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荧光显微图像技术评价油层水淹程度 被引量:8
1
作者 左铁秋 耿长喜 +3 位作者 马德华 赵晨颖 杨静波 唐庆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116-117,共2页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是应用录井技术评价油层水淹程度的新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寻找提高储层特别是薄差油层及非均质层水淹程度解释准确度的新途径。该文在水驱油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产水率条件下的荧光显微图像特征,并结合已试油资料建...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是应用录井技术评价油层水淹程度的新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寻找提高储层特别是薄差油层及非均质层水淹程度解释准确度的新途径。该文在水驱油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产水率条件下的荧光显微图像特征,并结合已试油资料建立了荧光显微图像判断油层不同水淹状况的解释评价标准,经大庆喇萨杏油田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显微图像技术 水淹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图像技术定量识别油层水淹程度 被引量:5
2
作者 文慧俭 申家年 +1 位作者 耿长喜 左铁秋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3期56-58,共3页
利用岩石样品中油质沥青、胶质沥青、水等3种孔隙流体组分在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上具有可分性的特点,依据荧光颜色、荧光强度和荧光发光面积的差异判断油层水淹状况。指出了注入水含量的增加所引发油质沥青和胶质沥青浓度的变化是荧光颜... 利用岩石样品中油质沥青、胶质沥青、水等3种孔隙流体组分在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上具有可分性的特点,依据荧光颜色、荧光强度和荧光发光面积的差异判断油层水淹状况。指出了注入水含量的增加所引发油质沥青和胶质沥青浓度的变化是荧光颜色、荧光强度和发光面积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给出了岩样荧光显微图像特征随含水上升时的变化规律,并对荧光图像的荧光波长和相对强度进行了量化。根据密闭取心井资料确立了油层水淹程度的定量判别标准。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水淹层判断的符合率达到77%,具有现场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图像 波长 相对强度 水淹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开发油藏水淹程度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立峰 周方喜 +1 位作者 熊建华 陈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3,9,共5页
为了利用动态资料定量评价水平井开发油藏水淹程度,运用两相渗流理论推导了包含水淹程度的函数关系,确定了计算水淹程度的思路,结合图解法提出了利用动态资料确定水淹程度的定量方法,并与数模结果、生产动态数据对比,验证了该评价方法... 为了利用动态资料定量评价水平井开发油藏水淹程度,运用两相渗流理论推导了包含水淹程度的函数关系,确定了计算水淹程度的思路,结合图解法提出了利用动态资料确定水淹程度的定量方法,并与数模结果、生产动态数据对比,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计算了江苏油田100余口水平井的水淹程度,将其分为整体水淹、局部水淹与点状水淹3种模式;针对低效水平井,依据水淹模式制定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其中整体水淹水平井以提液为主,其他水平井以调补层与卡堵水为主。通过分类治理单井增油超过50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油藏 平井开发 水淹程度 定量评价方法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测井与地球化学信息判断储层水淹程度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勇 刘宗林 马维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0-42,共3页
分析坨 2 - 1-检 180 3井密闭取心资料 ,发现岩石热解地球化学参数及常规测井信息与储层水淹程度有密切关系。借助神经网络技术 ,提出了利用测井、地球化学资料判别水淹层级别的新方法。该方法已在两口新钻井中成功地进行了全井预测。
关键词 测井 地球化学信息 储层 水淹程度 胜利油区 地球化学录井 分类识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延迟人工神经网络判别水淹程度 被引量:4
5
作者 唐文忠 陈彬 +2 位作者 翟雨阳 刘志远 黄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深度延迟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计算水淹层参数和判别水淹层 ,此方法避开了油层水淹后 ,混合液电阻率难以求准的问题 ,所建立测井信息与地层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更符合油层水淹后的实际情况。深度延迟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储层地质参数与... 深度延迟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计算水淹层参数和判别水淹层 ,此方法避开了油层水淹后 ,混合液电阻率难以求准的问题 ,所建立测井信息与地层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更符合油层水淹后的实际情况。深度延迟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储层地质参数与测井资料之间在深度上的动态关系 ,即一个深度点的地质参数由多个深度点的测井数据来描述 ,自动考虑了上下围岩的影响 ,而且测井信息与水淹层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不需要具体的数学物理模型描述 ,只需有合适的样本集对网络训练即可获得解释模型。对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2 0口井的测井资料处理表明 ,用延迟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 ,进而判别水淹程度 ,应用效果良好 ,符合率达 8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深度延迟 测井资料 剩余油饱和度 水淹程度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渗透率与水淹程度对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晔 董汉平 +3 位作者 汪玉琴 李红 李亚楠 谢玉银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9-692,共4页
为了探究油藏渗透率与水淹程度对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采用一系列不同渗透率岩心,模拟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油藏条件(渗透率39.7—505.5mD)注入高产表面活性剂菌WJ-1,同时对注菌后二次水驱采出液的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进行检... 为了探究油藏渗透率与水淹程度对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采用一系列不同渗透率岩心,模拟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油藏条件(渗透率39.7—505.5mD)注入高产表面活性剂菌WJ-1,同时对注菌后二次水驱采出液的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了不同渗透率环境下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呆出液的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的变化特征。将相同渗透率岩心一次水驱至含水率5%,35%,65%,98%分别代表不同水淹程度的油藏环境,注入WJ-1对比二次水驱后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采油效果随油藏渗透率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在505.5mD高渗透岩心中效果最好,提高原油采收率5.42%,采出液的表面张力由72.0mN/m降低至70mN/m,界面张力由12.0mN/m降低至5.9mN/m;微生物采油效果随油藏水淹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含水率5%时注入微生物可提高采收率2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 渗透率 水淹程度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碳氢比测井技术评价剩余油及水淹程度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中盛 崔志刚 +2 位作者 陈光辉 何玉阳 王学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49,共9页
碳氢比测井是以地层中的碳、氢元素为主要研究和探测对象,以碳氢比值求解含油饱和度,降低了孔隙度的影响且不受矿化度的限制。依据5种类型油藏,15口井的测井解释结论与试油结论、密闭取芯含油饱和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验证碳氢比(RCH)与... 碳氢比测井是以地层中的碳、氢元素为主要研究和探测对象,以碳氢比值求解含油饱和度,降低了孔隙度的影响且不受矿化度的限制。依据5种类型油藏,15口井的测井解释结论与试油结论、密闭取芯含油饱和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验证碳氢比(RCH)与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关系,RCH受孔隙度影响比较小,主要受含油饱和度的控制,随含油饱和度的变化而变化;测井解释结论与取芯含油饱和度和试油结论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一致性和相关性都较好。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评价油层水淹程度、含油饱和度和油水界面,为寻找遗漏油层和堵水等措施提供有效资料,在砂泥岩剖面中适用范围较广,无论是砂岩、砾岩以及低阻油藏均可取得显著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比测井 孔隙度 密闭取芯含油饱和度 水淹程度 地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断砂岩油藏油层水淹程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凤波 黄学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0-43,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提高水淹程度解释精度的新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油层渗透率、油水粘度比不同其最终驱油效率不同这一重要因素对含水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渗透率段其水淹程度不同对射孔生产时油水运动规律的影响。该方法判断结果与实际试油... 本文提出一种提高水淹程度解释精度的新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油层渗透率、油水粘度比不同其最终驱油效率不同这一重要因素对含水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渗透率段其水淹程度不同对射孔生产时油水运动规律的影响。该方法判断结果与实际试油结果吻合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油藏 油层 水淹程度 油层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测资料判断调整井油层水淹程度的尝试 被引量:5
9
作者 黄保纲 宋洪亮 +4 位作者 申春生 张迎春 汪利兵 金宝强 潘玲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0-174,共5页
在利用气测资料研究调整井油层水淹状况过程中,为了消除钻井因素对气测数据的影响,提高气测数据的可对比性,提出了利用判别因子(烃类组分值和气全量值的比值)来判断调整井油层水淹程度;结合渤海SZ油区的实际资料,建立了判别渤海海域油... 在利用气测资料研究调整井油层水淹状况过程中,为了消除钻井因素对气测数据的影响,提高气测数据的可对比性,提出了利用判别因子(烃类组分值和气全量值的比值)来判断调整井油层水淹程度;结合渤海SZ油区的实际资料,建立了判别渤海海域油田油层水淹程度的气测标准。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油层水淹情况,可为注水开发油田快速编制调整井射孔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井 油层水淹程度 判别因子 烃类组分值 气全量值 渤海SZ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化、测井资料综合评价油层水淹程度方法日趋成熟
10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73-73,共1页
“地化、测井资料在油层水淹程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是在深入总结大庆油田水淹形成机理和油水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重点针对薄、差油层和非均质层采用井壁取心、地化热解分析、镜下荧光分析等项录井技术,以准确求取剩余油饱和度为核心,... “地化、测井资料在油层水淹程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是在深入总结大庆油田水淹形成机理和油水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重点针对薄、差油层和非均质层采用井壁取心、地化热解分析、镜下荧光分析等项录井技术,以准确求取剩余油饱和度为核心,通过地化分析获得剩余油饱和度及原油性质参数,通过实物观察及镜下荧光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手段,分析判断储层油水分布状况,结合测井资料,建立了图版法、谱图法、图像法等多种综合评价水淹层的新方法。该方法受层薄、低渗透、层内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较小,可细致解剖油层水淹状况,提高水淹层精细评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程度 油层 综合评价 测井资料 地化 应用 运动规律 剩余油饱和度 层内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程度对枫杨木材力学性质与气干密度、解剖特征间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汪佑宏 肖成宝 +1 位作者 刘杏娥 徐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0-83,共4页
对2组不同淹水程度下的枫杨木材力学性质与其气干密度、解剖特征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枫杨木材气干密度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全部)抗压强度间的二项式回归效果比直线回归、指数回归及幂函数回归都好;... 对2组不同淹水程度下的枫杨木材力学性质与其气干密度、解剖特征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枫杨木材气干密度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全部)抗压强度间的二项式回归效果比直线回归、指数回归及幂函数回归都好;第1组回归效果优于第2组,但总体上相关性不太高。木材抗弯强度等力学指标与木材解剖特征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横纹(全部)抗压强度与双壁厚间的相关性在径、弦向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杨 木材 力学性质 气干密度 解剖特征 程度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和淹水程度对短叶茳芏枯落物分解初期DOM含量及其组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阿莹 胡伟芳 +3 位作者 张林海 林雪琼 张美颖 曾从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3-244,共12页
选取闽江河口潮汐湿地短叶茳芏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盐度(0、5、10、15)和淹水程度(不浸没分解袋,淹水Ⅰ和持续浸没分解袋,淹水Ⅱ)等处理,分析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物(DOM)的含量及组成结构的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 选取闽江河口潮汐湿地短叶茳芏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盐度(0、5、10、15)和淹水程度(不浸没分解袋,淹水Ⅰ和持续浸没分解袋,淹水Ⅱ)等处理,分析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物(DOM)的含量及组成结构的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学等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181 d的分解过程中,枯落物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总氮(DTN)、可溶性无机氮(DI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等浓度在不同盐度和淹水处理下均有显著差异(P<0.05)。盐度对DOC和DON影响不显著,但高盐组的DIN显著较低(P<0.05);除淹水Ⅰ对照组外,各盐分处理组的芳香化指数(AI)随分解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不同分解阶段对枯落物DOM组分和光谱特征有重要影响。分解前期(前89 d),淹水Ⅰ处理下,盐分升高可导致枯落物中的腐殖化指数(HIXsyn,HIXem)降低。分解中、后期(120 d后),盐分较高条件下,腐殖质在枯落物中累积;而淹水Ⅱ处理下,盐分处理组在整个实验期内始终抑制枯落物的分解,腐殖化程度较高。淹水程度也会影响枯落物DOM的淋溶和腐殖化过程。在分解前期,淹水Ⅰ处理的AI和HIXem显著高于淹水Ⅱ处理,而淹水Ⅱ处理下枯落物DOM较淹水Ⅰ处理更容易发生N的淋溶;分解中、后期,淹水Ⅱ处理下的厌氧环境反而抑制枯落物DOM中的腐殖质和芳香类物质析出。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枯落物DOM中结构简单、容易分解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但是不同淹水处理并未改变枯落物DOM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盐度 程度 可溶性有机质 光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产剖资料确定非均匀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 被引量:9
13
作者 任杰 唐敬 +1 位作者 陈彬 赵伟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40,共4页
文东油田是处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高温、高压、高盐低渗透砂岩油藏,应用传统的套后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以及利用常规电阻率测井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效果不佳。在利用产出剖面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水... 文东油田是处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高温、高压、高盐低渗透砂岩油藏,应用传统的套后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以及利用常规电阻率测井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效果不佳。在利用产出剖面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水淹层水淹程度的非均匀特征导致水淹层内剩余油饱和度的差异,通过面积等效法构建非均匀水淹层饱和度模型图,应用此改进方法确定出非均匀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方法改进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法改进后的计算结果更能反映水淹层的整体剩余油饱和度,与储层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进而可准确掌握区域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为油藏的合理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饱和度 非均匀 产出剖面 面积等效法 水淹程度 文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对滩地枫杨木材密度和干缩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佑宏 刘杏娥 徐斌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组木材的基本密度由树干基部向上持续稳定增长 ,对树高的一次回归比第二组显著 ;第二组木材的基本密度由树干基部向上呈波动增加 ;枫杨不同高度基本密度方差分析结果经F -检验 ,差异均显著。第二组枫杨木材的弦向干... 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组木材的基本密度由树干基部向上持续稳定增长 ,对树高的一次回归比第二组显著 ;第二组木材的基本密度由树干基部向上呈波动增加 ;枫杨不同高度基本密度方差分析结果经F -检验 ,差异均显著。第二组枫杨木材的弦向干缩、径向干缩、体积干缩及差异干缩都比第一组小 ,在 0 0 5水平上经T -检验差异均显著。由此可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地 枫杨 木材密度 干缩性 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体叠置结构及构型特征对水驱规律的影响——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油田为例 被引量:44
15
作者 赵伦 王进财 +4 位作者 陈礼 陈希 范子菲 张祥忠 田中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4,共9页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高含水油田为例,建立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砂体构型模式,研究不同类型砂体接触叠置关系及内部构型特征对水淹规律、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曲流河砂体内部以侧积层为主要构型特征,砂体间叠置关系...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Kumkol高含水油田为例,建立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砂体构型模式,研究不同类型砂体接触叠置关系及内部构型特征对水淹规律、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曲流河砂体内部以侧积层为主要构型特征,砂体间叠置关系简单,注入水主要沿砂体下部突进,造成底部优先水淹,中强水淹厚度比例占51.8%;辫状河砂体内部以近水平分布的落淤层发育为特征,砂体非均质程度低,纵向上水驱波及比较均匀,中强水淹比例高达81.7%;三角洲砂体叠置结构与构型特征相对比较复杂,不同砂体之间频繁叠置,砂体内部发育泥质夹层,注入水推进一方面受到砂体间的不渗透或者低渗透层遮挡,同时在砂体内部受泥质夹层的影响,水驱波及范围小,中强水淹仅占32.6%。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辫状河砂体含水上升速度慢,无水采出程度高,水驱开发效果最好;三角洲砂体水驱波及差,含水上升快,无水采出程度低,水驱开发效果最差,潜力较大;曲流河砂体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图尔盖盆地 砂体类型 曲流河 辫状河 三角洲 水淹程度 驱特征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岩屑孔隙物质的荧光性判别油水层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淑芝 李松花 +1 位作者 王兆安 孙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3-14,31,共3页
为了寻求快速、准确判别油水层的方法,探讨了岩屑孔隙中物质的荧光性在判别油水层及油层水淹状况中的应用。经泥浆模拟浸泡实验及水驱模拟实验验证:水基泥浆对岩屑孔隙中物质的荧光性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短时间的水洗不会影响荧光分析... 为了寻求快速、准确判别油水层的方法,探讨了岩屑孔隙中物质的荧光性在判别油水层及油层水淹状况中的应用。经泥浆模拟浸泡实验及水驱模拟实验验证:水基泥浆对岩屑孔隙中物质的荧光性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短时间的水洗不会影响荧光分析结果。只要分析及时,岩屑孔隙中物质的荧光图像可以判别油水层及油层的水淹程度。将岩屑制成荧光薄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岩屑孔隙中的荧光图像,并利用图像分析仪计算样品中的油水比例,给出含油率、含水率、面孔率等量化参数。通过对已知试油结果的探井和有水淹程度解释资料的密闭取心井取样进行荧光图像分析,把获得的荧光图像特征、含油率、含水率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在此基础上建立油水层和水淹层的判别标准。经试油验证,符合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图像 含油率 水淹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的水驱波及体积估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兰玉波 赵永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5-47,共3页
通过对85口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多层合采条件下油藏最可能的水驱控制程度研究,认为喇萨杏油田目前井网条件下平均水驱波及体积下限变化在76.5%~81.0%之间,同时对多层非均质条件下,不同厚度油层、不同含水阶段纵向波及系... 通过对85口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多层合采条件下油藏最可能的水驱控制程度研究,认为喇萨杏油田目前井网条件下平均水驱波及体积下限变化在76.5%~81.0%之间,同时对多层非均质条件下,不同厚度油层、不同含水阶段纵向波及系数及其变化的特点的研究表明,单层纵向波及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90.0%,甚至高于90.0%.事实上单层纵向波及系数差别较大,因此,如何提高水驱波及体积仍是油田开发后期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非均质 驱控制程度 驱波及体积 水淹程度 洗厚度 检查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东油田注水开发基本规律浅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贾俊山 魏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6-48,共3页
通过系统分析孤东油田近 2 0年的开发实践和研究成果 ,全面总结该油田含水上升率、产能变化、油水运动以及储层参数等指标在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基本变化规律 ,以服务于油田剩余油精细挖潜和进一步经济高效开发 ,同时也为同类油田的开发提... 通过系统分析孤东油田近 2 0年的开发实践和研究成果 ,全面总结该油田含水上升率、产能变化、油水运动以及储层参数等指标在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基本变化规律 ,以服务于油田剩余油精细挖潜和进一步经济高效开发 ,同时也为同类油田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开发 开采规律 水淹程度 储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线虫对短期水分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萌 何先进 吴鹏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0-714,共5页
为了查明土壤水分对土壤线虫的影响,采用室外土壤灌水和室内土壤淹水分别研究土壤线虫密度对淹水程度和淹水时间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室外灌水实验中,随着土壤含水率逐渐降低,土壤线虫密度先增加后下降,在土壤含水率为21.8%时密度最大... 为了查明土壤水分对土壤线虫的影响,采用室外土壤灌水和室内土壤淹水分别研究土壤线虫密度对淹水程度和淹水时间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室外灌水实验中,随着土壤含水率逐渐降低,土壤线虫密度先增加后下降,在土壤含水率为21.8%时密度最大;室内土壤淹水实验中,土壤淹水时间越长,分离出的土壤线虫个体数和类群数越少。这表明土壤含水率差异会影响线虫在土壤中的分布,土壤含水过高会造成土壤线虫死亡。因此,建议在采集用于分离线虫的土样时应避开暴雨天气,并且不要在积水区域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线虫 土壤 程度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20
作者 宋考平 杨钊 +1 位作者 舒志华 方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7,共3页
对不同水淹程度的岩心进行了荧光分析 ,对比了不同水淹程度聚合物驱剩余油的形态特点 ,研究了不可及孔隙体积对聚合物驱的影响 .结果表明 :聚合物溶液降低了流度比 ,在宏观上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 ;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加大了其与油膜之... 对不同水淹程度的岩心进行了荧光分析 ,对比了不同水淹程度聚合物驱剩余油的形态特点 ,研究了不可及孔隙体积对聚合物驱的影响 .结果表明 :聚合物溶液降低了流度比 ,在宏观上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 ;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加大了其与油膜之间的摩擦力 ,提高了微观驱油效率 ;不同水淹程度产生不同特征的剩余油 ,盲端状剩余油受聚合物驱影响最大 ;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受不可及孔隙体积倍数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剩余油微观分布 水淹程度 不可及孔隙体积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