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体健康理念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
作者 郭锐利 段耀亮 +1 位作者 袁玥 李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66,共5页
为探索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新思路,寻求城市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演变特征,基于人体健康理念,构建动力(Dynamic)-管理(Management)-服务(Services)(DMS)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对黄河流域代表性城市濮阳市2... 为探索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新思路,寻求城市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演变特征,基于人体健康理念,构建动力(Dynamic)-管理(Management)-服务(Services)(DMS)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对黄河流域代表性城市濮阳市2013~2022年各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产水模数在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变异系数和权重最大;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评价指数最高;“十三五”时期是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时期;水动力状况是影响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健康 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 变异系数法 黄河流域 濮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44
2
作者 孟伟 范俊韬 张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95-1500,共6页
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确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流域生态文明建... 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确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以保障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人居环境的生态性为内涵,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1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2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3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4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5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6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实现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管理 水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文明 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理论探讨和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武艺 邵东国 唐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城市水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通过城市水生态系统与人体自身健康机制的类比分析,将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定义为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水生态系统维持其服务功能(供水、防洪、生物保护、... 城市水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通过城市水生态系统与人体自身健康机制的类比分析,将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定义为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水生态系统维持其服务功能(供水、防洪、生物保护、景观娱乐等)及自身健康的潜在能力。提出了“基于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压力量化模型”,并根据理论模型设计了计算模型。用承载力与压力所确定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描述了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以郑州市为例,分别计算了该市1995—2004年城市水生态系统承载力及其压力,并得出相应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结果表明,城市水生态系统承载力处于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波动;健康指数亦逐步增加,对应健康状态为“病态—亚健康—健康”状态,特别是1998年后该地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承载力 评价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的瀛湖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佳 郭新超 +4 位作者 薛旭东 孙长顺 王西锋 邓彦 张振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7,共6页
瀛湖是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承担着丹江口水库60%的供水量,又是沿线乡镇和安康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健康指数法对1986—2012年之间瀛湖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986—2005... 瀛湖是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承担着丹江口水库60%的供水量,又是沿线乡镇和安康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健康指数法对1986—2012年之间瀛湖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986—2005年,瀛湖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呈逐渐下降趋势,健康状态由健康降至一般病态;2005—2012年之间,瀛湖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健康状态除2010年为一般病态外,其余均为亚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瀛湖 熵权 综合指数法 水生态系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人类干扰下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修复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宇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3,共5页
首先概述了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即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组分的完整性。然后介绍了长江流域的主要人类活动干扰和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主要包括水生生物生境的破碎和丧失、污染物的排放和水质问题,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衰减现状。最后... 首先概述了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即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组分的完整性。然后介绍了长江流域的主要人类活动干扰和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主要包括水生生物生境的破碎和丧失、污染物的排放和水质问题,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衰减现状。最后在水电开发、航运、化工、采矿、农业、城镇化及渔业过度捕捞等多重人类活动干扰下,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修复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健康:①腾让并修复水生态空间;②恢复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③调整各项人类活动并开展生态修复;④加强长江生态保护法的立法以确保长效的生态修复机制的形成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健康 多重人类干扰 生态修复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标动态权重对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艳会 朱红云 李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5期16-21,共6页
利用2014年和2018年鄱阳湖丰-涨-枯-退4个水文时期的监测数据,引入可拓评价法对鄱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并探讨指标动态权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鄱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不同水文时期差异显著,退水期最优,枯水期最差,涨水期稍优于... 利用2014年和2018年鄱阳湖丰-涨-枯-退4个水文时期的监测数据,引入可拓评价法对鄱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并探讨指标动态权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鄱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不同水文时期差异显著,退水期最优,枯水期最差,涨水期稍优于丰水期。鄱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权重具有动态变化特征,指标权重值会随着指标具体取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即便指标值相同,各指标间关系不同,指标权重也不同,从而影响鄱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结果。鄱阳湖不同时期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差异较大,采用动态的权重对其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相对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动态权重 可拓评价法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北地区典型河流水生态功能区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衣俊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72,共6页
以位于辽宁北部的清河、汎河流域11个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为基本评价单元,依据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特点、内涵及研究区域的生态特征,构建了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层次分析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数学模型对清河、汎河流域水生态... 以位于辽宁北部的清河、汎河流域11个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为基本评价单元,依据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特点、内涵及研究区域的生态特征,构建了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层次分析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数学模型对清河、汎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汎河流域4个水生态功能区中,有3个处于"健康"状态(Ⅳ-5-2、Ⅳ-5-3、Ⅳ-5-4),1个处于"一般"状态(Ⅳ-5-1)。清河流域7个水生态功能区中,有1个处于"健康"状态(Ⅳ-5-11),2个处于"亚健康"状态(Ⅳ-5-10、Ⅳ-5-12),2个处于"一般"状态(Ⅳ-5-9、Ⅳ-5-13),2个处于"疾病"状态(Ⅳ-5-8、Ⅳ-5-14)。利用科学的评价模型结合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为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系统健康 清河流域 汎河流域 模糊数学模型 生态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着生藻类的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黑龙江为例
8
作者 吕含雪 刘丹丹 +5 位作者 李春华 魏伟伟 叶春 汪洋 赵然 赵月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5年第5期1607-1618,共12页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能够反映河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着生藻类群落的结构及分布状况可以反映长期的水生态变化过程,对于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以黑龙江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夏季(6月)和秋季(9月)沿干流沿程布设30个...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能够反映河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着生藻类群落的结构及分布状况可以反映长期的水生态变化过程,对于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以黑龙江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夏季(6月)和秋季(9月)沿干流沿程布设30个点位进行着生藻类及水环境质量调查,运用水质指数(WQI)和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对黑龙江进行水质及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1)黑龙江着生藻类共7门95属234种,以硅藻-蓝藻-绿藻型为主,夏季优势类群为硅藻,秋季硅藻与蓝藻交互占优势。2)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主要环境因子COD_(Mn)、NH3-N、TN和TP,结合WQI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划定参照点,基于箱线图判别能力(赋分≥2)从17项候选生物参数中筛选出夏季和秋季各2项核心参数,并以参照点25%分位数划分健康等级,构建了黑龙江着生藻类P-IBI指标体系。3)评价结果显示,参照点夏季和秋季WQI和P-IBI均为“良好”,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受损点P-IBI夏季为“良好”,秋季为“较差”,WQI夏季和秋季均为“一般”状态。夏季和秋季影响黑龙江水体P-IBI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为电导率、水温,黑龙江水质指标COD_(Mn)和COD_(Cr)已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应对其进行重点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着生藻类 生物完整性指数(IBI) 河流 水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57
9
作者 濮培民 王国祥 +6 位作者 李正魁 胡春华 陈宝君 成小英 李波 张圣照 范云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 ,特别是富营养化问题 ,已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 .如何在强污染负荷下修复水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总结了自 1990年以来在淡水湖... 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 ,特别是富营养化问题 ,已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 .如何在强污染负荷下修复水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总结了自 1990年以来在淡水湖泊中进行的物理生态工程(Physico EcologicalEngineering ,PEEN)实验研究实践 .主要结论为 :(1)地表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修复为稳定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主要方法是与污染源治理相结合实践物理生态工程(PEEN)和生物环保产业 (Bio EnvironmentalEnterprise ,BEE) ;(3)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星火燎原 ,从局部到大范围乃至全流域 ;(4 )实现目标的主要关键是抓住四个环节 (4M ) :高等水生植物(Macrophyte) ,宏观仿生学 (Macro bioimitation) ,微生物 (Microorganism) ,及管理 (Management) ;(5 )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美好未来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 物理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的东江干流惠州段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豫 蔡德所 +4 位作者 陆永求 曹宇 张金团 赵芳旭 丛沛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3-190,共8页
为评价东江干流(惠州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根据2011—2012年间该河段15个采样点采集的鱼类数据(参照点3个,观测点12个),通过对人类干扰的反应、指标分布范围、指标间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对常用的21个鱼类完整性指标进行了筛选,构建了... 为评价东江干流(惠州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根据2011—2012年间该河段15个采样点采集的鱼类数据(参照点3个,观测点12个),通过对人类干扰的反应、指标分布范围、指标间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对常用的21个鱼类完整性指标进行了筛选,构建了东江干流(惠州段)鱼类完整性指标体系,并据此评价了15个取样点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东江干流(惠州段)15个取样点的健康状况有半数以上为亚健康及亚健康以上水平,其中,27%为健康,27%为亚健康,27%为一般,其余的19%为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I指数 水生态系统健康 鱼类组成 生物指数 东江干流(惠州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河口典型河段溶解氧时空动态及低氧成因解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广灵 黄本胜 +2 位作者 刘达 邱静 黄国如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为解析东江南支流低氧现象的成因,并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春季和夏季对该河流的主要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东江南支流的溶解氧(DO)水平从中游道滘镇的6.93 mg/L降至出海口处的4.08 mg/L。DO与影响... 为解析东江南支流低氧现象的成因,并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春季和夏季对该河流的主要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东江南支流的溶解氧(DO)水平从中游道滘镇的6.93 mg/L降至出海口处的4.08 mg/L。DO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DO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而与氨氮和总磷等营养物质呈显著负相关。这些营养物质的增加与DO的降低在空间上呈显著重叠,特别是在夏季。研究结果表明,东江南支流低氧现象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温度升高和营养物质浓度增加使得中下游水体的氧气消耗加快,河道汇流处的断面缩窄和下游水体的透光性差引起DO补给不足,从而导致下游沙田泗盛断面经常性出现氧亏(低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南支流 溶解氧 低氧 营养物 珠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水体净化能力控制湖泊富营养化 被引量:37
12
作者 濮培民 李正魁 王国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757-2763,共7页
建立了湖泊污染物质动力学方程,根据我国湖泊和美国Okeechobee湖资料,确定了控制藻类暴发的总磷阈值为0.035mg/L,总氮阈值为0.350mg/L(滇池)和1.050mg/L(太湖);用实测资料,计算得到需要削减的外污染源滇池为总磷、总氮各78%,太湖为总磷... 建立了湖泊污染物质动力学方程,根据我国湖泊和美国Okeechobee湖资料,确定了控制藻类暴发的总磷阈值为0.035mg/L,总氮阈值为0.350mg/L(滇池)和1.050mg/L(太湖);用实测资料,计算得到需要削减的外污染源滇池为总磷、总氮各78%,太湖为总磷69%、总氮56%.提出通过提高水体净化能力可以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理论依据和如下技术路线:提高湖泊净化率,使其超过输入的污染率,在湖内实现浓度低于控制藻类水华暴发所需要的磷、氮阈值;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到太湖、巢湖、滇池等一类大、中型湖泊,加强管理,就可以在占湖泊7%(滇池)和4%(太湖)的湖面上,依托科学布设控制其生长的凤眼莲,将其规模化地加工为有益产品,从而有效地去除湖泊中的营养盐,将水体综合净化率比现有净化率在滇池提高4.6倍,在太湖提高2.1倍,实现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目标,并同步地在约3~4倍相应面积上修复健康水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生态工程 固定化氮循环细菌 体净化能力 修复健康生态系统 太湖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