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持续性次氯酸消毒对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消毒效果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萍
韩梦鸽
+6 位作者
沈国锋
李娜
张鑫
潘玥玮
史庆丰
高晓东
孙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7-622,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次氯酸灌注对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消毒效果。方法基线采集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鉴定。引入微酸性次氯酸水发生机后,在安装后的特定时间收集水样进行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结果安装...
目的探讨持续性次氯酸灌注对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消毒效果。方法基线采集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鉴定。引入微酸性次氯酸水发生机后,在安装后的特定时间收集水样进行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结果安装前共采集水样27份,其中10份合格,合格率为37.03%。不合格水样可检出放线根瘤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色微杆菌、贪铜菌、藤泽甲基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等水源性细菌;安装后共采集水样54份,均为合格。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显示,安装前的样本中可检测出大量皮氏罗尔斯顿菌、耐金属贪铜菌、奥斯陆莫拉菌、日本慢生根瘤菌、水生甲基杆菌、戈登分枝杆菌、新鞘氨醇杆菌等细菌序列,消毒后主要为宏基因测序分析常见的背景细菌。结论持续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可有效清除水管路中的细菌,并降低水管路中生物膜的形成,提升内镜终末漂洗水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
持续
性
消毒
内镜消毒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水源性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歇性次氯酸消毒对供水管路消毒效果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
2
作者
周泓
高晓东
+6 位作者
王美霞
张梦珠
杨峻
庄静
许华
孙伟
史庆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5年第9期1244-1249,共6页
目的 探讨间歇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对供水管路的消毒效果。方法 基线采集消毒供应中心6个固定出水口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引入微酸性次氯酸发生机后,以10 d为一个周期进行采样,其中,第1~3天使用次氯酸进行持续性消毒,第4~10天停用次氯...
目的 探讨间歇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对供水管路的消毒效果。方法 基线采集消毒供应中心6个固定出水口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引入微酸性次氯酸发生机后,以10 d为一个周期进行采样,其中,第1~3天使用次氯酸进行持续性消毒,第4~10天停用次氯酸消毒。每个周期的第1、4、7、10天对6个固定出水口进行采样,共进行3个周期。对腔镜清洗槽出水口的所有水样同时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结果 水路消毒前共采集18瓶水样,10瓶水样(55.56%)的细菌数集中在10~2~10~4 CFU/mL,主要为黏鞘氨醇单胞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消毒后72瓶水样仅有2瓶水样(2.78%)细菌超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显示,消毒前水样的3个最主要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甲基杆菌属和罗尔斯顿菌属,严格比对序列(SMRN)值为10 000~100 000;消毒后水样最主要优势菌属为叶杆菌属、罗尔斯顿菌属、不动杆菌属、慢生根瘤菌属。PCoA分析显示,消毒前后的水样标本β多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可有效清除水管路中细菌生物膜,但暂停消毒间期细菌生物膜存在恢复生长的风险,今后应加强医疗用水的监测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
性
消毒
生物膜
水源性细菌
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持续性次氯酸消毒对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消毒效果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萍
韩梦鸽
沈国锋
李娜
张鑫
潘玥玮
史庆丰
高晓东
孙伟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感染管理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7-622,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19DZ2280100)。
文摘
目的探讨持续性次氯酸灌注对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消毒效果。方法基线采集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鉴定。引入微酸性次氯酸水发生机后,在安装后的特定时间收集水样进行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结果安装前共采集水样27份,其中10份合格,合格率为37.03%。不合格水样可检出放线根瘤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色微杆菌、贪铜菌、藤泽甲基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等水源性细菌;安装后共采集水样54份,均为合格。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显示,安装前的样本中可检测出大量皮氏罗尔斯顿菌、耐金属贪铜菌、奥斯陆莫拉菌、日本慢生根瘤菌、水生甲基杆菌、戈登分枝杆菌、新鞘氨醇杆菌等细菌序列,消毒后主要为宏基因测序分析常见的背景细菌。结论持续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可有效清除水管路中的细菌,并降低水管路中生物膜的形成,提升内镜终末漂洗水的质量。
关键词
次氯酸
持续
性
消毒
内镜消毒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水源性细菌
Keywords
hypochlorous acid
persistent disinfection
endoscope disinfection
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aquatic bacteria
分类号
R187.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歇性次氯酸消毒对供水管路消毒效果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
2
作者
周泓
高晓东
王美霞
张梦珠
杨峻
庄静
许华
孙伟
史庆丰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5年第9期1244-1249,共6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2024HP4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内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21ZSFZ14)。
文摘
目的 探讨间歇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对供水管路的消毒效果。方法 基线采集消毒供应中心6个固定出水口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引入微酸性次氯酸发生机后,以10 d为一个周期进行采样,其中,第1~3天使用次氯酸进行持续性消毒,第4~10天停用次氯酸消毒。每个周期的第1、4、7、10天对6个固定出水口进行采样,共进行3个周期。对腔镜清洗槽出水口的所有水样同时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结果 水路消毒前共采集18瓶水样,10瓶水样(55.56%)的细菌数集中在10~2~10~4 CFU/mL,主要为黏鞘氨醇单胞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消毒后72瓶水样仅有2瓶水样(2.78%)细菌超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显示,消毒前水样的3个最主要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甲基杆菌属和罗尔斯顿菌属,严格比对序列(SMRN)值为10 000~100 000;消毒后水样最主要优势菌属为叶杆菌属、罗尔斯顿菌属、不动杆菌属、慢生根瘤菌属。PCoA分析显示,消毒前后的水样标本β多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可有效清除水管路中细菌生物膜,但暂停消毒间期细菌生物膜存在恢复生长的风险,今后应加强医疗用水的监测与管理。
关键词
间歇
性
消毒
生物膜
水源性细菌
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Keywords
periodic disinfection
biofilm
aquatic bacteria
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分类号
R191.323.4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持续性次氯酸消毒对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消毒效果
王萍
韩梦鸽
沈国锋
李娜
张鑫
潘玥玮
史庆丰
高晓东
孙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间歇性次氯酸消毒对供水管路消毒效果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
周泓
高晓东
王美霞
张梦珠
杨峻
庄静
许华
孙伟
史庆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