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与生态风险评估
1
作者 宋朝霞 谷立坤 +1 位作者 李晓琪 李孟瑶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59-2466,共8页
为了深入探究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为砷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砷的生态和健康毒理效应及关键因子的综合分析,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中砷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并对砷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 为了深入探究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为砷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砷的生态和健康毒理效应及关键因子的综合分析,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中砷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并对砷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基于大型溞、鲫鱼、青萍等6门8科9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推导出砷的淡水生物短期水质基准为43.25μg/L,基于大型溞、鲤鱼、青萍、河蚌等5门9科10种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推导出砷的淡水生物长期水质基准为3.53μg/L。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西北诸河流域砷的生态风险系数最高,而第二松花江流域砷的风险系数最低,其余大多数淡水流域中砷对水生生物的风险相对较低。然而,鉴于全国淡水流域砷浓度数据的局限性,这些基准值难以全面反映各流域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特别关注风险系数较高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生生物 水质基准 急慢性毒性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氯的水质基准、沉积物质量基准及生态风险评价
2
作者 杨虎成 肖宇煌 +5 位作者 莫春雷 高杰 蔡爱民 张泽涛 常亮 易春瑶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3-451,共9页
甲氧氯(methoxychlor,MXC)作为一种有机氯杀虫剂,由于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在水环境和沉积物中的检出频率均较高,并且对各种水生物种均具有毒性作用。因此,制定中国MXC水质基准(water quality criteria,WQC)和沉积物质量基准(sed... 甲氧氯(methoxychlor,MXC)作为一种有机氯杀虫剂,由于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在水环境和沉积物中的检出频率均较高,并且对各种水生物种均具有毒性作用。因此,制定中国MXC水质基准(water quality criteria,WQC)和沉积物质量基准(sediment quality criteria,SQC),并开展生态风险评估,对保护中国水生生物至关重要。基于收集和筛选的17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和10种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选取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模型的最佳拟合对WQC进行推导,MXC对水生生物的短期水质基准(SWQC)和长期水质基准(LWQC)分别为0.75和0.11μg/L。通过相平衡分配法,在WQC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SQC,沉积物质量基准高值(SQC-H)和沉积物质量基准低值(SQC-L)分别为0.73和0.11 mg/kg。此外,通过收集中国地表水和沉积物中的MXC暴露浓度数据,利用风险商值法(risk quotients,RQ)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区域的地表水和沉积物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本文的结果将为中国水生生物保护和降低MXC生态风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氯 水质基准 沉积物质量基准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Ⅱ)--水环境基准、标准与总量控制 被引量:77
3
作者 孟伟 刘征涛 +1 位作者 张楠 胡林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是有效实施环境水质目标的主要基础和管理依据.明确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基本概念,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研究、使用现状以及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和环境标准建立的特征,阐述了水环境质量基准... 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是有效实施环境水质目标的主要基础和管理依据.明确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基本概念,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研究、使用现状以及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和环境标准建立的特征,阐述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在环境毒理学评估、污染物风险识别、水生态污染效应、沉积物质量控制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结合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的实际,提出了建立我国在新型污染物和复合污染水质基准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我国水质基准支持条件下的水生态安全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做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 环境 基准 标准 总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质量基准、标准与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142
4
作者 孟伟 张远 郑丙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辨析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概念差异,指出了它们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作用.全面总结了美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制定过程与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水质标准体系在组成、保护功能、制定方法上的不同,以及水质标准在水污染物总量控... 辨析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概念差异,指出了它们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作用.全面总结了美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制定过程与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水质标准体系在组成、保护功能、制定方法上的不同,以及水质标准在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应用情况.分析表明:水质标准是在水质基准基础上依据水体功能来确定的,水质基准是制定标准的基本依据.当前水质基准主要包括毒理学基准和生态学基准2类,基准值主要采用生态毒理学、调查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水生态分区是制定生态学基准的区域单元.从水质标准与总量控制的关系上看,基于水质标准的总量控制是当前水污染控制的发展趋势,并且水质标准体系的内容和组成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保障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安全将是水质标准要保护的核心功能.最后,提出了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的发展对策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 基准 标准 总量控制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差异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云增 杨浩 +1 位作者 张振克 秦明周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201,共9页
对现有淡水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进行了分类比较,通过对各种基准不同污染物的基准低值、基准高值以及灰色区域的对比分析,探讨现有基准间存在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现有各基准低值和高值问分别存在2倍到15倍,4倍到29倍的较... 对现有淡水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进行了分类比较,通过对各种基准不同污染物的基准低值、基准高值以及灰色区域的对比分析,探讨现有基准间存在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现有各基准低值和高值问分别存在2倍到15倍,4倍到29倍的较大差异,各基准均存在较大的灰色区域.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影响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基准建立方法的不确定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环境质量 基准差异 生物效应 质量基准 沉积物环境 差异分析 生物有效性 分类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淡水湖泊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与环境质量基准建立的思考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敏 成杭新 李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6-284,共9页
利用中国150余个淡水湖泊表层沉积物和深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数据,采用中位数-绝对中位差的方法统计获得了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的As、Cd、Cr、Cu、Hg、Ni、Pb、Zn、TN、TP、TOC及pH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为我国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的... 利用中国150余个淡水湖泊表层沉积物和深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数据,采用中位数-绝对中位差的方法统计获得了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的As、Cd、Cr、Cu、Hg、Ni、Pb、Zn、TN、TP、TOC及pH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为我国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的建立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表层湖泊沉积物中的As、Cd、Hg等重金属元素以及TP、TOC等发生了显著富集,显示出强烈的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的改变。在探讨国外环境质量基准值对我国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适应性的基础上,提出直接采用国外相关标准还不能客观评价我国湖泊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应充分考虑我国湖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背景,建立适应我国情况的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背景 湖泊 沉积物 环境质量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臭氧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制订方法研究
7
作者 顾闫悦 谭玉菲 +3 位作者 李琴 江梅 郭敏 王宗爽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0-1927,共8页
中国暂未形成臭氧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制订技术方法体系,也未提出本土化的臭氧基准值。本文系统研究了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臭氧空气质量基准编制的历程和制订方法,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臭氧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制订应遵循科学性、风险预防性、本... 中国暂未形成臭氧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制订技术方法体系,也未提出本土化的臭氧基准值。本文系统研究了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臭氧空气质量基准编制的历程和制订方法,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臭氧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制订应遵循科学性、风险预防性、本土性和差异性的基本原则;设计了保护公众健康和农作物的臭氧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制订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估、臭氧污染特征规律分析、臭氧危害识别和臭氧基准值推导四方面。基于保护人体健康的臭氧基准值推导方面,推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八步骤方法,针对本土臭氧长期队列研究不足的现状,提出可以确定长期基准值起点水平的替代方法;基于保护农作物的臭氧基准值推导方面,在比较了剂量响应法和通量响应法等常见的确定臭氧对植物损害临界水平方法后,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以典型农作物减产作为评估对象和危害、以AOT40为暴露指标、以5%相对损失可接受量确定植被临界水平的臭氧基准值推导方法。针对当前中国臭氧基准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建议加强臭氧健康危害的本土队列研究,提高监测数据精度和代表性,加快制订中国臭氧环境空气质量基准文件,支撑面向美丽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基准 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 人体健康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丹淡水生物水质基准、生态风险及有害结局路径研究
8
作者 郑逸心 李全威 +2 位作者 钱亚茹 王菲菲 全占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8-329,共12页
为多角度评估我国淡水水体中林丹生态风险,按照HJ 831—2022《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方法推导,获得林丹短期和长期淡水水质基准值分别为6.15和0.12μg/L,再依据林丹基准值对我国主要淡水水体中林丹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为多角度评估我国淡水水体中林丹生态风险,按照HJ 831—2022《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方法推导,获得林丹短期和长期淡水水质基准值分别为6.15和0.12μg/L,再依据林丹基准值对我国主要淡水水体中林丹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长江流域的太湖以及岷江、黄河、海河和大辽河河口等水体林丹生态风险处于高风险水平。目前生态风险评价的毒性效应终点仍为一般毒性效应终点(MATC、EC_(10)、EC_(20)、NOEC、LOEC、EC_(50)和LC_(50)等),而有害结局路径(AOP)从基因、细胞、组织及器官水平对污染物毒性效应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可为未来精细化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基于林丹淡水生物毒性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导原则,从生物毒性机制的角度构建了肝损伤、生殖损伤和神经损伤3条有害结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丹 水质基准 生态风险 有害结局路径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质基准制定中生态毒性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黄轶 闫振广 +1 位作者 张天旭 郑欣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水质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的科学依据,而生态毒理学数据是制定水质基准的基础,在推导水生态基准之前,必须对毒性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借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提出了我国水质基准制定中生态毒性数据质量评估... 水质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的科学依据,而生态毒理学数据是制定水质基准的基础,在推导水生态基准之前,必须对毒性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借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提出了我国水质基准制定中生态毒性数据质量评估方法,评估要素包括数据来源、化学物质、受试生物、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5个方面,共25个打分项,总体赋分为100分。对于每个生态毒性数据,根据其总体赋分进行质量分级:得分≥80分,为高质量数据;得分60~80分,建议为可用数据;得分<60分,建议为不可用数据。评估过程中当数据的单项评估结果为无效时,评估直接终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基准 生态毒性 数据质量评估 技术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陕西段环境内分泌干扰物BPA水质基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建军 关卫省 路屏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基于USEPA ECOTOX水生生物毒理学数据,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SSD)和自然对数-累积概率型分布拟合法对渭河陕西段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水质基准(WQC)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渭河陕西段中BPA基准最大浓度(CMC)为403μg... 基于USEPA ECOTOX水生生物毒理学数据,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SSD)和自然对数-累积概率型分布拟合法对渭河陕西段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水质基准(WQC)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渭河陕西段中BPA基准最大浓度(CMC)为403μg/L,基准连续浓度(CCC)为80.6μg/L。此外,还给出了渭河陕西段中BPA水质基准的累积正态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函数。最后,对渭河陕西段中BPA的WQC进行了确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在相关假设前提下BPA的WQC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确定性概率介于71.43%~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陕西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双酚A(BPA) 水质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基准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以Cd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萌 俞磊 +4 位作者 秦璐瑶 孙晓艺 王静 刘佳晓 陈世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和基础。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保护研究的前沿领域,涉及土壤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多学科交叉与基础性科学问题,了解和解决其所涉及的这些科学问题,是土壤环境基准研究... 土壤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和基础。环境基准是土壤环境保护研究的前沿领域,涉及土壤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生物学和风险评估等多学科交叉与基础性科学问题,了解和解决其所涉及的这些科学问题,是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的前提。本文针对土壤环境基准研究中影响重金属毒性阈值的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剂量效应关系测定中等几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土壤老化因子与淋洗因子的矫正,低剂量刺激效应拟合及毒性数据归一化方法等,最后以农田土壤Cd为例,推导出不同性质土壤中Cd环境基准(HC_(5))及其与土壤性质的连续性分布曲线方程(LogHC_(5)=0.132pH+0.083OC+0.008CEC-1.448),以期为农田土壤环境指标基准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基准 土壤污染 重金属 毒性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水重污染河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PCP水质基准研究
12
作者 杨建军 关卫省 路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90,96,共7页
基于USEPAECOTOX水生生物毒理学数据,文章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法(SSD)和自然对数一累积概率型分布拟合法对缺水重污染河流——渭河陕西段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五氯苯酚(PCP)的水质基准(WQC)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渭河陕... 基于USEPAECOTOX水生生物毒理学数据,文章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法(SSD)和自然对数一累积概率型分布拟合法对缺水重污染河流——渭河陕西段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五氯苯酚(PCP)的水质基准(WQC)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渭河陕西段中的PCP基准最大浓度(CMC)为21.35μg/L,基准连续浓度(CCC)为4.27μg/L。文章还给出了渭河陕西段中PCP水质基准的累积正态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函数。文章对渭河陕西段中PCP的WQC进行了确定件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在相关假设前提下PCP的WQC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确定性概率介于73.68%~1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陕西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五氯苯酚(PCP) 水质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婧 叶景甲 +4 位作者 杨天雄 柯跃健 丁华慧 葛勇 赵美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9-489,共11页
水环境质量基准(简称水质基准)是环境保护部门制定水质标准、进行水质管理的基础,其中,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是保护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及充分发挥水生生物群落生态功能的保证,是制定水环境管理目标及措施的重要依据。目前用于推导淡水水生... 水环境质量基准(简称水质基准)是环境保护部门制定水质标准、进行水质管理的基础,其中,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是保护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及充分发挥水生生物群落生态功能的保证,是制定水环境管理目标及措施的重要依据。目前用于推导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方法主要有评价因子法、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及毒性百分数排序法,综述了3种方法的推导过程、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并对我国农药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生生物 水环境质量基准(水质基准) 评价因子法 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 毒性百分数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淡水水生生物硝基苯水质基准研究 被引量:51
14
作者 吴丰昌 孟伟 +4 位作者 张瑞卿 李会仙 曹宇静 徐冰冰 冯承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以硝基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美国和中国2种类型水生态系统和生物区系特征的基础上,分别筛选两国水生生物物种的毒性数据,运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评价因子法分别推导了2个国家保护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同时,结合... 以硝基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美国和中国2种类型水生态系统和生物区系特征的基础上,分别筛选两国水生生物物种的毒性数据,运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评价因子法分别推导了2个国家保护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同时,结合国内外主要水体ρ(硝基苯)分布特征,对地表水体中硝基苯生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由于生物区系不同,同样方法得到的美国水质基准值明显高于中国水质基准值,其中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得出的基准值最为合理.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得到中国硝基苯急性基准值为0.572 mg/L,慢性基准值为0.114 mg/L;美国硝基苯急性基准值为7.271 mg/L,慢性基准值为2.031 mg/L.风险表征结果显示,中国主要地表水体中硝基苯不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 水质基准 生态系统 生物区系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国水体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92
15
作者 陈静生 洪松 +1 位作者 范文宏 王立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7-424,共8页
对8种重金属的海洋和淡水沉积物的质量基准进行了Box-Whisker图解分析,结果表明,各国水体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值均在2-3个数量级范围之间变化,相差超过4-5个数量级的极大值的出现,则通常与局部区域沉积物的污染程度... 对8种重金属的海洋和淡水沉积物的质量基准进行了Box-Whisker图解分析,结果表明,各国水体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值均在2-3个数量级范围之间变化,相差超过4-5个数量级的极大值的出现,则通常与局部区域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实验所用测试生物的敏感性有关.同时剖析了造成基准差异性的原因,以便从总体上对我国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制定有所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沉积物 重金属 质量基准 差异 原因 体污染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基准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高怀友 赵玉杰 +1 位作者 师荣光 傅学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42-345,共4页
选择科学的评价基准是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基准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相关行业或地方标准、土壤背景值、土壤临界值、土壤有效态含量、对作物的剂量效应值,其中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选择科学的评价基准是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基准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相关行业或地方标准、土壤背景值、土壤临界值、土壤有效态含量、对作物的剂量效应值,其中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应用最为普遍。在分析了上列各类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基准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指出在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时,应根据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灵活选择评价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基准 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框架及研究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17
作者 白志鹏 张文杰 +4 位作者 韩斌 杨文 王歆华 赵雪艳 王宗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675,共9页
空气颗粒物来源广泛、组成复杂,我国目前尚未有一套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量实测数据支持的颗粒物基准体系,导致其来源、暴露水平、健康和环境风险信息量不足,相关标准制、修订的依据不足.解析了美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模式,并追踪了美... 空气颗粒物来源广泛、组成复杂,我国目前尚未有一套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量实测数据支持的颗粒物基准体系,导致其来源、暴露水平、健康和环境风险信息量不足,相关标准制、修订的依据不足.解析了美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模式,并追踪了美国基准文件的发布历程和世界卫生组织导则值的发布和修订历程.辨析了环境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内涵,分析了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的支撑作用.综合国外环境基准体系框架构成和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污染源—环境空气浓度—暴露水平与剂量—健康环境效应与风险"的各环节研究方法与目标,提出了"2-4-4"基准研究框架体系,即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包括空气颗粒物人体健康基准和空气颗粒物环境效应基准两部分,其中人体健康基准包括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个体暴露、剂量-效应关系及人体健康效应四部分,空气颗粒物环境效应基准包括颗粒物对生态系统、能见度、建筑物和材料、气候的影响四部分.建议我国应开展大气污染健康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近期发展的暴露组学方法,系统研究空气颗粒物特别是PM2.5载带的有毒有害组分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和风险;基于我国人群或区域调查结果,建立我国空气颗粒物特别是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定期发布质量基准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颗粒物 基准 空气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萘威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曲 郭继香 +3 位作者 孙乾耀 吴丰昌 韩梅 白英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1,共8页
为保护我国淡水水生生物,收集、筛选出5门23科44个物种的急性毒性数据和1门1科2个物种的慢性毒性数据,分别采用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我国甲萘威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进行推导. 结果表明:我国淡水水生生物物种的急... 为保护我国淡水水生生物,收集、筛选出5门23科44个物种的急性毒性数据和1门1科2个物种的慢性毒性数据,分别采用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我国甲萘威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进行推导. 结果表明:我国淡水水生生物物种的急性毒性平均值范围为2.25~27 609 μg/L,甲壳纲急性毒性平均值范围为2.25~1 000 μg/L,鱼纲急性毒性平均值范围为700~27 609 μg/L,最敏感的物种为棘爪网纹溞,最不敏感的物种为胡鲶. 毒性百分数排序法推导出的基准最大浓度和基准连续浓度均为2.6 μg/L,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出的短期危险浓度和长期危险浓度分别为3.3和1.6 μg/L. 中美甲萘威的水质基准值差异归因于两国生物区系的不同. 甲壳纲对甲萘威的敏感度大于鱼纲. 初步统计表明,在22个天然水体样品中,有50%样品的甲萘威浓度高于淡水水质基准,存在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萘威 生生物水质基准 毒性百分数排序法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问题 被引量:39
19
作者 陈静生 王飞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0-70,共11页
本文综述了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最新进展。从底栖生物对沉积物中结合的污染物的敏感性讨论了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意义、数值型和响应型基准,以及建立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可能途径。重点讨论了沉积物/间隙水平衡分配法,并引入了基于该法建立的沉... 本文综述了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最新进展。从底栖生物对沉积物中结合的污染物的敏感性讨论了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意义、数值型和响应型基准,以及建立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可能途径。重点讨论了沉积物/间隙水平衡分配法,并引入了基于该法建立的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初步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基准 沉积物 间隙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特征参数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晓南 崔亮 +5 位作者 李霁 李雯雯 陈金 高祥云 范博 刘征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53-1561,共9页
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是指在摄入饮用水和水产品时,保护人群健康不受危害的相对应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我国近年来系统开展了水质基准的研究,但在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为保护我国人群健康免受水体中污染物的危害,依据人体健... 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是指在摄入饮用水和水产品时,保护人群健康不受危害的相对应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我国近年来系统开展了水质基准的研究,但在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为保护我国人群健康免受水体中污染物的危害,依据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方法,对基准制定过程中涉及的我国人群暴露参数〔体重(BW)、饮水量(DI)和水产品摄入量(FI)〕和水环境参数〔溶解性有机碳(DOC)、颗粒态有机碳(POC)浓度以及水生生物脂质分数〕进行研究与总结,建议在制定我国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时,普通人群暴露参数BW、DI和FI分别采用61.9 kg、2.785 L/d和0.0301 kg/d,水环境参数DOC和POC浓度分别采用2.68和0.73 mg/L,第2、3、4营养级淡水水生生物的脂质分数分别采用2.47%、3.08%、3.16%.基于我国人群暴露参数和水环境参数,推导了12种多环芳烃(PAHs)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其中苯并[a]芘的基准值(4.53×10^(-4)μg L)最小,蒽的基准值(173μg L)最大.此外,在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制定过程中,除饮水途径外,建议充分考虑食用水产品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效应;针对关注区域、年龄组与致癌风险水平不同造成的基准值的较大差异,建议在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过程中对其予以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健康水质基准 暴露参数 环境参数 脂质分数 保护人群 多环芳烃(PAHs) 水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