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淹层测井发展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28
1
作者 慈建发 何世明 +3 位作者 李振英 王铭 崔继明 蒋永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46,共3页
水淹层测井研究对于增加油田挖潜产量、采用合理的开采方案、提高采收率都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水淹层测井系列的数据及对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的基础上,从国内外水淹层测井研究现状、室内岩心水驱油实验、水淹层测井工具... 水淹层测井研究对于增加油田挖潜产量、采用合理的开采方案、提高采收率都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水淹层测井系列的数据及对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的基础上,从国内外水淹层测井研究现状、室内岩心水驱油实验、水淹层测井工具系列到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和水淹层测井新技术,着重阐述了水淹层测井发展的历程,并对当前水淹层测井发展中的不足和水淹层测井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的建议。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水淹层解释发展的方向、水淹层解释方法及水淹层测井工具系列,更好地实现对水淹层剩余油分布的精确描述,从而提高了解释精度,提高了油气产量,对水淹层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测井 测井解释技术 测井解释方法 测井工具 驱油实验 剩余油分布 开采方案 测井系列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解释精度 油气产量 指导作用 国内外 采收率 挖潜 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低”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书勇 张烈辉 +2 位作者 陈论韬 胡绪军 胡仁权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通过对“三低”(低孔、低渗、低矿化度 )油田现场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 ,建立了适合油田实际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 ,对储层水淹规律及岩电特征有了准确认识 ,搞清了强亲水岩石、低矿化度地层水储层的水洗特征 ,为准确识别油水层提供了依... 通过对“三低”(低孔、低渗、低矿化度 )油田现场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 ,建立了适合油田实际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 ,对储层水淹规律及岩电特征有了准确认识 ,搞清了强亲水岩石、低矿化度地层水储层的水洗特征 ,为准确识别油水层提供了依据 ,并根据这些成果进行挖潜上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低”油田 剩余油分布 水淹层测井 挖潜上产 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油田中一区水淹层测井资料评价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申辉林 陈清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4期15-17,共3页
采用关键井分析技术和区域建模方法,建立了孤岛油田中一区不同开发期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利用校正后的自然电位曲线计算地层的混合液电阻率,提高了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对孤岛油田中一区的水淹层测井资料进行了定量评价.经实... 采用关键井分析技术和区域建模方法,建立了孤岛油田中一区不同开发期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利用校正后的自然电位曲线计算地层的混合液电阻率,提高了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对孤岛油田中一区的水淹层测井资料进行了定量评价.经实际试油资料验证,水淹层分级定量解释符合率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油田 水淹层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后期水淹层测井解释难点及研究方向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江 李广菊 +3 位作者 刘江玉 敖德逵 李砚明 赵丽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6-130,共5页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人,尤其是在化学驱后,老油田挖潜目标、开发方式调整及水淹层测井的表现方式更趋复杂,解释难度也越来越大。经取心井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高含水后期水淹层解释难点:薄差油层开发和化学驱使部分油层孔隙压力增大或...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人,尤其是在化学驱后,老油田挖潜目标、开发方式调整及水淹层测井的表现方式更趋复杂,解释难度也越来越大。经取心井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高含水后期水淹层解释难点:薄差油层开发和化学驱使部分油层孔隙压力增大或放射性异常及相应的测井响应异常且无理论校正方法;大多数测井方法由于垂向分辨率的限制,满足不了薄层及厚层细分精细解释的要求;由于驱替方式的变化,水淹层中导电流体的含盐度起伏不定,地层水电阻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化学驱水淹机理与测井响应特征不很清楚。从以往可行性探索实例出发,提出了这4个问题的处理设想和今后研究方向,供测井解释及方法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测井 化学驱 老区挖潜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15块沙三上段油层水淹模式及其测井解释 被引量:6
5
作者 宋子齐 何羽飞 +3 位作者 孙宝佃 成志刚 景成 张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51,共6页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中测井信息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研究了有利沉积微相带控制的正韵律层、反韵律层及中间层水淹模式和参数变化。水淹层测井解释特点为:水淹层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曲线减小幅度增大;...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中测井信息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研究了有利沉积微相带控制的正韵律层、反韵律层及中间层水淹模式和参数变化。水淹层测井解释特点为:水淹层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曲线减小幅度增大;地层电阻率随水淹减小变化,其微电极电阻率幅度差减小;水淹层中黏土矿物吸水膨胀致使声波时差增大;自然伽马在水淹层中随黏土矿物被注入水冲走而降低;其他放射性测井曲线随油层水淹亦相应变化。通过该区目的层段水淹层测井解释,阐明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水淹模式特征。正韵律层水淹模式分布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骨架砂体中,分布发育规模和范围大,在注水开发的油层中上部形成弱水淹和未水淹部位,剩余油分布富集较多,成为了该区水淹层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分流河道 有利沉积微相带 正韵律 模式 水淹层测井解释 剩余油挖潜 实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神经网络在盐水水淹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健 杨明任 +3 位作者 杜玉山 申辉林 刘丽 孙启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129,共9页
埕岛油田油层的水淹类型主要是盐水水淹,地层电阻率随水淹程度增强呈现单调递减的特征,但地层电阻率递减量与水淹程度关系极其复杂,至今还没有有效识别水淹层及其水淹程度的方法。为此,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水淹层预测模型,首先结... 埕岛油田油层的水淹类型主要是盐水水淹,地层电阻率随水淹程度增强呈现单调递减的特征,但地层电阻率递减量与水淹程度关系极其复杂,至今还没有有效识别水淹层及其水淹程度的方法。为此,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水淹层预测模型,首先结合埕岛油田实际测井和测试结论将水淹程度划分为未水淹、弱水淹、中水淹、强水淹和特强水淹5个水淹级别,并进行测井特征参数与水淹程度相关性分析,依此优选能更好反映水淹程度的测井特征参数;其次,利用提取的测井特征参数与测试结论建立靶区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学习样本库;最后,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对判识样本进行水淹层预测,并用当前深度学习分类效果较好的Adaboost算法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概率神经网络水淹层预测精度提升了10%,有效地提高了盐水水淹层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特征参数 概率神经网络 ADABOOST算法 水淹层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大井距多层合采稠油油田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苏彦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82-85,共4页
海上油田注采井距大,多采用多层合采的开发模式,且测试资料较少,剩余油定量描述难度较大。以渤海A油田为例,综合利用单砂体剩余油描述技术与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水淹层测井解释等方法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剩余油分布进行定量描述,形成了一套... 海上油田注采井距大,多采用多层合采的开发模式,且测试资料较少,剩余油定量描述难度较大。以渤海A油田为例,综合利用单砂体剩余油描述技术与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水淹层测井解释等方法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剩余油分布进行定量描述,形成了一套海上油田剩余油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剩余油定量描述结果表明渤海A油田剩余油分布平面上呈"岛状分布、局部连片"、纵向上呈"千层饼、工字型、三明治型"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实施渤海A油田整体加密调整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具有较高精度,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QHD、CB、LD等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大井距多合采 水淹层测井解释精细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定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欢庆 胡海燕 +2 位作者 吴洪彪 曹晨 隋宇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140-153,共14页
剩余油表征一直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通过文献调研并结合自身科研实践,总结剩余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剩余油分类和发育规律刻画、剩余油成因和分布模式、多种方法描述剩余油、相关学科成果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井间... 剩余油表征一直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通过文献调研并结合自身科研实践,总结剩余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剩余油分类和发育规律刻画、剩余油成因和分布模式、多种方法描述剩余油、相关学科成果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井间剩余油预测、三次采油阶段剩余油描述等。剩余油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开发地质学、岩心观察和分析测试、水淹层测井解释、四维地震、各种数理统计学、油藏数值模拟、动态监测分析、油藏工程、试井解释方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剩余油研究主要问题包括9方面:剩余油成因分析难度大、剩余油研究方法各有优缺点、改进剩余油研究方法难度大、井间剩余油预测问题多、相关学科成果应用至剩余油研究中不成熟、三次采油阶段剩余油研究还在探索、复杂岩性油藏剩余油研究问题多、剩余油研究定量化水平不高、微观剩余油研究比较薄弱等。剩余油研究发展趋势包括9方面:加大剩余油成因研究力度、改进剩余油研究方法、明确数理统计分析研究剩余油参数的地球物理意义、提高剩余油井间预测精度、将相关学科成果充分应用至剩余油研究中、探索建立三次采油阶段剩余油研究方法技术体系、加大非常规油藏剩余油研究力度、提高剩余油研究定量化水平、加强微观剩余油研究力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精细油藏描述 开发中后期 开发地质学 水淹层测井解释 油藏数值模拟 井间预测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