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冷水源井水温固体潮现象及其机理研究——以黄村井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明波
杨竹转
+5 位作者
郑轶文
马玉川
王同利
韩孔艳
崔博文
邢成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0-428,共9页
该文对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现象进行了观测研究,初步解释了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汐的形成机理.通过对黄村观测井进行水温梯度的详细观测及不同深度水温的对比观测研究,得到了黄村井水温潮汐现象的观测结果:(1)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
该文对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现象进行了观测研究,初步解释了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汐的形成机理.通过对黄村观测井进行水温梯度的详细观测及不同深度水温的对比观测研究,得到了黄村井水温潮汐现象的观测结果:(1)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的相位与水位的相位是相反的;(2)黄村井水温梯度曲线呈下凹型,特别是在含水层及受含水层进出水影响较大的附近区域下凹程度大,且随着与含水层底板距离逐渐变大,下凹程度也变小;(3)水温传感器的观测值与含水层观测距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距离含水层越远,水温潮汐差越小,直至潮汐变化消失.这说明冷水源井与热水井的水温潮汐现象是不同的,前者是吸热过程,后者是放热过程,由此造成二者水-热动力学特征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源井
水温固体潮
水温
梯度曲线
水-热动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北辛集井水温梯度及固体潮特征
2
作者
王江
张晓刚
+3 位作者
王莉森
马广庆
梁红杰
牛露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562,共7页
对河北辛集井进行了50~200m深度内的井水温梯度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深度内存在3处负梯度段(50~60m处、90~110m处、130~140m处)。在50~60m深度处的水温负梯度位置,发现了清晰的水温固体潮,其相位与水位固体潮相反。根据该井的综...
对河北辛集井进行了50~200m深度内的井水温梯度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深度内存在3处负梯度段(50~60m处、90~110m处、130~140m处)。在50~60m深度处的水温负梯度位置,发现了清晰的水温固体潮,其相位与水位固体潮相反。根据该井的综合钻井资料、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水温负梯度可能与井管外低温含水层热交换有关,并讨论了负梯度处的水温固体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集井
井
水温
梯度
水温固体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宝坻新井不同深度水温变化特征及异常机制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悦
邵永新
+3 位作者
张建新
陈嵩
马丽丽
程立康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06-112,共7页
基于宝坻新井21个层位的水温实验资料,综合分析各个层位水温的固体潮形态、梯度变化、观测资料的灵敏性和稳定性,认为该井水温变化特征在深度上分为三段,其中以中间段资料的综合质量较好,且这三段与井孔的第四系覆盖层、基岩顶界到出水...
基于宝坻新井21个层位的水温实验资料,综合分析各个层位水温的固体潮形态、梯度变化、观测资料的灵敏性和稳定性,认为该井水温变化特征在深度上分为三段,其中以中间段资料的综合质量较好,且这三段与井孔的第四系覆盖层、基岩顶界到出水段深度和出水段的深度相当。通过对不同深度水温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的分析认为,井孔中水温是围岩温度、垂向热传导、水热交换等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深度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也不同,因而使得井水温度在不同深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同时结合该井曾经观测到的震前异常变化来对水温异常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井水温度的升高并不是由涌入井孔内的水量变化引起,而应该是吸收了更多的热量。最后在综合以上几点认识的基础上,指出宝坻新井水温观测的优势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动态
井
水温
度梯度
水温固体潮
水温
异常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水源井水温固体潮现象及其机理研究——以黄村井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明波
杨竹转
郑轶文
马玉川
王同利
韩孔艳
崔博文
邢成起
机构
北京市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0-428,共9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三结合课题(YC4A04)资助
文摘
该文对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现象进行了观测研究,初步解释了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汐的形成机理.通过对黄村观测井进行水温梯度的详细观测及不同深度水温的对比观测研究,得到了黄村井水温潮汐现象的观测结果:(1)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的相位与水位的相位是相反的;(2)黄村井水温梯度曲线呈下凹型,特别是在含水层及受含水层进出水影响较大的附近区域下凹程度大,且随着与含水层底板距离逐渐变大,下凹程度也变小;(3)水温传感器的观测值与含水层观测距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距离含水层越远,水温潮汐差越小,直至潮汐变化消失.这说明冷水源井与热水井的水温潮汐现象是不同的,前者是吸热过程,后者是放热过程,由此造成二者水-热动力学特征的不同.
关键词
冷水源井
水温固体潮
水温
梯度曲线
水-热动力学特征
Keywords
cold water source wells
water temperature solid tide
water temperature gradient curve
hydrotherm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315.72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辛集井水温梯度及固体潮特征
2
作者
王江
张晓刚
王莉森
马广庆
梁红杰
牛露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监测网络中心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562,共7页
基金
河北省地震局2014年度星火计划面上项目(DZ20140711037)资助
文摘
对河北辛集井进行了50~200m深度内的井水温梯度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深度内存在3处负梯度段(50~60m处、90~110m处、130~140m处)。在50~60m深度处的水温负梯度位置,发现了清晰的水温固体潮,其相位与水位固体潮相反。根据该井的综合钻井资料、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水温负梯度可能与井管外低温含水层热交换有关,并讨论了负梯度处的水温固体潮特征。
关键词
辛集井
井
水温
梯度
水温固体潮
Keywords
Xinji well
Water temperature gradient
Water temperature tide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宝坻新井不同深度水温变化特征及异常机制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悦
邵永新
张建新
陈嵩
马丽丽
程立康
机构
天津市地震局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06-112,共7页
基金
天津市"十一五"地震安全基础工程"前兆仪器更新改造"项目(ZAGC-8-2)
文摘
基于宝坻新井21个层位的水温实验资料,综合分析各个层位水温的固体潮形态、梯度变化、观测资料的灵敏性和稳定性,认为该井水温变化特征在深度上分为三段,其中以中间段资料的综合质量较好,且这三段与井孔的第四系覆盖层、基岩顶界到出水段深度和出水段的深度相当。通过对不同深度水温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的分析认为,井孔中水温是围岩温度、垂向热传导、水热交换等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深度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也不同,因而使得井水温度在不同深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同时结合该井曾经观测到的震前异常变化来对水温异常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井水温度的升高并不是由涌入井孔内的水量变化引起,而应该是吸收了更多的热量。最后在综合以上几点认识的基础上,指出宝坻新井水温观测的优势层位。
关键词
水温
动态
井
水温
度梯度
水温固体潮
水温
异常机制
Keywords
Baodi new well
water temperature dynamics
well water temperature gradient
water temperature tide
mechanism of water temperature anomaly
分类号
P315.7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冷水源井水温固体潮现象及其机理研究——以黄村井为例
杨明波
杨竹转
郑轶文
马玉川
王同利
韩孔艳
崔博文
邢成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北辛集井水温梯度及固体潮特征
王江
张晓刚
王莉森
马广庆
梁红杰
牛露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宝坻新井不同深度水温变化特征及异常机制分析
李悦
邵永新
张建新
陈嵩
马丽丽
程立康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