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修复监控管理平台的探讨
被引量:
7
1
作者
吴宸晖
姜翠玲
鞠茂森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1,48,共5页
为了提高河长制的管理效率,满足水生态环境修复监管需求,在深入研究河长制应用管理需求以及水生态环境修复关注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修复监控管理平台框架。平台以数据为基础,以流程为核心,以财务风险控制为目标,设计...
为了提高河长制的管理效率,满足水生态环境修复监管需求,在深入研究河长制应用管理需求以及水生态环境修复关注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修复监控管理平台框架。平台以数据为基础,以流程为核心,以财务风险控制为目标,设计实现了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生态环境责任的实时和量化管理、生态环境风险的预测与管控、生态环境财务的预决算管理等功能,从而制定最佳的综合治理修复方案。平台的应用为我国提高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修复监控管理能力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支撑,降低了水生态环境修复的技术和商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水生态环境修复
大数据
监控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湖藻类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祥麟
石玉洁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00-106,共7页
20多年来对太湖及周边40多个城(市)镇的水体进行调研,累计在384个(断面)点采集水样、分析、镜检2846份水样的藻类种群结构,数量组成等项,太湖计有藻92种,其中可使水体发生腥臭(异)味,分泌藻毒素的蓝绿藻、硅藻、鞭毛藻有38种,占藻类总数...
20多年来对太湖及周边40多个城(市)镇的水体进行调研,累计在384个(断面)点采集水样、分析、镜检2846份水样的藻类种群结构,数量组成等项,太湖计有藻92种,其中可使水体发生腥臭(异)味,分泌藻毒素的蓝绿藻、硅藻、鞭毛藻有38种,占藻类总数的41.3%.其中在148个(断面)点内,对微囊藻、颤藻、硅藻的检出率为100%.近几年,个别(段岸)地区,微囊藻等蓝藻的大量发生,已严重危及工业生产.由此表明,太湖水被藻类污染,富营养化的进程在加速.(a)微囊藻的生长繁殖(细胞分裂),受水温、光照、氮、磷等影响.(b)应用"水生态环境修复器"可使藻类数量减少33.5%~38.5%,CO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其降解率与修复时间呈正相关性.(c)微囊藻可用作肥料、饲料及化工原料等.(d)对太湖藻类污染的防治,应予综合治理,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都将事倍功半,甚至是无功劳动.(e)应依法加强管理太湖,建立严格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污染
微囊藻
微囊藻毒素
水生态环境修复
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修复监控管理平台的探讨
被引量:
7
1
作者
吴宸晖
姜翠玲
鞠茂森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河海大学河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1,48,共5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13-02)。
文摘
为了提高河长制的管理效率,满足水生态环境修复监管需求,在深入研究河长制应用管理需求以及水生态环境修复关注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修复监控管理平台框架。平台以数据为基础,以流程为核心,以财务风险控制为目标,设计实现了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生态环境责任的实时和量化管理、生态环境风险的预测与管控、生态环境财务的预决算管理等功能,从而制定最佳的综合治理修复方案。平台的应用为我国提高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修复监控管理能力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支撑,降低了水生态环境修复的技术和商业风险。
关键词
河长制
水生态环境修复
大数据
监控管理平台
Keywords
river chief system
water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big data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湖藻类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祥麟
石玉洁
机构
苏州市应用藻类研究所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00-106,共7页
文摘
20多年来对太湖及周边40多个城(市)镇的水体进行调研,累计在384个(断面)点采集水样、分析、镜检2846份水样的藻类种群结构,数量组成等项,太湖计有藻92种,其中可使水体发生腥臭(异)味,分泌藻毒素的蓝绿藻、硅藻、鞭毛藻有38种,占藻类总数的41.3%.其中在148个(断面)点内,对微囊藻、颤藻、硅藻的检出率为100%.近几年,个别(段岸)地区,微囊藻等蓝藻的大量发生,已严重危及工业生产.由此表明,太湖水被藻类污染,富营养化的进程在加速.(a)微囊藻的生长繁殖(细胞分裂),受水温、光照、氮、磷等影响.(b)应用"水生态环境修复器"可使藻类数量减少33.5%~38.5%,CO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其降解率与修复时间呈正相关性.(c)微囊藻可用作肥料、饲料及化工原料等.(d)对太湖藻类污染的防治,应予综合治理,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都将事倍功半,甚至是无功劳动.(e)应依法加强管理太湖,建立严格管理体系.
关键词
藻类污染
微囊藻
微囊藻毒素
水生态环境修复
器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长制水生态环境修复监控管理平台的探讨
吴宸晖
姜翠玲
鞠茂森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太湖藻类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试验研究
李祥麟
石玉洁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