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用于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的聚合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万忠
乔学亮
李绵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用水溶性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 (AIBA·2HCl) ,偶氮二 (4 氰基 )戊酸 (SN)和过硫酸铵 (APS)为引发剂 ,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浓度、引发剂复配和螯合剂用量等因素对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PDMDAAC)聚合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
用水溶性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 (AIBA·2HCl) ,偶氮二 (4 氰基 )戊酸 (SN)和过硫酸铵 (APS)为引发剂 ,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浓度、引发剂复配和螯合剂用量等因素对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PDMDAAC)聚合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体DMDAAC的质量分数为 6 5 %~ 70 % ,引发剂AIBA·2HCl的浓度为 2 0× 10 -2 mol/L ,EDTA用量为 4 0× 10 -4~ 7 5× 10 -4mol/L时 ,PDMDAAC的特性粘数可达 2 10dL/g ;复合引发剂的组成为SN和AIBA·2HCl的质量分数各为 30 %与 70 %时 ,聚合物的特性粘数最高可达 2 2 5d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
均聚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
特性粘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用引发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秋实
亢旗军
李华兵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0,19,共4页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用新型引发剂是近年提高聚合物分子量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讨论了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的聚合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认为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可用于制备高分子量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及其衍生物,应用前景好;讨论了双官能度引...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用新型引发剂是近年提高聚合物分子量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讨论了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的聚合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认为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可用于制备高分子量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及其衍生物,应用前景好;讨论了双官能度引发剂和含胺基功能性单体引发剂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认为由过硫酸钾、氨水、尿素、偶氮-(2-脒基丙烷)盐酸盐及功能性单体MP构成的低温新型复合引发体系可制备超高分子量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
双官能度
引发
剂
胺基功能性单体
复合
引发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型单体反相乳液共聚合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顾学芳
田澍
+1 位作者
王南平
谢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7-890,共4页
采用水溶性偶氮引发剂V50和NaHSO3组成的复合引发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共聚物PDA。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的HLB值及其用量、EDTA用量等因素对共聚物PDA的特性粘数[η]的影响规...
采用水溶性偶氮引发剂V50和NaHSO3组成的复合引发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共聚物PDA。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的HLB值及其用量、EDTA用量等因素对共聚物PDA的特性粘数[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引发剂V50/NaHSO3效果优于APS/NaHSO3,其最佳用量为0.6%;复合乳化剂最佳HLB值为5.7,乳液体系稳定,其最佳用量为8%;EDTA用量为0.8×10-4%,制得特性粘数为902 mL/g的共聚物PDA。对PDA的絮凝性能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共聚合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特性粘数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用于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的聚合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万忠
乔学亮
李绵贵
机构
国家模具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化学研究所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3-487,共5页
文摘
用水溶性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 (AIBA·2HCl) ,偶氮二 (4 氰基 )戊酸 (SN)和过硫酸铵 (APS)为引发剂 ,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浓度、引发剂复配和螯合剂用量等因素对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PDMDAAC)聚合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体DMDAAC的质量分数为 6 5 %~ 70 % ,引发剂AIBA·2HCl的浓度为 2 0× 10 -2 mol/L ,EDTA用量为 4 0× 10 -4~ 7 5× 10 -4mol/L时 ,PDMDAAC的特性粘数可达 2 10dL/g ;复合引发剂的组成为SN和AIBA·2HCl的质量分数各为 30 %与 70 %时 ,聚合物的特性粘数最高可达 2 2 5dL/g。
关键词
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
均聚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
特性粘数
Keywords
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homo-polymerization,water-soluble azo initiator,intrinsic viscosity
分类号
O632.2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用引发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秋实
亢旗军
李华兵
机构
昆士兰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0,19,共4页
文摘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用新型引发剂是近年提高聚合物分子量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讨论了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的聚合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认为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可用于制备高分子量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及其衍生物,应用前景好;讨论了双官能度引发剂和含胺基功能性单体引发剂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认为由过硫酸钾、氨水、尿素、偶氮-(2-脒基丙烷)盐酸盐及功能性单体MP构成的低温新型复合引发体系可制备超高分子量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
双官能度
引发
剂
胺基功能性单体
复合
引发
体系
Keywords
acrylamide
aqueous azo-initiator
difunctional initiator
amino functional monomer
complex initiation system
分类号
TE6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型单体反相乳液共聚合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顾学芳
田澍
王南平
谢春
机构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7-890,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南通市应用研究计划资助项目(K2006012)
文摘
采用水溶性偶氮引发剂V50和NaHSO3组成的复合引发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共聚物PDA。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的HLB值及其用量、EDTA用量等因素对共聚物PDA的特性粘数[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引发剂V50/NaHSO3效果优于APS/NaHSO3,其最佳用量为0.6%;复合乳化剂最佳HLB值为5.7,乳液体系稳定,其最佳用量为8%;EDTA用量为0.8×10-4%,制得特性粘数为902 mL/g的共聚物PDA。对PDA的絮凝性能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反相乳液共聚合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特性粘数
絮凝
Keywords
inverse emulsion copolymei:ization
water-soluble azo initiator
acrylamide
dimethyldiallylammoniumchloride
intrinsic viscosity
flocculation
分类号
TQ316.3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用于氯化二甲基二烯丙基铵的聚合
张万忠
乔学亮
李绵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用引发体系研究进展
陈秋实
亢旗军
李华兵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型单体反相乳液共聚合及其絮凝性能
顾学芳
田澍
王南平
谢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