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主要水热型地热系统形成机制与成因模式
被引量:
126
1
作者
王贵玲
蔺文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23-1937,共15页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热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交汇部位,且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蓬勃发展,但由于没有进行整体性的地热系统分析,缺乏因地制宜的不同地区地热勘查开发方案,各地地热资源勘...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热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交汇部位,且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蓬勃发展,但由于没有进行整体性的地热系统分析,缺乏因地制宜的不同地区地热勘查开发方案,各地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本文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提出了我国地热资源"同源共生-壳幔生热-构造聚热"的成因理论,并以我国主要水热型地热系统为例,建立了水热系统分析的系统论观点,将我国主要水热系统划分为沉积盆地古潜山型复合水热系统、沉积盆地深坳陷层控型水热系统、断陷盆地地压型水热系统、陆陆碰撞板缘型水热系统、板缘俯冲带热控构造型水热系统、隆起山地深循环型水热系统以及近代火山型水热系统等七种类型,并系统分析了典型水热系统的运移条件、热源机制,归纳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水热系统的成因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热资源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区域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地热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论
地热
系统
成因理论
水热型地热系统
成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强型地热系统:潜力大、开发难
被引量:
39
2
作者
廖志杰
万天丰
张振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5-344,共10页
文中讨论了为什么要开发干热岩地热资源?什么是干热岩系统和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国干热岩系统的潜力,如何发展中国的EGS以及我们可供考虑的建议。随着常规能源的不断消耗,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类的青睐。在可再生能源中,地热能的容量最...
文中讨论了为什么要开发干热岩地热资源?什么是干热岩系统和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国干热岩系统的潜力,如何发展中国的EGS以及我们可供考虑的建议。随着常规能源的不断消耗,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类的青睐。在可再生能源中,地热能的容量最大,地热发电提供的是基本负荷,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开发滞后。尤其是对潜力大、开发难的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国更是从研究到开发,都刚刚起步。如果地热发电的规模要超过风能及太阳能等其他新能源,不能仅靠水热型地热系统的开发利用,而必须重视和利用干热岩资源,大力研发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国干热岩系统的潜势如何呢?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利用921个大地热流数据编制了《中国大陆地区新版热流图》以及3~10km深处不同深度温度分布图,计算了不同深度干热岩地热资源量,总数为2.09×107 EJ;其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占全国总资源量的五分之一。作者们认为,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和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地热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风险投资,亚经济型的EGS风险更甚。国家必须统一安排和投资。工程项目必须学习国外的经验和吸取开发的教训。要选择关键地区进行试验和研究。作者们建议可考虑选择羊八井地热田的北部作为试验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水热型地热系统
干热岩
增强型
地热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强型地热系统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晓星
吴能友
+1 位作者
苏正
曾玉超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94,共5页
作为地热领域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增强型(或工程型)地热系统(EGS)的研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通过介绍EGS含义及发展,结合EGS数值模拟软件应具备的特点,对目前已经用于和可以用于EGS数值模拟的HDR和水...
作为地热领域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增强型(或工程型)地热系统(EGS)的研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通过介绍EGS含义及发展,结合EGS数值模拟软件应具备的特点,对目前已经用于和可以用于EGS数值模拟的HDR和水热型地热系统中的典型求解器进行综述,总结其优缺点,讨论目前EGS数值模拟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
地热
系统
数值模拟
干热岩
水热型地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变维度贝叶斯反演的地热黏土盖层音频大地电磁探测能力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悦
彭荣华
+3 位作者
胡祥云
周文龙
黄顺聪
鲁杏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50,共10页
在地热探测中,黏土盖层作为水热型地热系统的典型标志,其埋藏深度及分布范围可为圈定地热资源的范围及确定地热钻井位置提供重要依据。黏土盖层通常由水热作用所形成的黏土层所构成,表现为低阻特征,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可以对低阻盖层有...
在地热探测中,黏土盖层作为水热型地热系统的典型标志,其埋藏深度及分布范围可为圈定地热资源的范围及确定地热钻井位置提供重要依据。黏土盖层通常由水热作用所形成的黏土层所构成,表现为低阻特征,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可以对低阻盖层有效成像。为了获得黏土盖层位置分布及成像结果的不确定性信息,采用一维变维度贝叶斯反演方法,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数据对地热区低阻盖层的探测能力进行研究。首先进行模型试验,建立一个典型地热系统的地电模型,利用一维变维度贝叶斯算法对合成数据进行反演,获得地下电性结构和界面位置不确定性信息。接着将其应用于山西阳高地热区一条实测音频大地电磁数据处理。模型试验发现该方法对低阻黏土盖层具有较为准确的识别能力,所获得的低阻盖层上、下界面不确定分析的结果也较为可靠。实测数据试验发现,该方法对浅层低阻盖层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并可以给出盖层界面位置的不确定性评价。该测线的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结果验证了一维贝叶斯反演的可靠性。该方法对浅层地热黏土盖层具有较准确的成像能力和不确定性分析能力,在地热探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探测
黏土盖层
大地电磁
贝叶斯反演
水热型地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洁祥
许亚东
蔺文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57,共13页
水化学地热温度计是估算水热型地热系统热储温度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厘清传统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局限性和有效性,此次将对水化学地热温度计展开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水化学平衡体系受区域地质条件的影响,致使对应的水化学地热温度计(...
水化学地热温度计是估算水热型地热系统热储温度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厘清传统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局限性和有效性,此次将对水化学地热温度计展开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水化学平衡体系受区域地质条件的影响,致使对应的水化学地热温度计(Na-Li地热温度计、Li-Mg地热温度计、Ca-Mg地热度计和SO_(4)-F地热温度计等)缺乏普适性,而Na-K-Ca地热温度计(β=1/3)可能受多种水化学因素的制约,在中低温地热系统中应谨慎使用;Na-K地热温度计、K-Mg地热温度计和SiO_(2)温度计更适用于水热型热储温度的计算,高温热储层(>200℃)中水岩相互作用强烈,Na-K地热温度计的计算结果相对准确,在估算中低温热储层温度时,K-Mg地热温度计和SiO_(2)温度计则更为合适,而在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不建议使用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直接估算地热水的平衡温度。除此之外,判识热储层的存在和地热水水岩平衡状态的分析是选取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前提条件,然而即使在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适用范围内,对水化学地热温度计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仍然必不可少;高温地热系统中地热水的混合过程可用于验证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准确性,而在中低温地热系统,随着水岩相互作用程度降低,水化学地热温度计估算结果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综合多种方法对热储温度值的分析验证就显得更为重要。此次研究可为合理选取水化学地热温度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型地热系统
水化学
地热
温度计
水岩反应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潜力评价
被引量:
11
6
作者
余鸣潇
马峰
+4 位作者
王贵玲
张薇
朱喜
张汉雄
王延欣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0-190,共11页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是新区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安置区,具有较好的地热资源赋存潜力。查明该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准确评估其地热资源量,可为雄安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结构转型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综合分析深部地质结构、断裂分布、地温...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是新区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安置区,具有较好的地热资源赋存潜力。查明该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准确评估其地热资源量,可为雄安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结构转型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综合分析深部地质结构、断裂分布、地温场与水化学场等,揭示了容东片区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和形成机理,采用采灌均衡法综合评价了蓟县系碳酸盐岩热储地热资源量。主要结论:(1)本区的主要热储层包括新近系明化镇组孔隙型砂岩热储、蓟县系雾迷山组及高于庄组碳酸盐岩热储、长城系碳酸盐岩热储;其中,蓟县系热储为地热勘查开发主要目标层段,其水温约为50℃,储厚比为20%~40%,储层最大孔隙度为11.3%。(2)西北部太行山地区大气降水是本区地热资源的补给水源,地下水沿断裂经深循环被深部热源加热,而后沿导水断裂带运移至凸起处强岩溶裂隙发育区,形成水热型地热系统。(3)容东片区蓟县系碳酸盐岩热储在采灌均衡条件下热储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1.33×10^(4)m^(3)/a,地热流体可开采热量为0.95×10^(15)J/a,折合标准煤3.23万吨/年。以上研究助力构建雄安新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热储
水热型地热系统
地热
资源潜力
容东片区
雄安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主要水热型地热系统形成机制与成因模式
被引量:
126
1
作者
王贵玲
蔺文静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23-1937,共15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555、12120115045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41018)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SK201902)联合资助成果。
文摘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热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交汇部位,且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蓬勃发展,但由于没有进行整体性的地热系统分析,缺乏因地制宜的不同地区地热勘查开发方案,各地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本文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提出了我国地热资源"同源共生-壳幔生热-构造聚热"的成因理论,并以我国主要水热型地热系统为例,建立了水热系统分析的系统论观点,将我国主要水热系统划分为沉积盆地古潜山型复合水热系统、沉积盆地深坳陷层控型水热系统、断陷盆地地压型水热系统、陆陆碰撞板缘型水热系统、板缘俯冲带热控构造型水热系统、隆起山地深循环型水热系统以及近代火山型水热系统等七种类型,并系统分析了典型水热系统的运移条件、热源机制,归纳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水热系统的成因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热资源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区域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地热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系统
论
地热
系统
成因理论
水热型地热系统
成因模式
Keywords
system theory
geothermal system
genetic theory
hydro-geothermal systems
genetic models
分类号
P314.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强型地热系统:潜力大、开发难
被引量:
39
2
作者
廖志杰
万天丰
张振国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国土资源部离退休干部局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5-344,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科[2011]01-48-11)
文摘
文中讨论了为什么要开发干热岩地热资源?什么是干热岩系统和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国干热岩系统的潜力,如何发展中国的EGS以及我们可供考虑的建议。随着常规能源的不断消耗,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类的青睐。在可再生能源中,地热能的容量最大,地热发电提供的是基本负荷,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开发滞后。尤其是对潜力大、开发难的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国更是从研究到开发,都刚刚起步。如果地热发电的规模要超过风能及太阳能等其他新能源,不能仅靠水热型地热系统的开发利用,而必须重视和利用干热岩资源,大力研发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国干热岩系统的潜势如何呢?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利用921个大地热流数据编制了《中国大陆地区新版热流图》以及3~10km深处不同深度温度分布图,计算了不同深度干热岩地热资源量,总数为2.09×107 EJ;其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占全国总资源量的五分之一。作者们认为,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和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地热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风险投资,亚经济型的EGS风险更甚。国家必须统一安排和投资。工程项目必须学习国外的经验和吸取开发的教训。要选择关键地区进行试验和研究。作者们建议可考虑选择羊八井地热田的北部作为试验地区。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水热型地热系统
干热岩
增强型
地热
系统
Keywords
renewable energy
hydrothermal system
hot dry rock(HDR)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
分类号
P588.1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强型地热系统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晓星
吴能友
苏正
曾玉超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94,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GCX2-YW-805)
广州能源研究所博士后基金(y107b11001)
所长基金项目(y107zl)
文摘
作为地热领域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增强型(或工程型)地热系统(EGS)的研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通过介绍EGS含义及发展,结合EGS数值模拟软件应具备的特点,对目前已经用于和可以用于EGS数值模拟的HDR和水热型地热系统中的典型求解器进行综述,总结其优缺点,讨论目前EGS数值模拟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增强型
地热
系统
数值模拟
干热岩
水热型地热系统
Keywords
EGS
numerical simulation
HDR
hydrothermal
分类号
TK52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变维度贝叶斯反演的地热黏土盖层音频大地电磁探测能力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悦
彭荣华
胡祥云
周文龙
黄顺聪
鲁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地质矿产勘查局能源勘查中心
出处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5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4088)
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l07020010)。
文摘
在地热探测中,黏土盖层作为水热型地热系统的典型标志,其埋藏深度及分布范围可为圈定地热资源的范围及确定地热钻井位置提供重要依据。黏土盖层通常由水热作用所形成的黏土层所构成,表现为低阻特征,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可以对低阻盖层有效成像。为了获得黏土盖层位置分布及成像结果的不确定性信息,采用一维变维度贝叶斯反演方法,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数据对地热区低阻盖层的探测能力进行研究。首先进行模型试验,建立一个典型地热系统的地电模型,利用一维变维度贝叶斯算法对合成数据进行反演,获得地下电性结构和界面位置不确定性信息。接着将其应用于山西阳高地热区一条实测音频大地电磁数据处理。模型试验发现该方法对低阻黏土盖层具有较为准确的识别能力,所获得的低阻盖层上、下界面不确定分析的结果也较为可靠。实测数据试验发现,该方法对浅层低阻盖层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并可以给出盖层界面位置的不确定性评价。该测线的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结果验证了一维贝叶斯反演的可靠性。该方法对浅层地热黏土盖层具有较准确的成像能力和不确定性分析能力,在地热探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地热
探测
黏土盖层
大地电磁
贝叶斯反演
水热型地热系统
Keywords
geothermal exploration
clay cap
magnetotelluric
Bayesian inversion
hydrothermal geothermal system
分类号
P63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洁祥
许亚东
蔺文静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5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10229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1507401)
青海省清洁能源矿产专项(2022013004qj004)。
文摘
水化学地热温度计是估算水热型地热系统热储温度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厘清传统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局限性和有效性,此次将对水化学地热温度计展开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水化学平衡体系受区域地质条件的影响,致使对应的水化学地热温度计(Na-Li地热温度计、Li-Mg地热温度计、Ca-Mg地热度计和SO_(4)-F地热温度计等)缺乏普适性,而Na-K-Ca地热温度计(β=1/3)可能受多种水化学因素的制约,在中低温地热系统中应谨慎使用;Na-K地热温度计、K-Mg地热温度计和SiO_(2)温度计更适用于水热型热储温度的计算,高温热储层(>200℃)中水岩相互作用强烈,Na-K地热温度计的计算结果相对准确,在估算中低温热储层温度时,K-Mg地热温度计和SiO_(2)温度计则更为合适,而在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不建议使用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直接估算地热水的平衡温度。除此之外,判识热储层的存在和地热水水岩平衡状态的分析是选取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前提条件,然而即使在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适用范围内,对水化学地热温度计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仍然必不可少;高温地热系统中地热水的混合过程可用于验证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准确性,而在中低温地热系统,随着水岩相互作用程度降低,水化学地热温度计估算结果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综合多种方法对热储温度值的分析验证就显得更为重要。此次研究可为合理选取水化学地热温度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水热型地热系统
水化学
地热
温度计
水岩反应
平衡
Keywords
hydrothermal geothermal systems
hydrochemistry
geothermometers
water-rock reaction
equilibrium
分类号
P64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潜力评价
被引量:
11
6
作者
余鸣潇
马峰
王贵玲
张薇
朱喜
张汉雄
王延欣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0-19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9YFB150410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89112,DD20221676)联合资助。
文摘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是新区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安置区,具有较好的地热资源赋存潜力。查明该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准确评估其地热资源量,可为雄安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结构转型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综合分析深部地质结构、断裂分布、地温场与水化学场等,揭示了容东片区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和形成机理,采用采灌均衡法综合评价了蓟县系碳酸盐岩热储地热资源量。主要结论:(1)本区的主要热储层包括新近系明化镇组孔隙型砂岩热储、蓟县系雾迷山组及高于庄组碳酸盐岩热储、长城系碳酸盐岩热储;其中,蓟县系热储为地热勘查开发主要目标层段,其水温约为50℃,储厚比为20%~40%,储层最大孔隙度为11.3%。(2)西北部太行山地区大气降水是本区地热资源的补给水源,地下水沿断裂经深循环被深部热源加热,而后沿导水断裂带运移至凸起处强岩溶裂隙发育区,形成水热型地热系统。(3)容东片区蓟县系碳酸盐岩热储在采灌均衡条件下热储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1.33×10^(4)m^(3)/a,地热流体可开采热量为0.95×10^(15)J/a,折合标准煤3.23万吨/年。以上研究助力构建雄安新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关键词
碳酸盐岩热储
水热型地热系统
地热
资源潜力
容东片区
雄安新区
Keywords
carbonate geothermal reservoir
hydro-geothermal systems
resource evaluation
Rongdong area
Xiongan New Area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主要水热型地热系统形成机制与成因模式
王贵玲
蔺文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增强型地热系统:潜力大、开发难
廖志杰
万天丰
张振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增强型地热系统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王晓星
吴能友
苏正
曾玉超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变维度贝叶斯反演的地热黏土盖层音频大地电磁探测能力研究
朱悦
彭荣华
胡祥云
周文龙
黄顺聪
鲁杏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传统水化学地热温度计的适用性分析
李洁祥
许亚东
蔺文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潜力评价
余鸣潇
马峰
王贵玲
张薇
朱喜
张汉雄
王延欣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