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改造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迎春 《河北农机》 2017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了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培养和开发。本文提出,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专业核心技术一体化的专业改造、设置实践型的课程建设体系、推进行... 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了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培养和开发。本文提出,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专业核心技术一体化的专业改造、设置实践型的课程建设体系、推进行动型的教学组织方式,着力提升高职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核心技术一体化 高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国华 王亚忠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26-127,共2页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教学的基本现状,针对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构想与措施。
关键词 水电站 动力设备 设备管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大修顶岗·双元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I0017-I0017,共1页
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该专业依托中国水利职教集团、黄河水利委员会故县水利枢纽管理部门、豫西新华水利水电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全面实施“大修顶岗·双元... 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该专业依托中国水利职教集团、黄河水利委员会故县水利枢纽管理部门、豫西新华水利水电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全面实施“大修顶岗·双元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企业水电站大修时机,实施顶岗实习教学,聘请企业专家构建“双师”结构队伍,开展双元教学,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的指导、评价和考核,人才培养改革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实习教学 管理专业 动力设备 水电站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顶岗 大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小型水电站运行专业管理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昌杰 吴位跃 +1 位作者 尤正坤 王俊 《农村电工》 2012年第6期32-33,共2页
1完善运行值班机制。合理配置岗位人员 某水电站运行岗位人员配置状况:5个值共20人,其中值长5人、副值长2人、值班员5人、副值班员8人。执行“五值三运行+3天学习班”的倒班模式。即8小时工作制三班倒,“上9天运行班休息3天、学习... 1完善运行值班机制。合理配置岗位人员 某水电站运行岗位人员配置状况:5个值共20人,其中值长5人、副值长2人、值班员5人、副值班员8人。执行“五值三运行+3天学习班”的倒班模式。即8小时工作制三班倒,“上9天运行班休息3天、学习3天”为一个倒班(3个中班一3个白班~3个夜班一3天休息一3天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运行 专业管理 值班员 合理配置 人员配置 学习 工作制 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招收赤道几内亚水电站运行管理留学生班
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I0018-I0018,共1页
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中水集团共同实施国际工程订单班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化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了学院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的能力。
关键词 水电站运行 管理专业 赤道几内亚 留学生 人才培养模式 “走出去”战略 创新国际化 招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灌浆工程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黄灿新 王团乐 +2 位作者 施炎 孙云山 王梓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9-215,共7页
水利水电灌浆工程具有“作业隐蔽、数据量大、经验性强、涉及专业多”等特点,其质量控制与管理是行业长期面临的难题。以全生命周期、多专业协同的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网络数据库、三维可视化、面向对象编程等技术为手段,通过开发地质数... 水利水电灌浆工程具有“作业隐蔽、数据量大、经验性强、涉及专业多”等特点,其质量控制与管理是行业长期面临的难题。以全生命周期、多专业协同的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网络数据库、三维可视化、面向对象编程等技术为手段,通过开发地质数据管理与建模、灌浆参数化设计、三维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灌浆资料整理与输出、渗流渗压监测等五大模块,构建了基于BIM技术的水利水电灌浆工程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BIM管理系统的灌浆工程分析方法,并以乌东德水电站为实例开展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减少灌浆施工过程的盲目性、提高灌浆分析的针对性,实现“施工过程透明、灌浆数据有效、设计参数动态、成果资料共享”的目标,可为隐蔽灌浆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工程 BIM管理系统 三维可视化 全生命周期 专业协同 乌东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