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清河水系水环境动态及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秀兰 张芸 李兵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1-45,共5页
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河北省境内面积占80%。上游兴建有王快、西大洋、安各庄、龙门、横山岭、口头6座大型水库,“华北明珠”白洋淀位于水系中下游,集水面积3万km^2。该水系工农业发达,在河北省... 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河北省境内面积占80%。上游兴建有王快、西大洋、安各庄、龙门、横山岭、口头6座大型水库,“华北明珠”白洋淀位于水系中下游,集水面积3万km^2。该水系工农业发达,在河北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研究其水环境动态及变化规律对更好地利用及保护水资源关系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动态 白洋淀 大清河 规律分析 非离子氨 工业废 生活污 污染 质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太河流域动态水环境容量设计水文条件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剑 付意成 韩会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80,共6页
针对动态水环境容量特点,结合水体污染负荷控制要求,探讨满足不同水质管理目标的水容量总量计算的水文条件设计方法。研究借鉴国内外容量总量计算设计水文条件确定原则,针对多类型水文数据及控制性水工程调控情景,给出符合浑太河流域水... 针对动态水环境容量特点,结合水体污染负荷控制要求,探讨满足不同水质管理目标的水容量总量计算的水文条件设计方法。研究借鉴国内外容量总量计算设计水文条件确定原则,针对多类型水文数据及控制性水工程调控情景,给出符合浑太河流域水体类型特点,满足流域水量和水体污染物变化过程连续性的设计水文条件。合理确定断面的设计流量是计算水环境容量的关键。在确定流域典型污染物分期、分区设计参数的基础上,结合水环境容量时空变动特点,动态计算水环境容量。浑太河流域COD水环境容量总量为144 626 t,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环境容量分别占总量的16.2%、35.4%、48.4%;氨氮水环境容量总量为9 776 t,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环境容量分别占总量的16.2%、35.4%、48.4%。动态水环境容量结果的合理性成为判定设计水文条件可靠性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容量 设计文条件 浑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环境改善的城市河网动态水环境容量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万顺 李琳 +3 位作者 彭虹 张潇 夏函 张紫倩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7-175,共9页
为掌握城市河网动态水环境容量变化规律,构建了基于"空-地-水"一体化模型体系的城市河网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以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市金山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定量核算了2017年金山湖流域COD和TP动态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模... 为掌握城市河网动态水环境容量变化规律,构建了基于"空-地-水"一体化模型体系的城市河网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以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市金山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定量核算了2017年金山湖流域COD和TP动态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流量、COD和TP浓度率定、验证的相对误差均在14.04%以内;2017年,金山湖流域COD和TP水环境容量整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受降雨影响显著,逐日容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38.55~3 027.49 kg/d和3.73~58.02 kg/d;枯水期水环境容量较小且与降水量负相关;丰水期的大雨或暴雨时期水环境容量明显提升,中小雨时期COD容量与降水量负相关,TP反之;保障生态基流能明显改善容量不足的问题,全年动态生态流量保障对金山湖流域水质达标率提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容量 城市河网 生态流量 环境改善 金山湖流域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以潇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秀菊 王宝斌 +2 位作者 徐小溪 李秀平 王灵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6,33,共8页
传统的水环境容量以90%设计枯水流量为计算条件,存在水文计算条件单一、水环境容量不易管控等缺点。考虑河道流量与入河污染物影响下的水环境容量逐月变化,提出了基于水文过程与污染源变化条件下的动态水环境容量与入河污染管控计算方... 传统的水环境容量以90%设计枯水流量为计算条件,存在水文计算条件单一、水环境容量不易管控等缺点。考虑河道流量与入河污染物影响下的水环境容量逐月变化,提出了基于水文过程与污染源变化条件下的动态水环境容量与入河污染管控计算方法。以山西潇河流域晋中段为例,计算了研究流域两水功能区的逐月水环境容量及其余量,运用MIKE11模型计算了逐月允许的动态入河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1)2019年水功能区A的COD和氨氮水环境容量阈值分别为138.37~216.54 t和6.38~14.19 t,7-10月水环境容量较大;水功能区B的COD和氨氮水环境容量阈值分别为417.67~821.05 t和9.32~29.49 t,5-8月份水环境容量较小。(2)在满足水功能区目标水质的基础上,2019年水功能区A允许的入河负荷均大于现状入河量,汛期COD和氨氮容量余量较多;水功能区B在1月、2月应削减氨氮0.003、0.086 t;削减COD 0.05、0.143 t,4-7月份允许的污染负荷大于实际入河量,余量较多。计算的动态水环境容量能够客观反映变化水文条件下的水环境容量及其余量实际,给出了满足河道水质目标前提下的入河污染物允许阈值,为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余量 入河污染负荷动态管控 目标质阈值 MIKE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核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崔嵩 贾朝阳 +3 位作者 付强 胡鹏 宋梓菡 卜鑫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6,共11页
为探究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变化规律,有效控制污染物输入量并提高河流水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划要求。以松花江哈尔滨段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二维水质模型的分段求和模型(SSM),核算COD、TN和TP动态水环境容量;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分... 为探究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变化规律,有效控制污染物输入量并提高河流水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划要求。以松花江哈尔滨段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二维水质模型的分段求和模型(SSM),核算COD、TN和TP动态水环境容量;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分析模型各输入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COD、TN和TP实际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19723.26、8040.78和2161.34 t;COD和TP实际水环境容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COD:r=0.766,P=0.004;TP:r=0.63,P=0.028)。因此,丰水期是降解污染物、提高水环境容量关键时期;气温、流量是影响动态水环境容量主控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及流域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哈尔滨段 动态环境容量 分段求和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COD和氨氮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杜慧玲 于晓英 曲茉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69-75,83,共8页
针对松花江流域存在季节性水环境容量不均衡的问题,以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岸边排放模型段尾控制法,在动态水文设计条件下,计算COD和NH_3—N的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区段内COD和NH_3—N的环境容量分布不够均匀,... 针对松花江流域存在季节性水环境容量不均衡的问题,以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岸边排放模型段尾控制法,在动态水文设计条件下,计算COD和NH_3—N的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区段内COD和NH_3—N的环境容量分布不够均匀,且COD环境容量分布均匀性更差;COD和NH_3—N的环境容量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最小值出现在2月份,丰水期环境容量最大,枯水期环境容量最小;同时,实际环境容量要远远小于理想环境容量,且NH_3—N的环境压力更加严峻。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结果可为水环境容量的合理利用以及松花江水质保障提供可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容量 氨氮 COD 松花江哈尔滨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干流佳木斯段COD和氨氮动态实际水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彭旭 杜慧玲 于晓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1期166-168,170,共4页
针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季节性变化情况,在动态的水文设计条件下,基于二维岸边排放模型,采用段尾控制法对松花江佳木斯段COD和NH3-N的实际水环境容量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佳木斯段COD与NH3-N实际水环境容量变化趋势... 针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季节性变化情况,在动态的水文设计条件下,基于二维岸边排放模型,采用段尾控制法对松花江佳木斯段COD和NH3-N的实际水环境容量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佳木斯段COD与NH3-N实际水环境容量变化趋势相似,NH3-N波动幅度大于COD的波动幅度;实际水环境容量季节性变化较大,丰水期最大,枯水期最小,应实施动态的管理。研究结果可为松花江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容量 COD NH3-N 松花江佳木斯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侧线系统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伟 仲昆 谢广明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12期42-45,62,共5页
侧线系统是水中动物特别是鱼类的重要感知系统,可以帮助动物有效感知周围的水动态环境信息。在水中机器人,特别是仿生机器鱼上设计和安装人造侧线系统,是当前水中机器人研究的新方向和热点。概述了鱼类侧线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感知原理;介... 侧线系统是水中动物特别是鱼类的重要感知系统,可以帮助动物有效感知周围的水动态环境信息。在水中机器人,特别是仿生机器鱼上设计和安装人造侧线系统,是当前水中机器人研究的新方向和热点。概述了鱼类侧线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感知原理;介绍了人造侧线系统的实现原理和的实验研究状况;分析了人造侧线系统研究存在的一些难点和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机器人 人造侧线系统 动态环境感知 仿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formation control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被引量:6
9
作者 燕雪峰 古锋 +2 位作者 宋琛 胡晓琳 潘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Path planning and formation structure forming are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AUVs) to collaborate with each other.In this work,a dynamic formation model was proposed,in which... Path planning and formation structure forming are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AUVs) to collaborate with each other.In this work,a dynamic formation model was proposed,in which several algorithms were developed for the complex underwater environment.Dimension changeable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was used to find an optimized path by dynamically adjusting the number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ath nodes.Position relationship based obstacle avoidance algorithm was designed to detour along the edges of obstacles.Virtual potential point based formation-keeping algorithm was employed by incorporating dynamic strategies which were decided by the current states of the formation.The virtual potential point was used to keep the formation structure when the AUV or the formation was deviat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n optimal path can be dynamically planned with fewer path nodes and smaller fitness,even with a concave obstacle.It has been also proven that different formation-keeping strategies can be adaptively selected and the formation can change its structure in a narrow area and restore back after passing the obsta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ation control path plan keep formation dynamic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