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视角的流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
1
作者 郭曼曼 路旭 马青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8,共9页
【目的】生态修复从传统模式转向国土空间尺度后,其成效评估亟需兼具全面性和有效性的指标和方法。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的引入,不仅有益于流域生态修复的成效评估,更能为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策略和方法。【方法】综合运用景观... 【目的】生态修复从传统模式转向国土空间尺度后,其成效评估亟需兼具全面性和有效性的指标和方法。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的引入,不仅有益于流域生态修复的成效评估,更能为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策略和方法。【方法】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InVEST模型、均方根偏差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辽河干流流域2000—2020年的生态修复成效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流域生态修复在生态要素、生态空间格局和水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均取得积极成效,但在水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以水质净化为主的生态空间布局策略是导致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上升的重要原因。【结论】未来,将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强度纳入成效评估体系,有助于推动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多目标协同发展;以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为重要方式,有助于提升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整体效率和人类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流域空间 水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强度 成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龙 徐丽 +1 位作者 于名召 贺桂珍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0-1012,共13页
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热点。基于动态视角的服务流动评估可以帮助更好的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以提高人类福祉。总结目前已有的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文献,阐述了水生态系... 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热点。基于动态视角的服务流动评估可以帮助更好的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以提高人类福祉。总结目前已有的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文献,阐述了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定义和分类、尺度特征、载体特征、国内外研究区域分布和研究对象。目前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探讨了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概念,一个是强调流动路径,另一个强调流动的结果,不同的研究角度使得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相关概念尚未统一。梳理了目前水生态系统服务流评估的基本流程与方法,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供需计算、水生态系统服务物质流评估和价值流评估,接着总结了目前水生态系统服务流应用方向,包括区域水生态安全评估、流域生态补偿以及洪水管理。论述了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不足:(1)可用水生态系统服务流分析模型较少,现有网络模型缺陷较多;(2)缺乏水生态系统服务流与其他服务流的权衡与协同分析;(3)对水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尚未充分开展。最后对未来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进行展望:(1)开发适配程度更高的水生态系统服务流模型;(2)多尺度整合研究;(3)进行水生态系统服务流耦合分析,以期促进水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朝着更加系统以及科学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评估流程 生态安全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2年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3
作者 耿秘 刘艳 +2 位作者 吴冉 覃文艺 郑朋飞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52,共10页
[目的]分析2012—2022年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影响情况,为探寻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服务的提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InVEST模型计算了产水量、水质净化、碳固定等指标值,并结合ESV价值当量表,评价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目的]分析2012—2022年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影响情况,为探寻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服务的提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InVEST模型计算了产水量、水质净化、碳固定等指标值,并结合ESV价值当量表,评价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通过Dagum基尼系数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间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差异分析,采用生态敏感指数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结果]①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2012—2022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显著,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最大,但仅为2.99%,增速温和。②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服务呈现显著的时空差异,空间上表现出西高东低的特征,随时间变化整体上呈现减弱趋势。③长江经济带水生态服务综合值整体上差异扩大,区域间差异明显,上下游差异是区域间差异的主要缘由。④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说明所得生态系统服务结果可靠。[结论]2012—2022年,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总体增强,而在局部如草地、水域等地类却呈现一定的减弱趋势。根据研究建议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应响应绿色发展理念,合理优化土地格局,加强保护措施,以促进生态安全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水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下西南地区水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唐霜 朱崇京 +1 位作者 高洁 卞鸿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4-252,共9页
[目的]西南地区水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其在不同地貌和地形下的影响因素研究能为该区域生态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nVEST模型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评估1992—2020年逐年产水量和土壤侵蚀量,探讨产水量和土壤侵蚀量的多... [目的]西南地区水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其在不同地貌和地形下的影响因素研究能为该区域生态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nVEST模型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评估1992—2020年逐年产水量和土壤侵蚀量,探讨产水量和土壤侵蚀量的多维变化特征(时间、空间、高程),通过相对重要性分析方法量化分析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相对贡献率。[结果](1)1992—2020年,西南地区产水量呈下降趋势,2002年为产水量变化的突变年,土壤侵蚀量呈上升趋势,1997年为土壤侵蚀量变化的突变年。(2)产水量随海拔的上升而下降,土壤侵蚀量随海拔的上升而上升。(3)在喀斯特地区,降水对产水量和土壤侵蚀量的相对贡献率大于非喀斯特地区。[结论]气候变化对产水量和土壤侵蚀量的影响比较明显,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地形地区(不同海拔,不同地貌)制定生态保护方案和措施提供参考,也为喀斯特地区土地管理和生态恢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相对重要性分析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宇龙 杨青 +1 位作者 刘耕源 杨志峰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54-165,共12页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的“水库”价值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主体复杂、生态效益与核算边界多元,其价值核算方法仍存在诸多挑战,使得建立在其准确计量基础上的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保护与修复...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的“水库”价值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主体复杂、生态效益与核算边界多元,其价值核算方法仍存在诸多挑战,使得建立在其准确计量基础上的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保护与修复难以有效开展,阻碍了国家公园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程。基于此,首先厘清现有研究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元受益主体、多尺度生态效益、多边界评估框架,综述现有研究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并总结其优势与挑战,进一步结合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制指出其对核算研究的启示。可为后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水生态系统管理与保护等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热带雨林 水生态系统服务 受益主体 生态效益 价值核算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水生态系统服务:2032年情景预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晓庆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59-66,共8页
为了对2012年和2032年汉江流域在不同SSPS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采用FLUS和InVEST模型,对比分析了SSP1和SSP3两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SP1情景下,由于... 为了对2012年和2032年汉江流域在不同SSPS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采用FLUS和InVEST模型,对比分析了SSP1和SSP3两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SP1情景下,由于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小;在SSP3情景下,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人口增长率较高,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大;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体现为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以及林地、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产水服务和水质净化服务评估显示,产水深度普遍高于2012年,氮、磷元素负荷量普遍低于2012年,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生态系统服务产生明显影响;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估结果与产水服务和水质净化服务的变化趋势一致,证实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综上所述,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揭示了影响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多种因素,其中土地利用类型、降水量和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这些结果可为汉江流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水生态系统服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类似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水生态系统服务 遥感生态指数(RS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模型在水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程雨涵 钱益武 +1 位作者 宋雨佩 张友德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0期123-128,共6页
生态系统水文服务评估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如何量化生态系统水文服务具有重要意义。SWAT模型凭其有效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充分模拟降雨水文过程及多因素影响的优势,成为模拟和预测生态系统水文服务的重要工具。概述了SWAT模型原理,梳理... 生态系统水文服务评估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如何量化生态系统水文服务具有重要意义。SWAT模型凭其有效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充分模拟降雨水文过程及多因素影响的优势,成为模拟和预测生态系统水文服务的重要工具。概述了SWAT模型原理,梳理了模型输出与水文服务间的关联,明确了其支持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进一步探讨了SWAT在供水、调节、文化及支持服务评估中的应用进展。未来,建议通过改进计算模式及加强模型间耦合,深化SWAT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中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SWAT模型 支持服务 调节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市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闫志宏 王树谦 +1 位作者 刘彬 吴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5,53,共5页
为评估邢台市水生态系统服务,采用实物评估法、市场价值理论法及成果参照法对邢台市水生态系统服务9类指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邢台市2011年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18.31×108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为162.26×108元,占总价值的... 为评估邢台市水生态系统服务,采用实物评估法、市场价值理论法及成果参照法对邢台市水生态系统服务9类指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邢台市2011年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18.31×108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量为162.26×108元,占总价值的74.3%。可见应全面认识水生态系统的价值,不只关注直接的供给服务价值,也应考虑间接的调节服务价值及文化服务价值。应加强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实物量 价值量 邢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飞 陶芹 +3 位作者 程宪波 陶宇 欧维新 刘敬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7,共9页
探究快速城镇化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水生态系统服务响应机制,对流域景观规划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综合景观格局指数、应用SCS与InVEST、偏相关分析等模型与方法,在刻画景观格局以及雨... 探究快速城镇化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水生态系统服务响应机制,对流域景观规划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综合景观格局指数、应用SCS与InVEST、偏相关分析等模型与方法,在刻画景观格局以及雨洪调节、水土保持、水质净化3种典型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基础上,重点探讨子流域尺度上水生态系统服务对不同景观格局特征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景观组成和配置对3类典型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中,大部分结论与现有研究结论或认识一致,但也发现太湖流域耕地、林地景观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均能改善河流水质,子流域中的湿地稀少斑块有利于减少面源污染。控制耕地规模、优化耕地与水体距离、减少坡耕地可以有效提升3种水生态系统服务;增加滨水地带林地面积并提高其斑块边缘密度、增加子流域湿地、草地比重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水体污染;湿地、草地这类关键少量的景观类型的增加是提高水质净化服务最有效的途径。为更全面准确地刻画格局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关系,还需在生态系统服务流、非线性关系和阈值、不同格局特征对服务的相对贡献等方面开展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分异 响应关系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绿色基础设施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姜芊孜 李金煜 +1 位作者 梁雪原 肖华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38-1747,共10页
作为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区域、城市和社区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可提供多种水生态系统服务。然而,服务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空间错位与时间滞后效应。绿色基础设施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能够识别供需时空异质特征,促进服务供给与需求的... 作为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区域、城市和社区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可提供多种水生态系统服务。然而,服务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空间错位与时间滞后效应。绿色基础设施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能够识别供需时空异质特征,促进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研究利用Citespace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分析,阐明了绿色基础设施水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内涵,对供需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均衡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1)融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研究有了初步进展,但针对绿色基础设施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2)供给评价研究丰富,测度指标多依赖客观的生物物理数据;需求评价热度上升,测度指标多基于消费、偏好、感知和社会经济价值;测度单元有行政单元、流域/生境等环境单元与土地利用单元等。(3)评价方法有生态模型法、公众参与法、价值评价法与经验统计模型法,生态模型法逐渐普及,提出了评价方法的选用与关键参数确定的原则。(4)供需均衡研究多聚焦数量、空间的静态均衡研究,动态均衡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基于当前研究动态,未来应重点关注多尺度下供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索供需评价的集成方法,提高供需评价精度,加强供需动态均衡分析研究以及空间优化管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 绿色基础设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龙溪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及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思颖 陈荣蓉 程先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3-183,共11页
探究区域水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状况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有利于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帮助决策者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平衡区域生态功能与农业生产功能。选择位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 探究区域水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状况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有利于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帮助决策者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平衡区域生态功能与农业生产功能。选择位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庆市龙溪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InVEST模型,对龙溪河流域近20年产水、水质净化、土壤保持服务等水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其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龙溪河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呈增强变好的趋势,但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虽然产水与水源涵养服务在整个流域空间上相差不大,但水质净化服务在流域林地密集区较场镇和工业集聚区强,土壤保持服务在流域中部南北向水域、建设用地、农地集中区较流域东西两侧坡地强。(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贡献呈现较大差异性。产水服务由强到弱表现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草地>水域,水源涵养能力表现为耕地>草地>水域>林地>建设用地,水质净化服务表现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耕地>水域,土壤保持服务表现为水域>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3)为平衡供给与调节服务,宜以乡镇为单元将龙溪河流域划分为生态修复区、农业生产区、城镇发展区,并针对各分区采取相应生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质净化 土壤侵蚀 InVEST模型 龙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视角下的水网乡村适应性规划策略--以吴江张鸭荡片区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丁金华 纪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50,共6页
苏南乡村地区一直是中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域,特殊的纵横交错的水网结构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呈现出其他地区不具有的复杂性和生态特殊性。随着城镇的扩张,乡村的发展建设使其水网空间的平衡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传统单一静态的规... 苏南乡村地区一直是中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域,特殊的纵横交错的水网结构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呈现出其他地区不具有的复杂性和生态特殊性。随着城镇的扩张,乡村的发展建设使其水网空间的平衡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传统单一静态的规划方法逐渐显示出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等发展要求的缺陷。苏南乡村地区以水为核心,从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视角下探究水网乡村的适应性规划策略更加适应当前的乡村现状和需求。以传统水网乡村空间形态转译为基础,建立水生态系统供需服务评估体系,在评估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供需分异模式及供需矛盾。从构建乡村水域空间生态格局、乡村水域空间功能分区规划,以及乡村水域空间多情景预判3个方面,提出苏南水网乡村的适应性规划策略,并为水网乡村的生态实践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水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视角 网乡村 适应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苏南乡村空间形态重构 被引量:15
13
作者 纪然 丁金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12,共8页
苏南乡村地区具有典型的乡村水网空间特点,随着现代化城乡建设的发展,其原本的水乡空间特色逐渐消解,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角度探讨其空间形态重构路径十分有必要。文章以苏州南星湖片区为研究对象,在走访调研和文献爬梳的基础上,剖... 苏南乡村地区具有典型的乡村水网空间特点,随着现代化城乡建设的发展,其原本的水乡空间特色逐渐消解,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角度探讨其空间形态重构路径十分有必要。文章以苏州南星湖片区为研究对象,在走访调研和文献爬梳的基础上,剖析水网乡村在八大维度上的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根据乡村水生态系统服务效能供需匹配分析评价结果,反思当前规划中乡村空间形态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乡村水网空间形态的重构策略,以期最大化地发挥水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为新时代水网乡村空间形态的重构及水生态系统服务效能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乡村 水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形态重构 苏州南星湖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水景观综合绩效评价框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佳驹 王志勇 +3 位作者 王春连 吴珊珊 王宇泓 阳平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9-915,共7页
为解决现有研究中评价体系缺乏生态学理论支撑,缺乏针对场地设计尺度的水景观综合绩效评估,在框架或指标的选取上完整性、典型性和可获得性不足等问题,充分梳理景观绩效评价的4种体系,探讨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理论,识别水生态系统服务... 为解决现有研究中评价体系缺乏生态学理论支撑,缺乏针对场地设计尺度的水景观综合绩效评估,在框架或指标的选取上完整性、典型性和可获得性不足等问题,充分梳理景观绩效评价的4种体系,探讨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理论,识别水生态系统服务类别及要素,阐明水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绩效评价的逻辑关系。以水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国际景观绩效相关评价体系及指标,构建一套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水景观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5类项目层、10类准则层和28个指标项。研究结果可为水景观设计师优化设计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综合绩效 设计生态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辽河干流为例
15
作者 路旭 连羚毓 郭曼曼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0-299,共10页
[目的]为了解水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对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方法]以辽河干流流域为例,选择产水量、水质净化及土壤保持3项具有水文传导特征的水生态系统服务,基于“源-流-汇”的理念框架,采用InVEST模型定量评估水生态系统... [目的]为了解水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对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方法]以辽河干流流域为例,选择产水量、水质净化及土壤保持3项具有水文传导特征的水生态系统服务,基于“源-流-汇”的理念框架,采用InVEST模型定量评估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以识别“源”和“汇”,采用电路理论识别以水流为媒介的生态廊道及生态夹点和障碍点,最终构建流域水生态安全格局。[结果]综合3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源”面积为1.22万km^(2),“汇”面积为0.49万km^(2);树状、网络状“流”287条,主要沿着干河流向支流延伸;生态夹点79个,生态障碍点111个。[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修复的分区分类、关键区识别和修复工程布局等提供依据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服务 生态安全格局 电路理论 辽河干流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沁园 张思九 +3 位作者 林育青 陈求稳 冯韬 陈默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3-974,共12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研究湖泊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湖泊功能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位于气候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的青海湖作为研究对象,根...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研究湖泊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湖泊功能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位于气候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的青海湖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特征及当前保护状况,筛选调节服务及文化服务2类8个评估指标,构建湖泊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指标体系,核算2010—2020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析其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0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变化范围为6903.47亿~7848.55亿元;调节服务是青海湖水生态系统主要的服务类型,占比高达91%。近十年,气候调节和水质净化价值有所减少,其他服务功能价值均呈增加趋势。水源涵养价值增加最多,增长760.70亿元;气候调节价值下降最多,减少658.59亿元。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水温、水位是影响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影响下,水温升高引起初级生产力增加及鱼类数量增长,同时近年来水体矿化度下降有利于水生生物生长,提高了固碳释氧和物种保育价值。水位与水面面积增加引起水源涵养、洪水调蓄价值增长;蒸发量减少导致气候调节价值下降。人类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作用下,物种保育、休闲旅游和科研教育价值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本研究量化了青海湖水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为变化环境下退化水生态系统修复、生态保护措施效果定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议定期核算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跟踪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青海湖水生态系统变化,对维持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气候变化 生态脆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的城市河流景观提升策略 被引量:10
17
作者 姜芊孜 王广兴 李金煜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2期73-79,共7页
文章从城市河流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视角切入,通过AHP法与yaahp法构建供需评价体系。采取外业调研、问卷调查与专家打分等方式对评价指标进行赋值,通过对河流整体与河道单元的供给水平与需求程度的评价分析河流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文章从城市河流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视角切入,通过AHP法与yaahp法构建供需评价体系。采取外业调研、问卷调查与专家打分等方式对评价指标进行赋值,通过对河流整体与河道单元的供给水平与需求程度的评价分析河流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特征;在探讨影响供需失衡因素的基础上,从调节、支持、文化3种服务类型入手,针对河流整体与河道单元提出了供需匹配的规划设计策略,以达到城市河流景观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该研究可为城市河流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供给 需求 城市河流 景观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量与价值量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笑琰 穆兰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8期60-65,共6页
西北地区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脆弱的水生态系统制约着经济发展。以西北地区水生态系统服务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和生态学方法,评估2019年我国西北地区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量与价值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水生态服务价... 西北地区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脆弱的水生态系统制约着经济发展。以西北地区水生态系统服务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和生态学方法,评估2019年我国西北地区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量与价值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水生态服务价值总计17133.65×10^(8)元,约占西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2.65%,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89.42%;提供产品、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价值仅占总价值量的10.58%,但其不可忽视。因此,西北地区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应以省为单位,对其服务价值进行长期观测与评价,并评估居民行为及政策带来的影响,确保对水生态系统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骏宇 刘钢 白杨 《水利经济》 2016年第2期25-29,共5页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全球水生态系统现状不容乐观。以太湖流域为例,采用In VEST模型,动态评估了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太湖流域2000年水源涵养总量为320.50亿m3,高于2010年的314.18亿m3,相应经济价值分别为1 ...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全球水生态系统现状不容乐观。以太湖流域为例,采用In VEST模型,动态评估了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太湖流域2000年水源涵养总量为320.50亿m3,高于2010年的314.18亿m3,相应经济价值分别为1 958.48亿元和1 919.86亿元;太湖流域2000年与2010年的水源涵养量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为:Ⅷ区>Ⅰ区>Ⅸ区>Ⅲ区>Ⅴ区>Ⅵ区>Ⅳ区>Ⅶ区>Ⅱ区。进一步剖析对影响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气候因素以及土地利用/覆被因素直接影响了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总量与空间分布规律,而社会经济特征则是影响太湖流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的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太湖流域 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估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任晓庆 杨中文 +3 位作者 张远 王玉秋 周凯文 张鲁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72-79,共8页
滦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生态保障地区,亟需开展水生态承载力评估,识别承载力限制因素,以指导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滦河流域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问题,采用WaREES框架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4个维... 滦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生态保障地区,亟需开展水生态承载力评估,识别承载力限制因素,以指导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滦河流域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问题,采用WaREES框架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4个维度构建承载力评估和指标贡献量化方法,对滦河流域进行水生态承载力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滦河流域水生态承载力指数(HECCI)介于43.8~53.8之间,总体呈临界超载状态;水环境呈安全承载状态(均分为61.3),水安全和水生态均为临界超载状态,而水资源呈超载状态(均分为22.9);水资源禀赋弱和开发强度大是限制流域承载力的关键短板,水资源禀赋和水资源利用指数对流域HECCI的贡献率分别为6.4%和5.5%;水生生境质量、生物完整性和水文调节功能是水生态和水安全临界承载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估技术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对流域/区域水生态环境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承载力 WaREES框架 评估方法 指标贡献 滦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