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工程水环境介质对丙烯酸盐聚合物离子交联结构的损伤
1
作者 盛草樱 杨其新 刘东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104,共4页
采用溶胀方法研究了地下工程喷膜防水的主要材料(丙烯酸盐聚合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服役行为。通过对聚合物交联密度测试,考察了水以及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浸泡过程中溶胀度以及离子交联结构的损伤状况。试验结... 采用溶胀方法研究了地下工程喷膜防水的主要材料(丙烯酸盐聚合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服役行为。通过对聚合物交联密度测试,考察了水以及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浸泡过程中溶胀度以及离子交联结构的损伤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在5%NaCl、1%Na2SO4以上以及pH为13.5、14水环境介质中,丙烯酸盐聚合物的交联点间平均分子量Mc有较大幅度上升,扫描电镜已证实聚合物断面有明显被侵蚀的迹象。研究结果为地下工程喷膜防水材料应用范围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介质 交联密度 损伤 地下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行业废水特征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建芬 唐访良 +2 位作者 陈峰 阮东德 张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年第4期54-57,共4页
通过对典型行业废水有机污染物排放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我国现有污水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即现有的标准不能有效控制废水特征有机污染物排放。依据美国环保局多介质环境模型,用不同方法计算水介质排放环境目标值,用该值作为标准限值,评... 通过对典型行业废水有机污染物排放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我国现有污水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即现有的标准不能有效控制废水特征有机污染物排放。依据美国环保局多介质环境模型,用不同方法计算水介质排放环境目标值,用该值作为标准限值,评价典型行业废水有机污染物监测结果。针对典型行业废水有机污染物排放特征,提出制订排放控制标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排放环境目标值 特征有机污染物 控制标准 典型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介孔Pd催化剂应用于水溶剂中Ullman反应
3
作者 万颖 张蝶青 +1 位作者 张昉 李和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2-34,共3页
采用室温共缩聚法制备了Ph-MCM-41和NH2C3H6-MCM-41无机有机杂化材料,XRD、TEM和FTIR等表征结果显示,表面修饰后的MCM-41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度有序的六方介孔结构.以所合成的表面改性的MCM-41材料为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Pd催化... 采用室温共缩聚法制备了Ph-MCM-41和NH2C3H6-MCM-41无机有机杂化材料,XRD、TEM和FTIR等表征结果显示,表面修饰后的MCM-41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度有序的六方介孔结构.以所合成的表面改性的MCM-41材料为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Pd催化剂,将其应用于水相中碘苯偶联反应.结果表明,载体表面修饰后,Pd/MCM-41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当反应温度为100℃时,Pd/NH2C3H6-MCM-41催化剂上联苯的收率高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有机无机杂化 环境友好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物质对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任朝兴 龙慧琴 +2 位作者 刘燕 王其春 陆洁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70,共6页
探讨了干扰物质对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时可能存在的影响。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干扰物质,考察其对亚硝酸盐氮的影响。通过加标回收方式考察不同环境水介质对亚硝酸盐氮的影响。VOCs浓度达到0.05 mg/L、S^(2-)浓度达到0... 探讨了干扰物质对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时可能存在的影响。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干扰物质,考察其对亚硝酸盐氮的影响。通过加标回收方式考察不同环境水介质对亚硝酸盐氮的影响。VOCs浓度达到0.05 mg/L、S^(2-)浓度达到0.5 mg/L及以上时均会对亚硝酸盐氮产生正干扰;S_(2)O_(3)^(2-)浓度达到2.0 mg/L、I-浓度达到30 mg/L、Sn^(2+)浓度达到0.5 mg/L、MnO_(4)-浓度达到0.4 mg/L及以上时均会对亚硝酸盐氮产生负干扰;S_(2)O_(3)^(2-)浓度在20~150 mg/L、SCN-浓度在10~150 mg/L、Fe^(3+)浓度在0.20~300 mg/L、H_(2)O_(2)浓度在5~100 mg/L时,均对亚硝酸盐氮测定结果影响不显著;亚硝酸盐氮在不同环境水介质中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7.5%~102%,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1.4%~3.2%(n=6),说明不同环境水介质对亚硝酸氮的测定结果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亚硝酸盐氮 干扰物质 环境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