度、高固液比和高线速度的条件下,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磨损性能;而在腐蚀性较强、线速度较大的条件下,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磨损性能优于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第二相强化奥氏体不锈钢在腐蚀性较强、耐磨性较弱的环境中耐腐蚀磨损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硫酸 水砂介质 腐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级水砂充填采矿技术
9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6年第4期30-31,共2页
粗粒级水砂充填采矿技术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89年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织专家进行了现场鉴定。该项试验取得成功,为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填补了空白,试验的各项技术均系国内首次应用,并达到了80年代国际先进... 粗粒级水砂充填采矿技术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89年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织专家进行了现场鉴定。该项试验取得成功,为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填补了空白,试验的各项技术均系国内首次应用,并达到了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技术 水砂充填 粗粒级 有色金属矿山 首次应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 现场鉴定 科技攻关项目 水砂比 公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井穿越风积砂层水砂突涌注浆治理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袁世冲 张改玲 +2 位作者 郑国胜 蔡逢华 钱自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4-1110,共7页
陕西榆林金鸡滩煤矿副斜井井筒表层广泛分布厚层风积砂,由于短时间内载重运输车的重复碾压,导致斜井底板破裂,发生水砂突涌灾害,严重威胁矿井安全。针对金鸡滩煤矿副斜井水砂突涌灾害治理难题,工程前期采用水泥注浆治理,起到了很好的固... 陕西榆林金鸡滩煤矿副斜井井筒表层广泛分布厚层风积砂,由于短时间内载重运输车的重复碾压,导致斜井底板破裂,发生水砂突涌灾害,严重威胁矿井安全。针对金鸡滩煤矿副斜井水砂突涌灾害治理难题,工程前期采用水泥注浆治理,起到了很好的固砂减水效果,但是并未完全封堵涌水通道;后期通过补注化学浆液,成功封堵了残存涌水通道。结合工程实践与模型试验,分析了斜井底板破裂原因、注浆治理效果及不同种类浆液的固砂堵水机理。现场治理效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浆液主要以树根状劈裂脉固砂为主;化学浆液以劈裂和渗透堵水为主,在封堵残存涌水通道上更具优势,因此两种类型浆液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 风积砂 斜井 底板破裂 水砂突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富水含水层下综放开采水砂灾害防控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生优 樊振丽 +4 位作者 尹希文 贺鑫 赵会国 温建忠 刘海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80-2889,共10页
弱胶结煤层覆岩抗采动变形能力差,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在近距离强富水含水层下综放开采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常发生突水溃砂事故。为了实现强富水含水层下综放开采水砂灾害的安全防控,研究了基于水文地质条件精细... 弱胶结煤层覆岩抗采动变形能力差,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在近距离强富水含水层下综放开采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常发生突水溃砂事故。为了实现强富水含水层下综放开采水砂灾害的安全防控,研究了基于水文地质条件精细探查、覆岩破坏高度的实测与监测、煤层采放高度设计与实时调整的突水溃砂灾害防控关键技术。提出基于网络并行电法和井下加密钻探的精细化探查组合方法以查明工作面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经验公式预计、数值模拟计算、钻孔注水法实测以及电-震一体化监测等手段获取动、静态综放开采的覆岩破坏高度特征;通过控制煤层采放高度、优化工作面两巷在煤层中的位置、电-震一体化监测覆岩破坏高度反算煤层采放高度等方法达到及时调控煤层采放高度的目的。以应用工作面为例,采用并行电法、钻探验证,覆岩破坏高度实测以及煤层采放高度的精准控制等方法,基于地质条件探查与分析,动态控制了煤层覆岩的采动破坏范围,实现了工作面在近距离强富水含水层下的综放安全开采。研究表明,物探、钻探探测可有效获取水文地质信息以及综放开采覆岩破坏的关键参数,将采动裂隙场与水文地质条件相结合,控制煤层采放高度,对不同含水层采取疏或保的不同对策,实现了强含水层下综放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砂灾害防控 强富水含水层 覆岩精细探查 覆岩破坏高度 采放高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砂质量比对洛克沙胂转化及微生物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雅玲 童川 +1 位作者 施华升 陈国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5-1130,共6页
洛克沙胂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随畜禽业进入环境,造成潜在的砷污染。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自然土壤中的含水量容易发生变化。文章利用多孔介质石英砂模拟土壤,通过调整水砂质量比的高低研究质量比变化对于洛克沙胂生物转化过程的... 洛克沙胂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随畜禽业进入环境,造成潜在的砷污染。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自然土壤中的含水量容易发生变化。文章利用多孔介质石英砂模拟土壤,通过调整水砂质量比的高低研究质量比变化对于洛克沙胂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洛克沙胂的生物转化随着水砂质量比的增加而进行得越快、越彻底。在96h水砂质量比为30.00%、40.25%、100.00%实验组中洛克沙胂的转化率分别为16%、92%、96%,到144h时转化率分别达到30%、100%、100%,而质量比12.50%组中的洛克沙胂基本没有被转化。洛克沙胂先被还原为HAPA,37%的HAPA又被转化为无机砷、甲基砷,6%的砷进入了细菌体内。通过高通量测序法,测得含有洛克沙胂的土壤环境对土壤微生物有筛选作用,水砂质量比越高的环境,生物多样性越低;经144h培养后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寡养单胞菌成为了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砂质量比 洛克沙胂 生物转化 高通量测序 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金属结构高压水砂除锈防腐涂装技术研究
13
作者 丁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77,共3页
高压水砂除锈防腐涂装技术包含高压水砂表面处理技术及带湿耐锈防腐涂装技术。本文从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及对比试验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解决了干法喷砂除锈的粉尘物理污染和金属喷涂的化学污染,保护了环境和操作人员健康,延... 高压水砂除锈防腐涂装技术包含高压水砂表面处理技术及带湿耐锈防腐涂装技术。本文从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及对比试验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解决了干法喷砂除锈的粉尘物理污染和金属喷涂的化学污染,保护了环境和操作人员健康,延长了工程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砂表面处理 带湿耐锈防腐涂料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放顶煤技术在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伟轩 陈敬川 +3 位作者 张立辉 刘生优 贺鑫 潘卫东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9-258,共10页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系统保护为研究对象,以含水层保护和水砂灾害安全防控为研究目标,研发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的智能放顶煤关键技术,应用井工煤矿动力突水溃砂防控技术,得出特厚煤层上覆地下水系统保护的根本途径。研发应用一种智能放顶煤技术,包括顶煤运移跟踪系统、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基于水文地质条件精细探查、覆岩破坏高度的实测、顶煤采放高度确定,应用多轮记忆放煤智能放顶煤技术,控制采动裂隙带高度。以应用工作面为例,应用水文地质精细探查与钻探验证、覆岩破坏高度获取、智能放顶煤技术后,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实现了上覆含水层水砂灾害的安全精准控制,有效保护了煤层上覆强富水含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运移跟踪系统 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 覆岩精细地质探查 覆岩破坏高度实测 采放高度智能控制 上覆含水层保护 水砂灾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掘诱发高势能溃砂灾变机理与防控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40
15
作者 隋旺华 刘佳维 +1 位作者 高炳伦 梁艳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19-2426,共8页
采掘诱发高势能溃砂是威胁矿山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的重大灾害,其发生机理与防控原理不同于矿井突水和浅部流砂,具有突发性强、蓄能高、破坏力大、防控困难等特点,亟需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高势能溃砂灾变机理和防控原理开展研究。结合矿... 采掘诱发高势能溃砂是威胁矿山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的重大灾害,其发生机理与防控原理不同于矿井突水和浅部流砂,具有突发性强、蓄能高、破坏力大、防控困难等特点,亟需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高势能溃砂灾变机理和防控原理开展研究。结合矿山深部开采和高强度开采实际,以赋存—形成—运移—预测—防控为主线,采用地质勘查与建模、物质成分和结构测试、野外及井下长期观测、监测预警、透明土离心模型试验、渗水力模型试验、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围绕矿山采掘诱发高势能溃砂启动与灾变机理、高势能水砂混合流在采动覆岩裂隙带和垮落带中的运移规律、高势能溃砂注浆扩散凝固机理、挡砂墙渗透失稳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重点研究高势能溃砂形成的地质背景、启动判据、灾变机理、运移规律、辨识评价和防控原理等内容,建立高势能溃砂的危险源辨识、预测评价、灾变机理、运移规律、预警救援、治理恢复的系统防灾减灾救灾的溃砂防控理论及关键技术体系。研究结果将为解决我国采掘诱发高势能溃砂、突破高势能溃砂灾害防控的技术瓶颈提供理论支撑。由于工程诱发灾变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将高势能溃砂防控向深层次、多结构、多维度、多决策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拓展,是今后矿山重大地质灾害防控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采掘 高势能溃砂 灾害防控 水砂混合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涩北气田出砂出水气井合理工作制度确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广厚 李文魁 +2 位作者 李隽 曹光强 刘岩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1,共3页
为了减小气井出砂出水对产能的影响及对设备的损害,结合涩北气田气井出砂出水的实际情况,对冲蚀流量、最小携液流量、最小携砂流量理论进行了适应性分析优选,创新性地绘制出了气井合理工作制度分析图。气井合理工作制度分析图由七条曲... 为了减小气井出砂出水对产能的影响及对设备的损害,结合涩北气田气井出砂出水的实际情况,对冲蚀流量、最小携液流量、最小携砂流量理论进行了适应性分析优选,创新性地绘制出了气井合理工作制度分析图。气井合理工作制度分析图由七条曲线八个区组成。八个区分别是:井底积液区、有边底水排超细砂区、无边底水排超细砂区、有边底水排细砂区、无边底水排细砂区、排中砂区、井底沉砂区及设备损害区。利用气井合理工作制度分析图可以确定气田、开发单元及单井的合理产量,控制气井的产气量、产水量及产砂量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井 工作制度 水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负载砂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金波 柴永明 +2 位作者 王登庆 吴建平 张宏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通过在充填石英砂表面化学接枝具有相对渗透率调节功能的三元共聚物制备了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负载砂,研究了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负载砂的负载工艺及制备方法,并对其控水性能及耐温、耐压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充填石英砂表... 通过在充填石英砂表面化学接枝具有相对渗透率调节功能的三元共聚物制备了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负载砂,研究了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负载砂的负载工艺及制备方法,并对其控水性能及耐温、耐压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充填石英砂表面负载有相对渗透率调节剂(三元共聚物),优化制备的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负载砂的负载量为6.5%,负载砂可以明显降低水相渗透率,而对油相渗透率影响很小,NFRR≥3,说明其控水性能优良;耐受温度80℃以上,地层压力下控水性能稳定,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油田的控水防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渗透率调节剂 防砂 水砂 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M-DEM耦合方法的突水溃砂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浦海 郭世儒 +2 位作者 刘德俊 许军策 王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我国西部矿区因其特殊的地质赋存条件及高强度开采方式易诱发突水溃砂灾害,迫切需要对灾害机理进行研究。为了解突水溃砂下水砂运移规律及致灾的关键原因,借助LBM-DEM耦合模拟方法对单裂隙开口通道模型中水砂两相运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 我国西部矿区因其特殊的地质赋存条件及高强度开采方式易诱发突水溃砂灾害,迫切需要对灾害机理进行研究。为了解突水溃砂下水砂运移规律及致灾的关键原因,借助LBM-DEM耦合模拟方法对单裂隙开口通道模型中水砂两相运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通过对比截面流量及溃砂速率变化情况,分析了其受不同边界压力、裂隙开口宽度及砂层厚度的影响,基于Bulsara式拟合了不同边界压力时最大单位质量流量数值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边界压力增加,截面流量及最大溃砂速率单调增加,高压力下砂粒更容易在裂隙开口处堆积形成临时性密实结构阻碍水砂运移,截面流量及最大溃砂速率增幅逐渐降低,在Bulsara式基础上给出的修正式能较好的拟合最大单位质量流量曲线;随开口宽度增加,截面流量、最大溃砂速率和砂粒在开口处形成的密实结构体积均单调增加,但增幅逐渐降低,发现灾害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为砂粒密实结构体积;随砂层厚度增加,砂粒密实结构持续时间增长造成阻碍效果逐渐增加,截面流量及最大溃砂速率逐渐减小且降幅逐渐降低,灾害发生点由初始水驱动砂快速流出裂隙孔口阶段转变为砂粒密实结构失稳造成砂粒倾泻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溃砂 LBM-DEM方法 水砂运移 液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管排砂箱型沉砂池的试验研究
19
作者 张强 殷晓曦 殷天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在总结他人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涡管排砂箱型沉砂池,用以排出进入渠道中的泥砂。模型试验和原形观测的结果表明,这种沉砂池具有排砂比较高,排砂时水砂比较小,且适用条件广,投资较经济的特点,目前已在新疆巴州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涡管排砂 箱型沉砂池 排砂比 水砂比 泥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胶结地层条件下工作面溃水溃砂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石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47-353,共7页
针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覆弱胶结古近系砂砾岩含水层易导致溃水溃砂事故的问题,以西部某矿井21-1煤层开采过程为研究背景,研究确定了安全开采煤层厚度,以降低工作面发生溃水溃砂事故的可能性。利用离散元颗粒流PFC^3D软件构造工作面三... 针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上覆弱胶结古近系砂砾岩含水层易导致溃水溃砂事故的问题,以西部某矿井21-1煤层开采过程为研究背景,研究确定了安全开采煤层厚度,以降低工作面发生溃水溃砂事故的可能性。利用离散元颗粒流PFC^3D软件构造工作面三维模型,依据工作面现场测得的宏观参数,通过宏细观参数转换公式转换成细观参数导入三维模型中,模拟工作面在开采厚度为2、4、6、8 m时水砂混合物流动的情况,从而分析工作面发生溃水溃砂灾害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从溃水溃砂通道发育过程及含水层水压变化2个角度分析,煤层开采厚度为2、4 m时,溃水溃砂通道没有贯通到工作面,含水层水压还存在一定的压力,此时发生溃水溃砂事故的概率较小,而煤层厚度为6、8 m时,工作面与砂层之间竖向裂隙出现贯通,溃水溃砂通道形成,含水层水压在最终开采阶段逐渐降低至0,工作面发生溃水溃砂等灾害的概率较大,因此选择最优开采煤厚是降低溃水溃砂事故发生可能性的有效措施。研究为相似矿井工作面选取开采煤层厚度与防治溃水溃砂灾害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地层 水砂混合物 PFC3D 溃水溃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