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材仿生超疏水功能化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明 吴义强 +4 位作者 卿彦 田翠花 贾闪闪 罗莎 李新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012-14018,共7页
超疏水现象广泛存在自然界中,由于具有特殊的疏水及自清洁性能,在材料仿生构建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木材仿生超疏水功能化修饰,能有效隔离水分与木材的接触,在木材及其产品室外长久利用、复杂高湿环境利用方面意义重大。从... 超疏水现象广泛存在自然界中,由于具有特殊的疏水及自清洁性能,在材料仿生构建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木材仿生超疏水功能化修饰,能有效隔离水分与木材的接触,在木材及其产品室外长久利用、复杂高湿环境利用方面意义重大。从自然界超疏水现象与疏水理论基础出发,重点综述了木材超疏水仿生构建的主要方法,并对超疏水木材的性能进行探讨,提出了木材超疏水处理亟待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木材 仿生构建 水滴接触角 表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空气冷等离子处理对陈小麦生理生化及面团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咏宁 王若兰 +2 位作者 李兴军 刘俊明 闫恩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7-42,共6页
采用30 W的常压空气冷等离子(APCP)处理陈小麦,处理时间分别是0、14、18、22及26 min,分析了小麦生理生化及面团糊化特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4~26 min冷等离子处理显著(P<0.05)降低小麦籽粒水滴接触角、发芽率及陈化指数,而籽粒... 采用30 W的常压空气冷等离子(APCP)处理陈小麦,处理时间分别是0、14、18、22及26 min,分析了小麦生理生化及面团糊化特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4~26 min冷等离子处理显著(P<0.05)降低小麦籽粒水滴接触角、发芽率及陈化指数,而籽粒破碎率和吸水率显著(P<0.05)增加。可溶蛋白及巯基的含量随等离子处理时间趋向于增加。深入分析面团糊化特性,与0 min处理比较,等离子处理时间加长,面团醒发时间趋于增加,稳定时间趋于减少;最大稠度、混合结束时扭矩、最小扭矩、最终扭矩均趋于减少,而糊化峰值扭矩和加热结束时扭矩趋于不变;C1峰值幅度明显减少,蛋白质网络弱化趋于减少,淀粉酶活性增大,淀粉回生程度趋于降低,对应蛋白网络弱化速率和糊化速率增大、蒸煮稳定速率趋于减少,破损淀粉则明显减少。APCP可能通过增大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而提高陈小麦面团蛋白强度和面团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空气冷等离子 水滴接触角 陈小麦 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纺毛织物的无氟拒水整理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科林 孟霞 +1 位作者 罗涛 胡衍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18,共5页
针对含氟拒水剂不环保的缺点,采用无氟拒水整理剂WS CONC.赋予毛织物拒水性能。讨论了拒水整理剂WS CONC.质量浓度、催化剂BC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毛织物拒水性能的影响。利用水滴接触角方法观察了毛织物的拒水性能。结果表明... 针对含氟拒水剂不环保的缺点,采用无氟拒水整理剂WS CONC.赋予毛织物拒水性能。讨论了拒水整理剂WS CONC.质量浓度、催化剂BC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毛织物拒水性能的影响。利用水滴接触角方法观察了毛织物的拒水性能。结果表明,在带液率为70%的情况下,较佳的整理工艺为:无氟拒水整理剂WS CONC.质量浓度60 g/L,催化剂BC质量浓度60 g/L,在170℃焙烘70 s。整理后,毛织物的初始拒水等级可达100分,5次干洗后仍可达75分,毛织物的手感不够柔软,颜色轻微泛黄,强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纺毛织物 拒水整理 整理剂 水滴接触角 优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标本渗透成膜型防护材料的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玉秀 王焱 +1 位作者 李鑫 林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0-174,共5页
针对昆虫标本保存期间受潮问题,以鳞翅目、鞘翅目昆虫成虫为试验对象,开展以有机硅类、氟硅类为原料制成的不同成分配比的渗透成膜型防护材料筛选试验,并以水滴接触角和标本外观变化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氟硅类F1配方对桑天牛标本... 针对昆虫标本保存期间受潮问题,以鳞翅目、鞘翅目昆虫成虫为试验对象,开展以有机硅类、氟硅类为原料制成的不同成分配比的渗透成膜型防护材料筛选试验,并以水滴接触角和标本外观变化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氟硅类F1配方对桑天牛标本、鳞翅目标本产生的防潮效果最好。其次,氟硅类F3配方对锹甲标本的防潮效果最好。氟硅类材料F1、F2、F3除了对桑天牛样本(浸泡)时鞘翅部位颜色有轻微加深,对其他样本无明显影响。与有机硅类材料相比,氟硅类材料应用在昆虫标本上疏水性较好,对标本的水滴接触角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有机硅类,且对标本外观的影响程度也更小,起到了预计的防潮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林业有害生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材料 昆虫标本 有机硅 氟硅 水滴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渗透成膜保护材料在植物标本保存上的应用技术研究
5
作者 李鑫 李玉秀 陈锦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105-110,131,共7页
探索有机硅、氟硅类渗透保护材料在干制标本上的应用,通过表面水滴接触角的变化考察其防护效果。基于新应用探索,优化形成植物干制标本的制作流程,及设计渗透保护材料在标本上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形成试验应用方案。渗透成膜保护材料在植... 探索有机硅、氟硅类渗透保护材料在干制标本上的应用,通过表面水滴接触角的变化考察其防护效果。基于新应用探索,优化形成植物干制标本的制作流程,及设计渗透保护材料在标本上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形成试验应用方案。渗透成膜保护材料在植物标本上应用时,水滴接触角变化显著,其在干制标本保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成膜保护材料 水滴接触角 植物标本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