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水滑石与常规吸附剂中高温脱除HCl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俊 王志飞 +3 位作者 钟文琪 金保昇 王恺 陶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3-967,共5页
为获得中高温条件下高效脱除烟气中HCl的吸附剂,对自制类水滑石吸附剂HTL与常用的吸附剂CaO,NaHCO3在不同温度(300~700℃)、不同HCl初始浓度(750~1500 mg/m^3)以及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对HCl的脱除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为获得中高温条件下高效脱除烟气中HCl的吸附剂,对自制类水滑石吸附剂HTL与常用的吸附剂CaO,NaHCO3在不同温度(300~700℃)、不同HCl初始浓度(750~1500 mg/m^3)以及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对HCl的脱除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HCl初始浓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CaO,NaHCO3的脱除效率都呈下降趋势;随温度升高,CaO对HCl的脱除效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而NaHCO3对HCl的脱除效率先下降,在550℃后又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温度高于600℃时NaHCO3,CaO均出现了结块和熔融现象;而以上各条件对HTL的影响不大,其脱除效率一直高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 HCL 脱除效率 水滑石结构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铝水滑石煅烧尖晶石相氧化产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安琪 王滔 +3 位作者 杨俊 陈龙 吴秀玲 刘晓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1,16,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Co-Al-LDHs类水滑石前躯体,通过煅烧得到尖晶石氧化粉体,并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和煅烧温度对尖晶石氧化粉体结构的影响,借助XRD和TG对前躯体及其氧化粉体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SEM对氧化粉体形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共沉...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Co-Al-LDHs类水滑石前躯体,通过煅烧得到尖晶石氧化粉体,并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和煅烧温度对尖晶石氧化粉体结构的影响,借助XRD和TG对前躯体及其氧化粉体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SEM对氧化粉体形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前躯体具有典型的水滑石结构,前驱体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00℃和240℃。前驱体铝类水滑石在900℃煅烧和4h保温的条件下得到钴铝氧化粉体的尖晶石结晶性良好,粒径细小均匀。实验制备工艺条件简单且产物结晶性良好的尖晶石,为钴铝尖晶石的制备提供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铝尖晶石 水滑石结构 共沉淀法 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Al类水滑石制备过程pH值对其催化C_(2+)醇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琰 高志华 +2 位作者 郝树宏 李帅帅 黄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6-722,共7页
采用沉淀水热法制备了具有类水滑石结构的CuZnAl催化剂前驱体,将其焙烧后制得CuZnAl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取C_(2+)醇的反应,同时运用XRD、H2-TPR、BET、CO_2-TPD-MS和CO-TPD-MS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前驱体制备过程中pH... 采用沉淀水热法制备了具有类水滑石结构的CuZnAl催化剂前驱体,将其焙烧后制得CuZnAl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取C_(2+)醇的反应,同时运用XRD、H2-TPR、BET、CO_2-TPD-MS和CO-TPD-MS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前驱体制备过程中pH值对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的改变对CuZnAl催化剂中可还原的Cu物种、比表面积、表面碱强度以及对CO的吸附能力均存在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催化剂的转化率及选择性。具有较高分散性的可还原Cu物种、较大的比表面积、适宜比例的中强碱和强碱量以及对CO有适当的解离和非解离能力的催化剂,均有利于C_(2+)醇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Al催化剂 合成气 C2+醇 水滑石结构 沉淀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水滑石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分解N_2O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远洋 郭亚琼 +1 位作者 李娜 冯耀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0-514,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类水滑石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BET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经过530℃焙烧仍基...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类水滑石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BET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经过530℃焙烧仍基本保持了类水滑石的结构特征。催化剂表面CO_2吸附态大概可以划分为3种,即300℃以下的低温吸附态、300~550℃的中温吸附态及550℃以上的高温吸附态。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性能的变化规律基本与其表面碱性变化相符。含La、Mg、Al的类水滑石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分解N_2O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N2O 催化分解 水滑石结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Al物质的量比对Ni/CaO-Al_2O_3结构及其催化重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荆洁颖 王世东 +2 位作者 张学伟 李清 李文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56-962,共7页
合成兼具催化、吸附性能的复合催化剂是实现CO_2吸附强化CH_4/H_2O重整制氢过程的关键。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类水滑石结构前驱体的Ni/Ca O-Al_2O_3复合催化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Ca/Al物质的量比对复合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 合成兼具催化、吸附性能的复合催化剂是实现CO_2吸附强化CH_4/H_2O重整制氢过程的关键。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类水滑石结构前驱体的Ni/Ca O-Al_2O_3复合催化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Ca/Al物质的量比对复合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Al物质的量比可调控活性组分Ni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调变复合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当Ca/Al物质的量比为3时,Ni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力适宜,复合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2.9 m^2/g)和最高的Ni分散度(1.07%);该复合催化剂在CO_2吸附强化CH_4/H_2O重整制氢过程中可得到95%的H_2浓度和88%的CH_4转化率,循环10次后,H2浓度仍能保持在9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复合催化剂 水滑石结构 CO2吸附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Ni/CaO-Al_2O_3结构及其催化重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荆洁颖 张子毅 +1 位作者 王世东 李文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3-679,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类水滑石结构前驱体的Ni/CaO-Al_2O_3复合催化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对复合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可调控活性组分Ni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调变复合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活...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类水滑石结构前驱体的Ni/CaO-Al_2O_3复合催化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对复合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可调控活性组分Ni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调变复合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活性组分Ni的颗粒粒径。当焙烧温度为700℃时,Ni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力适宜,复合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21.42 m^2/g)和最小的Ni颗粒粒径(19.51 nm);该复合催化剂在CO_2吸附强化CH_4/H_2O重整制氢过程中可得到98.31%的H_2浓度和94.87%的CH_4转化率,循环10次后,H_2浓度仍能保持在97.35%以上。这是因为大的比表面积为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利于CO_2吸附过程的强化,而小的Ni颗粒粒径提高了复合催化剂的抗烧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CO2吸附强化 复合催化剂 焙烧温度 水滑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结构及Cu含量对CuFe基催化剂CO_(2)加氢制C_(2+)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晨 温月丽 +4 位作者 王斌 张倩 贾雅珍 周森森 黄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40,共9页
采用类水滑石(HTLC)的制备方法制备了CuFeMg、CuFeZn和CuFeZnMg催化剂前驱体,考察了前驱体结构以及催化剂碱性强度对CO_(2)加氢制C_(2+)醇性能的影响。结合表征结果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数据发现,相对于类水滑石前驱体结构,碱性强度对CO_... 采用类水滑石(HTLC)的制备方法制备了CuFeMg、CuFeZn和CuFeZnMg催化剂前驱体,考察了前驱体结构以及催化剂碱性强度对CO_(2)加氢制C_(2+)醇性能的影响。结合表征结果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数据发现,相对于类水滑石前驱体结构,碱性强度对CO_(2)加氢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弱碱性位有利于C_(2+)醇的生成。以性能最优的CuFeZn催化剂为基础,考察了活性金属Cu含量(物质的量)对CO_(2)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Cu含量会影响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相互作用、Cu^(0)的晶粒尺寸以及Fe物种的价态。当n(Cu):n(Fe):n(Zn)=0.5:1.0:2.0时,催化剂中各物种分散均匀,Cu^(0)晶粒尺寸适宜,且低价Fe物种较多,因而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此时CO_(2)转化率为7.70%,总醇选择性为37.78%,C_(2+)醇占比达94.26%,C_(2+)醇的时空收率为46.08 mg/(m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基催化剂 CO_(2)加氢 C_(2+)醇 水滑石结构 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促进的铜基催化剂上乙酸仲丁酯加氢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阳文杰 郑剑 +2 位作者 余良军 张玲宏 储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43-2149,共7页
以水滑石为前驱体制备了氧化锆助剂促进型铜基催化剂,对其在乙酸仲丁酯加氢制仲丁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合H_(2)-TPR、XPS和HRTEM等分析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形貌。对比不含助剂的铜基样品,15 wt.%的ZrO_(2)促进的催化剂表现... 以水滑石为前驱体制备了氧化锆助剂促进型铜基催化剂,对其在乙酸仲丁酯加氢制仲丁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合H_(2)-TPR、XPS和HRTEM等分析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形貌。对比不含助剂的铜基样品,15 wt.%的ZrO_(2)促进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性能,在乙酸仲丁酯的液时空速达到1.50 g_(SBAC)·g_(cat)^(-1)·h^(-1)时仍保持高于94%的转化率,TOF提升了约30%,表观活化能从63.5 kJ·mol^(-1)降低至30.4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催化剂 乙酸仲丁酯合成仲丁醇 选择性加氢 ZrO_(2)助剂 水滑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部分氧化催化剂性能优异
9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1-731,共1页
关键词 单原子级 天然气部分氧化 催化剂 水滑石结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缩聚反应的催化体系
10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9-499,共1页
该专利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缩聚反应的催化体系(如制备聚乙烯对苯二酸盐或醇)。具有类水滑石结构的混合物的通式为:[M(Ⅱ)(1-x)M(Ⅲ)x(OH)3]x(A(n-x)/n·mH2O,其中:M(Ⅱ)代表二价的金属(如镁、锌、镍、铜、铁、钴);M(Ⅲ)代表... 该专利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缩聚反应的催化体系(如制备聚乙烯对苯二酸盐或醇)。具有类水滑石结构的混合物的通式为:[M(Ⅱ)(1-x)M(Ⅲ)x(OH)3]x(A(n-x)/n·mH2O,其中:M(Ⅱ)代表二价的金属(如镁、锌、镍、铜、铁、钴);M(Ⅲ)代表三价金属(如铝或铁);A代表阴离子(如碳酸盐或硼酸盐的离子)。该催化剂可用于与含有至少一种可水解的P-O的磷化合物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体系 缩聚反应 水滑石结构 磷化合物 聚乙烯 混合物 硼酸盐 碳酸盐 阴离子 催化剂 金属 三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新材料
11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5,共1页
关键词 天然气 部分氧化 合成气 催化剂 改性处理 水滑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