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7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尤红 任海涛 +6 位作者 范思远 徐金梅 吴娟 陈国华 龚雪 杨青 梅俊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3-476,共4页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单纯皮肤VZV感染多预后较好,或仅遗留后遗神经痛症状,但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血管病变、脑膜炎、脑炎、小脑炎和脊髓炎等[1]。本文回顾总结分析7例皮肤VZV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患者的...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单纯皮肤VZV感染多预后较好,或仅遗留后遗神经痛症状,但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血管病变、脑膜炎、脑炎、小脑炎和脊髓炎等[1]。本文回顾总结分析7例皮肤VZV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脑脊液特点,通过二代测序的方法明确病原体,协助精确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神经系统33例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颖 尤倩 +4 位作者 赵旭彤 郭雪君 陈绪丰 雷霖 胡洪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05-710,共6页
目的分析皮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累及神经系统患者的临床特征、脑脊液特点、电生理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201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皮肤VZ... 目的分析皮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累及神经系统患者的临床特征、脑脊液特点、电生理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2013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皮肤VZV感染累及神经系统患者,回顾性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33例患者中,男22例(66.7%),女11例(33.3%),平均发病年龄为(60.7±14.3)岁。所有患者有皮肤带状疱疹,其中22例(66.7%)以带状疱疹为首发,11例(33.3%)以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为首发。累及脑神经者27例(81.8%),面神经受累最常见(51.5%),最常表现为面瘫(51.5%),其次为头面部疼痛(33.3%),也可表现为头晕(12.1%)、眼肌麻痹(9.1%)、听力下降(9.1%)、发热(3.0%)、声音嘶哑(3.0%)、饮水呛咳(3.0%)。累及脊神经者3例(9.1%),2例为脊神经根炎,1例为吉兰-巴雷综合征,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排尿困难。累及脊髓者3例(9.1%),2例为胸髓,1例为颈髓,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无力。本组患者中无VZV脑炎/脑膜炎/血管炎。14例患者行脑脊液检查,5例(35.7%)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11例(78.6%)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升高,5例(35.7%)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影像学方面,21例脑神经受累患者行颅脑磁共振平扫检查,均未发现责任病灶。脊髓受累的3例患者中,病变节段均为1个椎体节段,2例(2/3)增强后可见环形或轻度强化,1例(1/3)无强化。除1例因合并HIV感染转院外,其余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或联合激素治疗,出院时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VZV感染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神经麻痹、脊神经根炎、吉兰-巴雷综合征、脊髓炎等类型,及时的抗病毒联合激素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神经系统 脑神经 面神经 脊神经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发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斌 赵红心 +4 位作者 伦文辉 孙娜 杨涤 梁洪远 张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95-597,共3页
报告1例泛发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男,31岁。右肋部皮疹并波及全身10 d,伴上腹部疼痛、头疼10 d就诊。患者全身泛发绿豆至黄豆大丘疱疹,部分可见脐凹。右肋部皮疹呈带状分布,伴触痛。实验室检查:HIV-1确证报告阳性,CD4^+T细胞计... 报告1例泛发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男,31岁。右肋部皮疹并波及全身10 d,伴上腹部疼痛、头疼10 d就诊。患者全身泛发绿豆至黄豆大丘疱疹,部分可见脐凹。右肋部皮疹呈带状分布,伴触痛。实验室检查:HIV-1确证报告阳性,CD4^+T细胞计数2个/μL,血、尿淀粉酶升高,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果提示病毒性脑炎。胃镜下见食管、胃多发溃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剥脱,部分细胞呈气球样变,核质浓缩。诊断:带状疱疹(泛发型、内脏型)。该例患者有艾滋病,免疫力低下是造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全身泛发,以及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胰腺炎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带状疱疹 内脏型 泛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实体器官移植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被引量:7
4
作者 魏伟 明英姿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9-401,共3页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相关感染是移植科医师在移植受体术后管理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影响器官移植受体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在正常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但其发病往往是亚临床、自愈性的。而在实体器官移植...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相关感染是移植科医师在移植受体术后管理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影响器官移植受体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在正常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但其发病往往是亚临床、自愈性的。而在实体器官移植受体中,其临床症状表现明显,可导致受体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及经济压力增加、甚至影响移植物功能,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本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就VZ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发病风险因素,器官移植后VZV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感染 微生物感染 实验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与缺血性卒中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华 沈雁文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6期486-491,共6页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可引起中枢和外周的血管病变。VZV感染后脑血管病变是导致儿童期脑、脊髓缺血/缺氧性坏死,动脉瘤,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近几十年来,有关VZV感染后缺...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可引起中枢和外周的血管病变。VZV感染后脑血管病变是导致儿童期脑、脊髓缺血/缺氧性坏死,动脉瘤,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近几十年来,有关VZV感染后缺血性卒中的病例报道有所增加,其原因尚不清楚,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其相关治疗措施仍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血管炎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即早期蛋白IE62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性滴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潘德全 王玮 +5 位作者 付文锟 蔡琳俐 叶江辉 朱桦 程通(指导) 夏宁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43-1848,共6页
目的:基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立即早期蛋白IE62与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建立一种新型的VZV感染性滴度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并合成VZV-IE62蛋白的多肽抗原,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后免疫BALB/c小鼠,筛选和... 目的:基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立即早期蛋白IE62与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建立一种新型的VZV感染性滴度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并合成VZV-IE62蛋白的多肽抗原,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后免疫BALB/c小鼠,筛选和制备抗VZV-IE62单克隆抗体,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等开展抗体性能评价,继而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结合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法建立新型的VZV感染性滴度检测方法,并与经典空斑计数法进行比较。结果:获得抗VZV-IE62的单克隆抗体1B7,应用于ELISpot方法可特异识别VZV感染后的细胞,以之为基础建立了新型的VZV感染性滴度检测方法。相比经典空斑计数法,该方法可显著缩短检测时间(从5至7 d缩短至32 h)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基于VZV立即早期蛋白IE62与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的VZV感染性滴度检测方法(VZV-IE62 ELISpot),具有潜在的转化应用前景,可为VZV的防治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感染性滴度检测方法 立即早期蛋白62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与疱疹病毒感染介导疼痛发生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陈广 高翔宇 +3 位作者 白雨婷 许晨亮 樊碧发 肖礼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2,共8页
外泌体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磷脂双分子层包裹的囊状结构,内含多种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外泌体不仅参与正常的免疫调节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还参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人类α疱疹病毒,感染后... 外泌体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磷脂双分子层包裹的囊状结构,内含多种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外泌体不仅参与正常的免疫调节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还参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人类α疱疹病毒,感染后可引发皮肤病变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症状。本文将重点综述外泌体在疱疹病毒感染过程及其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病毒感染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面的机制研究。疱疹病毒感染中的外泌体有望成为疱疹性相关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白血病合并暴发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马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5年 1月~ 2 0 0 3年 2月某院收治的 6例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白血病患儿病历情况。结果  6例患儿均有发热及典型皮损 ,其中 4例为持...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5年 1月~ 2 0 0 3年 2月某院收治的 6例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白血病患儿病历情况。结果  6例患儿均有发热及典型皮损 ,其中 4例为持续高热 (39~ 4 0 .4℃ )达 1周 ,皮疹均为全身性分布。 6例患儿均治愈 ,无水痘并发症发生。结论 白血病患儿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多呈暴发性感染 ,临床症状较重 ,容易出现并发症 ,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血病 暴发型水痘 带状疱疹 病毒感染 治疗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脑膜炎/脑炎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脑脊液细胞因子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马采玉 陆玉颖 +6 位作者 张庆华 陈寒 张晴霞 胡好 宋治 陈茹 刘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45-1354,共10页
目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是最常见引起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致病菌之一.VZV脑膜炎/脑炎早期临床表现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变化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病毒性脑炎或结核性脑膜炎。因此本研... 目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是最常见引起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致病菌之一.VZV脑膜炎/脑炎早期临床表现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变化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病毒性脑炎或结核性脑膜炎。因此本研究探讨VZV脑膜炎/脑炎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的临床特征、CSF结果及CSF细胞因子水平的区别。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细胞学实验室确诊的157例CNS感染患者的医疗记录,其中感染HSV 49例(HSV-145例,HSV-24例),VZV 55例,MTB 53例。收集的3组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实验室结果、影像学结果和疾病结局。对68例(13例HSV,22例VZV和33例MTB)患者CSF中的12个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IFN-γ,IFN-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3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头痛、呕吐和颈部僵硬。HSV和VZV CNS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与HSV和MTB组相比,VZV组发热(63.6%vs 87.8%vs 96.2%,P<0.001)和意识改变(14.5%vs 26.5%vs 47.2%,P=0.004)更少见。VZV组有7例(12.7%)患者出现皮肤带状疱疹。VZV组(230×10^(6)/mL)和MTB组(276×10^(6)/mL)CSF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HSV组(87×10^(6)/mL,P=0.002),此外,VZV组CSF蛋白水平显著高于HSV组(1034 mg/L vs 694 mg/L,P=0.011),但低于MTB组(1744 mg/L,P<0.001)。所测细胞因子中,3组IL-6(VZV vs HSV vs MTB:2855.93 pg/mL vs 2128.26 pg/mL vs 354.77 pg/mL,P=0.029)、IL-8(VZV vs HSV vs MTB:4001.46 pg/mL vs 1578.11 pg/mL vs 1023.25 pg/mL,P=0.04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VZV组IL-6和IL-8水平显著升高。事后分析显示:VZV组的IL-6和IL-8明显高于MTB组(分别为P=0.002和P=0.035),但与HSV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ZV脑膜炎/脑炎表现为CSF高细胞数和高蛋白质,这改变了我们对病毒性脑炎CSF谱的传统认识。VZV脑膜炎/脑炎患者CSF IL-6和IL-8水平升高,提示这些患者的炎症反应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结核性脑膜炎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临床特征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及其预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袁峰 冯丹 +5 位作者 李少军 张书力 李敏 胡焓 童胜雄 田佳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809-1814,共6页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特异性细胞免疫的特点,并对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体检中心明确为健康的成年人10例作为研究对象,构...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特异性细胞免疫的特点,并对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体检中心明确为健康的成年人10例作为研究对象,构建VZV特异性组、对照组模型,分析两组间细胞免疫因子之间的差异。选择同时期于我院就诊的带状疱疹(HZ)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初次就诊时患者存在差异的VZV特异性细胞免疫因子指标(后简称指标),而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指标预测PHN发生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VZV组患者CD4^(+)T细胞占比低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及PD-1^(+)CD4^(+)T细胞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BMC上清液中IFN-γ、I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ZV组患者PBMC上清液中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N组患者合并前区疼痛占比、多阶段发病占比、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及PBMC上清液的TNF-α水平均高于非PHN组;CD3^(+)T细胞百分比低于非PH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C上清液TNF-α(HR=1.148)是HZ患者PHN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BMC上清液中TNF-α对于PHN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AUC=0.902,P<0.001,95%CI:0.821~0.981)。预测的截断值为>54.36 pg/mL,预测敏感度为82.35%,特异度为85.11%,阳性预测值为66.67%,阴性预测值为93.02%。结论PBMC上清液内TNF-α是影响PHN发生的VZV特异性细胞免疫因子,对于预测HZ患者PHN发生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的神经损伤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持续激活和复制的关系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大伟 谢鹏 邹德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研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患者的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持续激活、复制对感觉神经系统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感觉定量分析仪 (TSA 2 0 0 1)对 2 5例PHN患者和 38例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区及对侧镜像区进行感觉定量测量 ,同时... 目的 研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患者的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持续激活、复制对感觉神经系统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感觉定量分析仪 (TSA 2 0 0 1)对 2 5例PHN患者和 38例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区及对侧镜像区进行感觉定量测量 ,同时用PCR和SouthernBlot方法对其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进行VZV检测。结果 带状疱疹急性期和PHN病人疼痛区的各感觉阈值均大于对侧镜像区 ,而愈后无PHN的带状疱疹病人两者间未见显著性差异 ;PHN病人的感觉缺失值大于带状疱疹急性期病人 ;PHN患者的VZV检出率为 32 % ,而在愈后无PHN患者却未检测到。结论 VZV在带状疱疹患者的背根神经节内长久复制和激活会引起神经系统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的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感觉定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E胞外域基因的真核细胞稳定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伊兴旭 陈敬贤 +1 位作者 甘霖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真核细胞稳定表达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糖蛋白E(g E)的胞外域基因,应用g E抗原建立VZV感染的血清学试验来评价VZV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构建含有VZV g E胞外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CDNA3.1-g E,测序后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经G... 目的真核细胞稳定表达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糖蛋白E(g E)的胞外域基因,应用g E抗原建立VZV感染的血清学试验来评价VZV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构建含有VZV g E胞外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CDNA3.1-g E,测序后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经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VZV g E的细胞株。采用RT-PCR法检测VZV g E的mRNA,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g E的免疫反应性,表达产物经Ni2+-NTA柱纯化后包被ELISA板,对127份0~10岁正常儿童血清中VZV-Ig 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成功筛选出能够稳定表达VZV g E胞外域基因的COS-7细胞株,RT-PCR检测到g E的mRNA,经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g E具有明显的免疫反应性,COS-7细胞株和其培养上清液中均有g E融合蛋白,表达量约为0.632 mg/ml,纯度约为90%。ELISA实验检测了127份0~10岁儿童血清中VZV-Ig G抗体,总阳性率为81.89%,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3.75%和88.24%。结论本实验获得稳定高效表达VZV g E胞外域基因的COS-7细胞株,建立的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有助于VZV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对易感人群VZV感染的诊断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糖蛋白E 转染 真核稳定表达 血清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E原核表达载体的表达及产物纯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福民 冉玉平 +4 位作者 吴琦 李明 段德鉴 赵秀红 周光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构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糖蛋白E(gE)原核表达系统的纯化方法,并鉴定目的蛋白。方法:将VZVgE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1λT,构建重组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VZVgE;用IPTG(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融合蛋白在... 目的:构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糖蛋白E(gE)原核表达系统的纯化方法,并鉴定目的蛋白。方法:将VZVgE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1λT,构建重组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VZVgE;用IPTG(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蛋白回收试剂盒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纯化产物的抗原性。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所得到的重组质粒即为含有目的片段的重组载体pGEX-VZVgE;在IPTG诱导下pGEX-VZVgE表达分子质量为98ku的融合蛋白;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后,得到分子质量约为72ku的VZVgE,并用免疫印迹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构建的VZVgE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能表达重组蛋白,并建立了一套纯化VZVgE的方法;从而为VZVgE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糖蛋白E 原核表达载体 融合蛋白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14
作者 屈园园 路庆丽 普雄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77-388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了解基因型与临床变量的关系,为预防控制水痘提供依据。方法:对125例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的性别、年龄、族别进行资料统计,采集水疱液,提取标本中的DNA,PCR扩增ORF22并测序,用D...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了解基因型与临床变量的关系,为预防控制水痘提供依据。方法:对125例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的性别、年龄、族别进行资料统计,采集水疱液,提取标本中的DNA,PCR扩增ORF22并测序,用DNAMAN软件分析核酸序列,根据ORF22片段中6个SNPs位点碱基突变组合确定VZV基因型别;其次探讨不同临床表型间VZV基因亚型的构成情况,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PCR检测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疱液标本阳性率为96%(120/125),120份VZV临床分离株经序列对比J型79株,M1型40株,E型1株;通过卡方检验,认为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VZV基因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不同民族的VZV基因型构成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97,P<0.001)。结论 :新疆地区VZV基因型分布既有地理相关性,又有民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基因型 临床表型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原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钦 贾继宗 +7 位作者 刘剑 陈丽宏 杨连威 曾丽文 韩金乐 叶祥忠 李益民 夏焕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2-545,552,共5页
目的: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质控VZV灭活疫苗研发和生产中抗原含量。方法:以VZV中和单抗5F6C8为包被抗体、8H5D1为酶标抗体,构建定量检测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本方法的特异性... 目的: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质控VZV灭活疫苗研发和生产中抗原含量。方法:以VZV中和单抗5F6C8为包被抗体、8H5D1为酶标抗体,构建定量检测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本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线性和稳定性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双抗体夹心定量检测VZV抗原的ELISA方法,线性范围为0.4μg~13μg/ml,相关系数为R2=0.994,定量限度为0.4μg/ml;变异系数CV<15%、准确性回收率介于87.5%~111.6%之间,稳定性37℃6天的回收率>80%。与VZV以外的相关病毒样本没有交叉反应。结论:构建的VZV抗原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各项性能符合定量检测需要,可用于VZV灭活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的抗原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抗原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衣壳蛋白ORF4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琳俐 王玮 +5 位作者 付文锟 潘德全 叶江辉 朱桦 程通 夏宁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制备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主要衣壳蛋白ORF40的单克隆抗体,对该蛋白在VZV感染细胞内的表达、分布以及在VZV病毒颗粒中的包含情况进行初步探究。方法:设计并合成VZV ORF40多肽片段,偶联牛血清白蛋白后免疫小鼠,制备与筛选抗VZV ... 目的:制备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主要衣壳蛋白ORF40的单克隆抗体,对该蛋白在VZV感染细胞内的表达、分布以及在VZV病毒颗粒中的包含情况进行初步探究。方法:设计并合成VZV ORF40多肽片段,偶联牛血清白蛋白后免疫小鼠,制备与筛选抗VZV ORF40单克隆抗体,使用获得的抗体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对VZV感染细胞进行检测,并通过Western blot对纯化的VZV病毒颗粒进行检测。结果:获得VZV ORF40单克隆抗体10F2,该抗体可特异性识别VZV感染细胞表达的以及VZV病毒颗粒包含的ORF40蛋白;本研究应用该抗体确定了ORF40蛋白在VZV感染细胞中的核定位,并且发现ORF40蛋白在核周有点状聚集现象,在细胞质区域偶尔也能检测到ORF40蛋白的分布。结论:本研究筛选获得抗VZV ORF40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后续开展该蛋白在VZV感染与病毒颗粒组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 ORF40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患者唾液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检测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晨 赵阳 +2 位作者 杨晶晶 陈胡林 杨慧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7-740,共4页
目的带状疱疹不出现典型皮损时容易漏诊和误诊,需依靠实验室检查进行辅助诊断。文中旨在评估带状疱疹患者唾液样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检测在带状疱疹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在南部战区总医... 目的带状疱疹不出现典型皮损时容易漏诊和误诊,需依靠实验室检查进行辅助诊断。文中旨在评估带状疱疹患者唾液样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检测在带状疱疹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在南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诊断的55例带状疱疹患者为VZV组。另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并根据患者病情评分表分为轻中度者(n=35)和重度者(n=20),于患者皮损消退3个月后记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唾液、血清中VZV DNA载量,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唾液中病毒颗粒。结果55例患者唾液、血液样本中VZV DNA阳性率分别为87%、85%。VZV组唾液中VZV DNA载量[(4.06±3.01)拷贝/mL]高于对照组[(1.09±0.41)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其血清中VZV DNA载量[(1.47±1.07)拷贝/mL]亦高于对照组[(1.10±0.25)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重度者唾液的VZV DNA载量[(5.79±2.94)拷贝/mL]大于轻中度者[(3.06±2.59)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HN患者血清中VZV DNA载量高于非PHN者[(2.61±0.93)拷贝/mL vs(1.33±1.00)拷贝/mL,P<0.05]。结论唾液中VZV DNA PCR检出率高,且其载量与临床症状相关,可以用于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琨莹 郭世杰 +7 位作者 袁若森 潘东 张春 陈晓旭 衣延明 杨阳 郑柏松 姜春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5-1323,共9页
目的:建立可快速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糖蛋白抗原水平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验证其特异性、线性、准确性和精密性。方法:采用抗VZV糖蛋白基因工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VZV糖蛋白抗原水平。优化抗体组合、抗体工作浓度... 目的:建立可快速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糖蛋白抗原水平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验证其特异性、线性、准确性和精密性。方法:采用抗VZV糖蛋白基因工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VZV糖蛋白抗原水平。优化抗体组合、抗体工作浓度、包被条件、封闭条件、酶标抗体反应条件和显色条件,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线性、准确性及精密性验证。结果:捕获抗体VZV-mAb-03和酶标抗体VZV-mAb-HRP-02的组合为最优双抗组合,其最适浓度分别为450.0和0.1μg·L^-1,最适包被条件为0.05 mol·L^-1 Tris-HCl(pH值为8.7±0.1)在4℃条件下包被过夜(18 h),最适封闭条件为1%牛血清白蛋白(BSA)在37℃条件下封闭2 h,最适样品稀释液为磷酸盐吐温缓冲液(PBST),抗原夹心与酶标抗体最适反应条件均为37℃、1 h,最适显色条件为37℃、15 min。经验证,该方法与其他人用疫苗及辅料成分无交叉反应;线性范围为500~2600 PFU·mL^-1,回归系数(R2)>0.95;批内回收率82.2%~115.7%,变异系数(CV)<10.2%;批间回收率80.5%~118.6%,板内CV<17.4%,板间CV<14.9%。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检测双抗体夹心的VZV糖蛋白抗原水平的ELISA检测方法,符合定量检测需要,可用于VZV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抗原水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糖蛋白 双抗体夹心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和Ⅰ型干扰素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制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艳 杨慧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复制过程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和Ⅰ型干扰素(IFN)与病毒复制之间的关系。方法:VZ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后,病毒空斑试验检测正常对照组、STAT3过表达组及STAT3敲除组VZV滴度的变... 目的:探讨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复制过程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和Ⅰ型干扰素(IFN)与病毒复制之间的关系。方法:VZ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后,病毒空斑试验检测正常对照组、STAT3过表达组及STAT3敲除组VZV滴度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3组Ⅰ型IFN功能基因(OAS、PKR、IRF3和STAT1)的表达情况。结果:VZV感染HELF后,STAT3表达显著增加。STAT3的过度表达增加了VZV的感染(P<0.001),同时Ⅰ型IFN反应基因OAS、PKR、IRF3和STAT1表达均衰减(P均=0.000)。STAT3敲除组VZV病毒滴度显著降低(P=0.000),而Ⅰ型IFN反应基因OAS、PKR、IRF3和STAT1表达均上调(P均=0.000)。结论:1通过在HELF中转染STAT3基因使其过表达,促进了VZV的感染,并显著抑制Ⅰ型IFN对VZV感染的作用。2敲除STAT3基因抑制了VZV感染,而Ⅰ型IFN对VZV感染的反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Ⅰ型干扰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
作者 袁福杰 裴颖 王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1-215,共5页
目的:分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例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女性,55岁,因... 目的:分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例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女性,55岁,因左眼视力下降40余天入院。查体,左眼结膜充血,角膜弥漫性水肿,可见大量色素角膜后沉着物(KP),房水混浊、闪辉,虹膜脱色素,部分虹膜后粘连,眼底视不清;房角镜检查见房角大量色素沉积,房水病毒抗原检测显示VZV呈强阳性,确诊为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给予局部联合全身抗炎、抗病毒和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下降不明显,行前房冲洗术后患者眼压下降,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房水病毒抗原检测是诊断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的有效方法,对于房角大量色素沉积的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前房冲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角膜炎 葡萄膜炎 继发性青光眼 前房冲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