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生脊椎动物的血清与黏液蛋白图谱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欧铜 雷晓颖 张奇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3,共6页
因脊椎动物的血清与黏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而具有多种生理、生化与抗病防御功能。为了解水生脊椎动物血清与黏液中所含主要蛋白成分及其异同,我们分别从中华鲟(Chinese stur-geon Aclpenser sinensis grdy)、鲫鱼(Cru... 因脊椎动物的血清与黏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而具有多种生理、生化与抗病防御功能。为了解水生脊椎动物血清与黏液中所含主要蛋白成分及其异同,我们分别从中华鲟(Chinese stur-geon Aclpenser sinensis grdy)、鲫鱼(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草鱼(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idellus)、赤点石斑鱼(Red-spotted grouper Epinephelus akaara)、青石斑鱼(Banded grouper Epinephelusawoara)、狗鱼(Pikes Esox reicherti)、江豚(Finless porpoise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黄颡鱼(Yellow catfishPelteobagrus fulvidraco)、鳜鱼(Mandarin fish Siniperca chuatsi)这9种水生脊椎动物中,采集血清和皮肤黏液样本。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了不同水生脊椎动物的血清和黏液样品中总蛋白的含量;经SDS-PAGE蛋白电泳,分别获得不同水生脊椎动物血清及黏液蛋白图谱;比较和分析了同种动物血清和黏液、不同动物之间血清与血清或黏液与黏液之间蛋白图谱的差异。结果表明:这些动物的血清蛋白组分有显著相似性,在分子量45—120 kD之间,蛋白条带大量集中分布;除青石斑鱼外,其他8种水生脊椎动物都有分子量约为28 kD和14 kD相同或相近的两条蛋白带。草鱼、鲫鱼、鳜鱼、狗鱼、黄颡鱼和江豚的黏液蛋白,除了都含有分子量大小约为45 kD的蛋白条带外,其他无显著相似性。对同种水生脊椎动物的血清与黏液蛋白比较,虽然黄颡鱼的血清与黏液中分子量相近的蛋白带最多,也仅约为38%,可见其蛋白带的种类和含量都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脊椎动物 血清 皮肤黏液 蛋白图谱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对鱼类及水生无脊椎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孔清 宋宏策 +5 位作者 魏磊 谢超伊 张钰煊 董美云 高雁 王晓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在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诸多因素中,太阳紫外辐射的增强逐渐成为最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生命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生物体一旦吸收了高能量的紫...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在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诸多因素中,太阳紫外辐射的增强逐渐成为最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生命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生物体一旦吸收了高能量的紫外辐射,则可对其各种生理过程产生影响,打破内稳态,尤其是紫外辐射对DNA的损伤作用,是诱导一系列生物效应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与鱼类及水生无脊椎动物有关的紫外辐射研究。从紫外辐射对生物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生物对紫外线响应方式、紫外辐射与其他因素复合影响三个层面进行总结。通过总结紫外辐射对鱼类及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影响,可为预测紫外辐射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助力,为海洋生物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紫外线辐射 UVA UVB 鱼类 水生脊椎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无脊椎动物血淋巴细胞分类及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芳丽 王月 +5 位作者 尚跃勇 严桂珍 孔辉 胡梦红 吕为群 王有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6-704,共9页
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血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防御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不同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血淋巴细胞分类和功能的研究整体上比对脊椎动物的研究落后。本研究中系统地归纳和综述了贝类、甲壳类、棘皮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血淋巴细胞的... 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血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防御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不同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血淋巴细胞分类和功能的研究整体上比对脊椎动物的研究落后。本研究中系统地归纳和综述了贝类、甲壳类、棘皮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血淋巴细胞的分类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贝类血淋巴细胞的分类主要以染色后细胞质中颗粒物质的有无作为指标,一般分为颗粒细胞(granulocyte)和透明细胞(hyalinocyte),其防御机制主要通过包囊作用、伤口修复、吞噬作用等方面体现;甲壳动物血淋巴细胞的分类主要依据血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和胞质中颗粒物质的有无、大小和密度等特征,一般将其分为无颗粒细胞(hyaline cell)、小颗粒细胞(semi-granular cell)和大颗粒细胞(granular cell),透明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共同介导吞噬作用,小颗粒细胞还介导包囊作用,大颗粒细胞主要介导细胞毒作用;棘皮动物的细胞免疫主要由体腔细胞即变形吞噬细胞或颗粒细胞完成。建议未来应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以及结合血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水生无脊椎动物血淋巴细胞进行分类和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脊椎动物 甲壳类 贝类 血淋巴细胞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细胞凋亡通路及其在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和四梅 张丽莉 +1 位作者 王艺磊 王国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61,共8页
半胱天冬氨酸酶(caspase)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在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参与胚胎发育、炎症反应、器官发生、变态过程及自稳态维持等多种生理过程。caspase级联反应将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水解底物蛋白或激活转录因子发挥作用... 半胱天冬氨酸酶(caspase)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在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参与胚胎发育、炎症反应、器官发生、变态过程及自稳态维持等多种生理过程。caspase级联反应将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水解底物蛋白或激活转录因子发挥作用。目前,细胞凋亡通路在哺乳动物的作用机制已有大量的报道,但对水生无脊椎的研究相对较少。综述caspase细胞凋亡通路及其在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天冬氨酸酶 细胞凋亡 水生脊椎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谭树华 袁志栋 钟彩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40,共6页
金属硫蛋白在水生无脊椎动物中分布广泛、容易被诱导,在水环境生态响应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水生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分类和特性、MT的诱导及影响因素、基因克隆与表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概述;并对其金属离子调节功能及其在水环境... 金属硫蛋白在水生无脊椎动物中分布广泛、容易被诱导,在水环境生态响应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水生无脊椎动物金属硫蛋白分类和特性、MT的诱导及影响因素、基因克隆与表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概述;并对其金属离子调节功能及其在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水产养殖等方面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提出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水生脊椎动物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无脊椎动物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6
作者 王志平 韩彦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2,共8页
适应性免疫一直被认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免疫机制,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无脊椎动物体内也存在许多在结构或功能上与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分子类似的免疫成分.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关于水生无... 适应性免疫一直被认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免疫机制,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无脊椎动物体内也存在许多在结构或功能上与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分子类似的免疫成分.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关于水生无脊椎动物中肌联蛋白、唐氏综合症细胞黏着分子、特异性凝集素、几丁质结合蛋白和185/133基因家族以及含有V和C结构域的蛋白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研究进展,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无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并揭示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起源与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脊椎动物 适应性免疫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泽湿地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芦康乐 武海涛 +2 位作者 杨萌尧 王清波 吕宪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129,共8页
依据2017年5、7、9月对三江平原19处沼泽湿地(参照湿地6处,受损湿地13处)的水生无脊椎动物采样结果,应用生物完整性理论和方法,构建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健康状况。通过对27个候选指标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 依据2017年5、7、9月对三江平原19处沼泽湿地(参照湿地6处,受损湿地13处)的水生无脊椎动物采样结果,应用生物完整性理论和方法,构建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健康状况。通过对27个候选指标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总分类单元数、扁卷螺科百分比、龙虱科百分比、刮食者百分比4个指标构成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核心指标。采用比值法计算各指标参数值,将各参数值加和得到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值。根据参照湿地水生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值的25%分位数值确定评价标准,对小于25%分位数的值进行三等分,确定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健康评价标准:≥2.58,无干扰;1.72~<2.58,轻度干扰;0.86~<1.72,中度干扰;0~<0.86,重度干扰。结果表明:所调查的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有78.95%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其中47.37%受到了中重度干扰),21.05%属于无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沼泽湿地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螺类组成生态指示 被引量:5
8
作者 管强 武海涛 +4 位作者 陈展彦 李洪宇 芦康乐 刘吉平 吕宪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20-3327,共8页
螺类作为湿地的重要生物类群,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这使得螺类成为潜在的环境指示物种。为了研究中国东北沼泽湿地不同类型湿地螺类群落结构的差异以及螺类作为不同类型湿地指示物种的可能,在2014年9月和2015年5月对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 螺类作为湿地的重要生物类群,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这使得螺类成为潜在的环境指示物种。为了研究中国东北沼泽湿地不同类型湿地螺类群落结构的差异以及螺类作为不同类型湿地指示物种的可能,在2014年9月和2015年5月对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臌囊苔草湿地、毛苔草湿地、漂筏苔草湿地共17个采样点进行螺类样品采集。共采集到了螺类8科13属17种4452个。研究表明,螺类以扁卷螺科Planorbidae、椎实螺科Lymnaeidae、膀胱螺科Physidae为主;4种不同类型湿地螺的种类组成不同,这些螺类的种类组成与不同类型湿地的水深、植物类型组成等湿地特征是相对应。螺类的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lef指数)在不同类型湿地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筛选了指示螺类6种,无褶螺是小叶章沼泽化草甸的指示物种,小土蜗、半球多脉扁螺和虹蛹螺是臌囊苔草湿地的指示物种,琥珀螺是毛苔草湿地的指示物种,平盘螺是漂筏苔草湿地的指示物种,这表明了螺类是沼泽湿地类型的重要指示生物。也为螺类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恢复和生态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资料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类 生态指示 不同湿地类型 水生脊椎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链修饰的苯甲酰基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9
作者 杨光富 袁继伟 刘钊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10-410,共1页
关键词 脲类衍生物 苯甲酰基 华中师范大学 农药化学 水生脊椎动物 杀虫剂 酰基脲 结构修饰 杀虫活性 桥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环保局提出在润滑剂中禁用2,4,6-三叔丁基苯酚和限用磷酸三异丙基苯酯
10
作者 黄丽敏(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2-82,共1页
美国环保局(EPA)提议禁止2,4,6-三叔丁基苯酚(2,4,6-TTBP)作为润滑剂添加剂使用,因为这种化合物对水生植物和动物有毒,可能导致人类肝损伤。EPA也提议限制生产及分销磷酸三异丙基苯酯[PIP(3∶1)],但在航空液压油、其他润滑油和润滑脂以... 美国环保局(EPA)提议禁止2,4,6-三叔丁基苯酚(2,4,6-TTBP)作为润滑剂添加剂使用,因为这种化合物对水生植物和动物有毒,可能导致人类肝损伤。EPA也提议限制生产及分销磷酸三异丙基苯酯[PIP(3∶1)],但在航空液压油、其他润滑油和润滑脂以及汽车替代部件的使用除外。认为PIP(3∶1)对水生植物、水生无脊椎动物、鱼类等有毒。数据显示它可能影响生殖和发育,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以及肾上腺、肝脏、卵巢、心脏和肺等器官损伤。这两项提议将在联邦公报中刊登,将引发为期60天的公众评议阶段。在联邦公告后最终法案必须在18个月内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剂添加剂 航空液压油 润滑脂 美国环保局 异丙基苯 数据显示 器官损伤 水生脊椎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解除对中国活鱼和水产品的进口或过境的临时限制措施
11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年第1期73-73,共1页
2021年1月8日,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兽医控制与监督委员会发布G/SPS/N/KAZ/59/Add.1号通报:对其于2020年2月28日发布的G/SPS/N/KAZ/59号通报进行补遗,解除哈萨克斯坦自2020年1月29日以来对来自中国的进口或过境的活鱼和水产品所实施的临时... 2021年1月8日,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兽医控制与监督委员会发布G/SPS/N/KAZ/59/Add.1号通报:对其于2020年2月28日发布的G/SPS/N/KAZ/59号通报进行补遗,解除哈萨克斯坦自2020年1月29日以来对来自中国的进口或过境的活鱼和水产品所实施的临时限制措施。所涉及产品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及相关制品。符合我方对通报(G/SPS/N/KAZ/59)的评议意见及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议意见 限制措施 哈萨克斯坦 甲壳类 鱼和水产品 水生脊椎动物 控制与监督 S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