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层构型分析及聚合物驱后测井评价联合识别剩余油——以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水亮 曾琛 韩学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4,117,共3页
在岩心观察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砂体进行了储层构型的识别和划分,认为心滩坝中心部位及长轴方向迎水面的渗透率较高,两翼渗透率较低,造成构型界面两侧剩余油富集。同时利用实验手段表征聚合物对测井响应的变化,... 在岩心观察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砂体进行了储层构型的识别和划分,认为心滩坝中心部位及长轴方向迎水面的渗透率较高,两翼渗透率较低,造成构型界面两侧剩余油富集。同时利用实验手段表征聚合物对测井响应的变化,认为聚合物本身对测井响应并没有较大影响,但清水所配制聚合物驱替的不均匀性对测井响应有影响,表现在形成大量的聚合物小团块,而这种聚合物小团块主要出现在构型的边部,且在测井响应上呈现高阻特征,因此联合构型要素及测井响应特征对剩余油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在构型边部既有可能出现高电阻却富含聚合物的水层也可能出现富含剩余油的油层,对于构型边部的生产井建议加测套管进行C/O测井或采用其他能有效识别聚合物和油层的测井识别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型 水淹层心滩坝 聚合物驱 剩余油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