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水环境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金秋 王震 +2 位作者 林武辉 关道明 姚子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6,共10页
地球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对人类和其他物种产生辐射安全风险,成为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核与辐射安全复杂的国际形势,放射性核素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饮用水水质标... 地球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对人类和其他物种产生辐射安全风险,成为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核与辐射安全复杂的国际形势,放射性核素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放射性核素限值基于个人辐射剂量标准,评估方法已经建立,并在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得到广泛应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放射性核素限值基于辐射环境、参考生物、个体单位时间内的辐射剂量限值,对此各国际组织和国家相继开展了放射性核素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并逐步制定相关标准。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水环境质量标准存在放射性核素指标数量少、修订频率滞后、科学适用性有待提升等问题。在我国核能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强放射性核素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建立健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放射性核素指标体系成为我国水环境研究的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水环境质量标准 风险评价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机氮磷在湖泊水环境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被引量:117
2
作者 吴丰昌 金相灿 +7 位作者 张润宇 廖海清 王圣瑞 姜霞 王立英 郭建阳 黎文 赵晓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湖泊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及其循环开展了大量研究,在其污染过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总氮、总磷和无机氮磷等方面,对有机氮磷的来源、循环及生物和生态学效应的研究相对缺...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湖泊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及其循环开展了大量研究,在其污染过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总氮、总磷和无机氮磷等方面,对有机氮磷的来源、循环及生物和生态学效应的研究相对缺乏。近期研究显示:有机氮磷是湖泊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要组分,可以通过酶解和微生物活动转化成生物可利用性营养盐,在湖泊生态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有机氮磷已有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有机氮磷在湖泊水环境研究中的重要性、研究难点、主要技术突破及存在的科学问题,指出有机氮磷研究将有助于加深目前对水生态系统和富营养化机理的认识,并对水质标准制定、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研究表明:在各种无机氮磷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有机氮磷等营养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在主要界面的迁移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揭示有机氮磷与湖泊生命过程的耦合关系,完善氮磷循环理论,将是未来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有机氮 有机磷 生物有效性 生命过程 水环境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3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分析与评价 水环境质量标准 二龙山 多环芳烃 重金属 污染土壤 环图 有机污染物 质富营养化 化学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仓山区内河主要水质指标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俊第 林威 +3 位作者 姜婧 刘燕飞 方熊 易志刚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3-747,共5页
以福州市仓山区6条城市内河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雨、晴两种天气下采集水样,比较了内河水体中总氮、总磷、铵态氮、化学需氧量和悬浮固体几项主要水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雨天时,浦上河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化学需氧量,红旗浦水体的... 以福州市仓山区6条城市内河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雨、晴两种天气下采集水样,比较了内河水体中总氮、总磷、铵态氮、化学需氧量和悬浮固体几项主要水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雨天时,浦上河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化学需氧量,红旗浦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铵态氮,洪阵河的悬浮固体浓度最高,且与其他河流差异显著(P<0.05).晴天时,洋洽河水体的总氮、总磷、铵态氮和悬浮固体均显著高于其他河流,浦上河的化学需氧量浓度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几种水质指标之间多呈现出极显著相关性.两次采样,6条城市内河的水体总氮、总磷、铵态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多数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河 质指标 水环境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水中非离子氨浓度换算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关镜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7-48,共2页
国外研究证明:氨的水溶液中起主要毒害作用的是非离子态氨。一些国家已将非离子氨作为地面水关系保护水生生物的参数而取代氨氮参数,我国去年四月发布GB 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首次应用该项成果设置该参数。具体换算原理及方法... 国外研究证明:氨的水溶液中起主要毒害作用的是非离子态氨。一些国家已将非离子氨作为地面水关系保护水生生物的参数而取代氨氮参数,我国去年四月发布GB 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首次应用该项成果设置该参数。具体换算原理及方法未见报导。 水溶液中的无机氨可分为离子态和非离子态,非离子态主要是氨合物,包括氨水合物(NH<sub>3</sub>·H<sub>2</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氨 离子态 换算方法 氨合物 生生物 过渡金属 水环境质量标准 质评价 化学法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神户市水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
6
作者 汪贞惠 《水资源保护》 CAS 1990年第2期3-21,共19页
前言神户市面积约540km^2,人口约140万。该市的河流被六甲山脉分为三大部分:六甲山脉南侧由注入大阪湾的约20条小河组成了城市河流水域,北侧由武库川及其支流有野川、有马川等,及箕古川及其支流志杂川、淡河川等组成了北神水域;城市西... 前言神户市面积约540km^2,人口约140万。该市的河流被六甲山脉分为三大部分:六甲山脉南侧由注入大阪湾的约20条小河组成了城市河流水域,北侧由武库川及其支流有野川、有马川等,及箕古川及其支流志杂川、淡河川等组成了北神水域;城市西部由注入播磨滩的明石川及其支流组成了西神水域,如图1。这些河流,除西北神水域自然条件较好、与城市河流相比水质较好外,东西部城市河流自1967年以来,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水质逐渐变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户市 浓度 城市河流 污染综合防治 国家排放标准 质保护 水环境质量标准 排放污 河流污染 小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国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调查》对我国水污染防治几个问题的探讨
7
作者 汪贞惠 《水资源保护》 CAS 1989年第2期12-23,共12页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总结我国工业废水治理的经验教训,强化水环境管理,国家环保局对我国55个大中城市和23个地区十年来兴建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组织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总结我国工业废水治理的经验教训,强化水环境管理,国家环保局对我国55个大中城市和23个地区十年来兴建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组织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5.2%。十年来,这些城市共有3147个企业,兴建了废水处理设施共5556套(台),投资20.6亿元。其中已建成的设施共4469套(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设施 工业废治理 污染防治 二级生化处理 污泥处理 土地处理系统 环境管理 水环境质量标准 工业总产值 分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三早”法健康养殖技术
8
作者 肖召旺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0期34-35,共2页
为了全面提高河蟹养殖产量和效益,近年来建湖县恒济镇苗庄村探索出了一条利用“三早”法(即早投喂、早防病、早开增氧机)进行河蟹健康养殖之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概况。池塘位于蔷薇河两测,水源水质良好,符合国家二类水质... 为了全面提高河蟹养殖产量和效益,近年来建湖县恒济镇苗庄村探索出了一条利用“三早”法(即早投喂、早防病、早开增氧机)进行河蟹健康养殖之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概况。池塘位于蔷薇河两测,水源水质良好,符合国家二类水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水环境质量标准 增氧机 健康养殖 三早 蔷薇河 建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sediment-associated metals from middle-downstream of Xiangjiang River,southern China 被引量:9
9
作者 郭朝晖 宋杰 +3 位作者 肖细元 明辉 苗旭锋 王凤永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68-78,共11页
The contamin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toxic elements in sediments from the middle-downstream (Zhuzhou-Changsha section) of the Xiangjiang River in Hunan Province of Chin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The contamin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toxic elements in sediments from the middle-downstream (Zhuzhou-Changsha section) of the Xiangjiang River in Hunan Province of Chin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Cd, Pb and Zn are major contaminants in sediments, and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elements significantly exceed both the Control Standards for Pollutants in Sludge of China (GB4284-84) for agricultural use in acidic soils and the effect range median (ERM) value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As, Cd and Pb in the river water slightly exceed the limit of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Standard (GB3838-2002). The concentrations of As and Cr in depth profiles extensively change, but slight changes are observed in Pb and Zn. Cd and Zn in most sediment samples can easily enter the food-chain and bring possible ecotoxicological risk to organisms living in sediments according to the risk assessment c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toxic elements spatial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al risk Xiangjiang R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