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岷江上游水电工程建设临河型弃渣场土壤流失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邱景 雷孝章 +1 位作者 杨建霞 陈平安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2,共2页
根据对岷江上游部分水电站弃渣场的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各渣场现有堆渣量与设计堆渣量的差值,从而得出各渣场流失量与堆渣量的比值即流弃比;分析了流弃比产生的原因和组成,提出了岷江上游地区以石料为主的临河型渣场流弃比B的取值范围... 根据对岷江上游部分水电站弃渣场的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各渣场现有堆渣量与设计堆渣量的差值,从而得出各渣场流失量与堆渣量的比值即流弃比;分析了流弃比产生的原因和组成,提出了岷江上游地区以石料为主的临河型渣场流弃比B的取值范围为10%-30%,平均取值为25.96%。针对渣场建设和堆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建设 临河型渣场 流弃比 岷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建设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齐红梅 陈奇伯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1,共3页
通过对水电工程建设区特殊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模型,用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这一特殊建设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不仅从动态上评价了水电工程建设区的生态... 通过对水电工程建设区特殊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模型,用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这一特殊建设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不仅从动态上评价了水电工程建设区的生态安全,而且还体现了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指出了该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水电工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建设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以金安桥水电站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仕艳 原海红 +2 位作者 陈奇伯 于攀龙 马炜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研究水电工程建设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金安桥水电站重塑地貌2#弃渣场和3#弃渣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未受工程施工扰动的灌草丛、林地和农田的原地貌土壤作为对照,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①土壤容重为重塑地貌大于其原地... 为研究水电工程建设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金安桥水电站重塑地貌2#弃渣场和3#弃渣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未受工程施工扰动的灌草丛、林地和农田的原地貌土壤作为对照,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①土壤容重为重塑地貌大于其原地貌;②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为原地貌高于其重塑地貌,非毛管孔隙度则相反;③重塑地貌2#和3#渣场的表层渣体粒径都较粗,>5mm粒径的颗粒组成百分比就达到64.53%和65.11%,比例不合理,而原地貌农田的土壤粒径组成基本呈正态分布;④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钾含量均为原地貌大于重塑地貌,而全磷、速效磷含量则相反。研究结果表明水电工程建设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建设 土壤理化性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级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江超 张维 +1 位作者 徐小伟 林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64-165,167,共3页
消费级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集成了飞行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导航定位系统等,无须特定的起降场地以及大量的地面支持人员和设备,数据采集成本较低,具有灵活、便捷、高性价比等优点,可快速获取水电工程项目区地形、地貌、地物等影像并提取... 消费级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集成了飞行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导航定位系统等,无须特定的起降场地以及大量的地面支持人员和设备,数据采集成本较低,具有灵活、便捷、高性价比等优点,可快速获取水电工程项目区地形、地貌、地物等影像并提取所需数据,为工程建设提供高效的测绘服务,避免传统测绘技术视距短、通视条件差、信号遮蔽等问题。在卡洛特水电站建设中,采用大疆精灵系列无人机实现了施工区域内的工程数字化测绘、地质灾害监测、工程形象监测以及植被生态监测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基于消费级无人机平台的低空遥感技术在水电工程中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级无人机 低空遥感技术 水电工程建设 地质灾害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如何规范工程采购管理
5
作者 张朝亮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工程采购 采购制度 采购程序 水电工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水电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资源影响及保护措施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卿足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4,共3页
四川江河湖泊众多,有大小江河1000多条,天然湖泊1000余座,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其中鱼类资源尤为丰富,栖息有我国众多的著名珍稀和特有鱼类,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保护好天然鱼类资... 四川江河湖泊众多,有大小江河1000多条,天然湖泊1000余座,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其中鱼类资源尤为丰富,栖息有我国众多的著名珍稀和特有鱼类,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保护好天然鱼类资源与生态环境,是实现鱼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川省水电工程建设呈现出蓬勃快速发展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资源 水电工程建设 保护措施 四川省 生物多样性保护 经济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 鱼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涉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标准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春芳 陈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152,共2页
在水电工程建设征收土地工作中,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确定安置规模的重要因素。以现有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从5五个方面综合研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对容易引起资格认定纠纷的八类人员的各种可能情况进行解析,提出了这8类人员... 在水电工程建设征收土地工作中,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确定安置规模的重要因素。以现有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从5五个方面综合研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对容易引起资格认定纠纷的八类人员的各种可能情况进行解析,提出了这8类人员是否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建设 征收土地 移民生产安置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建设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傅暨南 《福建水土保持》 2004年第2期63-67,共5页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预测是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前提 ,预测的内容是否全面 ,方法是否科学 ,直接关系到预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本文以两个水电站工程建设为例 ,分别就应用数学模型法与类比法对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土壤流失进行预测 ,详...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预测是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前提 ,预测的内容是否全面 ,方法是否科学 ,直接关系到预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本文以两个水电站工程建设为例 ,分别就应用数学模型法与类比法对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土壤流失进行预测 ,详细论述了两种预测方法的主要内容、方法、步骤 ,探讨了该类项目土壤流失预测所需的基础资料和预测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建设 土壤流失量 预测方法 数学模型法 类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建设软基施工安全监测规范》(送审稿)通过审查
9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4,共1页
2012年11月23日,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西安主持召开了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编的电力行业标准《水电工程建设软基施工安全监测规范》(送审稿)审查会,成立了由施工、设计、科研、检测和高校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
关键词 水电工程建设 施工安全 监测规范 审查 软基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力行业标准 科学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流形方法的水利水电工程稳定性分析——评《数值流形方法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仲权 杨璐瑶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解决水电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水电工程建设行业将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方法应用于其中。其中,数值流形法是一种典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可对...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解决水电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水电工程建设行业将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方法应用于其中。其中,数值流形法是一种典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可对土石坝、边坡等的稳定性及风险预防策略进行分析。本文参考《数值流形方法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一书,系统阐述数值流形方法的基本原理与程序实现过程,并对其二次开发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稳定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而为解决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技术难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基础设施 水利水电工程 数值流形方法 数学方法 水电资源 水电工程建设 数值流形法 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民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总体效益——以大渡河中游为例
11
作者 袁庆娟 张红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0期5-7,共3页
在分析民族地区水电工程建设土地供需矛盾及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土地开发整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整理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效益分析研究,为今后的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理论和技术借鉴。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水电工程建设 土地开发整理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基础知识》指导下的水利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丰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I0004-I0004,共1页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进步,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优化水利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基础知识》一书详细阐述了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中机电安装...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进步,机电一体化设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优化水利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基础知识》一书详细阐述了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中机电安装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水电机电安装工程发展概况、设备的防腐、施工组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机电安装 机电安装工程 水电工程建设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 机电一体化设备 施工组织设计 安装调试 基础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口水电站建设中环保与水土保持对策研究
13
作者 王国忠 左虎 张宇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9-11,共3页
潘口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工程弃渣主要堆放于冲沟与河滩上,极易因雨水冲刷流入河道而影响水环境;施工道路利用省道,将导致运输繁忙,产生大气与噪声污染;移民安置点众多,安置工程将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问题。... 潘口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工程弃渣主要堆放于冲沟与河滩上,极易因雨水冲刷流入河道而影响水环境;施工道路利用省道,将导致运输繁忙,产生大气与噪声污染;移民安置点众多,安置工程将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问题。为了加强潘口水电站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业主单位针对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别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并采取了具体保护措施,既减轻了施工对坝区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建设 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 潘口水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六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1号征文通知)
14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93-1793,共1页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四川大学;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协办单位:《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水利学报》编辑...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四川大学;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协办单位:《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水利学报》编辑部;《岩土力学》编辑部;《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编辑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中国水利 岩土工程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 勘测设计 交通大学 水利学 学术讨论会 论文征稿 水电工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项目风险辨识体系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龙爽 王永潭 +3 位作者 孔繁臣 房国君 郎红军 王冬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96,共6页
为全面、系统地辨识和分析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避免辨识重复、交叉、遗漏等问题,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构建以风险辨识三维模型为基础的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辨识体系。首先,将建设项目划分为若干个专业板块,以其为基础子系统;然后,依据&q... 为全面、系统地辨识和分析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避免辨识重复、交叉、遗漏等问题,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构建以风险辨识三维模型为基础的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辨识体系。首先,将建设项目划分为若干个专业板块,以其为基础子系统;然后,依据"点-线-面-体"辨识模式,以作业环节为主线,针对设备设施、作业流程、人员岗位和环境氛围等4个管理对象,分别运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法(FMEA)、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作业场所危险性分析法(LEC)和危险性预先分析法(PHA)进行风险辨识;其次,构建动态的风险因子基础数据库;最后,以某水电站重建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运用该体系能全面辨识出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各类风险因素,指导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建设 霍尔三维结构 风险辨识 “点-线-面-体”辨识模式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领导一行赴云南澜沧江苗尾、功果桥水电站进行质量回访
16
作者 黄良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2015年4月10日下午.长江科学院院长郭熙灵一行赴云南澜沧江苗尾、功果桥水电站拜访了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苗尾、功果桥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下称建管局)业主,对我院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承担的苗尾、功果桥试验中心运行管理项目进行... 2015年4月10日下午.长江科学院院长郭熙灵一行赴云南澜沧江苗尾、功果桥水电站拜访了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苗尾、功果桥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下称建管局)业主,对我院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承担的苗尾、功果桥试验中心运行管理项目进行了质量回访,并就进一步科技服务与合作事项等与建管局领导举行座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科学院 南澜沧江 水电 回访 质量 水电工程建设 管理项目 试验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
17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8-348,共1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以西部地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为主体的“西电东送”工程,以“南水北调”为代表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以“青藏铁路”为代表的极端环境下铁路建设工程和“国家高速铁路网建设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以西部地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为主体的“西电东送”工程,以“南水北调”为代表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以“青藏铁路”为代表的极端环境下铁路建设工程和“国家高速铁路网建设工程”,“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工程”,以及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的的“小城镇建设工程”等的相继实施,为我国岩土与工程理论的提升与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很多机遇,同时,在这些重大工程实施过程中已遇到或将要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也向岩土与工程的同行们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充分交流我国岩土与工程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共同面对西部的机遇与挑战,全面推动岩土与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继前两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之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商定.拟在2009年联合组织“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电东送”工程 岩土工程 学术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铁路建设工程 中国地质学会 跨流域调水工程 水电工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水利水电新技术简介
18
作者 高又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75-78,共4页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保证各方面的需要;在开发利用中尽量采用先进技术,降低费用,缩短工程建设工期,一直是各国追求的目标。现就国外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介绍如下。一、大力防止水的浪...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保证各方面的需要;在开发利用中尽量采用先进技术,降低费用,缩短工程建设工期,一直是各国追求的目标。现就国外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介绍如下。一、大力防止水的浪费增加水的有效利用国外为在各用水部门间、农场间、企业间合理分配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建设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水电经济评价的特点
19
作者 李荧 《技术经济》 1986年第1期11-14,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要讲究经济效益。因此,各行各业都在研究经济分析评价的准则与方法,使本行业的建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提出多种经济分析评价的准则与方法。这些准则和方法中,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要讲究经济效益。因此,各行各业都在研究经济分析评价的准则与方法,使本行业的建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提出多种经济分析评价的准则与方法。这些准则和方法中,有的是从国家国民经济出发;有的是从部门或企业利益出发;有的适用于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有的适用于企业财务分析;有的方法虽然其算式的模式一样,但其计算项目的含义不同时,其结果差异至大。小水电工程建设中,采用什么方法和准则来进行经济分析?这是最近几年来,全国小水电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建设 水电工作者 经济规律办事 企业财务分析 经济分析 水电工程建设 经济评价 季节性电能 经济计算 投资分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key technologies of penstock shaft construction for a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20
作者 ZHENG Jingxing CHEN Jianhua +4 位作者 HUANG Wenfeng YIN Jingke ZHANG Peng ZHANG Rui XIONG Fuyou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29-339,共11页
Completing the principal engineering components of a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spans between 50 and 60 months,from the inception of construction to the commencement of power generation by the first unit.The filling... Completing the principal engineering components of a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spans between 50 and 60 months,from the inception of construction to the commencement of power generation by the first unit.The filling of the penstock with water represents a critical phase preceding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ity by the first unit.During this interval,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version shaft presents multiple challenges,including intricate construction procedures,considerabl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elevated safety risks,and quality control issues.To address this issue,this study uses CFD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flow field,pressure gradient,and head loss of shaft curved section with different curvature radius,and examines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by drawing on the practice of diversion shaft construction at the Meizhou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These technologies include optimizing the curvature radius of the curved section of diversion shaft,reverse-well excavation for the shaft,and sliding-up for the lining concrete.It is found that as the curvature radius of shaft curved section reduces from 4 to 2 times the shaft diameter,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 index does not change much,and the increase of head loss accounts for about 0.18%of the total head loss of the water conveyance system.The result show that optimizing the curvature radius from 4 times to 2 times the shaft diameter is feasible and reasonable,and several improved technical 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such as stabilizing drill rods,mechanical scraper systems,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rete setting time and formwork sliding.Their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ly mitigates difficulties and safety risks during shaft construction,expedites the project schedule,enhances engineering quality,and creates a 41-month timeline for the principal engineering schedule for the first power unit genera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eriod recor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shaft construction curvature radi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