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滴模板法构筑有序多孔聚苯乙烯薄膜
1
作者 李广芬 张金超 +2 位作者 梁绍磊 杨海鲸 钟咏蕙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5,共5页
以聚苯乙烯为基质材料、甲苯为溶剂,采用水滴模板法制备多孔膜.通过调节制膜液浓度、不同分子质量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以及膜厚度制备出孔径大小分布均匀、有序的多孔结构膜材料;探讨了铸膜液浓度、聚苯乙烯质量比、膜厚度对多孔膜表面形... 以聚苯乙烯为基质材料、甲苯为溶剂,采用水滴模板法制备多孔膜.通过调节制膜液浓度、不同分子质量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以及膜厚度制备出孔径大小分布均匀、有序的多孔结构膜材料;探讨了铸膜液浓度、聚苯乙烯质量比、膜厚度对多孔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溶液中聚合物质量分数为20%、不同分子质量聚苯乙烯的质量比(m200ku颐m35ku)为12及膜厚度为400滋m时,可获得孔径大小介于0.8-2.8m之间的有序多孔结构的PS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滴模板法 聚苯乙烯 分子质量 多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粒子辅助水滴模板法制备超疏水材料 被引量:9
2
作者 黄俊杰 张尹桥 +1 位作者 杨曼玲 孙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146,共5页
利用水滴模板法成功制备出孔径可控的具有结构规则的聚合物多孔膜,并以所制备多孔膜为模板利用反向复刻法复制孔洞阵列结构,得到具有微米级突起阵列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片,然后将事先排布好的二氧化硅微球阵列通过热压印法转... 利用水滴模板法成功制备出孔径可控的具有结构规则的聚合物多孔膜,并以所制备多孔膜为模板利用反向复刻法复制孔洞阵列结构,得到具有微米级突起阵列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片,然后将事先排布好的二氧化硅微球阵列通过热压印法转移到具有微米级突起结构的PDMS膜片上,然后成功制备出具有微纳米复合突起结构的膜片。通过对具有不同突起结构组合的PDMS膜片进行接触角测试发现,膜片的接触角随着其表面粗糙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即具有微纳复合结构膜片接触角((150.7±3.2)°)最大,达到了超疏水的效果;无突起结构膜片的接触角((108.9±3.1)°)最小;而仅具有微米级结构膜片的接触角((134.6±1.0)°)居中,这符合目前已知的物质表面浸润性与其表面粗糙度的关系。另外,经测试,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的膜片接触角最大达到155°,同时具有非常大的滚动角,使得这种膜片材料具备了粘性超疏水的性能,而这种特殊浸润表面性质可以在液体无损传输、生化分离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滴模板法 超疏水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滴模板法构筑可溶性聚酰亚胺规整多孔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艳花 王丽华 韩旭彤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1,34,共6页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以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和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MMDA)为单体合成的可溶性聚酰亚胺BTDA-DMMDA为成膜材料制备蜂窝状有序多孔膜,研究不同湿气氛围、相对湿度大小以及固体基板等因素对膜孔形态的影响,并探...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以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和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MMDA)为单体合成的可溶性聚酰亚胺BTDA-DMMDA为成膜材料制备蜂窝状有序多孔膜,研究不同湿气氛围、相对湿度大小以及固体基板等因素对膜孔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多孔膜表面被剥离前后的亲疏水性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环境的相对湿度实现了膜孔径从400nm到2μm的动态调控;亲水性好的固体基板更有利于规整多孔膜的构筑;多孔膜表层剥离后其表面接触角得以大大提高,在超疏水表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聚酰亚胺 规整多孔膜 水滴模板法 自组装 疏水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滴模板法制备聚乳酸微纳米纤维薄膜 被引量:2
4
作者 段宪法 李玲 于永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9-214,共6页
目的采用水滴模板法制备聚左旋乳酸(PLLA)微纳米纤维薄膜,研究聚合物溶液浓度和环境湿度(相对湿度)对微纳米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方法在不同质量浓度(10、25、50mg/mL)的PLLA/四氢呋喃(THF)溶液和不同环境湿度(40%、50%、60%、70%)条... 目的采用水滴模板法制备聚左旋乳酸(PLLA)微纳米纤维薄膜,研究聚合物溶液浓度和环境湿度(相对湿度)对微纳米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方法在不同质量浓度(10、25、50mg/mL)的PLLA/四氢呋喃(THF)溶液和不同环境湿度(40%、50%、60%、70%)条件下,通过水滴模板法制备PLLA微纳米纤维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用Image J软件对电镜照片中的微纳米纤维进行直径测量,计算平均直径,并统计直径分布。由纤维的平均直径计算薄膜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用密度法计算薄膜的孔隙率。结果水滴模板法制备的PLLA微纳米纤维薄膜具有光滑连续的三维网络状结构,其直径范围可控制在200~1000 nm之间,孔隙率>90%,表面积与体积比在6~8μm^(-1)左右。直径随着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变大,随环境湿度的增高先减小后增大,孔隙率和表面积与体积比的变化规律与直径相反。结论 PLLA三维微纳米纤维结构形成的主要机理是,水滴模板过程中溶剂的快速挥发引起孔壁温度急剧降低,导致热致相分离。在环境温度为25℃,THF为溶剂,溶液用量为50μL及气体流量为300m L/min的动态气氛条件下,采用水滴模板法制备PLLA微纳米纤维膜的适宜条件为:溶液浓度25mg/mL,环境湿度50%。该条件下获得的微纳米纤维直径分布范围为200~900 nm,平均直径为476 nm,薄膜孔隙率以及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分别为96.7%和8.4μ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水滴模板法 微纳米纤维膜 表面形貌 直径分布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滴模板法制备蜂窝状有序多孔聚亚苯基砜膜的研究
5
作者 常方 阳春芳 +1 位作者 纪静雯 贠延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58,共4页
聚亚苯基砜(PPSU)是一种具有高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的膜材料,而利用水滴模板法制备蜂窝状有序多孔膜是分子自组装领域一个极大的发展。通过考察聚合物浓度、溶剂和添加剂等因素对蜂窝状有序多孔PPSU膜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聚亚苯基砜(PPSU)是一种具有高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的膜材料,而利用水滴模板法制备蜂窝状有序多孔膜是分子自组装领域一个极大的发展。通过考察聚合物浓度、溶剂和添加剂等因素对蜂窝状有序多孔PPSU膜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物浓度从20g/L上升到70g/L时,平均膜孔径由11.5μm减小到4.4μm,呈下降趋势;相比CH_2Cl_2和CH_2Cl_2/CHCl_3共混溶液,CHCl_3是最佳溶剂;丙酮作为添加剂,当丙酮与CHCl_3溶剂比由0.1∶20增加到0.5∶20时,膜孔径由8.9μm增加到13.3μm,但膜孔数量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亚苯基砜 水滴模板法 蜂窝状结构 膜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反相乳液-水滴模板法制备功能性生物基图案化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凌云 鞠远来 +1 位作者 孙巍 陈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1-1318,共8页
通过将传统水滴模板法中的单相成膜液改造为反相乳液体系,引进乳液水滴来加载蛋白质组分,实现了对亲水组分直接实施水滴模板法从而获得其阵列组装结构.利用壳聚糖纳米粒子作为皮克林反相乳液的乳化剂制备了稳定的反相乳液体系,并进一步... 通过将传统水滴模板法中的单相成膜液改造为反相乳液体系,引进乳液水滴来加载蛋白质组分,实现了对亲水组分直接实施水滴模板法从而获得其阵列组装结构.利用壳聚糖纳米粒子作为皮克林反相乳液的乳化剂制备了稳定的反相乳液体系,并进一步得到聚乳酸/壳聚糖/牛血清白蛋白的杂化蜂窝状多孔薄膜,考察了壳聚糖粒子对于乳液稳定和所制备多孔阵列结构形貌的影响,研究了加入蛋白质浓度和乳液中的水相/油相比例对于所成膜孔形貌的影响,利用荧光标记蛋白质跟踪确认基于蜂窝状多孔阵列结构上的图案化蛋白质阵列组装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粒子 反相乳液 水滴模板法 蛋白质阵列结构 蜂窝状多孔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滴模板法直接致技术制备“高尔夫球”型多孔聚苯乙烯微球
7
作者 朱嘉峰 朱烨铬 +3 位作者 殷张俞 孙巍 Maxine Yew 任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90-3194,3200,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传统水滴模板法的新型表面图案化致孔技术,并利用这一技术成功在微米尺寸聚合物球形粒子表面实现多孔结构的制备。这种直接致孔技术通过对传统水滴模板法实施方法的改造,成功实现了在微观尺寸三维结构表面的致孔。首先通... 介绍了一种基于传统水滴模板法的新型表面图案化致孔技术,并利用这一技术成功在微米尺寸聚合物球形粒子表面实现多孔结构的制备。这种直接致孔技术通过对传统水滴模板法实施方法的改造,成功实现了在微观尺寸三维结构表面的致孔。首先通过微流道法制备得到尺寸均一的微米级聚苯乙烯(PS)微球;之后在高湿度条件下,对聚苯乙烯(PS)微球进行溶剂的直接致孔处理,得到表面具有多孔结构的"高尔夫球"型聚苯乙烯(PS)微球;并进一步通过对溶剂种类、溶剂用量以及湿度的调控,对实现微球致孔的条件进行了讨论。基于这一溶剂直接致孔实施方法的建立,在水滴模板法实施对象的几何造型局限性上进行了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致孔 图案化构建 水滴模板法 微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一步法制备蛋白质图案化阵列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鞠远来 张震震 +2 位作者 刘玉 孙巍 陈忠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2,共4页
介绍了利用水滴模板法与反向乳液体系相结合的方法(Re-BF)制备蛋白质图案化阵列结构。Re-BF与传统的水滴模板法(BF)相似,是一种利用"自下而上"的自组装方式构筑高分子微图案结构的方法。与传统的水滴模板法相比,Re-BF能够将... 介绍了利用水滴模板法与反向乳液体系相结合的方法(Re-BF)制备蛋白质图案化阵列结构。Re-BF与传统的水滴模板法(BF)相似,是一种利用"自下而上"的自组装方式构筑高分子微图案结构的方法。与传统的水滴模板法相比,Re-BF能够将水溶性蛋白质溶解在水中构建含有蛋白成分的反向乳液体系,利用乳液体系成膜液进行浇铸成膜片来获得的蛋白质图案阵列结构,这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反向乳液体系的稳定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采用高剪切成乳法能够制备出稳定时间足够长的反向乳液。然后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蛋白质,进行成膜,将所得膜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数据表明蛋白质富集在孔洞里面,形成了蛋白质图案化阵列结构。Re-BF是一种全新的用来制备蛋白质图案化阵列结构的自组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图案化阵列结构 反向乳液体系 水滴模板法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多孔膜表面微球图案化 被引量:4
9
作者 何本桥 李建新 边栋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79-1380,1384,共3页
采用水滴模板法制得了高度规整排列的聚苯乙烯多孔膜,用该膜作为模板,实现了微球的图案化。考察了制备工艺中水浴温度对多孔膜孔径的影响以及微球在不同孔径的孔膜上装填效果。发现随着水浴温度升高,多孔膜孔径增加;微球尺寸大小明显影... 采用水滴模板法制得了高度规整排列的聚苯乙烯多孔膜,用该膜作为模板,实现了微球的图案化。考察了制备工艺中水浴温度对多孔膜孔径的影响以及微球在不同孔径的孔膜上装填效果。发现随着水浴温度升高,多孔膜孔径增加;微球尺寸大小明显影响微球在孔膜上的装填形貌,还发现该装填过程是个物理过程,可应用于不同材质的微球装填,具有普适性。这种规整排列微球可望用于制备生物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膜 微球排列 水滴模板法 生物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Janus粒子在蜂窝状多孔聚合物膜上的自组装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平辉 朱嘉峰 +1 位作者 孙巍 周婉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8-685,共8页
采用具有两亲性的两面体(Janus)粒子实现稳定的粒子界面组装与水滴模板法自组装过程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粒子在蜂窝状多孔聚合物薄膜内壁的高效定向修饰.通过与均质粒子组装形貌的对比,证明了Janus粒子因其特殊的界面自组装活性,可以获... 采用具有两亲性的两面体(Janus)粒子实现稳定的粒子界面组装与水滴模板法自组装过程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粒子在蜂窝状多孔聚合物薄膜内壁的高效定向修饰.通过与均质粒子组装形貌的对比,证明了Janus粒子因其特殊的界面自组装活性,可以获得高粒子加量条件下的规则多孔结构,解决了使用均质粒子时存在的结构有序性和粒子修饰密度之间的矛盾.而在较低粒子加量的条件下,Janus粒子也展示出与均质粒子极为不同的组装形貌.这一方法的建立,为新型表面功能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粒子 水滴模板法 自组装 功能化蜂窝状多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体型开孔发泡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3
11
作者 应建行 包锦标 +2 位作者 朱嘉峰 孙巍 王市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_2)发泡技术制备皮层开孔的聚合物发泡材料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创新性地选择超临界CO_2发泡技术和水滴模板法技术相结合,成功制备出皮层和内部均开孔的聚乳酸(PLA)体型开孔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CO_2发泡...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_2)发泡技术制备皮层开孔的聚合物发泡材料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创新性地选择超临界CO_2发泡技术和水滴模板法技术相结合,成功制备出皮层和内部均开孔的聚乳酸(PLA)体型开孔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CO_2发泡技术可以制备聚乳酸开孔发泡材料,通过改变发泡温度可实现内部孔径从8μm到32μm之间的调控。另一方面,利用水滴模板法技术可以进一步在聚乳酸发泡材料皮层形成开孔结构,通过简单的改变混合溶剂中氯仿和甲醇体积比,可以实现皮层孔径从2μm到6μm范围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发泡 水滴模板法 聚乳酸 体型开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