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目山文化旅游区景观资源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有兵 杨建军 +2 位作者 刘起斌 杨国斌 姜健发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6期87-91,共5页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水目山文化旅游区的景观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水目山旅游资源类型为自然文化综合体,以林地景观为主,面积比例达94.5%,主要为针叶林和经济果林;景观资源类型涉及7个主类、14个亚类、37个基本类型、9...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水目山文化旅游区的景观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水目山旅游资源类型为自然文化综合体,以林地景观为主,面积比例达94.5%,主要为针叶林和经济果林;景观资源类型涉及7个主类、14个亚类、37个基本类型、92个资源单体,其中优良级景观资源单体数量达19个,包含3个特品级;景观资源质量评价分值为39.39分,达二级标准。总体上水目山文化旅游区景观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但应重视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资源 质量等级评价 自然文化综合体 风景资源分类 生态敏感性 水目山文化旅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目山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及其生境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有兵 杨国斌 +4 位作者 王荣兴 杨建军 刘起斌 姜健发 余皖云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5期49-54,共6页
为了掌握水目山自然保护区及临近区域两栖爬行动物组成,于2019年6月对该区域开展了野外调查,基于GIS技术及相关调查数据分析该区域生境特征。结果显示,共调查到两栖爬行动物27种,其中两栖动物13种,隶属于2目6科10属,区系以西南区成分为... 为了掌握水目山自然保护区及临近区域两栖爬行动物组成,于2019年6月对该区域开展了野外调查,基于GIS技术及相关调查数据分析该区域生境特征。结果显示,共调查到两栖爬行动物27种,其中两栖动物13种,隶属于2目6科10属,区系以西南区成分为主,外来种1种;爬行动物14种,隶属于2目5科11属,区系以西南区成分为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即红瘰疣螈;云南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为眼镜王蛇;首次在大理州境内记录到蓝尾蝾螈楚雄亚种;保护区范围内生态环境优于临近区域,但被逐渐破碎化和孤岛化;建设用地及耕地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威胁较大。提出保护溪流、湖泊及其周围植被,建立科研监测体系和监测设施等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爬行动物 动物区系 珍稀保护物种 生境特征 水目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目山自然保护区通过州级评审《总体规划》
3
作者 杨跃武 贾孟刚 见图说(图) 《云南林业》 2020年第11期16-17,共2页
11月4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州林草局组织的评审会上,祥云水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顺利通过州级评审。祥云水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经州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总面积1500公顷。长期以来,虽然各届县委、... 11月4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州林草局组织的评审会上,祥云水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顺利通过州级评审。祥云水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经州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总面积1500公顷。长期以来,虽然各届县委、政府领导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水目山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工作高度重视,但是保护区只有批文和面积,边界不清、本底不明、建制不完善的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存在,已经严重阻碍和制约保护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遗留问题 林业主管部门 健康持续发展 水目山 管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 综合科学考察 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泰(担当)出家原因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29-32,共4页
唐泰,字大来,出家后法名普荷、通荷、号担当,是云南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是国内有名的诗人和书画家。在他遗留下来的许多作品中,不乏反映底层人民悲惨生活、闪耀看现实主义光采的诗篇,曾有人誉之为“爱国诗人”。近年来,在研究唐泰生平和... 唐泰,字大来,出家后法名普荷、通荷、号担当,是云南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是国内有名的诗人和书画家。在他遗留下来的许多作品中,不乏反映底层人民悲惨生活、闪耀看现实主义光采的诗篇,曾有人誉之为“爱国诗人”。近年来,在研究唐泰生平和遗诗的某些文章中,认为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三十七岁的唐泰从省外回滇后便遁入空门。这位出身于仕宦之家、以“诗、书、画三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天波 出家 云南 现实主义 书画家 徐霞客 爱国诗人 鸡足 历史人物 水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千年古茶树保驾护航
5
作者 字怀仁(文/图) 《云南林业》 2020年第4期88-89,共2页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走进水目山上庵院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颗干年古茶王,在郁郁葱葱的森林边缘显得格外娇艳,这正是南宋诗人陆游笔下的茶花。靠近茶王仔细观看,会发现有少许枝条间夹杂...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走进水目山上庵院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颗干年古茶王,在郁郁葱葱的森林边缘显得格外娇艳,这正是南宋诗人陆游笔下的茶花。靠近茶王仔细观看,会发现有少许枝条间夹杂着与之不一样的枝条,被寄生枝条显得格外消瘦,有的枝条已枯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水目山 南宋诗人 古茶树 保驾护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