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生生态环境中捕食信息素的生态学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覃光球 卢豪良 +3 位作者 唐振柱 赵鹏 白雪涛 彭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81-2489,共9页
捕食信息素是捕食者释放的,能够引发猎物反捕食反应的化学信号。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捕食信息素在捕食者和猎物之间信息传递及协同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生态学效应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捕食信息素的来源有多种形式,研究中常使... 捕食信息素是捕食者释放的,能够引发猎物反捕食反应的化学信号。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捕食信息素在捕食者和猎物之间信息传递及协同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生态学效应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捕食信息素的来源有多种形式,研究中常使用养殖过捕食者的水溶液作为捕食信息素的来源。捕食信息素的作用效果受到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类、信息素的浓度、观察的指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捕食信息素可以对水生生物的行为、形态和生活史特征等方面造成影响。水生生物通过感知捕食信息素来提前预知潜在的被捕食风险,并作出适应性调整,以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在某些情况下,捕食信息素可以与污染物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干扰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对水生环境中捕食信息素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介绍了当前对捕食信息素来源和理化性质等本质问题的认识,总结捕食信息素对水生生物行为、形态和生活史特征的影响,以及捕食信息素对污染物毒性的干扰,并分析了这一研究领域尚存在的困难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加强对捕食信息素的研究,将为解析水生环境中捕食者和猎物的生态关系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信息素 信息素 捕食者-猎物交互作用 生态学效应 水生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大型湖库水生生态环境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柘林湖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慧丽 戴国飞 +1 位作者 张伟 廖兵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6-274,共9页
鄱阳湖流域内湖库资源众多,柘林湖作为鄱阳湖最大的入湖湖库,是鄱阳湖流域内最大的调节湖库,对鄱阳湖入湖径流有一定的影响,在鄱阳湖的入湖流量中占重要地位.本文以鄱阳湖流域内纳入水质良好湖泊的柘林湖为例,通过对柘林湖的形成及湖泊... 鄱阳湖流域内湖库资源众多,柘林湖作为鄱阳湖最大的入湖湖库,是鄱阳湖流域内最大的调节湖库,对鄱阳湖入湖径流有一定的影响,在鄱阳湖的入湖流量中占重要地位.本文以鄱阳湖流域内纳入水质良好湖泊的柘林湖为例,通过对柘林湖的形成及湖泊水系生态环境演变进行探讨,分析近30年来该湖水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关键驱动力因子.综合研究表明:柘林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有下降趋势,水质有先变差后改善的趋势,其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流域内人口数量增加、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入湖污染负荷逐年增长、滨湖区生态安全屏障受人为破坏以及资源开发不合理等.只有处理好"人湖"和谐、"三次飞跃"和"四大转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集成研究和综合治理,才能行之有效地改善柘林湖水生生态环境,并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应,从而保障鄱阳湖入湖"一湖清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柘林湖 水生生态环境 驱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藏寺水库库区及上游河段水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建顺 蔡士祥 靳会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21-124,共4页
依据2020年黑河上游水生生态调查结果,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了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及上游重点断面水生生境特点,研究了浮游动植物种群、底栖动物和区域鱼类分布情况,与2016年施工初期调查对象的种群... 依据2020年黑河上游水生生态调查结果,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了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及上游重点断面水生生境特点,研究了浮游动植物种群、底栖动物和区域鱼类分布情况,与2016年施工初期调查对象的种群组成、密度与生物量和分布等进行对比,分析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对所在河段的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针对水库蓄水可能产生的水生生态环境影响,提出跟踪监测、增殖放流及相应的生态调控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态环境 变化分析 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凯 《河北农机》 2023年第3期124-126,共3页
本文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任务、基本流程、“优先指标”设置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围绕农作物种植区陆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农作物要素指标(生物量、生长量、农作物种类、农作物的频度和盖度)的测定和计算、... 本文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任务、基本流程、“优先指标”设置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围绕农作物种植区陆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农作物要素指标(生物量、生长量、农作物种类、农作物的频度和盖度)的测定和计算、农作物种植区的水生生态环境监测(针对水文气象要素指标、水质要素指标的监测方法)两类具体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展开分析,希望为环境相关工作者提供与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优先指标 陆生生态环境 水生生态环境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评价法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冉 钱瑜 +1 位作者 张炜 肖微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7-180,共4页
介绍了景观生态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即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建立栖息地预测模型来评估规划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提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基本程序。以南京沿江化工开发规划为例,以鲤鱼作为指示生物,苯酚作为栖息地限制因子,评估了南京沿江化... 介绍了景观生态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即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建立栖息地预测模型来评估规划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提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基本程序。以南京沿江化工开发规划为例,以鲤鱼作为指示生物,苯酚作为栖息地限制因子,评估了南京沿江化工开发3种规划方案对水生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区域优化开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评价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水生生态环境 沿江化工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于会国 崔志峰 +2 位作者 张忠 王慧 曾勇庆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4期61-63,共3页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迅猛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模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为了短期经济效益而盲目追求产量,忽视了水生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病害逐年增加。为控制疾病,滥用渔药,产生耐药性病原菌,同时加重了养殖水质的恶化。微生态...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迅猛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模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为了短期经济效益而盲目追求产量,忽视了水生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病害逐年增加。为控制疾病,滥用渔药,产生耐药性病原菌,同时加重了养殖水质的恶化。微生态制剂产品作为一类新型、绿色和环保的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多的被开发与应用于水产养殖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制剂 水产养殖 水生生态环境 饲料添加剂 短期经济效益 养殖水质 渔药 养殖水体 富营养化 水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态方法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
7
作者 梁传辉 《河北渔业》 2006年第10期6-7,39,共3页
关键词 池塘养殖 经济效益 生态方法 水生生态环境 增氧设施 单位产量 养殖技术 养殖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对两栖动物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曹玲 刘沁雨 +4 位作者 郑豪杰 张鲲 孙健 尹晓辉 林荣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6-468,共13页
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两栖动物在农业区域及附近的水体中活动和繁殖,其个体发育和种群生存易受到农药的威胁,因此评估农药对两栖动物的生态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不同国家和组织关于农药对两栖动物的暴... 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两栖动物在农业区域及附近的水体中活动和繁殖,其个体发育和种群生存易受到农药的威胁,因此评估农药对两栖动物的生态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不同国家和组织关于农药对两栖动物的暴露评估、效应评估以及风险表征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美国和欧盟的两栖动物农药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在暴露模型研发及毒性效应测试等方面更加科学化,评价工具更为模型化,评估方法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且已进入到大尺度空间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估阶段。我国的两栖动物生态风险评估还处于初级阶段,慢性评估基础数据资料匮乏,评估方法尚不完善,定量评估模型研发还有待加强。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两栖动物生态风险评估体系,以满足未来生态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为保护两栖动物种群的健康发展以及农药的合理应用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水生生态环境 陆地生态环境 两栖动物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环境友好"淡水池塘养殖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群杰 杜建明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5,共2页
针对当前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病毒病害,尤其是白斑综合症高发并流行的状况,在环境友好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对虾养殖的生物保障———零交换水系统的设想的养殖试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实验证明,在一定的养殖密度条件下,可以实现... 针对当前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病毒病害,尤其是白斑综合症高发并流行的状况,在环境友好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对虾养殖的生物保障———零交换水系统的设想的养殖试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实验证明,在一定的养殖密度条件下,可以实现水交换接近于零的设想,而不影响对虾的生长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淡水池塘 养殖 水生生态环境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漯河市源汇区渔业增殖放流情况及建议
10
作者 赵光 丁峰 +1 位作者 卢云泽 张博 《河南农业》 2024年第5期64-65,共2页
增殖放流是指以补充、修复原水体水生生物链中缺失的种类和保护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为目的,通过人工繁殖的方式,将原生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养成一定规格后,再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修复改善因捕捞过度、涉水工程建设或... 增殖放流是指以补充、修复原水体水生生物链中缺失的种类和保护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为目的,通过人工繁殖的方式,将原生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养成一定规格后,再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修复改善因捕捞过度、涉水工程建设或水域生态污染等原因造成破坏的水生生态环境,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增殖放流是补充渔业资源种群与数量、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项有效手段。开展增殖放流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要规划目标,对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水域作科学的研究和论证,将放流活动建立在翔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解决放什么、放多少、怎么放、放哪里等几个问题,以达到渔业提质增效、生态水资源得到保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 渔业资源 自然种群 水生生态环境 天然水域 虾类 源汇区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肌肉组织中阿维菌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启迪 丁双阳 +2 位作者 邹明 刘文华 刘焕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阿维菌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鱼肌肉 残留 肌肉组织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水生生态环境 环境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渔政指挥中心主任陈毅德谈“十二五”渔政事业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乐 李明爽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共4页
中国渔政是我国渔业行政执法队伍,也是我国第一支走向公海执法的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长为拥有2896个执法机构、33000多人员编制的行政执法队伍,肩负着执行国家渔业法律法规、维护国家海洋和渔业权益、维持海上正常作业秩序、... 中国渔政是我国渔业行政执法队伍,也是我国第一支走向公海执法的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长为拥有2896个执法机构、33000多人员编制的行政执法队伍,肩负着执行国家渔业法律法规、维护国家海洋和渔业权益、维持海上正常作业秩序、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水生生态环境以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神圣职责。在承担国家专属经济区巡航护渔任务中,如在钓鱼岛维权护渔、驱赶外国军事监测船、南沙护渔巡航过程中解救被抓扣渔民等行动中表现突出,他们所锻造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有作为"的中国渔政南沙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十二五"期间,中国渔政在渔业行政执法工作中的重点是什么,特别是如何进一步做好涉外渔业管理工作?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如何继续推进?执法的重要基础——队伍和装备还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如何加强建设?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渔政指挥中心陈毅德主任进行了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挥中心 渔政 中国 陈毅 主任 行政执法队伍 野生动植物保护 水生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扁吻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春刚 郭焱 +4 位作者 吐尔逊.提立瓦尔地 马燕武 陈朋 祁峰 时春明 《中国水产》 2017年第2期96-98,共3页
扁吻鱼全人工繁殖技术属世界首创,也是扁吻鱼保护艰难历程上的里程碑,新疆本土的科研团队拥有该项技术完全的知识产权,必将为该物种的保护和新疆水生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全人工繁殖技术 扁吻鱼 水生生态环境 知识产权 科研团队 技术支撑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14
作者 刘丽华 马万里 +1 位作者 刘丽艳 李一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114,共1页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短链氯化石蜡C10(50.2%Cl)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图中的斑马鱼照片为作者采集的96 hpf对照组和短链氯化石蜡C10(50.2%Cl)10 mg/L染毒组幼鱼的图片.该图意在表达水生生态环境中的短链氯化石蜡在鱼类早期...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短链氯化石蜡C10(50.2%Cl)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图中的斑马鱼照片为作者采集的96 hpf对照组和短链氯化石蜡C10(50.2%Cl)10 mg/L染毒组幼鱼的图片.该图意在表达水生生态环境中的短链氯化石蜡在鱼类早期生命阶段具有发育毒性,可导致一定的水生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胚胎 水生生态环境 发育毒性 短链氯化石蜡 图片说明 生物模型 幼鱼 生命阶段 毒性研究 畸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越冬大棚罗非鱼死亡原因分析
15
作者 梁传辉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北方地区 越冬大棚 罗非鱼 死亡原因 越冬管理 水生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底栖动物分布特征及对蓝藻暴发聚集地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更可 李玉成 +2 位作者 江江 王宁 张学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8-12,17,共6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对近年来巢湖水华暴发状况和巢湖底栖动物的时空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西半湖的蓝藻水华暴发频率远大于东半湖,位于南淝河口巢湖西北部位是蓝藻暴发聚集区,向东不断减小。底栖动物呈现东半湖较西... 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对近年来巢湖水华暴发状况和巢湖底栖动物的时空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西半湖的蓝藻水华暴发频率远大于东半湖,位于南淝河口巢湖西北部位是蓝藻暴发聚集区,向东不断减小。底栖动物呈现东半湖较西半湖多,而蚬类较少,螺类变多,这种分布特征与水华暴发造成生态破坏有关。2014年的巢湖采样调查结果反映出西半湖底栖动物与水华暴发频率分布呈一定的反相关,东半湖由于其水华暴发频率低且与底栖动物分布无明显的相关性。近年来巢湖治理力度加大,水质有所改观,但是底栖动物分布表明水生生态环境未有显著改观,应加大巢湖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水华 底栖动物 时空分布 水生生态环境 治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人工鱼礁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亮 黄泽强 《中国水产》 2012年第3期31-32,共2页
人工鱼礁是指通过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水生生态环境,为海洋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场所,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曾进行过人工鱼礁投放试验,但由于投入过少,试验没... 人工鱼礁是指通过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水生生态环境,为海洋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场所,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曾进行过人工鱼礁投放试验,但由于投入过少,试验没有明显的效果,终告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广东省 水生生态环境 投放试验 海洋生物 生长发育 构造物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水产品对水产养殖的要求
18
作者 商健 倪红军 《河北渔业》 2010年第6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有机水产养殖 有机水产品 水体生态环境 水生生态环境 食品安全 组成部分 人类食品 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津河光唇鱼个体生殖力及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俞爱萍 《中国水产》 2013年第4期68-69,共2页
宁国西津河(流域面积1170平方公里)源出旌德、绩溪两县交界的柏罗源(海拔1009m)南麓和绩溪县山云岭(海拔1348m)的西麓,至宁国市胡乐司西北,是国家级青龙湾光倒刺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复杂多样的水生生态环境,
关键词 资源合理利用 个体生殖力 津河 种质资源保护区 水生生态环境 流域面积 绩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