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DS-PEG及SDS-PVP体系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及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 被引量:4
1
作者 方云 夏咏梅 +1 位作者 杨扬 吴云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27-630,共4页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混合体系 ,实验结果表明SDS PEG或SDS PVP的表面张力 浓度对数 (γ lgc)曲线可以具有拟双平台 (或双拐点 )的特点。定义了聚合物相...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混合体系 ,实验结果表明SDS PEG或SDS PVP的表面张力 浓度对数 (γ lgc)曲线可以具有拟双平台 (或双拐点 )的特点。定义了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 [MP]这个聚合物结构特征常数 ,并发现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超过该类聚合物的 [MP],其γ lgc曲线才可能呈现双拐点特点。实验结果同时显示SDS PEG体系中PEG的 [MP]为 2 0 0 0~ 40 0 0。具有双拐点的γ lgc曲线对应有两个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值c1和c2 ,且满足c1<CMC <c2 的关系。对同一类聚合物而言 ,当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该类聚合物的 [MP]时 ,在各种聚合物质量浓度和各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条件下测得的c1值均非常接近。在聚合物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体系中 ,c2 值随聚合物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 ;在聚合物具有相同质量浓度 (即相同聚合物链节浓度 )的体系中 ,c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相对分子质量 阈值 表面活性剂 临界浓度 水溶性非离子聚合 SDS-PEG SDS-PVP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EG及AS-PVP体系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及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 被引量:3
2
作者 夏咏梅 方云 +1 位作者 杨扬 吴云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72-575,共4页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 (A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混合体系的行为。在满足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其自身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 [MP]的前提下 ,AS PEG或AS PVP混合体系的...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 (A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混合体系的行为。在满足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其自身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 [MP]的前提下 ,AS PEG或AS PVP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 浓度对数 (γ -lgc)曲线呈现拟双平台 (或双拐点 )特征。对AS PEG体系而言 ,PEG的 [MP]为 2 0 0 0~ 40 0 0。具有双拐点的γ lgc曲线对应于两个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值 ,即第一临界浓度值c1和第二临界浓度值c2 ,且满足c1<CMC <c2 的关系。含AS的混合体系得到的实验结论与含SDS的混合体系的结论类似 ,即对同一类聚合物而言 ,当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该类聚合物的 [MP]时 ,c1值不依赖于聚合物质量浓度变化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 ;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体系中 ,c2 值依赖于聚合物质量浓度变化。但是c2 不依赖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 ,即在具有相同聚合物质量浓度 (即相同聚合物链节浓度 )的体系中 ,c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相对分子质量阈值 表面活性剂 临界浓度 十二烷基磺酸钠 水溶性非离子聚合 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