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研究
1
作者 李赛芬 曹桦强 +2 位作者 李涵 赵晨晨 张彭湃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159,共8页
以酿酒酵母细胞壁为原料,采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解-乙醇沉淀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制备水溶性酵母β-D-葡聚糖(water-soluble yeast β-D-glucan,WSYG)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和刚... 以酿酒酵母细胞壁为原料,采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解-乙醇沉淀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制备水溶性酵母β-D-葡聚糖(water-soluble yeast β-D-glucan,WSYG)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和刚果红试验等方法探究WSYG的理化性质,并通过体外试验测试其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DMSO溶解-乙醇沉淀法制备WSYG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90%的DMSO,体积分数91%的乙醇,乙醇溶液与DMSO溶液体积比4.4∶1,水溶性多糖得率为(16.38±0.17)%,多糖含量为(96.02±1.37)%。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56 kDa,单糖组成分析表明其由D-葡萄糖组成,红外光谱图显示其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并呈β构型;原子力显微镜和刚果红试验显示其在水溶液中为链状且不具有三螺旋结构,这可能是酵母β-葡聚糖水溶性增加的原因。体外活性测试显示WSYG具有优良的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且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效果,表现出一定的降血糖活性。该方法简便易行,所得的WSYG纯度高、活性较好,可为酵母β-葡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壁 水溶性β- 抗氧化活性 降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提升酵母抗冻性的分子机制
2
作者 杨静 姬生鑫 +3 位作者 蔡杰 杨勇 艾志录 李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4-51,共8页
为探究不同添加量(0.5%、1%,以体系质量计)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βG)对酵母抗冻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历经冻融循环(1~5次)处理及OβG保护前后的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从转录组层面解析与酵... 为探究不同添加量(0.5%、1%,以体系质量计)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βG)对酵母抗冻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历经冻融循环(1~5次)处理及OβG保护前后的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从转录组层面解析与酵母抗冻性相关的代谢途径及关键基因。结果表明,经过3次冷冻-解冻循环后,0.5%-OβG和1%-OβG组酵母细胞存活率分别高于空白组20.60%、17.08%。根据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富集结果可知,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质等多条代谢途径在OβG增强酵母抗冻性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综合分析表明,一方面,添加OβG后,酵母通过下调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从而减少对氨基酸的消耗,同时VB6生物合成基因表达量下降,使得酵母细胞内的氨基酸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从而提高了酵母细胞的存活率;另一方面,添加OβG后,酵母细胞中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海藻糖水解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调,这一变化促进了胞内海藻糖的积累。分子伴侣基因CNS1和HSP82以及与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Fas1和Phs1在OβG对酵母抗冻性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OβG能通过调节多条代谢途径提升冻融条件下酵母的抗冻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酵母冷冻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 酵母 抗冻性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探究日粮添加酵母β-葡聚糖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鸡肠道免疫的影响
3
作者 李常营 李俊 +2 位作者 李锡锋 毕师诚 曹立亭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1452,共12页
旨在探讨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G70)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鸡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6只1日龄健康乌骨鸡随机分为2个组,对照组(Vaccine)和G70组(G70+Vaccine),G70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 g·kg^(-1)的G70,分别于14... 旨在探讨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G70)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鸡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6只1日龄健康乌骨鸡随机分为2个组,对照组(Vaccine)和G70组(G70+Vaccine),G70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 g·kg^(-1)的G70,分别于14、28日龄进行新城疫疫苗首次免疫和加强免疫。35日龄时,采集鸡的空肠组织,测定空肠黏膜IgA+细胞数量,空肠CD4^(+)CD8^(+)双阳性T细胞占比与空肠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随后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G70显著提高空肠黏膜内IgA^(+)细胞的数量(P<0.05),空肠CD4^(+)CD8^(+)双阳性T细胞占比显著上升(P<0.05),GATA-3、MHC-I、MHC-II、CCR 7和IFN-γ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转录组学研究表明,添加G70后空肠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有559个,其中54个基因上调和505个基因下调,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揭示差异表达基因多数被注释到胺代谢和分解、蛋白质合成、刺激生长因子(TGF-β)和调节酶活性等相关的GO条目上;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与核糖体、MAPK、细胞黏附和局部黏附等与细胞合成和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上述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G70)可增加新城疫免疫鸡空肠中IgA+细胞的数量,提高空肠CD4^(+)CD8^(+)双阳性T细胞占比,上调空肠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L-17RD、TGF-β和TMEM 158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IL-17受体、TGF-β和MAPK信号通路提高鸡的肠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 新城疫疫苗 肠道免疫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酵母培养物和β-葡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及瘤胃上皮屏障和菌群的影响
4
作者 宁杰 李薛强 +4 位作者 卢玉 乌英嘎 崔莹 陈灰 刘大程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4-1918,共15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合酵母培养物和β-葡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及瘤胃上皮屏障和菌群的影响。选取9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50日龄绵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酵母培养物组(S1组)饲喂在基...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合酵母培养物和β-葡聚糖对羔羊生长性能及瘤胃上皮屏障和菌群的影响。选取9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50日龄绵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酵母培养物组(S1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g/kg复合酵母培养物的饲粮,β-葡聚糖组(S2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2 g/kg酵母β-葡聚糖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第1~30天,与S2组相比,S1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第31~60天,与Con组相比,S1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2)与Con组相比,S1组和S2组羔羊瘤胃乳头宽度和表面积均显著提高(P<0.05),S1组瘤胃乳头长度显著提高(P<0.05)。3)与Con组相比,S1组羔羊瘤胃上皮封闭蛋白-1(claudin-1)、封闭蛋白-4(claudin-4)、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S2组瘤胃上皮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4)与Con组相比,S1组和S2组羔羊瘤胃菌群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Con组相比,S1组瘤胃琥珀酸弧菌科UCG-001(Succinivibrionaceae_UCG-001)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S2组瘤胃琼脂杆菌属(Agathobacter)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S1组和S2组密螺旋体属(Treponema)、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和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胃上皮claudin-1 mRNA相对表达量与瘤胃琥珀酸弧菌科UCG-001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瘤胃普雷沃氏菌科UCG-001、密螺旋体属和理研菌科RC9肠道群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瘤胃上皮occludin和ZO-1 mRNA相对表达量与瘤胃普雷沃氏菌科UCG-001相对丰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复合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羔羊平均日增重,促进瘤胃上皮生长发育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并通过调节瘤胃特定菌群相对丰度来调控瘤胃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从而增强瘤胃上皮屏障功能,其效果优于β-葡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酵母培养物 β- 羔羊 生长性能 瘤胃上皮屏障 瘤胃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麸皮酵母发酵富集β-葡聚糖工艺优化及其粉体特性研究
5
作者 李崇瑜 张文刚 杨希娟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1期65-72,79,共9页
为提高青稞麸皮中的β-葡聚糖含量,本试验以3种酵母发酵剂对8个品种青稞麸皮进行发酵,以β-葡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的发酵菌种及青稞麸皮,进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酵母发酵富集β-葡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发酵所得青稞麸皮... 为提高青稞麸皮中的β-葡聚糖含量,本试验以3种酵母发酵剂对8个品种青稞麸皮进行发酵,以β-葡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的发酵菌种及青稞麸皮,进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酵母发酵富集β-葡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发酵所得青稞麸皮粉体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最佳菌种为高糖酵母,优选麸皮为昆仑14号青稞麸皮,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3.5℃、发酵时间49 h、接种量0.52%,此条件下青稞麸皮β-葡聚糖含量最高达到5.41 g/100g。与未发酵组相比,发酵后青稞麸皮粉的持水力、持油力、胆盐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而溶解度显著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麸皮 酵母 β- 工艺优化 粉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β-葡聚糖改性增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邹延 苑鹏 +7 位作者 周芳 闫梦晴 李海枝 曾雪莹 王皓天 张天宇 刘国玉 段盛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6-385,共10页
酵母β-葡聚糖是存在于酵母细胞壁中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功能性多糖。然而,酵母β-葡聚糖致密的三螺旋结构导致其溶解性较差,这严重制约了酵母β-葡聚糖的应用潜力,故对酵母β-葡聚糖进行改性增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全面回顾了酵母... 酵母β-葡聚糖是存在于酵母细胞壁中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功能性多糖。然而,酵母β-葡聚糖致密的三螺旋结构导致其溶解性较差,这严重制约了酵母β-葡聚糖的应用潜力,故对酵母β-葡聚糖进行改性增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全面回顾了酵母β-葡聚糖的来源与结构,并深入探讨了国内外改性增溶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概述了酵母β-葡聚糖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酵母β-葡聚糖物理、化学与生物改性策略,分析了不同改性增溶方法的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β- 改性增溶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平紫芝β-葡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林标声 王金平 +3 位作者 王武昌 陈彤 林炜明 沈绍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5-195,共11页
以武平紫芝的活性单糖β-葡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关联研究探讨灵芝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机制。将18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空白组(水空白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空白组)、模型组(水模型组、... 以武平紫芝的活性单糖β-葡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关联研究探讨灵芝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机制。将18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空白组(水空白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空白组)、模型组(水模型组、羧甲基纤维素钠模型组)、实验组(200 mg/kg紫芝β-葡聚糖)和阳性对照组(300 mg/kg联苯双酯)。连续灌胃处理一周后,检测各组的血清、肝组织的生化指标及肝脏病理切片,并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及代谢产物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灌胃200 mg/kg紫芝β-葡聚糖可改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紫芝β-葡聚糖实验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二醛、乙醇脱氢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显著增高(P<0.05)。小鼠肝脏病理学分析证实,紫芝β-葡聚糖可显著改善肝细胞、肝小叶病变,对肝脏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紫芝β-葡聚糖改善了小鼠的肠道菌群及物质代谢,具体表现为,与模型组相比,紫芝β-葡聚糖实验组Firmicutes/Bacteroidota比值升高,Firmicutes的GCA-900066575、Roseburia等有益菌群相对丰度明显升高,Bacteroidota的Bacteroides使得胆固醇、DHA乙酯、油酸甲酯等脂类及类脂分子及Firmicutes的Lactobacillus使得丙酸等物质代谢的改变从而改善了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因此,灵芝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动物肠道菌群组成调节氨基酸代谢、脂类及类脂分子代谢和丙酸代谢,从而发挥保肝护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平紫芝 β-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肠道菌群 肠道代谢物 保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对凝固型酸奶发酵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李真 张钰 +3 位作者 蔡杰 杨勇 索标 艾志录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0,共8页
在不同质量分数的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BG)水溶液中加入脱脂奶粉制备凝固型酸奶,并测定其pH值、酸度、流变特性、持水力(WHC)、乳酸菌活菌数等,考查OBG对凝固型酸奶发酵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OBG对发酵... 在不同质量分数的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BG)水溶液中加入脱脂奶粉制备凝固型酸奶,并测定其pH值、酸度、流变特性、持水力(WHC)、乳酸菌活菌数等,考查OBG对凝固型酸奶发酵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OBG对发酵期间的pH值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会显著降低发酵后期(6~8 h)和后熟24 h酸奶的酸度(P<0.05),且显著增加后熟24 h酸奶的WHC(P<0.05)。添加质量分数为0.4%的OBG可使后熟24 h酸奶表现出更高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即黏弹性较佳,感官品质也较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乳酸菌活菌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当贮藏15 d时,0.4%OBG组的乳酸菌活菌数最多(9.12 log CFU/mL)。因此,适量添加OBG不仅能增强凝固型酸奶的发酵特性,还能显著提升其贮藏品质,并对凝固型酸奶中的乳酸菌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 乳酸菌 凝固型酸奶 发酵特性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结合魔芋葡甘聚糖/κ-卡拉胶涂膜处理对梨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怡 王佳艺 +6 位作者 黄雯 张映曈 凌军 李鹏霞 程顺昌 杨青松 周宏胜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9-256,共8页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结合魔芋葡甘聚糖/κ-卡拉胶(konjac glucomannan/κ-carrageenan,KGM/KC)涂膜处理对梨的保鲜效果,以‘苏翠1号’梨为实验材料,研究清水(对照组)、1-MCP、KGM/KC涂膜、1-MCP+KGM/KC涂膜...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结合魔芋葡甘聚糖/κ-卡拉胶(konjac glucomannan/κ-carrageenan,KGM/KC)涂膜处理对梨的保鲜效果,以‘苏翠1号’梨为实验材料,研究清水(对照组)、1-MCP、KGM/KC涂膜、1-MCP+KGM/KC涂膜4种处理对梨货架期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和KGM/KC涂膜处理均可以延缓梨货架期品质下降;与单独处理相比,1-MCP+KGM/KC涂膜处理可更有效地降低梨果实采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提高梨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减少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积累,延缓梨果实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综上,KGM/KC涂膜可以保持梨的货架期品质,1-MCP+KGM/KC涂膜处理可以更有效地延缓梨品质下降、延长梨的货架期,为其在梨采后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魔芋 Κ-卡拉胶 涂膜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藻β-1,3-葡聚糖提高斑马鱼及细胞免疫活性研究
10
作者 康佳 张樱馨 +5 位作者 邵亚会 杨文龙 耿耘 宣宁 吕和鑫 陈高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4,共7页
本研究采用斑马鱼模型和细胞模型,比较裸藻粉样品A(纤细裸藻β-1,3-葡聚糖)、样品B(纤细裸藻粉)和样品C(商业纤细裸藻粉)的生物活性差异。首先,使用野生型斑马鱼AB品系,施加不同剂量的待测样品,并观察其对斑马鱼幼鱼存活率的影响。确定... 本研究采用斑马鱼模型和细胞模型,比较裸藻粉样品A(纤细裸藻β-1,3-葡聚糖)、样品B(纤细裸藻粉)和样品C(商业纤细裸藻粉)的生物活性差异。首先,使用野生型斑马鱼AB品系,施加不同剂量的待测样品,并观察其对斑马鱼幼鱼存活率的影响。确定样品A对斑马鱼幼鱼的安全剂量为≤400μg/mL,样品B和样品C的安全剂量均为≤200μg/mL。然后,使用免疫细胞转基因斑马鱼品系,在受精卵发育至24 hpf(受精后24 h)时,以100μg/mL的长春瑞滨溶液构建免疫抑制模型,24 h后观察并统计斑马鱼尾部免疫细胞数目。结果显示,50μg/mL和100μg/mL的样品A,以及100μg/mL的样品B和样品C显著增加斑马鱼免疫细胞数量。接着,以巨噬细胞系Raw 264.7为对象,检测样品对免疫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各样品的安全剂量均为≤200μg/mL。最后,在安全剂量下,测定药物在脂多糖(LPS)处理后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以确定各样品在免疫调节(抗炎作用)中的效果。结果样品A在50μg/mL和100μg/mL剂量下,以及样品B和样品C在100μg/mL剂量下均明显降低细胞培养液中的NO含量,表明各样品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且样品A的效果优于样品B和样品C。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筛选出具有较高免疫增强活性的纤细裸藻粉样品,可为开发新型免疫增强剂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裸藻 β-1 3- 斑马鱼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调节肠道菌群影响宿主生物节律研究
11
作者 黄丽娟 张宇 +3 位作者 郭敏 陆文伟 肖越 赵建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5,共12页
为研究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G)的发酵特性及其对宿主生物节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通过体外粪菌发酵实验,对OG发酵后的粪便菌群及培养上清液分别进行了16S rDNA和非靶向代谢组分析,并构建了微生物-代谢物关联网络,最后通过体外细... 为研究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G)的发酵特性及其对宿主生物节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通过体外粪菌发酵实验,对OG发酵后的粪便菌群及培养上清液分别进行了16S rDNA和非靶向代谢组分析,并构建了微生物-代谢物关联网络,最后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究了转变后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物对Caco-2细胞节律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OG可显著改变肠道菌群丰度及结构,使厚壁菌门(Firmicutes)、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和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等菌群的丰度上升。OG转变后的菌群可以产生更多有节律调节潜力的代谢物,例如5-羟色氨酸、L-色氨酸和黄豆黄素,OG的调节通路在色氨酸代谢通路显著富集。通过微生物-代谢物关联网络分析发现,梭形杆菌属(Fusicatenibacter)的丰度与L-色氨酸水平呈正相关;巨单胞菌属(Megamonas)的丰度与黄豆黄素水平呈负相关。此外,OG发酵后的粪便菌群及培养上清液可以显著调节大部分核心节律基因的表达,这一结果在体外Caco-2细胞模型中得到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OG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组成,特别是调节色氨酸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从而间接影响肠道细胞节律基因的表达。研究旨在为OG缓解生物节律紊乱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 体外粪菌发酵 肠道菌群 菌群代谢物 生物节律 肠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藻β-葡聚糖对伊拉肉兔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及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王国艳 李燕平 +9 位作者 任克良 樊爱芳 唐耀平 党文庆 詹海杰 李俊 刘华栋 李婷婷 唐娟 曹亮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0-57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裸藻β-葡聚糖对伊拉肉兔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及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选用120只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伊拉商品肉兔(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裸藻β-葡聚糖对伊拉肉兔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及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选用120只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伊拉商品肉兔(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300(试验Ⅰ组)、500(试验Ⅱ组)和700 mg/kg(试验Ⅲ组)裸藻β-葡聚糖的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22 d。结果表明:1)各组间肉兔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肉兔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肉兔盲肠菌群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0.05)。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表明,试验Ⅱ组盲肠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其他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上,试验Ⅱ组盲肠拟杆菌门和TM7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Ⅱ组盲肠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3)试验Ⅱ组空肠热休克蛋白90(HSP90)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空肠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空肠β-防御素-2(BD-2)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500 mg/kg裸藻β-葡聚糖可降低伊拉肉兔死亡率,提高盲肠菌群多样性,并提高盲肠有益菌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相对丰度,同时降低空肠HSP90、TLR4和BD-2的蛋白表达量,增强肠道免疫能力,改善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藻β- 伊拉肉兔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肠道组织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葡聚糖纳米颗粒对小鼠继发性多房棘球蚴的疗效研究
13
作者 杨海山 李胜学 +5 位作者 张海霞 赵鸿昌 星通川 吴希臣 张翔 刘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使用阿苯达唑葡聚糖纳米颗粒(ABZ-GPs)和阿苯达唑(ABZ)对继发性泡型棘球蚴病小鼠进行治疗,评价ABZ-GPs对泡型棘球蚴病的体内治疗效果,进一步验证葡聚糖颗粒作为抗包虫药物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造模成功的棘球蚴病小鼠随机分为ABZ组、... 目的使用阿苯达唑葡聚糖纳米颗粒(ABZ-GPs)和阿苯达唑(ABZ)对继发性泡型棘球蚴病小鼠进行治疗,评价ABZ-GPs对泡型棘球蚴病的体内治疗效果,进一步验证葡聚糖颗粒作为抗包虫药物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造模成功的棘球蚴病小鼠随机分为ABZ组、葡聚糖纳米颗粒(GPs)组、ABZ-GPs组和对照组,各用药组以终浓度50 mg/mL灌胃给药4个疗程后,通过影像学、组织病理变化、超微结构和免疫学等多个角度对ABZ-GPs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成功构建了棘球蚴病动物模型,小鼠经ABZ-GPs和ABZ灌胃给药后,肝脏病灶组织明显坏死,大量淋巴细胞浸润。ABZ-GPs组平均囊肿湿重和AB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P<0.05)。影像学显示ABZ-GPs靶向至肝脏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和GPs组肝脏上的泡状棘球蚴生长良好,囊泡体积大,半透明或透明状,充满囊液,囊壁张力高,无钙化,角质层和生发层清晰,多见可育囊及囊内不同数量的原头蚴;ABZ组囊腔塌陷,伴部分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ABZ-GPs组棘球蚴囊泡角质层和生发层难以识别,大泡状坏死,中心钙化,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生发层微绒毛变粗、变短或消失,细胞核固缩、溶解或消失,胞浆微管明显扩展,髓鞘样变或空泡样变。结论ABZ-GPs对继发性泡球蚴病小鼠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体内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纳米颗粒 继发性多房棘球蚴病 靶向性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醛-胺席夫碱反应制备的葡聚糖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
14
作者 李文鹏 蒋林芮 +2 位作者 杨璟 陕绍云 苏红莹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7,共9页
采用高碘酸钠对葡聚糖进行氧化,制备了氧化葡聚糖(Dex-CHO),Dex-CHO与胱胺二盐酸盐(CYS)发生醛-胺席夫碱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葡聚糖水凝胶。采用1HNMR和FTIR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认,通过SEM和荧光光谱考察了Dex-CHO中的醛基和CYS中的氨基... 采用高碘酸钠对葡聚糖进行氧化,制备了氧化葡聚糖(Dex-CHO),Dex-CHO与胱胺二盐酸盐(CYS)发生醛-胺席夫碱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葡聚糖水凝胶。采用1HNMR和FTIR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认,通过SEM和荧光光谱考察了Dex-CHO中的醛基和CYS中的氨基的物质的量之比(简称醛氨比,下同)、葡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Dex-CHO质量浓度对葡聚糖水凝胶凝胶化时间、微观结构、溶胀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聚糖水凝胶具有经典三维多孔结构和良好荧光性质,当葡聚糖Mw为40000、Dex-CHO质量浓度为0.0750 g/mL、醛氨比为1.49∶1时,制备的葡聚糖水凝胶具有更优良的三维网状结构(凝胶化时间2.5 min)、黏弹性能(弹性模量为165 kPa,黏性模量为12 kPa)及溶胀性能(30 min的溶胀率为5.9 g/g)。此外,酸敏感席夫碱键及还原敏感裂解二硫键使葡聚糖水凝胶的降解行为具有明显的pH和还原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水凝胶 -胺席夫碱反应 交联密度 环境敏感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聚糖通过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维 韩奔 +4 位作者 孙力华 谢会超 曾雄 肖卫东 王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目的 探讨β-葡聚糖(β-glucan, BG)通过调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分泌对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I/R)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8只6~8周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 目的 探讨β-葡聚糖(β-glucan, BG)通过调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分泌对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I/R)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8只6~8周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假手术组、II/R组、II/R+BG组,假手术组和II/R组正常饮食,II/R+BG组造模前2周饮用水中含0.1 mg/mL BG,建模后,HE染色用于观察肠道形态变化,RT-qPCR评估与肠道屏障损伤相关的分子(Occludin、ZO-1和Claudin-1)。将12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Water组、BG组,Water组正常饮食,BG组饮用水含中0.1 mg/mL BG。分别用ELISA、免疫荧光法以及RT-PCR检测与GLP-1表达相关的分子(Gcg、Pcsk1/2、GIP和Foxa2),探究0.1mg/mL BG治疗对正常小鼠血清和肠组织中GLP-1水平的影响。将另外12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II/R组造模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3 d,每12 h注射1次,II/R+利拉鲁肽(liraglutide, LLT)组造模前腹腔注射0.2μg/g LLT,连续3 d,每12 h注射1次,建模后,HE染色用于观察肠道形态变化,RT-qPCR和Western印迹用于评估与肠道屏障损伤相关的分子(Occludin、ZO-1和Claudin-1)。12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饮水中加入BG预处理2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II/R+BG组、II/R+BG+Ex9-39(GLP-1R拮抗剂)组(建模前1 h腹膜注射2μg/g Ex9-39),造模后采用上述方法评估肠屏障损伤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I/R组诱导Occludin、ZO-1和Claudin-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Chiu’s评分升高(P<0.05)。而II/R+BG组3种分子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II/R组,Chiu’s评分低于II/R组(P<0.05)。与Water组相比,BG组显著增强了正常小鼠血清和肠道中GLP-1的分泌,并改善了GLP-1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P<0.05)。GLP-1类似物LLT的干预可以减轻II/R损伤,降低Chiu’s评分,与II/R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II/R+BG组相比,II/R+BG+Ex9-39(GLP-1R拮抗剂)组逆转了BG预处理对II/R损伤的保护作用,在Occludin、ZO-1和Claudin-1的表达以及Chiu’s评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G可以通过促进肠道GLP-1分泌减轻II/R后肠黏膜形态和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β- GLP-1 肠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与原花青素基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的稳定性及消化特性
16
作者 李晓彤 陈颖 +4 位作者 陈绵鸿 曾凡珂 代亚萍 周伟 李如一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5-74,共10页
为改善姜黄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及性,选用燕麦β-葡聚糖(β-Glucan,BG)和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自组装形成的复合物作为乳化和凝胶基质,含姜黄素的玉米胚芽油作为油相,构建了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解析了BG与PA自组装复合物微... 为改善姜黄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及性,选用燕麦β-葡聚糖(β-Glucan,BG)和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自组装形成的复合物作为乳化和凝胶基质,含姜黄素的玉米胚芽油作为油相,构建了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解析了BG与PA自组装复合物微观结构及形成机制,并探究了不同质量比BG/PA=1:0~1:1.0构建的负载姜黄素乳液的微观结构、流变学特性、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等性质。结果表明:BG与PA可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复合物,且在BG/PA=1:0.5时可形成近似球形颗粒复合物。单独2%BG(BG/PA=1:0)无法制备得到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而BG-PA复合物可构建形成负载姜黄素的乳液凝胶,其中BG/PA=1:0.1~1:0.5制备的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具有较小的粒径(15μm)和较好的离心稳定性(不稳定指数<0.3)。此外,BG-PA基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可抑制高温(55℃)和紫外线辐照引起的姜黄素降解,且表现出良好的PA剂量依赖性。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结果展示了与单独2%BG制备的乳液相比,BG-PA基负载姜黄素乳液凝胶中姜黄素的生物可及性显著提升(P<0.05)。研究结果可为植物基多糖和多酚复合体系在负载生物活性因子的凝胶状食品和化妆品乳剂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 原花青素 乳液凝胶 姜黄素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的理化特性及其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性质的影响
17
作者 王启龙 王军辉 +1 位作者 左淑荣 刘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9-664,共6页
文章以不同产地的燕麦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燕麦β-葡聚糖,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 文章以不同产地的燕麦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燕麦β-葡聚糖,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同时制备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和燕麦β-葡聚糖复合乳液,探究其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及乳液液滴尺寸。结果表明:所提取的燕麦β-葡聚糖均由葡萄糖组成,3种燕麦β-葡聚糖之间没有明显的理化或结构差异;复合乳液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明显高于纯MP乳液,且3种燕麦β-葡聚糖均能显著减小MP乳液液滴的尺寸,提高乳液质量。研究结果为MP和燕麦β-葡聚糖食品乳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 肌原纤维蛋白(MP) 乳液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酵母β-葡聚糖载体的口服OVA疫苗(WGP-OVA疫苗)诱导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煜 戚春建 +2 位作者 夏蕾 何树燕 何流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9-1583,1589,共6页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 目的:探讨口服WGP-OVA疫苗对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连续给予C57BL/6小鼠口服PBS、WGP及WGP-OVA 17 d后,使用LEGENDplexTM多因子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gG1、IgG2a、IgG3及IgM的含量;HE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脾脏淋巴小结的大小。取小鼠腹股沟淋巴结(ILNs)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淋巴结内F4/80+巨噬细胞及F4/80+SIINFEKL+巨噬细胞比例,分析WGP-OVA对巨噬细胞在ILNs内的浸润及抗原提呈情况;同时通过MHC Tetramer染色检测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明确WGP-OVA疫苗对T细胞免疫的诱导作用。结果:与PBS组相比,WGP-OVA能显著诱导IgG1、IgG2a、IgG3及IgM的分泌,增大脾脏内淋巴小结。此外,口服WGPOVA疫苗能促进F4/80+巨噬细胞向淋巴结浸润,诱导巨噬细胞对OVA的抗原提呈,同时增加淋巴结内OVA特异性CD8+CTLs的数量。结论:口服WGP-OVA疫苗能诱导C57BL/6小鼠体液免疫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颗粒 鸡卵清蛋白 口服疫苗 免疫球蛋白 抗原特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β-葡聚糖对不同筋力小麦面团劣变的影响机制研究
19
作者 赵娅杰 王佳怡 +3 位作者 牟安琼 沈鑫 潘娅楠 李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分别在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中添加青稞β-葡聚糖制作复配面团,分析青稞β-葡聚糖添加量对高筋、低筋小麦面团热机械性能、糊化特性以及面筋蛋白组成的影响,并探讨青稞β-葡聚糖对不同筋力小麦面团劣变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青稞... 分别在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中添加青稞β-葡聚糖制作复配面团,分析青稞β-葡聚糖添加量对高筋、低筋小麦面团热机械性能、糊化特性以及面筋蛋白组成的影响,并探讨青稞β-葡聚糖对不同筋力小麦面团劣变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青稞β-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复配粉面团的热机械学性能发生变化,吸水率、黏度崩解值和蛋白质弱化度总体增加;形成时间呈现先延长后缩短的趋势,最大黏度指数呈降低趋势;高筋、低筋小麦粉糊化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总体上均呈现下降趋势。热机械参数与糊化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回生值、最大黏度指数、稳定时间均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SDS-PAGE电泳试验结果显示,面筋蛋白条带的数量和位置没有变化但强度降低。研究表明,在小麦粉中添加青稞β-葡聚糖抑制了小麦淀粉糊化,阻碍了淀粉分子重排,使面筋蛋白劣化,降低了复配面团稳定性,但延缓了小麦淀粉的回生老化,从而延长了复配面团的贮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β- 小麦粉 面团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泥酵母制备水溶性β-D-葡聚糖工艺优化及其纯化后抗氧化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学山 祝霞 +3 位作者 李颍 杨婷 马腾臻 韩舜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4-31,共8页
以诱导自溶后的葡萄酒泥酵母细胞壁为试材,采用蛋白酶水解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制备水溶性β-D-葡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将粗品经Sephacryl S-400 HR凝胶柱层析纯化后,对其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酶解制备水溶性β-D-葡聚糖的最... 以诱导自溶后的葡萄酒泥酵母细胞壁为试材,采用蛋白酶水解法,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制备水溶性β-D-葡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将粗品经Sephacryl S-400 HR凝胶柱层析纯化后,对其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酶解制备水溶性β-D-葡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加酶量247 U/m L、p H 7.5、浸提时间1.5 h,得率为80.91%。凝胶柱层析纯化后得到3种组分,比例依次为组分Ⅰ68.08%、组分Ⅱ13.97%、组分Ⅲ8.79%,其中组分Ⅰ分子质量为100 065.18 D。纯化后的水溶性β-D-葡聚糖清除ABTS^+·、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O_2^-·和螯合Fe^(2+)的EC50值分别为2.035、6.352、16.773、5.238、1.061 mg/m L,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萄酒泥酵母 可溶性β- 提取纯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