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国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
22
1
作者
程燕
周军英
单正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93-298,共6页
介绍了美国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从商值法到概率风险评价再到多层次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当前在美国被广泛采用的多层次生态风险评价系统。对水生生态风险评价中常用的暴露评价模型GENEEC、PRZM和EXAM S进行了比较分析。...
介绍了美国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从商值法到概率风险评价再到多层次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当前在美国被广泛采用的多层次生态风险评价系统。对水生生态风险评价中常用的暴露评价模型GENEEC、PRZM和EXAM S进行了比较分析。介绍了美国已开展的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工作情况,旨在为我国今后的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水生生态风险
评价
多层次
生态
风险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田用药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程燕
周军英
单正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252,共11页
主要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有关稻田使用农药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体系,包括评价程序及已建立的模型、场景等。评价程序部分重点介绍了暴露评价方法,模型及场景部分则主要介绍美国、欧盟、日本开发并已广泛应用的稻田-地表水模型及...
主要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有关稻田使用农药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体系,包括评价程序及已建立的模型、场景等。评价程序部分重点介绍了暴露评价方法,模型及场景部分则主要介绍美国、欧盟、日本开发并已广泛应用的稻田-地表水模型及相应场景。简要评述了我国在稻田用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方面的研究概况及不足,对我国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工作重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稻田
水生生态风险
风险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珠江口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的水生生态风险研究
3
作者
赵肖
段丽洁
+1 位作者
章斌
刘明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20-225,共6页
针对近海水环境中低剂量长期的持久性有机氯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种群的生态风险,选择珠江口为研究对象,评价滴滴涕(DDTs)对带鱼种群的生态风险.在分析污染物在珠江口水环境中的迁移分布过程及珠江口水生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
针对近海水环境中低剂量长期的持久性有机氯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种群的生态风险,选择珠江口为研究对象,评价滴滴涕(DDTs)对带鱼种群的生态风险.在分析污染物在珠江口水环境中的迁移分布过程及珠江口水生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应用水生生物富集动力学模型分析污染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分布过程,确定风险受体的污染物富集量,并结合污染物慢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应用定量生态学模型(Leslie模型)定量分析受体富集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度.研究结果显示,珠江口区域环境内现存DDTs污染物对带鱼种群的生态风险最大影响体现在导致带鱼种群生物量在一个世代内变化1.3511%,处于可接受范围.研究构建出水生生态风险研究新模式,此模式在多介质环境持久性污染暴露的环境风险研究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水生生态风险
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
滴滴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技术
被引量:
32
4
作者
顾宝根
程燕
+3 位作者
周军英
王慧敏
陈隆智
袁善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90,共8页
美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态风险评价技术,包括农药对地表水水生生物、对陆生生物以及地下水的风险评价。综述了美国的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及陆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旨在为我国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技术的完善和农药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药
生态
风险
评价
水生生态风险
评价
陆生
生态
风险
评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浓度五氯酚对鲫鱼血液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
13
5
作者
张民
顾宇飞
+2 位作者
顾颖
王斌
尹大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2-306,共5页
通过细胞体外毒性试验,研究了低浓度五氯酚对鲫鱼血液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2.50—1000.00μg·l-1范围内,五氯酚对鲫鱼淋巴细胞的活性没有显著效应,但在500.00和1000.00μg·l-1(高浓度组)时,对淋巴细胞膜的...
通过细胞体外毒性试验,研究了低浓度五氯酚对鲫鱼血液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2.50—1000.00μg·l-1范围内,五氯酚对鲫鱼淋巴细胞的活性没有显著效应,但在500.00和1000.00μg·l-1(高浓度组)时,对淋巴细胞膜的完整性产生显著影响,造成乳酸脱氢酶(LDH)相对释放量增加,并随五氯酚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低浓度五氯酚组(5.00—1000.00μg·l-1)对红细胞溶血没有显著影响,但与二苯并[a,h]蒽联合作用产生协同效应,红细胞溶血效应明显高于两种化合物单独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加,血色素相对释放量显著增加.另外,鲫鱼淋巴细胞膜的完整性(LDH的释放)比淋巴细胞活性和红细胞溶血对低浓度五氯酚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五氯酚
鲫鱼
血液细胞毒性
活性
血色素
淋巴细胞膜
敏感性
水生生态风险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效应研究
6
作者
王卢燕
张昌朋
+3 位作者
王祥云
何红梅
赵学平
蒋金花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0-226,共7页
采用PRiME HLB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斑马鱼中肟菌酯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在0.0001~0.05 mg/L范围内,肟菌酯进样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
采用PRiME HLB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斑马鱼中肟菌酯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在0.0001~0.05 mg/L范围内,肟菌酯进样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添加水平分别为0.0005和0.05 mg/L时,肟菌酯在水样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6.6%~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1%~8.9%;添加水平分别为0.01、0.1和10 mg/kg时,其在鱼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0.5%~104%,RSD为1.4%~3.3%。肟菌酯在水样中的定量限(LOQ)为0.0005 mg/L,在鱼肉中的LOQ为0.01 mg/kg。利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了在水生生物鱼类的1/10急性毒性基准剂量(ALB)值(7.15×10^(-4)mg/L)和ALB值(7.15×10^(-3)mg/L)、斑马鱼的1/100 LC_(50)值(5.10×10^(-4)和1.20×10^(-3)mg/L)以及1/10 LC_(50)值(5.10×10^(-3)和1.20×10^(-2)mg/L)剂量暴露下,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肟菌酯连续暴露192 h后,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系数(BCF)为113~178,具有中等生物富集效应。研究表明,生产中在使用肟菌酯时,应考虑其低浓度暴露下因生物富集作用而对水生生物引起的生态毒理学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肟菌酯
斑马鱼
生物富集
急性毒性
水生
生物基准
水生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
22
1
作者
程燕
周军英
单正军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93-298,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3BA614A-08)
文摘
介绍了美国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从商值法到概率风险评价再到多层次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当前在美国被广泛采用的多层次生态风险评价系统。对水生生态风险评价中常用的暴露评价模型GENEEC、PRZM和EXAM S进行了比较分析。介绍了美国已开展的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工作情况,旨在为我国今后的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农药
水生生态风险
评价
多层次
生态
风险
评价
Keywords
pesticides
aquatic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tiere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X820.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田用药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程燕
周军英
单正军
机构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252,共11页
基金
环保公益行业科研专项(200709039)
文摘
主要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有关稻田使用农药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体系,包括评价程序及已建立的模型、场景等。评价程序部分重点介绍了暴露评价方法,模型及场景部分则主要介绍美国、欧盟、日本开发并已广泛应用的稻田-地表水模型及相应场景。简要评述了我国在稻田用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方面的研究概况及不足,对我国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工作重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
农药
稻田
水生生态风险
风险
评价
Keywords
pesticides
rice paddy
aquatic ecological risk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0.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江口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的水生生态风险研究
3
作者
赵肖
段丽洁
章斌
刘明清
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党校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20-225,共6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zx_200809_009)
文摘
针对近海水环境中低剂量长期的持久性有机氯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种群的生态风险,选择珠江口为研究对象,评价滴滴涕(DDTs)对带鱼种群的生态风险.在分析污染物在珠江口水环境中的迁移分布过程及珠江口水生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应用水生生物富集动力学模型分析污染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分布过程,确定风险受体的污染物富集量,并结合污染物慢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应用定量生态学模型(Leslie模型)定量分析受体富集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度.研究结果显示,珠江口区域环境内现存DDTs污染物对带鱼种群的生态风险最大影响体现在导致带鱼种群生物量在一个世代内变化1.3511%,处于可接受范围.研究构建出水生生态风险研究新模式,此模式在多介质环境持久性污染暴露的环境风险研究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珠江口
水生生态风险
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
滴滴涕
Keywords
Pearl River Estuary(PRE)
aquatic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persistent organochlorine pollutants
DDTs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技术
被引量:
32
4
作者
顾宝根
程燕
周军英
王慧敏
陈隆智
袁善奎
机构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90,共8页
基金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9039)
文摘
美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态风险评价技术,包括农药对地表水水生生物、对陆生生物以及地下水的风险评价。综述了美国的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及陆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旨在为我国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技术的完善和农药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药
生态
风险
评价
水生生态风险
评价
陆生
生态
风险
评价
综述
Keywords
pesticides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quatic eco-risk assessment
terrestrial eco-risk assessment
review
分类号
X820.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浓度五氯酚对鲫鱼血液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
13
5
作者
张民
顾宇飞
顾颖
王斌
尹大强
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2-30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7010
20377022)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2002/A)
文摘
通过细胞体外毒性试验,研究了低浓度五氯酚对鲫鱼血液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2.50—1000.00μg·l-1范围内,五氯酚对鲫鱼淋巴细胞的活性没有显著效应,但在500.00和1000.00μg·l-1(高浓度组)时,对淋巴细胞膜的完整性产生显著影响,造成乳酸脱氢酶(LDH)相对释放量增加,并随五氯酚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低浓度五氯酚组(5.00—1000.00μg·l-1)对红细胞溶血没有显著影响,但与二苯并[a,h]蒽联合作用产生协同效应,红细胞溶血效应明显高于两种化合物单独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加,血色素相对释放量显著增加.另外,鲫鱼淋巴细胞膜的完整性(LDH的释放)比淋巴细胞活性和红细胞溶血对低浓度五氯酚更敏感.
关键词
低浓度五氯酚
鲫鱼
血液细胞毒性
活性
血色素
淋巴细胞膜
敏感性
水生生态风险
评价
Keywords
pentachlorophenopl, membrane integrity, lymphocyte activity, erythrocyte hemolysis,(Cyprinus) Carpio.
分类号
X1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效应研究
6
作者
王卢燕
张昌朋
王祥云
何红梅
赵学平
蒋金花
机构
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0-22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2455)。
文摘
采用PRiME HLB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斑马鱼中肟菌酯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在0.0001~0.05 mg/L范围内,肟菌酯进样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添加水平分别为0.0005和0.05 mg/L时,肟菌酯在水样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6.6%~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1%~8.9%;添加水平分别为0.01、0.1和10 mg/kg时,其在鱼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0.5%~104%,RSD为1.4%~3.3%。肟菌酯在水样中的定量限(LOQ)为0.0005 mg/L,在鱼肉中的LOQ为0.01 mg/kg。利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了在水生生物鱼类的1/10急性毒性基准剂量(ALB)值(7.15×10^(-4)mg/L)和ALB值(7.15×10^(-3)mg/L)、斑马鱼的1/100 LC_(50)值(5.10×10^(-4)和1.20×10^(-3)mg/L)以及1/10 LC_(50)值(5.10×10^(-3)和1.20×10^(-2)mg/L)剂量暴露下,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肟菌酯连续暴露192 h后,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系数(BCF)为113~178,具有中等生物富集效应。研究表明,生产中在使用肟菌酯时,应考虑其低浓度暴露下因生物富集作用而对水生生物引起的生态毒理学风险。
关键词
肟菌酯
斑马鱼
生物富集
急性毒性
水生
生物基准
水生生态风险
Keywords
trifloxystrobin
zebrafish(Danio rerio)
bioaccumulation
acute toxicity
aquatic life benchmarks
aquatic ecological risk
分类号
S482.2 [农业科学—农药学]
TQ450.26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O65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国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程燕
周军英
单正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稻田用药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技术进展
程燕
周军英
单正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珠江口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的水生生态风险研究
赵肖
段丽洁
章斌
刘明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国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技术
顾宝根
程燕
周军英
王慧敏
陈隆智
袁善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低浓度五氯酚对鲫鱼血液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张民
顾宇飞
顾颖
王斌
尹大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肟菌酯在斑马鱼中的生物富集效应研究
王卢燕
张昌朋
王祥云
何红梅
赵学平
蒋金花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