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腐剂对水生鸢尾组培苗内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蒋陈 邵元健 +1 位作者 吴雯雯 佘德琴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50,共2页
在水生鸢尾组培苗继代培养中,通常接种后10 d左右开始在增殖苗周围不断出现明显或不明显的细菌菌落。推断在水生鸢尾继代培养中不断表现出的污染为内生菌污染。当组培苗基数达到一定量时,如需快速繁殖,通过在培养基中增加抗生素抑制污... 在水生鸢尾组培苗继代培养中,通常接种后10 d左右开始在增殖苗周围不断出现明显或不明显的细菌菌落。推断在水生鸢尾继代培养中不断表现出的污染为内生菌污染。当组培苗基数达到一定量时,如需快速繁殖,通过在培养基中增加抗生素抑制污染已不能实现。通过试验,发现在培养基中加入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两种食品防腐剂,不仅起到抑制菌生长的作用,而且在培养基灭菌中能耐高温高压。进一步试验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苯甲酸钠对内生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山梨酸钾,但苯甲酸钠的浓度不应超过0.5%,否则会影响水生鸢尾苗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水生鸢尾 组织培养 内生菌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绿水生鸢尾叶片含水量与抗寒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慧春 朱开元 +1 位作者 周江华 邹清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183,共2页
通过对6种常绿水生鸢尾植株在持续低温胁迫过程中受冻害情况调查和叶片含水量的测定,分析了常绿水生鸢尾叶片含水量与受冻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常绿水生鸢尾叶片含水量随着低温胁迫的加深而逐渐下降,与植株受冻害程度呈负相关性,而与... 通过对6种常绿水生鸢尾植株在持续低温胁迫过程中受冻害情况调查和叶片含水量的测定,分析了常绿水生鸢尾叶片含水量与受冻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常绿水生鸢尾叶片含水量随着低温胁迫的加深而逐渐下降,与植株受冻害程度呈负相关性,而与品种的抗寒性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水生鸢尾 含水量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常绿水生鸢尾抗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京 孙小明 +1 位作者 吴家森 蔡建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4,40,共6页
为探明常绿水生鸢尾的抗寒性,以其4个品种(‘双色’、‘天景2’、‘白色’和‘天景3’)为试材,观察其越冬适应性并对其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半致死温度(LT50)、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 为探明常绿水生鸢尾的抗寒性,以其4个品种(‘双色’、‘天景2’、‘白色’和‘天景3’)为试材,观察其越冬适应性并对其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半致死温度(LT50)、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WSP)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浙江地区均可越冬;低温胁迫条件下,4个品种的LT50分别为-10.20、-9.35、-6.47、-2.07℃,其REC均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均先下降后上升,SOD活性和WSP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综合4个品种的形态与生理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出‘双色’的抗寒性最强,‘天景2’次之,可尝试用于北方某些地区的园林应用,‘白色’和‘天景3’的抗寒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水生鸢尾 抗寒性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常绿水生鸢尾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玉珍 成海钟 +3 位作者 金立敏 韦庆华 朱旭东 张文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7251-17253,共3页
[目的]为常绿水生鸢尾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常绿水生鸢尾组培苗为试材,通过移栽试验研究了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基质草炭+砻糠灰+珍珠岩(体积比为7∶2∶1)中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其余2种基... [目的]为常绿水生鸢尾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常绿水生鸢尾组培苗为试材,通过移栽试验研究了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基质草炭+砻糠灰+珍珠岩(体积比为7∶2∶1)中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其余2种基质的移栽成活率都低于60%。移栽后,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NAA0.5mg/L+活性炭(处理A3)中组培苗的平均根数、叶数与主根长均显著优于1/2MS培养基,1/2MS培养基中根茎部无黑色污染状(处理A2)的组培苗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处理A2和A3中大、中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4月13日与9月9日移栽的组培苗的成活率最高,分别为81%和82%;6月2日移栽的组培苗的成苗时间最短,为36d;11月3日移栽的组培苗成活率低,成苗时间长达120d。[结论]该试验为常绿水生鸢尾的栽培和繁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水生鸢尾 组培苗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绿水生鸢尾抗寒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慧春 朱开元 +1 位作者 周江华 宋晓青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通过低温胁迫处理常绿水生鸢尾(Iris hexagonus Hybrid)6个品种(二色、樱桃红、大红色、玫红色、蓝色和紫色),分别测定低温胁迫后6个品种的叶片电解质外渗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叶片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 通过低温胁迫处理常绿水生鸢尾(Iris hexagonus Hybrid)6个品种(二色、樱桃红、大红色、玫红色、蓝色和紫色),分别测定低温胁迫后6个品种的叶片电解质外渗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叶片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得出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玫红色品种的抗寒性最强,其次是大红色品种。该研究可为常绿水生鸢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水生鸢尾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生鸢尾中的镉、铅
6
作者 王薇 韩鹰 +1 位作者 高岳 史浩良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99-100,共2页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生鸢尾中的镉、铅。在最佳的试验条件下,镉、铅的检出限分别为6.0μg·kg-1,0.25mg·kg-1。回收率为99.53%-100.6%。本试验结果对监测水体污染、净化水体环境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水生鸢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水生常绿鸢尾抗寒性的初步测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慧春 朱开元 +1 位作者 周江华 邹清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910-911,共2页
采用田间直接观察法和电导法对水生常绿鸢尾(Iris hexagonus Hybrid)6个品种(根据其花色分为二色、樱桃红、大红色、玫红色、蓝色和紫色,依次简称品1-品6)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4的抗寒性最强,品2的抗寒性最弱。6种试材... 采用田间直接观察法和电导法对水生常绿鸢尾(Iris hexagonus Hybrid)6个品种(根据其花色分为二色、樱桃红、大红色、玫红色、蓝色和紫色,依次简称品1-品6)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4的抗寒性最强,品2的抗寒性最弱。6种试材抗寒力强弱顺序依次为品4〉品3〉品1〉品6〉品5〉品2,这6种水生鸢尾在杭州地区冬季均表现为常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常绿鸢尾 抗寒性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汞对3种水生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赛 王瑞莹 +3 位作者 周童 王从梅 万可 王波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15-19,共5页
采用液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HgCl_2(0,1.0,2.5,5.0,10.0,20.0,40.0,80.0 mg·LL^(-1))对水慈姑等3种水生植物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营养液中HgCl_2浓度的升高,水慈姑Chl、P_n、G_s、C_i和T_r也随着增加。Chl和P_n在1.0 mg... 采用液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HgCl_2(0,1.0,2.5,5.0,10.0,20.0,40.0,80.0 mg·LL^(-1))对水慈姑等3种水生植物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营养液中HgCl_2浓度的升高,水慈姑Chl、P_n、G_s、C_i和T_r也随着增加。Chl和P_n在1.0 mg·L-1(HgCl_2)时达最大值,G_s、C_i和T_r在2.5 mg·L^(-1)时达最大值,但随着HgCl_2浓度进一步增大,上述指标均持续下降。随着营养液中HgCl_2浓度的增加,大花美人蕉和水生鸢尾的Chl、P_n、G_s、Ci和T_r持续下降。结果表明,大花美人蕉、水生鸢尾对溶液中HgCl_2胁迫敏感,水慈姑在低浓度的HgCl_2胁迫下钝感,较高浓度的HgCl_2胁迫下敏感。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探究3种水生植物适应HgCl_2胁迫的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慈姑 大花美人蕉 水生鸢尾 汞胁迫 叶绿素含量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汞对3种水生植物根系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童 万可 +2 位作者 王从梅 王瑞莹 王波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5-8,21,共5页
采用液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HgCl_2(0,1.0,2.5,5.0,10.0,20.0,40.0,80.0 mg·L-1)对水慈姑等3种水生植物幼苗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营养液中HgCl_2浓度的升高,水慈姑和大花美人蕉根系总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5 mg·... 采用液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HgCl_2(0,1.0,2.5,5.0,10.0,20.0,40.0,80.0 mg·L-1)对水慈姑等3种水生植物幼苗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营养液中HgCl_2浓度的升高,水慈姑和大花美人蕉根系总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5 mg·L-1(HgCl_2)时达最大值;水生鸢尾根系总长则随着HgCl_2浓度的增加呈持续下降;水慈姑的根系总体积、根系总表面积和根系直径随着营养液中HgCl_2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2.5 mg·L^(-1)(HgCl_2)时达最大值,而大花美人蕉和水生鸢尾的则持续减小。由此可见,大花美人蕉、水生鸢尾对溶液中HgCl_2胁迫敏感,水慈姑在低浓度的HgCl_2胁迫下钝感,在较高浓度的HgCl_2胁迫下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慈姑 大花美人蕉 水生鸢尾 汞胁迫 根系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骄子——黄花鸢尾
10
作者 朱兴娜 施雪良 《农村百事通》 2008年第8期31-,77,共2页
黄花鸢尾是鸢尾科鸢尾属水生植物,又名黄菖蒲、水生鸢尾等。一、生物学特性黄花鸢尾原产于南欧、西亚及北非等地,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引种,是多年生湿生宿根草本植物,植株高大,根茎短粗。
关键词 黄花鸢尾 生物学特性 鸢尾 小青菜 水生鸢尾 园林应用 鸢尾 百合花目 黄菖蒲 菖蒲鸢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